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北京市名人>东城区名人

张寿臣

张寿臣人物照片

东城名人张寿臣介绍

相声大师
相声演员

张寿臣(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小名双儿,相声演员、评书演员,相声艺术第五代掌门人 。

1904年,开始随父亲在天桥说相声 。1909年,父亲去世,开始自己摆摊说相声 。1911年,拜焦德海为师 。1914年,满艺出师 ,演出于西安市场等地。1916年,离开北京,与师弟聂文治步行经通州、三河县、玉田县至唐山,沿途演出 。这也是相声第一次来到唐山、三河县和玉田县。1919年,开始在北京作艺 。1923年,离开北京,在天津定居,并开始与李德钖合作 。1927年7月,张寿臣和陶湘如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直播,表演相声《对春联》,这个表演是“相声上电台”现有可查证的最早记录 。1933年,在天津泰康商场内的小梨园说相声1935年,开始与侯一尘合作 。1940年,在北京因要钱时得罪了特务,被抓起来被打到半死,后被常连安保出 。1947年,改行在宝和轩说评书 。1953年8月,应骆玉笙邀请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专事单口相声的演出 。1956年,在天津各曲艺场随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曲艺团演出单口相声。1960年,去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与全体代表一起受到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 。同年,当选为中国曲协理事 。1964年10月,退休 。1970年7月9日,张寿臣去世 。

张寿臣在他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成就。他是中国相声艺术界重要的代表人物 。

张寿臣演艺经历

1899年1月29日,张寿臣出生在北京西交民巷小四眼井,从小就痴迷于北京天桥艺人的表演技艺 。

1904年,开始边读私塾边随父亲在天桥说相声 。1909年,父亲去世,开始自己摆摊说相声 。1911年,拜焦德海为师,开始正式学习相声 。

1914年,满艺出师 ,演出于西安市场、护国寺等地。随年龄的增长,声音、形体发生变化,行话谓之“倒人缘儿”,同行不愿搭伴,于是开始自己单干。

1916年,第一次离开北京。与师弟聂文治步行经通州、三河县、玉田县至唐山,沿途演出 。这也是相声第一次来到唐山、三河县和玉田县。

1919年,开始在北京天桥、东安市场作艺 。1923年,离开北京,在天津定居,并开始与李德钖合作 。1925年,开始与陶湘如搭档 。

1927年7月,张寿臣和陶湘如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直播,表演相声《对春联》,这个表演是“相声上电台”现有可查证的最早记录 。1929年,张寿臣获得了“幽默大师”的称号 。

1931年,收常宝堃(小蘑菇)为徒 。1933年,在天津泰康商场内的小梨园说相声1934年,加入天主教 。1935年,开始与侯一尘合作 。

1936年,在天津旧法租界小梨园和仁昌电台说相声 。同年,被袁文会强迫到天津南市的“燕乐”说相声。仅给个人生活费少许,家中生活一概不管,并不准回家探亲 。1938年,天津闹大水,张寿臣偷着钻电网回到了家中 。

1940年,在北京因要钱时得罪了特务,被抓起来被打到半死,后被常连安保出,半年多才复原 。1942年,在北京“小上海游艺社”演出 。

1947年,改行在宝和轩说评书 。1951年,收田立禾为徒 。1953年,加入群声曲艺社 。同年8月,应骆玉笙邀请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专事单口相声的演出 。

1956年,为继承北方评书传统节目,由天津市文化局安排在南市通海茶社,演述评书《水浒》。年底,所在单位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并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曲艺团,他在天津各曲艺场随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曲艺团演出单口相声。

1958年,开始在天津戏校少年训练队任教 。1960年,去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与全体代表一起受到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 。同年,当选为中国曲协理事 。1963年,当选为第三届天津政协委员 。

1964年10月,退休,但仍坚持传艺和史料方面的工作 。1965年,当选为第四届天津政协委员 。1970年2月,被诊断为肺癌。7月9日,张寿臣去世 。

张寿臣人物评价

张寿臣因其对相声的突出贡献而成为一代人中的翘楚,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一代宗师” 。(《中国国粹艺术通鉴 曲艺杂坛卷》主编邹博评)

历经离乱时代的张寿臣饱经生活的沧桑,谙熟世态炎凉,因此作品往往思想深沉、目光犀利。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单口、双口作品,充分又含蓄地触及了生活的本质,为相声贡献了一批堪入文学之林的名篇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曹文轩评)

