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六安市名人>霍山县名人

孙雨航

暂无孙雨航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霍山名人孙雨航介绍

原国民政府委员

孙雨航,名道济(1890一1984),字雨航,以字行。清·光绪十六年五月廿日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西镇(今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镇,编者注)孙家塆的书香之家。自幼聪敏过人,15岁时参加童子试夺冠。在县立高等学堂毕业后,于1910年春,升入安徽法政学堂读书。后经杨辔龙、丁秉炎介绍加入同盟会。

孙雨航经历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过反张勋复辟;反袁世凯称帝,受到袁世凯的通缉,并被抄家;反曹锟贿选等斗争。

1917年,孙雨航曾在刚建立不久的狮山中学(今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中学前身,编者注)任教授课,是该校最早的一批教员之一。

1926年,北伐军抵霍山,被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柏文蔚(字烈武,1876-1947,安徽寿县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重要军事将领。时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历任安徽讨袁军总司令、鄂西靖国军总司令、长江上游招讨使、建国军第二军军长、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国府委员、国民党“六大”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47年4月病逝于上海。终年71岁。着有《五十年革命大事》一书。编者注)委任为上校秘书、参议。后历任民国安徽省政府禁烟处科长、代理处长兼秘书,省财政厅视察主任,省地方银行经济研究室研究员,省政府参议等职。

1936年,胡汉民在广东省逝世,孙雨航适在南京。安徽省政府派代表陈紫枫赴粤致祭,孙雨航撰挽联云:荆公学说,谢傅勋名,千载比肩两安石;海外从亡,粤东佐命,毕生低首一中山。此联悬出,广州各报,纷纷报道,称无出其右!

1950年去台湾后,住台北景美镇育英街,潜心于著述。着有《群经述要》、《二十五史体认约言》、《诸子述要》、《愧我生庐联语》、《新编近四百年来安徽学人录》、《清代皖江馆选录》、《清代文献考略》、《重编安徽歌》、《慎馀轩文存》、《慎馀轩吟草》等著作,现均存世。

在大陆旅台友人及皖籍旅台人士中,孙雨航向以“才思敏捷,博学多闻”而广为人知。不但对经学、史学很有研究,尤其对安徽省文物掌故、世家族系等,更是如数家珍。因此,在海外旅居友人中,被誉为“安徽活字典”。

1970年,梁寒操(1899-1975,号均默。原籍广东省高要人,生于三水。幼聪慧,以文章书法被誉为高要才子。历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副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49年经香港去台湾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好读经,擅楹对。编者注)贺孙雨航八十寿诞时,曾撰联曰:

平生真仁侠心肠,愿作世间甘雨;

到处见文章般若,功同海上慈航。

1982年,孙雨航92岁高龄时,已经离家三十余载,仍然念念不忘故土。魂牵桑梓,梦绕家山。赤子之心,人皆动容。遥望乡关,以诗抒怀:

卅载客思绕家山,梦整归装喜破颜。酣卧浑忘栖海角,飞神似已入江塆。

一肩裹服唯诗笔,两眼前窥只故关。九二期追班定远,玉门人老望生还。

1984年病逝于台北,享年94岁。虽然“九二期追”表达出了海外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强烈的归乡愿望,但是,历史仍然留下了“玉门人老未生还”的人伦遗憾。

1988年3月,孙雨航遗骨辗转香港回到大陆,安葬于家乡。尽管羁魂海外,终得安寝故园。

2003年,面向全国发行的【江淮文史】第2期,刊登了“孙雨航传略”一文,该文由安徽省社科院人物所刘思祥副所长序撰。序文中皋垣畀封庭坚之句,将孙雨航比喻为六安的(今安徽省六安市,编者注)皋陶(名庭坚,字聩,颛顼帝与邹屠皇后第七个儿子。皋陶因次子仲甄封六安而被尊为古六安国始祖。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编者注)式人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倘若航公泉下有知,或可告慰在天之灵。

孙雨航作品

原文

孙雨航等西镇各界人士于狮山中学悼念黄艮甫之祭文

作者:孙雨航

呜呼!江河日下,感天道之无常;梁木风摧,嗟人生之如寄。亡者移如朝露,曷禁摧肝;存者望若晨星,哪堪屈指?

蔡公死而悲兴北海,谢傅殁而痛切西州。士衡有哀世之文,宋玉作招魂之赋。钟期既逝,流水何声?韩子已遥,泰山安仰?每慨念于死别,亦流涕夫人文。所以仰前徽,亦示哀感也!

先生系出江夏,秀毓衡西。人杰原夫地灵,嵩生由于岳降。乾坤泄气,结为奇珍;川岳诞精,挺生名世。珠圆玉润,鹤骨松姿。乃祖善信声闻,预卜桂兰竞秀;一门文章鼎盛,早看乔梓争荣。弓冶相承,父子肯堂肯构;玉金济美,伯仲吹埙吹篪。三苏声重眉山,二陆名高洛邑。

聪明本乎天授,局量得之自然。早游胶庠,旋食禀饩。亢志不同流俗,论交期合古人。嗜邵子之书,道精壬遁;通郭璞之学,艺习堪舆。目可数行,手批千卷。才锋犀利,道学渊深。

弧矢志在四方,视室家如传舍;丈夫心雄一世,等天地为蓬庐。谈笑可以生风,咳唾居然成玉。颉颃傲俗,陈同父本当代之名流;忧乐关心,范希文引天下为己任。

东西南北,任两足以畅怀;春夏秋冬,得四时之正气。邑乘赖其编纂,霍山文献有征;乡校得以倡修,西镇人才乐育。

在逊清为知名之士,入民国亦有用之才。赞助共和,曾参军机于淮上;代表舆论,旋列议席于皖中。本民意以厉言,盐金不许加价!率正道而直议,权贵望之皆威!有口皆碑,无人不颂!俄而三年令满,依然两袖风清;于是偃养山林,逍遥岁月。径栽松菊,步元亮之高规;啸对林泉,擅孝标之雅致。

二屋原为家庙,时窥二酉之藏。五保虽是深山,岂乏五车之士?儒修自励,劫火不惊。固闾里之楷模,亦仕林所矜式也!

