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池州市名人>青阳县名人

汤悦

汤悦人物照片

青阳名人汤悦介绍

南唐宰相、重臣

殷崇义(912年~984年) ,字德川,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南唐宰相、重臣。唐末诗人殷文圭之子。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进士 。

事南唐嗣主,历官学士承旨、枢密使。嗣主迁南都,辅太子留守金陵。后主时,进左仆射、平章事,后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复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南唐亡入宋,授光禄卿。初避宋宣祖之讳而改姓为“商”,又避宋太宗讳易姓名为“汤悦”。后奉宋太宗命,与修《江南录》、《太平御览》。

殷崇义能诗善文,尤富史才。著有《汤悦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五》著录其与徐铉合撰《江南录》十卷,《全唐诗》存诗五首,《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生平见马令《南唐书》卷五及卷二三、《十国春秋》本传)。

殷崇义生平简介

殷崇义(912年~984年),字德川,池州青阳人。殷文圭之子,九岁而孤。 少时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因而其后裔得堂号“掬星堂”、“吞星堂”。

唐末天下大乱,殷崇义于扬州仕吴,授秘书省校书郎,迁水部员外郎,改本曹郎中,并知制诰。以文名显于世。

南吴天祚三年(937年),齐王李昪自立代吴,改国号为“唐”,改元“升元”,史称“南唐前主”。李昪对殷崇义十分器重,授中书舍人,未几,擢为翰林学士。 据北宋·文莹《玉壶清话·李先主传》记载:“汤悦(即殷崇义)仕吴为秘校,主(谓李昪)受禅,用为学士。一日,谓悦曰:「近觉卿神彩明焕,精芒中发,得非有异遇乎?」悦不敢隐,曰:「臣数日前,夙兴颒面,流星坠盆中,惊异之际,将掬之,星飞入口。余无他遇。」主曰:「卿之贵异,他日无比者!」果事三朝,后归朝为太子詹事。”

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加学士承旨,迁礼、兵部侍郎,改中书侍郎,签署省事,罢职,拜户部尚书,依前充学士承旨。

保大十三年(955年),南唐开科取士,殷崇义登进士第(见《万历池州府志·卷三》)。南唐国诏书、敕令及外交文书,大多出于其手。当时,他奉旨撰写《扬州孝先碑记》,其文一出,朝野传抄,广为流传。后来,周世宗伐南唐,在扬州孝先寺得阅殷崇义所撰《扬州孝先碑记》,亦对其文采赞叹不已。 同年十一月,中主李璟以翰林承旨、户部尚书殷崇义为吏部尚书、知枢密院。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南唐败于后周,被迫赔款纳贡、割地称臣。九月壬子,是后周的天清节,殷崇义奉旨出使。其觐见周世宗时,从容得体,不卑不亢,周世宗以殊礼待之。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病逝。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皇位,改国号曰“宋”,改元“建隆”。南唐派遣殷崇义出使宋都汴梁,遇到赵匡胤之弟赵匡义,赵匡义责问道:“不知我宣庙讳耶?”其时南唐已臣属于宋,殷崇义为避宋宣祖讳,遂改姓为“商”,未改名;后又因名中有“义”字,犯宋太宗讳,于是将姓名改为“汤悦”。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南唐中主李璟去世,后主李煜即位,大赦境内,文武进位有差。以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知枢密院汤悦为右仆射、枢密使。

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三月戊申,后主李煜以枢密使、右仆射汤悦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开宝二年(969年)正月,李煜命汤悦出任润州节度使(或作“镇海节度使”)。但汤悦不愿久居外任,上章求解,于是改授太子太傅,兼修国史。

开宝四年(971年)十一月,惮于宋王朝的势力,南唐正式去“唐”号,改国号为“江南”。十二月,李煜以太子太傅、监修国史汤悦为司空、判三司、尚书都省。

开宝六年(973年)四月,李煜以司空、判三司、尚书都省汤悦知左右内史事(即原中书门下),汤悦以身老国危固辞,不许。

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命曹彬讨伐江南国,后主李煜率百官出降,汤悦遂入宋。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丙子,宋王朝以江南国司空、知左右内史事汤悦为太子少詹事,太子太保徐游、左内史侍郎徐铉为太子率更令,右内史舍人张洎、王克贞为太子中允。 十月,宋太祖去世,其弟赵光义立,史称“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十一月,以太子少詹事汤悦、率更令徐铉并直学士院。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正月己酉,宋太宗命汤悦修《江表事迹》,此书又名《江南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宋太宗授汤悦光禄卿,掌管朝廷祭祀、宴享等事务。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夏四月壬午,汤悦卒,终年七十三。

