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六安市名人>叶集区名人

韦丛芜

韦丛芜人物照片

叶集名人韦丛芜介绍

原上海新文艺出版社英文编辑

韦丛芜(1905年3月16日~1978年12月19日),原名韦崇武,又名韦立人、韦若愚,1905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于安徽六安市叶集区。北京燕京大学毕业。曾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为鲁迅组织领导的未名社成员,《莽原》半月刊撰稿人之一。建国后曾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英文编辑。韦丛芜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君山》《冰块》等,译有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篇小说《穷人》《罪与罚》《长拉玛卓夫兄弟》、美国杰克—伦敦的《生命》等。198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有《韦丛芜选集》。

1978年12月19日,韦丛芜因心脏病去世。

韦丛芜履历

韦丛芜(1905-1978),安徽省六安市叶集人,原名韦崇武,又名韦立人、韦若愚,笔名东滢、蓼南、白菜、力行等。1905年3月16日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是现代著名作家韦素园的胞弟。1912年入霍邱县立小学读书。1918年考入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0年,进入阜阳安徽第三师范学校学习。1922年,在安庆与李霁野合办《评议报》的《微光周刊》和《皖报》的《微光副刊》,宣传新文化。是年秋天考入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二年级。1923年6月去北京,与三兄韦素园同住在北京大学第一院大楼对面的沙滩五号公寓内,并进北京崇实中学高中二年级读书。1924年开始翻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1925年结识鲁迅,并经常去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同年秋天,考入燕京大学,并与曹靖华、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等在鲁迅的倡导下,创办了著名的“未名社”,同时主编《燕大月刊》,创办《莽原》半月刊,从事办刊、创作、翻译及未名社的经营等工作。1929年大学毕业,次年底去上海从事翻译工作。短短的几年时问里,他翻译出版了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罪与罚》,蒲宁的《新的梦》《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贝洛的童话集《睡美人》,英国葛斯的《近代英国文学史》等作品,还发表、出版了创作的小说《校长》、新诗集《君山》《冰块》及一些散文。1931年9月应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之聘,来到天津担任该院英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英国戏剧和翻译等课程。1933年9月,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凡成年人都是社员,都是股东,军事、政治、教育,均附属于其下,形成一个经济单位,向着世界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的目标走去”,回到故乡霍邱县城,开办学校,创建“兴复农村工作训练班”,并被安徽省政府任命为霍邱县代理县长。八年抗战期间,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经商养家糊口,一度放弃了文学创作与翻译。抗战胜利后,又开始进行翻译与创作。1946~1949年间,翻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的囚犯》(现通译《死屋手记》)、《死人之家》《女房东》等小说。1950年,加入上海市翻译工作者协会,任文艺组组长。1952年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担任英文编辑。50年代前期,翻译出版了20余部俄苏及美国文学作品。1955年开始,屡遭冤错之案的困扰,在艰难的处境中,仍然潜心学习,继续翻译。1957年翻译出版苏联短篇小说集《友好的微笑》,1958年翻译出版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巨人》。他50年代的翻译,总字数近500万字。1960年4月迁居杭州。1978年12月,在杭州丝绸学院教英语课。同年12月19日,因心脏病去世。1980年,他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

韦丛芜是一个创作型的翻译家,一生勤于笔耕,留下了不少创作和翻译作品。其翻译作品有: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集》《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西伯利亚的囚犯》《死人之家》《女房东》《未成熟的青年》《孤女》《家庭的朋友》《地下笔记》《白夜》《叔叔的梦》《永久的丈夫》《诚实的贼》《魂灵》《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赌徒》《白痴》《着魔的人》,以及《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蒲宁的《新的梦》,现代苏联文学的《收获》《妮索》《库页岛的早晨》《百万富翁》《库兹尼兹克地方》《列宁--永远不落的太阳》《苏联短篇小说集》《从白金国来的艾素丹》《里吉达的童年》《友好的微笑》《卡拉布格海湾及其他》《苏联散文集》《意大利印象记》《六作家论》《苏联五作家》《作家的写作法》《文学青年写作论》《共产主义的进军》《伟大水道的建筑者》《一个萨塔哈诺夫工人的手记》《为和平而战》,欧美的《近代英国文学史》《格列佛游记》《人与超人》《英国戏剧家》《撒谎记》《布尔塞维克女皇》《爱绿猗里》《睡美人》《赫亚华沙歌》《坚忍者》《热爱生命》《金融家》《巨人》。

他建国后出版的俄苏文学方面的重要译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文光书店,1950-1953;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西伯利亚的囚犯》(文光书店,1950-1953)、《穷人》(文光书店,1951-1953),《卡拉玛卓夫兄弟》(文光书店,1953),《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集》(文光书店,1953,包括《女房东》《白夜》《淑女》《不欢的故事》四篇小说);阿·托尔斯泰的《里吉达的童年》(文化工作社,1950);尼古拉耶娃的《收获》(文化出版社,1951);恰科夫斯基的《库页岛的早晨》(上海海燕书店,1951)。而其在俄苏文学方面的翻译成就主要体现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翻译上。