然老骥不甘伏枥,大鹏有志冲天。身在岩阿,心存家国。老当益壮,公而忘私。鲁仲连侠气犹存,贾长沙忧心未已。于是重游皖水,再至宜城。名贤时与往来,上峰藉以谘议。旅病竟成隔岁,小住忽尔经年。方谓松柏能耐岁寒,岂意人琴竟归水泡!

嗟夫!庭坚永诀,怕读遗诗;叔度安之?长怀雅量。豪华顿尽,望霍岳而凄凉;气数无灵,对狮山而吁悒!庭前玉树,五百里而舁棺;堂上灵椿,八四龄犹哭子。只鸡斗酒,徒吊羁魂;白马素车,共伤客死!既追悼于省治,复设祭于邑城。惟其生也有闻,所以殁而可祭!

某等,情隆望斗,义切维桑。既申故旧之思,忍见典型之坠?鹤游不返,归华表以何年?蝶化无形,睹芳规而无日!

聊具荇藻,佐以蒸尝。谨肃芜词,藉伸公奠。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岁序 癸亥(公元1923年)春 泣奠

注释

注释:孙洋

呜呼!江河日下①,感天道之无常②;梁木风摧③,嗟人生之如寄④。亡者移如朝露⑤,曷禁摧肝⑥;存者望若晨星⑦,哪堪屈指?

① 江河日下:原意是指江水日益向下游流去。语见清·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之“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文中明指江河,实喻国体。谓世风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② 天道:(1)天理,天意。语见《易·谦》之“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2)指自然界变化规律。语见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大明大统历解》之“盖天道无端,惟数可以推其机;天道至妙,因数可以明其理。”(3)指显示征兆的天象。语见《国语·周语下》之“吾非瞽(gǔ)史,焉知天道?”(4)气候,天气。语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之“判曰:天道温和,可以冷饮。” (5)时光,时候。 (6)局势,形势。(7)佛教所说六道之一。此处泛指自然规律。无常:没有常理。

③ 梁木:建房之大梁,指栋梁之材。摧:本意是指折断。这里是“使受严重损失、残害”之意。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隐喻逝者是位有才能的人,却时运多骞,英年早逝。

④ 嗟:本义为叹词。表示忧伤感叹。人生如寄:谓人生短促,犹如暂时寄寓世间。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之“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⑤ 移:本义是指移秧,泛指移植。此处为“改变、变而化之”之意。朝露:清晨的露水。语见唐·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之“岂期年岁朝露,浮生过隙。”颜师古注“朝露见日则晞(xī),人命短促亦如之。”指存在时间短促的事物。借喻人的一生就像早上的露珠一样,极其短暂。

⑥ 曷:怎么。摧肝:极度悲伤之意。语见清雍正帝《四宜堂集》之“瞻对御容风木惨,何禁哀涕欲摧肝。”

⑦晨星: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常用以比喻人或物之非常稀少。语见宋·苏轼《祭范蜀公文》之“既历三世,悉为名臣,今如晨星,存者几人。”隐喻存世的贤者数量非常稀少。

上段大意为:唉!世风日下,觉世事变化多端;天妒英才,叹人生如此短暂。英灵如清晨的露珠一般消失,怎不令人悲痛?贤者似黎明的星星那样稀少,叫人不胜唏嘘。

蔡公死而悲兴北海①,谢傅殁而痛切西州②。士衡有哀世之文③,宋玉作招魂之赋④。钟期既逝,流水何声⑤?韩子已遥,泰山安仰⑥?每慨念于死别,亦流涕夫人文⑦。所以仰前徽⑧,亦示哀感⑨也。

① 蔡公:指蔡邕(yōng),字伯喈(jiē),陈留圉(yǔ)(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博学擅辞,乃一代文章宗师,并精通音律。灵帝时召拜郎中,后因弹劾宦官,被流放朔方。遇赦后,不敢归里,亡命于外12载。汉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后董卓被诛,蔡邕被捕而死于狱中。北海:指孔融,字文举,孔夫子的二十世孙,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蒙学“融四岁,能让梨”就是指他。孔融是东汉末年继蔡邕之后的一代名儒,工文擅诗。汉献帝时,因不满董卓专权,被贬至青州北海郡为相,人称孔北海。

另注:蔡邕与孔融是续亲家的关系。孔融的女儿孔氏嫁给羊道(dao),生子羊发。孔氏死,羊道又续娶蔡邕的女儿,生羊祜(hu)。《晋书·羊祜传》记载:“祜,蔡邕外孙。祜前母,孔融女,生兄发。”

② 谢傅:即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这是一个绵延了近三百年的显赫世族。广为流传的唐·刘宾客“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诗中的王谢,就是指当时盛极一时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谢安曾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相。西州:指西州门。公元385年8月,谢安病重,自广陵还京医治,由西州门入建康(今江苏南京),8月22日,病逝于建康,享年65岁。据《晋书·谢安传》记载,晋名士羊昙是谢安的外甥,很受谢安器重。因谢生病还京时曾过西州门,谢死后,羊昙一年多不举乐,行不过西州路。一日酒醉,沿路唱歌,不觉到了西州门。左右提醒他,他悲伤不已,以马鞭敲门,诵曹植诗:“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tong)哭而离去。

③ 士衡:即陆机,字士衡,吴郡(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陆机被后世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今存世27篇,比较有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之外,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哀世之文:有指《叹逝赋》。

④ 宋玉:字子渊。据晋·习凿齿《襄阳耆(qi)旧传》记载:“宋玉者,楚之鄢(yān)人也(今襄樊宜城)。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也有人说他是屈原的弟子,好辞赋,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流传于世的计有16篇。现今相传的《九辩》、《招魂》两篇就是由他所作。

⑤ 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的句式结构匀称、齐整。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像《滕王阁序》中的“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文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钟子期是春秋时楚(今湖北汉阳)人,相传是一位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史载,俞伯牙鼓琴于汉江之滨,子期闻声叹曰:“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见钟子期胸怀大雅,精通音律,颇感相见恨晚,感叹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还要和钟子期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再会。可是过了约定的时间,却不见钟子期。俞伯牙以为钟子期失约了,后来一打听,方知钟子期在不久前已经亡故。俞伯牙叫人带他到钟子期的墓前,边哭边拜之后将瑶琴摔碎,并泣诗一首:“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见知音难上难。”自此,俞伯牙不复抚琴。至今武汉市汉阳区还有“古琴台”遗址。