张寿臣先生是相声界的一位巨匠,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他勤奋学习,博采众长,并能结合自己的条件,独辟蹊径,大胆创造,终于在相声艺术方面获得卓越的成就 。(天津广播电视台评)

张寿臣建国以前就是大师,传统的单口相声经张寿臣之手,达到经典的程度。单口相声可以进入世界文学艺术之林,它延续或者承继了清代的话本小说这一脉,同时又具有喜剧的元素 。(薛宝琨评)

张寿臣主要作品

对口相声

《文章会》

《倭瓜镖》

《大相面》

《八扇屏》

《对对子》

《全德报》

《老老年》

《训徒》

《揣骨相》

《哏政部》

《洋钱伤寒》

《五百出戏名》

《三节会》

《百家姓》

《窝头论》

《地理图》

《粥挑子》

《大审案》

《拉洋片》

《十八愁绕口令》

《豆腐堂会》

参考资料

单口相声

《杨林标》

《五人义》

《三怪婿》

《古董王》

《君臣斗》

参考资料

张寿臣后世纪念

2002年11月,天津举办了纪年张寿臣诞辰104周年的演出活动,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姜昆出席了该活动 。12月5日,在天津卫视《鱼龙百戏》栏目中,李佳和天津市曲协秘书长张志宽一起,介绍纪念张寿臣先生诞辰104周年的纪念活动,回顾他的经典相声作品《三近视》《贼说话》片断 。

张寿臣补充介绍

  张寿臣(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小名双儿,评书艺名张豫华(拜师张诚润),相声大师,相声艺术第五代掌门人,兼评书演员,父张诚甫,评书演员兼说相声。十二岁在北京拜焦德海为师。一九七零年,七十二岁的张先生病故于天津。

  1899年,张寿臣出生在西交民巷小四眼井,五岁随父在隆福寺、护国寺等地说相声。八岁上学。十一岁时由于丧父,中途辍学,正式以说相声为业。十二岁拜焦德海为师,张的拜师为相声又延续了一代新人。学艺期间,张寿臣学会了大量节目,出演即红,时人谓之“娃娃红”。十五岁满艺出师,演出于西安市场、护国寺等明地。随年龄的增长,声音、形体发生变化,行话谓之“倒人缘儿”,同行不愿搭伴,于是开始自己单干。十七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北京。与师弟聂小锁步行经通州、三河县、玉田县至唐山,沿途演出。这也是相声第一次来到唐山、三河县和玉田县。在归途中,曾到天津北开市场、三不管等地演出,与李瑞峰等短期合作。这也是张寿臣首次来津演出,由于几年的闯练和积累,不仅掌握了传统的相声段子,表演亦日渐成熟,并开创了年轻演员单口相声的先例。

  一九三一年,收常宝堃(小蘑菇)为徒。“七七事变”,京津沦陷后,多次拒绝日方提出到东京(实际是釜山)录制唱片的要求,遭到特务的跟踪,乃与侯一尘到南京、镇江等地作短期演出。而后多年与周德山搭伴演出于天津各曲艺场,并与白云鹏同台演出于新中央戏院表演滑稽小戏。后因思想苦闷,有心退出舞台;但又为生活所迫改行说评书。一九五三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专事单口相声的演出。一九五六年,为继承北方评书传统节目,由市文化局安排在南市通海茶社,演述评书《水浒》。由何迟整理的《小神仙》、《吃西瓜》两本单口相声选集出版。其代表节目《三近视》被译为外文在国外发表。年底,所在单位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并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曲艺团。在天津各曲艺场随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曲艺团演出单口相声。一九五八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寿臣单口相声选》,共收集代表性单口相声十五段。同年开始在天津戏校少年训练队任教。并不断为全市专业相声演员辅导,扶持群众性的业余曲艺活动。并曾拍摄了单口相声《贼说话》,收入电影记录短片《曲艺集锦》中。一九六O年去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与全体代表一起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当选为中国曲协理事。三年后,当选为第三届天津政协委员。此间陆续发表了《谈单口相声的表演》、《我对传统相声的看法》、《借劲使劲》等论文。在退休后仍坚持传艺和提供史料等活动。而后并再次当选为第四届天津政协委员。

  张寿臣在他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大胆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是我国相声艺术界重要的代表人物。

  “张寿臣”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