殷崇义史籍记载

北宋·钱若水等《宋太宗实录·卷二十九》

(太平兴国九年)夏四月壬午,光禄卿汤悦卒。悦,字德川,其先陈人,后家于江东之青阳。父文圭,乾宁五年进士登第,以世方乱,将南归。梁祖时节制夷门,爱其才,欲辟于幕府,文圭不欲就,遁去。至会稽,钱镠欲縻之,亦不愿止,去诣宣州田頵。頵执甥姓之礼待之。文圭但从容谈笑,无所预。頵败,获免。至淮南,杨渥以为掌书记。悦幼颖悟,九岁而孤,善属文,仕吴为秘书省校书郎。时张廷翰、宋齐丘皆掌吴政,以悦俊敏,共推荐之,授秘书郎,直门下,迁水部员外郎,改本曹郎中,并知制诰。李昪建国,授中书舍人。时书命填委,悦援笔立成,词理典赡。未几,擢为翰林学士。李景继立,加学士承旨,迁礼、兵部侍郎,改中书侍郎,签署省事,罢职,拜户部尚书,依前充学士承旨。周世宗举兵至淮上,李景以机务方繁,命悦知枢密院事。显德五年,淮南平,景遣入贡。先是,世宗驻跸于扬州孝先寺,见悦所撰碑,叹赏久之。及至,待之礼甚优异。太祖受禅,景擢迁洪州,以子煜守金陵,留悦佐之。煜嗣位,拜右仆射,充枢密使,加同平章事,节制润州,不乐在镇,改授太子太傅,监修国史。旋守司空,判尚书省,再秉政。江南平,归朝,改授太子少詹事。上即位,以悦素有才名,召直学士院。逾年,改光禄卿。至是卒,年七十三。辍视朝一日。悦本姓犯翼祖庙讳,而名崇义,后改姓,又改名。有词人从江南来,因谒悦,从容评及江南文士,谓悦曰:“二徐及公诗皆善,惟崇义差不及耳。”闻者传以为笑。

北宋·马令南唐书·卷之二十三·汤悦(殷崇义)传》

汤悦,其先陈州西华人。父殷文圭,唐末有才名。悦本名崇义,仕南唐,为宰相。建隆初,避宣祖庙讳,改姓汤。悦尝撰《扬州孝先寺碑》,世宗亲征淮南,驻驿于寺,读其文,赏叹之。及画江请平,元宗使悦入贡,世宗待之加礼。自淮上用兵,凡书檄教诰,皆出于悦,特为典赡,切于事情,世宗每览江左章奏,形于嗟重。后仕皇朝,奉太宗皇帝敕,撰《江南录》十卷,自言有陈寿史体。

明·柯实卿等《嘉靖池州府志·卷七》

汤恱,文圭子,避庙讳改殷为汤。幼颖悟出群,尝见飞星坠水盆中,吞之,自是文思日奇。仕唐为相,书檄诰诏皆出其手。后随其主归宋,为光禄卿,奉勑撰《江南录》十卷。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十八·殷崇义传》

殷崇义,陈州西华人。父文圭,为吴翰林学士。崇义博洽能文章(《一统志》云:崇义自少颖悟,常见飞星堕水盘中,掬而吞之,文思日丽),仕元宗,官至学士,历枢密使、右仆射。常撰《扬州孝先寺碑》,周世宗亲征淮南,驻跸于寺,读其文,嗟叹久之。及画江请平,元宗使崇义入贡,世宗待之有加礼。自淮上用兵,凡书檄教诰,皆崇义任之,特为典赡,切于事情,周世宗览江左章奏辄击节称赏。元宗迁南都,命以枢密使与严续辅太子留守金陵。后主初立,令民间行铁钱,物价腾涌,崇义上言:“泉布屡变,乱之招也,且豪民富商不保其赀,则日益思乱”,累数百言,不报。未几,进右仆射、同平章事。开宝二年五月,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已而改官名,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国亡入宋,避宣祖庙讳,易姓名曰汤悦。宋太宗勑撰《江南录》十卷,自言有陈寿史体,当世颇称之。是时,诸降王死,多出非命,其故臣或宣怨言,太宗俱录之馆中,俾修《太平御览》等书,丰其廪饩,诸臣多卒老于中,崇义其一也。

论曰:“韩熙载制诰有元和风,而议论宏正,淹洽体要,洵经国之华也;铉、锴(谓徐铉、徐锴)竞爽,越、远(谓高越、高远)联镳,虽吴之二陆何加焉?殷崇义文采斐然,工于述作,其以陈寿自命,有以也夫!”

清·张士范等《乾隆池州府志·卷四十一·词臣·汤悦传》

南唐汤悦,本姓殷,名崇义。文圭子也。幼颖敏,尝梦飞星坠水盘中,吞之,文思日进。随其父仕吴,李氏受吴禅,仕南唐,以文笔偕韩熙载、江文蔚、高越、马谧、郭昭庆、徐铉、徐锴辈齐名,所撰书檄文诰传于周,号典赡,以故铉锴特忌之,讥其不当,而崇义亦与宋齐邱论铉锴洩机事坐贬。元宗时,官翰林学士,尝使周,甚见殊礼。保大末,迁南都,命以枢密院使同严续辅太子留守金陵。后主即位,进右仆射、同平章军国大事,时南唐已尽献淮南诸州,国用大绌,钟谟请铸大钱,一以当十;韩熙载又请铸铁钱,以一当二,民间多藏旧钱,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崇义充铁钱使,以钱法日坏,上言:“泉布屡变,乱之招也,且豪民富商不保其赀,则日益思乱”,累数百言,不报。宋开宝元年(时南唐奉宋正朔,故称其年号),进左仆射。二年五月,罢为润州节度使、同平章事,如故六年。贬损制度,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七年,宋遣曹彬下江南,崇义随后主率百官肉袒降于军门,遂同入宋,以避宋祖讳,改姓汤名悦,授太子詹事。以其为江南旧臣,命与徐铉同撰《江南录》十卷,自言得陈寿体。太平兴国二年,复命悦同李昉等修《太平御览》,悉心搜葺,书成,晋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陈县男,食邑三百户以卒(旧志俱误以悦入宋为光禄卿)。弟净,登保大末进士第。

汤悦补充介绍

  汤悦,即殷崇义,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文圭子。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进士(明万历《池州府志》卷三)。官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入宋,避太祖父名讳,易姓名为汤悦。

  主要作品

  尝预修《太平御览》。《江南录》10卷。(根据《通志》卷65可知有《江南录》行世)。《南唐书》卷二三、《十国春秋》卷二八有传。

  “汤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