⑥ 韩子:指韩愈,字退之,因谥“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因祖籍河北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他倡导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pian)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⑦ 夫:古汉语发语词,文言助词,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或“那”。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此处当“习俗,人情”解。

⑧ 前徽:前人美好的德行。语见唐·韩愈《谴疟鬼》之“祖轩而父顼,未沫于前徽。”

⑨ 哀感:谓悲伤感动他人。语见晋·张华《元皇后哀策文》:“孰云不怀,哀感万夫。”也指悲伤的感情。又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之“丧家朔望,哀感弥深。”

上段大意为:孔融因蔡邕屈死狱中悲伤不已,羊昙因谢傅病逝建康怕过西州。陆机才高留着《叹逝》,宋玉博学传赋《招魂》。钟子期因亡爽约,俞伯牙为此摔琴。韩文公离开人世很久了,何处能看到文坛泰斗呢?每想起先生和贤哲们匆忙离世,内心里悲伤及难过的泪流不止。今追忆先哲行操,以表示心中哀思。

先生系(xi)出江夏①,秀毓衡西②。人杰原夫地灵,嵩生由于岳降③。乾坤泄气④,结为奇珍;川岳诞精,挺生名世⑤。珠圆玉润,鹤骨松姿⑥。

① 先生:即逝者。乃祭文作者对逝者的尊称,因逝者和祭文作者有忘年之谊。系:表示联属关系“世系”之意。江夏:指江夏郡,黄氏郡望名。参见《辞海》之“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称为郡望。”另《晋书·刘毅传》之“人们不但仰慕其人,而且仰慕其住地,久而久之,则成为郡望。”江夏郡的设置,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帝置,属荆州。应邵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从魏晋至唐,黄氏郡望共十二个,到唐贞观年间,只存五(江夏郡、濮阳郡、东阳郡、松阳郡、南安郡)个。江夏郡是黄姓值得自豪的郡望,但不是其受姓之源。因为,以江夏为郡望的还有“喻、潘、费”等姓。但是,由于江夏郡是黄氏郡望中最为著名,兴起又较早,且长期作为郡望之一,所以宋、元以后,黄氏各派子孙便放弃其他郡望,归宗江夏。

② 秀:特别优异。元、明时,称贵族、官绅子弟为“秀”,称平民子弟为“郎”。毓:同“育”,此处为“孕育”之意。衡:原指南岳衡山,在湖南境内。因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南巡,经过霍山城【隋开皇元年,即公元581年,始为霍山具治。宋代废为故埠镇。元代始筑土城。明弘治七年(1494年),复为县治。明嘉靖三年至万历十四年(1524一1596年),改筑砖石城墙,周长1100丈,高1.8丈,城壕深l丈,宽2丈。清乾隆年间,街道向城外延伸。北门沿淠河建顺河街,两门外建古城街,南外、东外各建小街一条。清道光二年(1822年),因遭洪水,顺河街荡然无存,城内亦遭严重毁坏。清咸丰年间,迭遭兵燹(xiǎn),因城池坍塌,地势低洼,曾移县治于六万砦(zhai)。清同治年间,复为县治。民国时期,城区建设基本保持清末时期面貌】南门外南岳山,敕封其为“副衡”。所以,这里的衡,指霍山南岳山。衡西:南岳山以西的地区,逝者家乡所处的地理位置五保(另注)就在这一区域。

另注:五保,逝者乡梓之地。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原立煌县(今安徽省金寨县)西南。

③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嵩生岳降:比喻大人物的出生。语出《诗经·大雅·嵩高》之“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④ 乾坤:天地之意。泄:同“泄”。乾坤泄气:指天地之间聚集的祥和瑞气。

⑤ 挺生:挺拔生长,比喻杰出。语见《后汉书·西域传论》之“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又见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之“昔承推奖分,愧匪挺生才。”名世:闻名于世之意。

⑥ 珠圆玉润:形容文词圆熟流畅,也表示歌声圆润婉转。鹤骨松姿:指清奇不凡的气质,原是对修道者形貌的敬称。此处是用来形容逝者生前文词圆熟流畅,相貌英俊不凡之意。

上段大意为:先生出身名门望族,衡西富庶人家之后。但凡人杰地灵之地,总有重要人物显现。采天地祥和之瑞气,奇异且珍贵;集山川河岳之精华,杰出而闻名。先生文词圆熟流畅,而且身形俊朗脱俗。

乃祖善信声闻,预卜桂兰竞秀①;一门文章鼎盛,早看乔梓争荣②。

① 乃祖:逝者祖父,名志雯,字云锦,号岳生,晚号涤凡,清末廪(lǐn)贡生。善信:原指善守信用,语出《老子》之“与善仁,言善信。”后泛指皈依佛门的俗家善男信女。此处是指逝者祖父黄公志雯早年设学授徒,教化乡梓,好善乐施,扶危济困等善举。因其创办棉衣会、同善堂、义仓等民间慈善组织,并维系百年之久;清·咸丰年间首倡首捐七千余金,在家乡修桥铺路;清·光绪四年,又独捐银五十八两,供黑石渡(今安徽省霍山县城西约20里处的一条大河,乃淠河之源。编者注)摆渡及艄公之用。诸多善迹,尽载《六安州志》、《霍山县志》等史册。其殁,灵位入奉霍山乡贤祠。时人预料,其行善积德之因,必兆后世昌盛之果。

② 乔梓:落叶乔木,语出《尚书·大传》卷四“南山之阳有木焉,名乔;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梓;乔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后因之以“乔梓”比喻父子。这里是指逝者乃父昆仲同科中举,逝者又身为廪贡生,故而用乔梓争荣之句。

