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名人大全-P4
钱新民(1923——1953),乳名大头,字吉庆,今汤沟镇人。新民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17岁进浮山中学读书,在浮山中学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演讲、演出、张贴标语,以宣传抗日。民国30年(1941年)春,浮山中学因膳食问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借“奸…详情 ▷
田燮吾(1886——1954),字宗方,晚号雪梧诗人,今横埠镇桃园人。燮吾父田际茂,清秀才,以教书为生。燮吾幼随父读,年少时,从师陈澹然,以诗文名于时,为桐城文派吴汝纶、马通伯、姚永朴等赏识。他在家乡读书期间,曾向当地武林高手学习刀棍拳术,练就了一身武功。…详情 ▷
王静甫(1874——1954),名惠莲,号藕塘,今老洲镇竹园村人。静甫20岁中秀才,后为塾师6年,得交陈澹然、房秩五、史推恩等名士。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安徽省高等学堂。学堂监督为闽人严复,以翻译西学而闻名。在校期间,他深受提倡实业的张謇、译著…详情 ▷
杨树松(1893——1956),字鲁园,今义津镇人。树松幼从父读,14岁考入安徽省陆军学堂。即将毕业,辛亥革命事起,遂参加革命队伍。民国成立,离伍升学,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工兵科,分配在延州的第一师工兵团二连任排长。民国9年(1920年),直皖军阀…详情 ▷
黄洞忱(1878一1956),字国勋,今横埠镇人。洞忱自幼攻读诗书,有较深造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洞忱决心放弃科举道路,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安徽省讲武堂(即武备学堂)。他曾与柏文蔚、郑赞丞、熊成基等先后同学,秘密加入“岳王会”。毕业后在新军辎重营任…详情 ▷
程玉芳(一约1958),今会宫镇人。幼时读书,天资鲁钝,遭父母责骂,羞愧万分;年18辍学种田,但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对于富贵荣华,不屑一顾。孝养父母,努力耕田,不食荤腥,生活非常艰苦,有积累,全部用于修桥补路、做善事。修桥时,他自己参加工役,冒着炎日…详情 ▷
何则贤(1873——1960),字稼儒,一字保农,晚号慎独老人,今枞阳镇人。则贤少时才华正茂,因家贫不能长期就读,遂远游北京。年方20,入直隶总督袁世凯幕下。其时,天津发生大小钱案件,府县不能决断,案件积压日多,县令因此被撤职者多人。朝廷严旨责令直隶总督派…详情 ▷
吴子培(1902——1961),字粹白,今金社乡杨家市人。在桐城中学读书时,他和章伯钧、余光烺、方希孔等同学。解放前曾任“贵徽”师管区少将司令(中将衔)。北伐战争时,任国民党军第八军副团长、团长。在屯溪贵徽师管区司令部任职时,曾保释过4位被保安司令部关押的…详情 ▷
史沛然(1884——1961),字逢甲,今会宫镇人。沛然9岁入私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进汤沟德成商店习商,饱尝老板的,从此立志要改变旧世道。时闻清廷同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悲愤满怀,毅然弃商从戎,到安庆参加新军。由于他在生活上能吃苦耐劳,在军…详情 ▷
陈质夫(1892——1961),名堡壁,号延光,今金社乡陈家新屋人。质夫桐城中学毕业后,弃文就武,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投奔河南李杞才部任第九师参谋长,驻开封,为保护民族工商业者的利益而荣获市民赠送的“英彭再世”匾额。次年,赴许昌马吉弟处,任第九军参谋…详情 ▷
许同叔(1878——1961),字植荃,今枞阳镇人。同叔系清末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与枞阳镇童建侯、倪砚农、段干成等倡办陶公祠小学,童建侯任董事长兼校长,许同叔任教务长,有教师3人、学生50余人,经费来源以收屠宰捐为主。民国24年(1935年…详情 ▷
李相符(1907——1963),今官埠桥镇人。16岁在桐城中学读书,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而被开除,后转入芜湖第二农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入山东农业专科学校深造。民国14年(1925年)2月,相符同王步文等人留学日本帝国大学。次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旅日…详情 ▷
鲍朋成(1904——1967),今浮山乡人。朋成幼时好学聪颖,稍长遍访名师,闻湖北蕲春黄侃在南京举办国学专修馆,遂前往受业,勤奋不倦,深得黄侃的器重,遂推荐他到上海章炳麟处求学。黄、章同是当时学者,精音韵、训诂,朋成从之学,业益精进。在南京时参与《汉书艺文…详情 ▷
周悦桥(1886——1968),字漳西,号月樵,今白湖乡三桥村人。悦桥祖父周召南,为太平军翼王、英王右旗长,三河战役,血战牺牲。父瑶昆,随太平军战死。悦桥幼时家庭贫困,奋发苦读,20岁,考入安徽省陆军测绘学堂。毕业后,任安徽省测量局皖西测量队队长,足迹遍皖…详情 ▷
李相勖(1902——1971),幼名默如,今官埠桥镇人。相勖出生贫农家庭,父德元务农为业。相勖幼时为人放牛,时过某私塾门前,聆听学生的读书声,即能背诵原文。族人李德膏知而奇之,即招到其家,与其子相钰、女相珏同师共读。时相勖年11岁,不多年斐然成材。德膏命其…详情 ▷
