超赞名人>北京市名人>朝阳区名人

周寿桓

周寿桓人物照片

朝阳名人周寿桓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与光电子专家

周寿桓,1937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激光与光电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周寿桓于196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工作;1987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4年至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周寿桓主要从事固体激光工程及应用的研究,在全固态激光、高光束质量激光、高亮度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等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

周寿桓人物经历

1937年4月3日,周寿桓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58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大学本科就读。

1962年7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工作。

1987年6月,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同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周寿桓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寿桓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SSL)的技术设想,在中国最早开展DPSSL的研究。全部国产元件DPSSL绿光输出率先突破100瓦,打破中国国外禁运;高重频倍频DPSSL、Q开关单纵模DPSSL突破环境关、工程实用化研究取得突破。中国国内最先将非稳腔用于Nd:YAG激光器,开拓非稳腔、VRM腔、VWRM腔激光器,设计定型并发展成高可靠、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器产品。与中国国内单位合作,率先实现230-1390nm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成功研制跑道视程激光探测仪、气象激光雷达、激光水下探测试验系统等。2013年中国国内首次突破万瓦级高亮度激光关键技术,实现输出平均功率P=13kW,光束质量1.7,连续工作时间大于100s。2005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概念掺杂纳米晶激光,2012年观察到激光输出 。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周寿桓先后主编《现代激光技术及应用丛书》一套,编著《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器》一本,发表论文200多篇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周寿桓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等国家及省部级一、二、三等奖21次,获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3年

高重复频率非稳腔Nd:YAG激光技术

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987年

YAG-染料-喇曼移频宽调谐激光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992年

高功率、多波长YAG激光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3年

跑道视程、斜视视程和云高激光探测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8年

机载激光探潜试验系统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1998年

二极管泵浦的Q开关单纵模激光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1年

年度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1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2年

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周寿桓人物评价

周寿桓是中国著名的激光技术专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在中国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评)

周寿桓同志在中国的激光技术领域辛勤耕耘40余载,硕果累累 。(1997年《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周寿桓补充介绍

  周寿桓(1937.4.3-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专家。1937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原籍北京市朝阳区。196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秘书长。

  70年代初提出DPSSL的技术设想,是我国最早开展DPSSL研究之一。全国产元件DPSSL绿光输出率先突破100瓦,打破国外禁运,高重频倍频、Q开关单纵横DPSSL突破环境关进入工程实用。

  国内最先将非稳腔用于Nd:YAG激光器,开拓非稳腔、VRM腔激光器,设计定型并发展成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器产品。

  与国内单位合作:率先实现230nm-1390nmde 可调谐激光输出;研制成功跑道视程激光探测仪,气象激光雷达设计定型;激光水下探测试验系统等。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寿桓”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