上段大意为:尊祖乐善好施,天佑子肖孙贤。世代书香人家,父子俱得功名。

弓冶相承①,父子肯堂肯构②;玉金济美③,伯仲吹埙吹篪(chi)④。三苏声重眉山,二陆名高洛邑⑤。

① 弓冶相承:隐喻子承父志。语见《礼记·学记》之“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隋唐年间儒家学者、经学家孔颖达解为:“良,善也。冶,谓铸冶也。裘,谓衣裘也。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陶铸金铁,使之柔和,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而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箕,柳箕也,言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 后比喻子弟在父兄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能够继承父兄的事业。

② 堂:立堂基。构:盖屋。语见《尚书·大诰》之“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主屋乎?” 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③ 玉金济美:此句实为“玉昆金友”和“凤毛济美”两个成语化合而成。玉昆金友:典出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之“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凤毛济美:旧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玉金济美的意思是:比喻后继者能与前人的业绩齐美并发扬光大,多用以称颂贤良父兄有优秀子弟。

④ 伯仲:兄弟,伯为兄,仲为弟。吹埙吹篪:语见《诗经·小雅·何人斯》之“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埙篪合奏,乐音和谐。表示兄弟和睦,家族兴旺之意。

⑤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及其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得欧阳修的赏识并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被士大夫争相传诵。参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之“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三苏”称号即由此来。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南瞰(kan)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因是三苏的家乡而闻名遐迩。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陆机,字士衡;陆云,字士龙,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皆以文名著称,人称“二陆”。语见《晋书·陆机陆云传论》之“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之秀实,驰英华于早年。”后世多用“三苏”和“二陆”称谓文名极盛的人士。参见清·李渔《笠翁对韵》之“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

上段大意为:耳濡目染,子承父志;族旺家兴,兄友弟恭。父子同眉山三苏并重,兄弟与洛邑二陆齐名。

聪明本乎天授,局量得之自然①。早游胶庠(jiāo xiang),旋食禀饩(bǐng xi)②。

① 聪明: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此处是指人的资质。语见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之“夫神正直而聪明,仙冲虚而清静。”天授:指上天所授予,亦即天赋。局量:原本为器量、气度之意。引申为一个人所能够取得的成就。自然:天然,非人为的。语见《老子》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 胶庠:周代时学校名。周代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典出语本《礼记·王制》之“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禀饩:指禄米。语见《新唐书·沉既济传》之“故官若同正、试、摄九品以上者,视品给俸,至禀饩、干力、什器、馆宇悉有差。”

上段大意为:天资聪颖,气度不凡。年幼求知好学,少壮摘取功名。

亢志不同流俗①,论交期合古人②。嗜邵子之书,道精壬遁(dun)③;通郭璞(pu)之学,艺习堪舆④。目可数行,手批千卷。才锋犀利⑤,道学渊深⑥。

① 亢志:坚持高尚的志气。语见三国·魏·曹植《文帝诔》之“潜心无妄,亢志清冥。”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多含贬义。如平庸粗俗,多指世间平庸之辈。

② 论交:争论与交谈。语见唐·李颀《行路难》之“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此处意为结交、交朋友。参见清·龚自珍《哭郑八丈》之“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

③ 嗜:爱好。邵子: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人,北宋著名卜士,是中国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祖上乃出于召公世系的姬姓,周文王后裔。《梅花易数》一书是他发明的占卜方法,今存多伪本。邵还是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推演朝代兴衰的《皇极经世书》,就是出自邵之手。壬遁:“六壬”与“遁甲”的并称。参见清·谭嗣同《仁学》十四之“风水也,星命也,壬遁也,杂占杂忌也,凡为祸福富贵利益者,皆见及于体魄而止。”

④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 (今山西省闻喜) 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现今的《辞海》或《辞源》均可见郭璞之注释。堪舆:即风水,语出《淮南子》之“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学乃天地之学。据传,堪舆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坊间多认为风水与人之命运休戚相关。

⑤ 犀利:原指坚固锐利。多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尖锐锋利。

⑥ 道学:此处是指儒家的道德学问。渊深:知识、计谋渊博,广泛而又精深。

上段大意为:志存高远,结友交贤。爱好占卜,帮人祈福消灾;精通风水,使人避凶趋吉。手不释卷,过目不忘;言辞尖锐,知识渊博。

弧矢志在四方①,视室家如传舍(she)②;丈夫心雄一世,等天地为蓬庐③。

① 弧:弓。矢:箭。志在四方:喻有志者心怀天下,为了理想,随时准备远征。

② 传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后借指旅馆。元·萨都剌《金陵道中题沉氏壁》之“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吾庐。”比喻逝者一心报国,为大家而舍小家。

③ 蓬庐:本意是指茅屋,或者简陋的草房。后多用于谦称自己的住所,语见三国·魏·曹植《愍志赋》之“去君子之清宇,归小人之蓬庐。”指逝者胸怀大志,四海为家。

上段大意为:好男儿当志在四方,舍身为国;大丈夫应胸怀天下,四海为家。

谈笑可以生风,咳唾(ke tuo)居然成玉①。颉颃(jie hang)②傲俗,陈同父(fǔ)本当代之名流③;忧乐关心,范希文引天下为己任④。

① 咳唾:咳嗽,吐唾沫,隐指人的谈吐、议论。常用来比喻某人或者某文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某人的文词极其优美。语见《庄子·秋水》之“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又见《后汉书·赵壹传》之“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隐喻逝者才思敏捷,言辞精妙。

② 颉颃:本意是指鸟飞翔时上下翻飞的动作,隐含有不相上下之意。语见《诗·邶风·燕燕》之“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因为鸟飞翔时,身处空中,故又含傲视之意。语见《后汉书·吴佑史弼等传论》之“史弼颉颃严吏,终全平原之党。”隐喻逝者注意洁身自好,不屑与平庸之辈为伍。

③ 陈同父:即同甫,字同父,号龙川,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婺(wu)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具才气,喜谈兵。清·干道五年(1169)试吏部,被黜入狱。后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1178)再改名同,诣阙上书,十日而三上,言恢复之大计,不为所用,二度被诬入狱。淳熙十五年(1188),亲赴金陵、京口观察山川形势,赋《念奴娇》二词言志。至临安复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朝廷交怒,以为狂怪。绍熙初,被诬第三次入狱,经力救得免。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年,追谥“文毅”。

