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名人谭之仁介绍
白榕,原名谭之仁,作家,著名散文家。1929年农历九月十五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47年秋考入前震旦大学医学院后转入文学院,建国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在建国后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读研,曾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任编辑。
白榕人物生平
白榕,原名谭之仁,作家,著名散文家。1929年农历九月十五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47年秋考入前震旦大学医学院后转入文学院,建国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在建国后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读研,曾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任编辑。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青海省工作。后调到安徽省文联任专业作家。一生作品甚多。2004年12月12日病逝于安徽省文联。
白榕个人作品
转贴一篇悼念白榕逝世的美文——————
原文:
生命细节中的憾事
忽然读到海涅的诗句:“文学史是一所硕大无朋的殡仪馆,人们可以在那里寻到自己亲爱的死者,或者亡故的亲友……”打那以后,似乎有一个微弱的但明亮的声音常常出现在耳畔,我知道那是白榕的声音。我对于他的生前是存有憾意的。如今他走了已经时间不短了,我至今没有为他写出一点文字,是不忍回忆?是感慨无言?是兔死狐悲?人生长恨水长东,在匆匆流逝的人生舞台上,回忆往事总叫伤神,有时候你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思维。
但我到底是无法克制的。“记得当年骑竹马,转眼便是白头翁。”1989年在砀山梨花笔会上的白榕还是何等的风光,好象是天生的乐观,那时他无病无灾,说起话来总是珠玑连篇,慷慨呈辞。社会和人生的是非在他那里是黑白分明溢于言表。他一生发表过无法统计的华章,但当时竟然没有出版过一本集子。这是社会和文学的不公,也是他的一块心病。之后我们通电话时他谈及此事多感无奈。我也为他联系过几家出版社,大都一直没有下文。一晃十多年过去,当我终于读到他的《花街》的时候,特别为他高兴,只可惜廉颇老矣!短暂的人生是经不起几个回合的,今年国庆放假前夕,我买好车票正要去上海,忽然接到白榕的电话,他说他的另一个集子《云诉》出版了,他要搞一次签名售书活动,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消息啊!只可惜我没有能够去为他的签售活动“捧场”。可以想见当双目失明的白榕先生认真不苟地为崇拜他的文学青年们签下自己的名字时,那是何等令文学和文学界动容的历史场景啊。春风不识人间事,苍天能理解一个七十多岁重病在身的文学老人的拳拳心曲吗?
我常常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史页上有过一般人不能具备的灿烂,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继而入建国初期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读研,随之就是《人民文学》编辑,这些名头和经历可谓光彩照人。他的一生写作不断,奉献不断,勤勉不息,可谓无愧于时代和人民,但时代和人民给了他什么吗?他被下放到当年中国最贫苦的西部地区青海,转战南北,倍尝生活艰辛,屡经人生坎坷,他放弃了许多东西,只有一样东西是他无法放下的,那就是写作,文学几乎成为他整个的生命。当我在合肥市宿州路55号那个陈旧的文联大院的一幢光线黯淡的屋子里见到他时,他还是那样爬在一张旧方桌上孜孜不倦的爬格子,屋子是那么简陋阴暗,甚至有一些潮湿的气息,他的低伏的头颅和默默沉思的表情,使我想起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老伦蒙将他最高贵的情感寄托在钢琴的音乐中,献给梦中的情人,晃动着苍老的身躯,用赞叹的调子说:“星星,你这美丽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那双眼睛是湿润的……白榕的屋子没有钢琴,他可能也没有老伦蒙陶醉的音乐情感,但他的眼睛也是会湿润的,因为他看到了他心目中的星星,那样一颗维系他晚年文学梦的星星。他的晚年,在那间阴暗的屋子里,这颗星星陪伴他直到他停止了呼吸。他的晚年也因为有了这颗星星而更加绽放了生命的色彩。这颗星星就是冰云。
我应该是他们的消息的最早的知情者之一。大约四、五年前,白榕电话告诉我他准备和一个叫冰云的女子结婚了。当时只知道冰云很年轻,白榕在电话那头说了一句话:“怕人家见笑啊。”我说这是你人生道路最为精彩的一笔,你应该自豪和庆祝,其他顾虑大可不必。秋天的一个晚上,我们一些文人在一家酒店聚餐,我见到冰云拉着白榕来了,那个样子,小鸟依人,内质不俗,外见温良,玲珑有之,举止间颇见修养,一副冰清玉洁,此时我突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好一对白头如新的另版啊!白榕的晚年因为有了冰云而显得更有生命的价值。后来我还知道,冰云是个很有才华的女性,她的文章写的空灵见秀,构思精妙,思想脱俗。在每一个黎明或者黄昏的光影里,冰云为他朗读和抄写,白榕在眼睛失明后创作的所有文章,都是他自己口述,冰云在一旁一笔一划记录下来的,这是何等感人的文学细节啊。
2004年三月,我的长篇新作《美人坡》研讨会在合肥召开,冰云扶着步履蹒跚的白榕前来参加会议,这使我十分感动。会上的白榕仍像当年那样思路敏捷,谈吐不俗,鞭辟入里。其实在那个会上他的所有的发言和赞词我今天都回忆不起来了,只有一句话让我永远不能忘记,他说,他是听冰云花了整整58个小时,在一旁把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念完给他听的,可以想见冰云把每一个字句送到白榕耳边时情景,真是又一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简爱》生活的真实写照啊!
人世的纷攘总是覆盖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人的一大遗憾。世间毕竟真情在,这是任何人抹煞不了的,白榕和冰云的真情让时间作出了见证。相比之下,我们这些朋友文友有时候竟感到有些汗颜了。我未能应邀参加他生前那次签名售书活动是一大遗憾,我甚至至今没有拿到由他亲手签名的《云诉》这本书,因为他的行动不便,我是答应去他家里自取的,我甚至还答应为他的书写一个象样的评论,由于琐事纷繁,一直没有抽出空来,诺言也一直没有实现,没有想到无常的人生竟让这一切就随随便便的成为了历史了,回想起来,即便铁铸心肠顽石钝根,难道能不为此有所悲戚么?
佳人尚在美酒枯呼,文章尚存白公知呼?你也是应该去好好休息一下了。
(本文转自《文艺报》,作者为当代著名作家刘湘如先生)
谭之仁补充介绍
谭之仁 (1929~2004)
笔名白榕。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3年又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历任《人民文学》,青海省文联文艺记者、,安徽省歌舞团编导,省文艺创作研究室研究员,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一级编剧。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花街》,散文诗集《云诉》,杂文集《芒寒集》,剧本《逃不出人民的眼睛》、《车间里的战斗》、《白衣红心》,歌剧剧本《在广阔的天地里》、《红衣曲》,舞剧剧本《红色青春》,小歌剧剧本《在鸭棚里》、《春江夜渡》、《红军歌》、《战士的针线包》等。散文随笔《养花种草和栽刺》获《文艺报》笔会一等奖,散文《伤心桂花黄》获广阔天地杯难忘岁月征文一等奖,《初识子弟兵》获纪念建军70周年征文二等奖。
“谭之仁”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