何养性(1901——1973年),字子诚,晚年自号闲闲老人,今枞阳镇何家祖庄人。养性父容心,晚清秀才。养性自幼在家随父学,刻苦读书。后毕业于安庆六邑小学,并考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不久,回家随父专攻古文。民国11年(1922年),养性在桐城姚永概家当塾师,其…详情 ▷
张蛮(1920——1974),原名国铨,今会宫镇小方庄人。民国9年(1920年),张蛮生于北京父亲的寓所。少长,就读于北平市立第四中学,参加“一·二九”运动,芦沟桥事起,随父南归。民国29年,毕业于桐城黄甲铺第二临时中学,成绩第一,被保送中央政治学校就读。…详情 ▷
施普(1884——1976),字括乾,今麒麟镇人。施普早年入桐城中学堂,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公费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师范理科。曾用日文写成《代数》一书,署名“师傅”出版。清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历任安庆第一师范学校、西安师范学校、宣城第四师范学校…详情 ▷
方文轩(1890——1976),字伯堂,今义津镇人。文轩桐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数理系。民国7年(1918年),安庆六邑中学聘他为数、理、化教员。民国9年,他创办了江淮中学。民国12年,他又创办了私立东南中学,自任校长。民国15年,孙传芳的残部…详情 ▷
史匡民(1904——1978),名适之,化名史卒,今山镇赵家嘴人。民国初年,他在安庆省立小学毕业,考入北京成达中学。民国13年(1924年),东渡日本,考入长崎高等商业学校,与同学储应峙、王先祥等组织中国国民党长崎支部,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详情 ▷
余光烺(1897——1980),今会宫镇余街人。光烺幼年丧父,依兄嫂为生。桐城中学毕业后,先后赴日本、美国留学11年。在美国求学期间,因官费不足,白天为人做杂工,夜晚到学受课,进入研究院后,由于勤工俭学有节余,才能白天听课。民国17年(1928年),他学成…详情 ▷
程音(1919一1980),今白湖乡人。民国27年(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在历次战斗中,屡建战功,曾荣立二等战功1次,三等战功4次;在凤阳白路桥抗日战斗中失去双手和双腿。1950年,复员回乡,任白湖乡…详情 ▷
李相珏(1901——1981),字璋如,李光炯之女,今枞阳镇人。相珏自幼洒脱,很少闺阁气,在芜湖第二女子中学肄业,曾代表全校学生到北京,因而参加五四运动。后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拜入鲁迅门下,受到鲁迅的赏识,后来追随鲁迅转到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回到芜湖…详情 ▷
朱学虚(1886——1981),字荣汉,今会宫镇人。学虚出身于小商贩家庭,幼读私塾,嗣入芜湖职业学校,后毕业于铁道学校。毕业后,他任天津一火车站站长。由于他仪表堂堂,长于辞令,善于交往,因而攀附上一批官僚政客,如王揖唐、李恩浩、陆宗舆、曹汝霖和倪道烺等,并…详情 ▷
胡扶摇(1918——1982),原名福尧,,今浮山镇浮山村人。他在浮山中学读书时就投身革命。民国27年(1938年),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毅然参加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处宣传干事、桐城县第二…详情 ▷
施骥生(1900——1982),字乐渠,今浮山镇人。骥生幼随父读,聪颖能诗文。母清廪生张竹泉之女,对子女教育严格,所以骥生兄弟都很淳谨诚朴。骥生20岁后即出外谋生,曾任安徽通志局编纂。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他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的秘书,后任第二十九军军长宋…详情 ▷
张宜盛(1921——1983),字方文,台湾省台北市人,高山族,出生工人家庭。民国17年(1928年),他在台北公立太平第二中学读书。民国28年以后,先后任台北市《台湾新民晚报》、《新生晚报》总社及支社的记者、私立静修女中教员、七洋贸易公司店员。民国36年…详情 ▷
房师亮(1903——1984),系房秩五长子,今白湖乡人。民国10年(1921年),师亮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次年,赴德国留学。在此期间,经朱德、孙炳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师亮赴莫斯科接受军事训练,次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师亮…详情 ▷
周济之(1909——1985),今横埠镇人。济之青年时期追求真理,拥护北伐,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民国20年(1931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于民国27年8月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民国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