④ 范希文:名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直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保守派的反对未能实现,遂被贬为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范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此处借喻逝者有忧国忧民之心。

上段大意为:先生文思泉涌,语必精妙绝伦。敢言敢为,拒平庸而效陈亮;忧国忧民,砭时弊不让范公。

东西南北,任两足以畅怀①;春夏秋冬,得四时之正气②。

① 此句为四方奔走之意。

② 四时之正气:本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正常气候。隐喻逝者具有光明正大的风范和刚正的气节。

上段大意为:四方奔走,一身正气。

邑乘赖其编纂①,霍山文献有征②;乡校得以倡修,西镇人才乐育③。

① 邑乘:指地方志,即《霍山县志》。赖:倚靠,仗恃。编纂:编辑、撰写之意。语见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之“遇罕见罕闻之事,必以小纸录出之。积岁余,得千有余事,不忍焚弃,编纂成书。”邑乘赖其编纂:指《霍山县志》始修于明代中叶,其后三百余年未续辑。清光绪31(1905)年,倚靠逝者倡议并续编之,工程繁浩,历时三年,至光绪34(1908)年告竣。本句是指逝者对地方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② 征:本义是指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之意。此处当“证明,证验”解。

③ 西镇:今安徽省霍山县漫水河镇。本句释义:清朝自1905年停止科举,办西式学堂,至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逝者家乡仅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城关有两所初级小学堂。1911年(宣统3年)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结束。中华民国肇元(1912)以后,霍山县全境也只有四所新式学校(各校建立,有先有后,有改有建):城关高级小学堂,简称一高;黄栗秒小学(时称霍山淠源第二高等小学堂),简称二高(何贤国,字乐吾任首任堂长,孙绂庭任教育长);管驾渡小学,简称三高;位于黑石渡的野鸡寺县立诸佛庵小学,简称四高。

1911至1912年间(因历时弥久,具体日期不详),逝者在上土市(今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镇)孙家塆孙绂庭(号麟书,字玉斋,亦字绂庭,清·光绪十年附贡生,被荐于乡,时任西镇董议长)家召开的“狮山中学”筹备会议上,联合西镇绅董孙绂庭,知名人士李晴峰、何国佑(字亢宗)、何学干(有说是何学竟)、何贤国、黄本鉴、黄崇岳、李镜棠、李仲常、倪建俟(si)、倪价俟、夏竹村、杨荫堂共14人,组成狮山中学首届校董委,对校园风格设计、工程实施、师资聘任等,共同谋划,积极提出方案。

当时地方办学根本没有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都是民办。“狮山中学”建校用地全部由孙绂庭无偿捐献。其建校经费、教职员工薪资等,主要靠稞田,辅以社会募捐。当时的民间慈善组织,如逝者乃祖创办的棉衣会、同善堂、义仓,以及西镇各地的慈善堂、致远会、广生堂等民间慈善机构,纷纷捐献名下的田产、庙产,以私济公,并将处于停办状态的原“二高”部份校产充斥铺垫,用以“狮山中学”的兴建,学校逾五年竣工。

民国六年(1917)秋开学,首任校长是王树滋。“乡校得以倡修,西镇人才乐育”之句,是指逝者生前从省治辞归,被推为霍山县教育会会长,任中,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段大意为:传承历史,主编县志续辑;弘扬文化,参与倡导新学。

在逊清为知名之士①,入民国②亦有用之才。赞助共和③,曾参军机于淮上④;代表舆论,旋列议席于皖中⑤。本民意以厉言,盐金不许加价⑥!率直道而正议,权贵望之皆威!有口皆碑,无人不颂!

① 逊:退避,退让之意。是指满清王朝(公元1616--1911年)以宣统皇帝逊位而告终,故称“逊清”。士:本意为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尤指士大夫官僚阶层。后多用于对他人的尊称。

② 民国:清朝结束后,即成立中华民国。民国肇元于公元1912年。

③ 此处指逝者投身辛亥革命,与何国佑(字亢宗)同上北平(今北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④ 军机:军事机宜,此处泛指军中事务。本句意为:逝者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先被柏文蔚(字烈武,时任皖督。)委之军政府一等顾问官,授陆军少将衔。后又被安徽革命党人的代表人物孙毓筠(字少候,今安徽寿县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知名度较高的人物。时任皖督。)委任为淮上军参谋,授少将衔,令其抚颖寿(今安徽省颍上县、寿县)等地。旋升淮上军总参谋长,授陆军中将衔。

⑤ 皖:安徽省的简称。中:中心之意。“皖中”即指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此处是指逝者于中华民国十一(即公元1922)年,应时任安徽省省长许世英【字静仁,今安徽东至县人。1885年中秀才。1921年9月,出任安徽省省长。翌年因坚持裁撤安武军,被迫卸职。1925年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旋兼财政总长,1926年辞职。1936年出任中华民国驻日本国大使,翌年回国。1945年授以国民政府高等顾问。194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蒙藏事务委员长、总统府高级顾问等职。1949年移居香港。1950年赴台,受聘“总统府资政”。 1964年病逝于台北,终年91岁。着有《治闽公牍》以及《黄山揽胜集》等】邀请,再度出山,赴省会安庆任安徽省省长公署幕僚。

⑥ 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盐金不许加价:指1913年(即民国2年),安徽省政府因财政空虚,拟将食盐加价,以解财政之困。当时,逝者在省治任财政七区督察,认为许多老百姓本来就连盐都吃不起,若盐价再上涨,他们的日子还怎么过?并据理力争,坚决抵制盐价上涨,维护了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

上段大意为:清末名士,民国人才。投笔从戎,献身革命;谋划时事,参知政务。执政为民,力阻盐金加价;抗衡权贵,俨为民姓中坚。大快人心,众皆称赞。

俄而三年令满,依然两袖风清①;于是偃养山林,逍遥岁月②。

① 俄而:短暂的时间。令:指令状,即任书。满:足够,达到一定限度。两袖风清:即两袖清风,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语见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之“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② 偃养:旧时,为官者,年老归家,归后不出,称之为“退养”或“退老”。逝者退而复出,故称之为“偃养”。逍遥:本意缓步行走的样子;悠然自得;安闲自在。