韦丛芜一直牢记着鲁迅先生对他的嘱托和希望:“以后要专译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好能把全集译完。”他把这当作自己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在1950年文光书店所出的《罪与罚》第8版序中,他曾向读者谈到了自己的一个计划:“我希望再花三年工夫,根据Constance Garnett的公认最佳的英译本,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全集译完。然后专修俄文,重校一遍,完成一生中的一件最有意义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即使在道路坎坷、贫困衰老的晚年,他依旧每天从早上工作到深夜,一方面校改原来的译作,一方面继续翻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他作品,终于完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全集(共24部小说)近300万字这一浩大的翻译工程。

韦丛芜翻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其译本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颇为传神。韦丛芜是诗人,也写过小说,颇能体会所译作品的精妙之处,因此,其翻译有不少地方能很好地传达原作的韵味;第二,简洁流畅。这是读过韦丛芜翻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读者共有的一个感觉,浙江人民出版社在1980年的《罪与罚》的“出版说明”中明确指出其“文字简洁流畅”;第三,长期全面。韦丛芜从1924年19岁时开始翻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直坚持到垂暮之年,独自一人译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部24部小说,时间长达50余年,字数多达近300万字,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译介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由于时间长,翻译的作品全,他对作品的理解也较一般仅译一两部或几部作品的译者要深刻一些;第四,精益求精。由于翻译的时间长,他有较多的时间对自己的译作精心修订。早年出版的译著重版时,他往往一再进行修改。《罪与罚》1946年出第6版时,他已对之进行了全面修订,而“1960年,他又根据文光书店1953年第8版作了全面修订,译文质量有较大提高”。这使他翻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但韦丛芜所译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也有一些不足。第一,系从英文转译,且为直译(他在1930年为《罪与罚》所写的《序》中自称:“全书都是直译的。”实际上,他终生敬仰鲁迅,受鲁迅的“硬译论”影响很大,所有的小说都是直译的),因此,许多地方的理解不够准确(如《罪与罚》第一章最后部分酒鬼的唱词就有明显的错误:“顺着拥挤的行列往前行,碰见了从前的那个女人”,实际上原句应为:“顺着波季亚契大街跑,找到了从前的老相好”。把“波季亚契大街”译成“拥挤的行列”,这是明显的错误,当然,很可能这是英译本的错误),而且,难以很好地再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格。第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大特点是揭示人物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和思想,因此他常常写幻觉、梦境乃至意识流,思想跳跃颇大,文字也往往要么相互绞缠,要么不十分衔接,而韦丛芜所译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大特点是“文字简洁流畅”,这也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格相去甚远。

当然,韦丛芜也知道根据英译本转译问题较多,曾尽量想法弥补这一不足。一是找俄文原文对照校改。在1930年《罪与罚》的序中他声明:“我是根据Constance Garnett的英译本重译的,时常也用俄文原本对照。......我们发现英译本中也常有错,和《穷人》的英译本一样,不禁叹翻译之难,因为那译者乃是极著名的。她几乎把都介涅夫(即屠格涅夫--引者)、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著作全部译完了。其他俄国作家的作品还在外。”但他自己不懂俄文,只好找人依照俄文原本对所译作品进行校阅,如《穷人》请的是精通俄语的三哥韦素园,他“那么悉心地用俄文原本从头至尾地校阅”了全文;《罪与罚》在出第6版时,“曾由张铁弦先生用俄文从头至尾详加修正一遍,费时一年”。二是打算专修俄文,把自己所译重校一遍,使译文更准确,也更贴近作家的风格,可惜冤错之案一再缠身,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总之,韦丛芜的翻译,尽管有某些不足,但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小说的独立翻译及其取得的艺术成就,使他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一席地位。

韦丛芜著作书目

君山(诗)1927,未名社出版部

冰块(诗集)1929,未名社出版部

韦丛芜选集 1985,安徽文艺

韦丛芜补充介绍

  韦丛芜(1905~1978),霍邱叶集人,原名崇武,又名立人、若愚,韦漱园之弟。民国7 年(1918 年)春入湖南法政学校。民国9 年入阜阳省立第三师范。民国11 年赴安庆,与李霁野合办《微光周刊》和《微光副刊》。后又去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北京崇实中学、燕京大学求学。民国14 年与韦漱园、曹靖华、台静农、李霁野等创办“未名社”。民国17 年,未名社被查封,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同时被捕,50 余天后保释。继续在燕京大学读书,民国18 年毕业。次年负责经营未名社出版业务,后任天津女子师院英文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韦丛芜提出以农村为基础的“合作同盟”主张,曾在胡愈之主编的《东方》杂志上发表《新年的梦想》,民国22 年回霍邱任县长,开发城东湖和城西湖,《述怀》诗中有“书生投笔试经济,祗为御辱寻妙方”和“龙潭虎穴只身闯,哪管他人说是非”之句。民国26 年初被诉讼入狱,抗战爆发后获释。抗战时期弃文经商,颠沛流离。抗战胜利后,仍从事文学工作。

  建国后,韦丛芜任上海市翻译工作者协会文艺组组长,上海新文艺出版社英文。1955 年和1958 年两次被捕入狱。此后10 多年处于困境,仍利用夜晚坚持译著。1978 年12 月,落实政策,安排至杭州丝绸学院任教,教授英语,因心脏病于同月19 日逝世。1980年1 月31 日,撤销原判,宣告无罪。主要著作有诗集《君山》、《冰块》,长篇小说《新西游记》;译作《穷人》、《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近代英国文学史》等。

  “韦丛芜”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