上段大意为:三年任满,一身清廉;辞归故里,漫步闲庭。

径栽松菊,步元亮之高规①;啸对林泉,擅孝标之雅致②。

① 径:本意是指步行的小路。此处指“三径”。典出东汉·赵岐《三辅决录》之“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xǔ)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语见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另见金·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著名诗人、史学家)《答吴天益》之“三径他时望羊仲,却应松菊未销忧。”后多以三径指退隐家园。元亮:即陶潜,东晋末、南朝·宋之间的杰出文学家,诗人,字渊明(亦传名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人。少好读书,兼谙玄佛。曾为州祭酒、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印归隐,终身不再做官。借指逝者三年任满,因时政混乱,辞职归里。

② 孝标:即刘峻,字孝标,平原(今山东)人,南朝·梁时学者兼文学家。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闻名。梁初,刘峻曾被召“入西省,与学士贺琮校点秘阁”。因“会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峻”,刘峻“忽请纸笔,请疏十余事”。梁武帝萧衍“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据《南史》本传记载,因萧衍对刘峻的忌恨,当刘峻编纂的《类苑》书成,萧衍则另组文士编《华林遍略》“以高之,竟不见用。”这是造成刘峻后半生不得志的根本原因。后刘峻虽为萧秀征为荆州户曹参军,最终却选择了归隐金华山。他设帐授徒,整理自己的文章,写《自序》总结一生。序中以“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发出“世不吾知”的哀叹!死后,被他的学生尊为“玄靖先生”,作品不胫而走,影响深远。

上段大意为:松菊之间,常思陶潜;林泉之下,遥想刘峻。

二屋原为家庙①,时窥二酉之藏②。五保虽是深山③,岂乏五车之士④?

① 二屋:即二屋祠,是西镇黄氏家庙(宗祠)之一,座落于五保前畈的杨家山(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南部)。是逝者生前回家乡时的住所。

② 窥:本指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二酉:地名,指大酉山和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30里处。《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之“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二酉之藏:比喻藏书非常多。也常用来形容读书人读了很多书。

③ 五保:逝者桑梓之地,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南部地区。

④ 岂:助词,假借作虚词,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问、反诘。乏:缺少。五车之士: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语见《庄子·天下》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多用来形容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此处是指逝者学富五车之意。

上段大意为:二屋虽为家庙,竟收诸多藏书;五保地隅山野,偏隐饱学鸿儒。

儒修①自励,劫火不惊②。固闾里③之楷模,亦仕林所矜式④也!

① 儒修:贤能的儒士。语见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之“天意将澄浊,儒修欲返淳。”又见清·严有禧《漱华随笔·采访遗书》之“如元明诸贤,以及国朝儒修,研究六经,阐明性理,潜心正学,醇粹无疵者,尚不乏人。”喻逝者常以先贤自勉。

② 劫火:佛教语,指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之“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借指兵火。喻逝者生前身处军阀混战的乱世,仍能镇定从容、遇变不惊。

③ 闾里:里巷;平民聚居之所。语见唐·韩愈《寄卢仝》之“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寒闾里。” 借指平民。语见唐·韦应物《观田家》之“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也指邻居。语见宋· 苏轼之“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zhe)聊同十亩闲。”此处泛指乡梓。

④ 仕林:旧指士大夫阶层。借指官场。矜式:东汉·赵岐认为“矜,敬也;式,法也。欲使诸大夫、国人皆敬法其道。”乃敬重和取法之意。语见唐·柳宗元《与太学诸生书》之“乃仆亦失其师表,而莫有所矜式焉。”亦指示范。语见宋·司马光《与吕公着同举程颐札子》之“伏望圣慈,特加召命,擢以不次,足以矜式士类,裨益风化。” 还解作楷模。语见明·归有光《祭周孺亨文》之“唯先生之孝友温良,真乡里矜式。”

上段大意为:居田园,修身自勉;处乱世,镇定从容。既为乡邻榜样,亦树官场典范。

然老骥不甘伏枥,大鹏有志冲天①。身在岩阿(ā)②,心存家国。老当益壮,公而忘私。鲁仲连侠气犹存③,贾长沙忧心未已④。于是重游皖水,再至宜城⑤。名贤时与往来,上峰藉以咨议⑥。

① 骥:好马,千里马。喻贤能。枥:马槽,养马的地方。语见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鹏:传说中最大的鸟,由鲲变化而成。语见《齐谐》之“鹏之徙(xǐ)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a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怀雄心壮志。此处乃指逝者志向远大。

② 岩阿:原指山的曲折处。此处指逝者生前仕途不顺。

③鲁仲连:春秋时齐国人,著名思想家、外交家。他饱读诗书,雄才大略,能言善辩,却不愿为官。公元前260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他晓以利害,劝阻住了赵、魏大臣欲尊秦为帝的史实(义不帝秦即典出于此)。赵、魏两国接受他的建议,联合燕、齐、楚等国共同抗秦,邯郸解围。赵酬千金,不受(千金不受即典出于此)。公元前249年,齐国派田单收复被燕占据的聊城,年余不下,百姓灾难沉重,他以亲笔书信用箭射书劝说燕将乐英,乐英再三阅读,大哭三天不能决断,因而仰天长叹息曰:“大丈夫处世实在难呀!我守城殃民是不仁,战败身亡是不勇,降人受禄是不忠,回燕受谗是不智,不侍父母是不孝,与其人杀我,不如自杀。”语毕,拔剑自刎。燕失守帅,乃败。齐遂复得聊城(射书聊城即典出于此)。齐君欲封爵,亦不受。

④ 贾长沙:即贾谊,世称贾太傅,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在博士之列为最年轻者,每次参议诏令,诸博士尚未能言,贾谊即尽为之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于是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颇为赏识,拟任贾谊为公卿。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谊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 “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着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贾谊假辞赋之要,抒忧国之情。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文锋犀利,词句铿锵,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在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

⑤皖水:皖河。安庆是周代古皖国封地,境内有天柱山【始名霍山。因地处古潜邑,深踞群山之中,又名“潜山”。史称古南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疆拓土,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被称为“古南岳”。当时,治理皖国的伯爵大夫,人称皖伯,尊为皖公。死后在天柱山建有皖公庙,故天柱山也称皖公山,又叫皖山。安徽简称“皖”,即由此来】,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河,又叫皖水。宜城:安庆的别称,安庆古名“盛唐”。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至此曾作“盛唐枞阳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因东晋堪舆学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又称“宜城”。

⑥ 咨议:旧时备顾问的幕僚。此处是指逝者于1922年春,二度出山,时任安徽省省长许世英聘其为省长公署参议之职一事。

上段大意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鹏展翅,翱翔九霄。身居动荡,神驰廊庙。胸罗兵甲,具鲁仲连之才;腹怀铿锵,有贾长沙之心。受邀再度出山,赴任又踏安庆。集朋故以言欢,为时事勤谋划。

旅病竟成隔岁①,小住忽尔经年②。方谓松柏能耐岁寒③,岂意人琴④竟归水泡⑤!

① 旅病:客居或寄居他乡而患病。竟:多意,如终了,完毕,到底,终于,整,从头到尾,居然等,此处做“终”解。隔岁:岁有多意,本指木星,也是年的别称,还当年龄讲,此处是指时间、岁月。与时间和岁月隔绝的意思,乃指某人与世长辞,即亡故。

② 经年:经过一年,全年之意。此处两句属倒装句。

③ 岁寒:一年的严寒时节。语见《论语·子罕》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常用来比喻老年。语见《潘岳·金谷集作》之“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春荣喻少,岁寒喻老。又语见唐·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之“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

④ 人琴:这里的“人”字,是指钟子期;这里的“琴”字,是指俞伯牙摔琴。乃取人亡琴碎之典故。

⑤ 水泡:原指水面上的球状或半球状气泡。用以比喻事情或希望落空。即指逝者亡故。

上段大意为:任上方才年满,因病撒手人寰。原本久经风霜,竟然突遭大限。

嗟夫!庭坚永诀,怕读遗诗①;叔度安之?长怀雅量②。豪华顿尽,望霍岳而凄凉③;气数无灵,对狮山而吁悒(xū yi)④!庭前玉树,五百里而舁棺⑤;堂上灵椿,八四龄犹哭子⑥。

① 庭坚:字鲁直(1045-1105),又称黄豫章,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生于书香之家。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有名的孝子,《二十四孝》之“涤亲溺器”广为人颂。历任余干县主簿,汝州叶县(今河南叶县)县尉,北京(今河北省大名县)国子监教授,吉州太和县(今江西太和)知县,后入汴京任秘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擢(zhuo)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绍圣初,以《神宗实录》“诬毁先帝”、“实录不实”加罪,被贬为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又“除名羁营宜州”(今广西宜山县)。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61岁。大观三年(1109年)春,由苏伯固、蒋伟护柩归葬修水县双井祖坟之西。南宋绍兴初年,高宗中兴,追封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

② 叔度:即黄宪,叔度是字,东汉慎阳(今河南省正阳县)人。身世贫贱,父为牛医,黄宪以学行见重于当时。14岁时,颍川荀叔与之相谈整日,称之为颜子。同郡戴良才高倨傲,及见宪归,自愧不如。陈蕃谓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于心,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郭太守谓其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世称征(zhǐ)君。今黄氏后裔门楣题辞“叔度高风”,即指此也。安:本义是指“安定,安全,安稳”,此处为疑问词,哪里之意。

另注:黄庭坚、黄宪二贤,皆为黄氏先人,且久负盛名。借喻逝者有先贤遗风。此两句是指黄氏一门能人辈出之意。

③ 豪华:多意,尤指盛大华美。这里是指逝者的才华名声。顿:很短时间的停止,忽然,立刻,一下子之意。尽:完毕,达到极端。豪华顿尽,通常用来形容非常有才华的人忽然离世,也指事态由顶峰到谷底的突然变化。霍岳:有两种解释。一,指天柱山,因逝者亡于安庆,天柱山原名霍山;二,指霍山南岳山。然纵览全文,以祭文作者的笔力和当时逝者在省治为官的名望,再根据句末“凄凉”之语气,注释者揣测,祭文中的霍岳,非天柱山莫属。借指大才殒殁,皖山生悲。

④ 气数:气运,命运。也指节气。在这里,当运、命解。狮山:指今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镇的狮山。吁:叹息,叹气。悒:忧愁,不安。

⑤ 玉树:(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树。语见唐·李白《怀仙歌》之“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2).用珍宝制作的树。语见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之“ 甘泉宫里,玉树一丛;玄武阙前,明珠六寸。”(3).槐树的别称。语见《三辅黄图·汉宫》之“ 甘泉谷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4).美丽的树。语见唐·宋之问《折杨柳》之“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5).白雪覆盖的树。语见唐·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之“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6).称谓人家有出息的子弟。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之“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7).南朝·陈后主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语见唐·李商隐《陈后宫》之“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和元·孙周卿《蟾宫曲·自乐》曲之“低歌‘玉树’,烂醉金钗。”此句中的“玉树”有两层意思。一指树木披白,隐指悲伤凄凉;二指逝者是黄氏家族的贤能子弟。舁:共同抬东西。指逝者之子于数百里外扶父灵柩归乡。

⑥ 灵椿:远古时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典出《庄子·逍遥游》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喻年高德劭(shao)的人,比喻父亲。五代·冯道《赠窦十》之“燕山窦十郎 ,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指逝者家尊年迈,晚年惨遭丧子之痛。

上段大意为:唉!涪翁远逝,不忍读其诗句;征君难寻,空留亮节高风。大才殒殁,皖山生悲。命运多舛,狮山动容。悲才俊,英灵自数百里外魂归故土;泣贤郎,怎忍见八四老翁洒泪摧肝。

只鸡斗酒①,徒吊羁魂②;白马素车③,共伤客死④!

① 只鸡斗酒:同“只鸡樽酒”。斗:盛酒的容器。指简单的酒菜,一只鸡,一壶酒。泛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灵之辞。

② 徒:空。吊:哀伤,悲悯。羁魂:客死者的魂魄。语见唐·李贺《伤心行》之“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③ 白马素车:古代凶丧舆服,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范武传》之“山阳人范式跟汝南人张劭友好,劭去世后将埋葬,范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后用作送葬的语词,泛指治丧人家办丧事时的悲哀气氛。

④ 伤:因受外界事物感触而引起的悲伤的感觉。客死:死于他乡异域。

此段大意为:今以普通祭品,用来吊唁英灵。新知故旧一起举丧,共同感伤异乡游魂。

既追悼于省治①,复设祭于邑城②。惟其生也有闻,所以殁而可祭③!

① 省治:指省会。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在安庆,即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

② 邑:县的别称。邑城,指县城,即今天的安徽省霍山县老城关旧址。

③ 殁:亡故。

祭文的由来

该文是为了悼念中华民国时期安徽省杰出的历史人物黄公艮甫所作之祭文。中华民国12(公元1923)年,就职于安徽省省直机关的黄公,病逝于任上。因其为官清廉,颇具声威。故省垣(原安徽省会安庆,编者注)集会追悼,霍邑(今安徽省霍山县县城旧址,编者注)设祭拦迎。

无论当时今日,从安徽省治安庆经霍山县城到逝者家乡五保(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南部地区,当时辖归西镇。编者注),根本无需经过上土市。由于黄公生前为筹建狮山中学(今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中学,编者注)以及兴办家乡的新式学堂,殚精竭虑,所以,在西镇乡绅父老的一致要求下,黄公灵柩辗转经过上土市,并在狮山中学大操场,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举行盛大的悼念活动,以表达对一代英才黄公的深切缅怀和追思。当时,民国安徽省政府、霍山县政府、西镇地方政府的相关官员参加了追悼大会。

先曾祖绂庭公与黄公艮甫相契,黄公每来西镇,必临庭公住所小住,少则三五日,多则半月余。时先祖雨航公常侍立左右,久之,竟结忘年之谊。黄公艮甫在省治为官时,先祖雨航公亦涉仕途。由于世交之情,更兼同僚之谊,故被当时西镇乡绅父老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力推,连夜作文供大会悼辞之用。

先祖雨航公既当仁不让,且义不容辞。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凡运典用故,皆词工意切。伤感而不失肃穆,悲痛而不失端庄。此文一出,坊间争诵。传抄者众,流传甚广。

孙雨航补充介绍

  孙雨航(1890一1984),名道济,字雨航,以字行。清·光绪十六年五月廿日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西镇(今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镇,编者注)孙家塆的书香之家。自幼聪敏过人,15岁时参加童子试夺冠。在县立高等学堂毕业后,于1910年春,升入安徽法政学堂读书。后经杨辔龙、丁秉炎介绍加入同盟会。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过反张勋复辟;反袁世凯称帝,受到袁世凯的通缉,并被抄家;反曹锟贿选等斗争。

  1917年,孙雨航曾在刚建立不久的狮山中学(今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中学前身,编者注)任教授课,是该校最早的一批教员之一。

  1926年,北伐军抵霍山,被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柏文蔚(字烈武,1876-1947,安徽寿县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重要军事将领。时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历任安徽讨袁军总司令、鄂西靖国军总司令、长江上游招讨使、建国军第二军军长、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国府委员、国民党“六大”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47年4月病逝于上海。终年71岁。着有《五十年革命大事》一书。编者注)委任为上校秘书、参议。后历任民国安徽省政府禁烟处科长、代理处长兼秘书,省财政厅视察主任,省地方银行经济研究室研究员,省政府参议等职。

  1936年,胡汉民在广东省逝世,孙雨航适在南京。安徽省政府派代表陈紫枫赴粤致祭,孙雨航撰挽联云:荆公学说,谢傅勋名,千载比肩两安石;海外从亡,粤东佐命,毕生低首一中山。此联悬出,广州各报,纷纷报道,称无出其右!1950年去台湾后,住台北景美镇育英街,潜心于著述。着有《群经述要》、《二十五史体认约言》、《诸子述要》、《愧我生庐联语》、《新编近四百年来安徽学人录》、《清代皖江馆选录》、《清代文献考略》、《重编安徽歌》、《慎馀轩文存》、《慎馀轩吟草》等著作,现均存世。

  在大陆旅台友人及皖籍旅台人士中,孙雨航向以“才思敏捷,博学多闻”而广为人知。不但对经学、史学很有研究,尤其对安徽省文物掌故、世家族系等,更是如数家珍。因此,在海外旅居友人中,被誉为“安徽活字典”。

  1970年,梁寒操(1899-1975,号均默。原籍广东省高要人,生于三水。幼聪慧,以文章书法被誉为高要才子。历任国民政府-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副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49年经香港去台湾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好读经,擅楹对。编者注)贺孙雨航八十寿诞时,曾撰联曰:平生真仁侠心肠,愿作世间甘雨;到处见文章般若,功同海上慈航。

  1982年,孙雨航92岁高龄时,已经离家三十余载,仍然念念不忘故土。魂牵桑梓,梦绕家山。赤子之心,人皆动容。遥望乡关,以诗抒怀:卅载客思绕家山,梦整归装喜破颜。酣卧浑忘栖海角,飞神似已入江塆。

  一肩裹服唯诗笔,两眼前窥只故关。九二期追班定远,玉门人老望生还。

  1984年病逝于台北,享年94岁。虽然“九二期追”表达出了海外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强烈的归乡愿望,但是,历史仍然留下了“玉门人老未生还”的人伦遗憾。

  1988年3月,孙雨航遗骨辗转香港回到大陆,安葬于家乡。尽管羁魂海外,终得安寝故园。

  2003年,面向全国发行的【江淮文史】第2期,刊登了“孙雨航传略”一文,该文由安徽省社科院人物所刘思祥副所长序撰。序文中皋垣畀封庭坚之句,将孙雨航比喻为六安的(今安徽省六安市,编者注)皋陶(名庭坚,字聩,颛顼帝与邹屠皇后第七个儿子。皋陶因次子仲甄封六安而被尊为古六安国始祖。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编者注)式人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倘若航公泉下有知,或可告慰在天之灵。

  “孙雨航”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