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芜湖市名人>弋江区名人

钱毅

钱毅人物照片

弋江名人钱毅介绍

革命烈士

钱毅(1925.04-1947.03) ,原名钱厚庆,安徽省芜湖人。中共党员。1925年4月出生。16岁时随父亲、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村)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

抗战初期在上海读书,同时参加抗日活动,曾主演《高尔基童年》等话剧。后赴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当文工团员。

钱毅生平

1944年7月,钱毅调《盐阜大众》报担任编辑。不久,又担任报社副主编和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他深入到解放区的老百姓和部队中采访,采写的战地新闻通讯和解放区群众新生活的报道,都洋溢着激情,思想性强,短小精悍,生动可读。采访中,他虚心向群众学习,在认真实践和钻研“文化大众化”这一课题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简洁、纯朴、生动的语言特点。他采写的大量充满战斗气息、贴近群众的新闻、通讯、墙头诗和小故事,用事实反映了解放区农民的优秀品质,在报纸上刊登后,迅速在军民中广为流传。

他还用最大的精力帮助、辅导通讯员,使一大批通讯员成长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他在1945年、1946年间撰写了近10万字的《怎样写》一书对解放区的“工农通讯员运动”和新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947年3月2日,他作为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 在苏北淮安县石塘区采访时被国民党军队俘获。几天以后,年仅22岁的钱毅被敌人残酷地杀害。

钱毅牺牲后,诗人柳亚子先生为他题词:“是人民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

黄克诚同志于1949年10月题词,高度评价钱毅的一生:“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

著有《庄稼话》、《大众诗歌》、《怎么写》、《海洋神话与传说》等。

钱毅事迹

“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这是黄克诚将军为纪念钱毅烈士写下的题词。钱毅原名钱厚庆,是现代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屯)的长子,1925年4月14日(阴历3月22日)生于安徽芜湖,1941年初参加革命,194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1日凌晨在淮安小蒋舍被捕,不日被敌杀害,年仅22岁。

钱毅是一个在革命文艺家庭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他慧敏好学,酷爱文艺戏剧,先后参加了上海剧艺社、新艺剧社,曾主演《高尔基童年》、《古庙钟声》、参演《夜上海》、《一年间》、《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剧。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驻上海各租界,钱毅与家人开始撤出上海。进入苏中抗日根据地后,钱毅留在新四军一师一旅服务团剧组工作,后经数月辗转,全家人抵达驻阜宁的新四军军部。钱毅先在新四军三师鲁迅艺术团工作,后调东海大队任文化教员。不久,中共盐阜区党委宣传部根据陈毅代军长的提议,决定出《新知识》杂志,由阿英任主编,钱毅亦调到杂志社当编辑。一年后他又调到《盐阜大众》报社做编辑工作,后任《盐阜大众》报副主编。

1946年12月底,钱毅担任了盐阜第三中心县委记者组组长,不久来到日夜思念的淮安。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与北联防(离淮城南门最近的一个联防)在一起,每天随他们上西活动(砖桥一带),我看到那古城的城头,真是难以形容的滋味啊!”钱毅于1945年10月至1946年9月在淮安整整一年。钱毅的大部分作品得以在淮城汇编成册并出版。淮安历史记载了他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他用自己的笔热情讴歌淮安人民血染的风采。

1947年2月25日,钱毅参加了石塘、平桥区干部扩大会。这时,报社已通知他回去,但他因为砖桥、黄庵两个乡的典型材料没搜集完,不愿“功亏一篑”,仍坚持在石塘区靠敌最近的涧河联防队采访。2月28日,钱毅随联防队活动夜里回到芦受乡蒋舍宿营(车桥西南十华里)。不料,因还乡团告密,蒋军出动了一个主力连的兵力,由东向西封锁包围了蒋舍;拂晓,敌人进逼,被岗哨发觉后即开枪鸣示。这时敌人的子弹正密集地射来,我联防队员仓促应战,大家想将钱毅抬过河去(钱毅因不谙水性),钱毅怕连累大家,就一个人隐蔽在草堆里。敌人进庄后,立即进行搜索,钱毅不幸被捕,他的文件和材料也被敌人搜去,暴露了身份。一个还乡团得意地问他:“你是不是新四军?”钱毅斥责道:“你没有资格同我讲话!”敌人没想到第一句训话就碰了个“钉子”。敌人将钱毅押到前面的屋子里,由一个姓张的团长和欧阳副官进行审问。他们将搜出的文件和材料摊在桌上,副官问钱毅“是否在滨海中学读过书?”试图先拉“同学”关系,只见他脸上堆着笑说:“我的母校亦是滨海中学,我们还是老同学呢!”钱毅昂着头说:“可不是‘同志’。”副官顿时语塞,一副尴尬相。过了一阵子,副官又问:“国父孙总理的‘三民主义’难道你不赞成吗?”“我只信仰共产主义!”敌团长一旁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叫喊:“你小子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给我吊起来打!”皮鞭抽打在钱毅身上,敌团长还在喊着:“打!打!狠狠打!”敌副官低声劝钱毅说:“你考虑考虑,免得受皮肉之苦。”钱毅从咬紧的牙缝中送出一句话:“宁可枪毙,决不自首。”不几日,敌人将他枪杀于石塘镇附近的涧河北岸。

钱毅牺牲后,郭沫若、柳亚子等为烈士题写了墓碑、挽词。他的英名将永留人间!

钱毅补充介绍

  钱毅(1925~1947),原名厚庆,芜湖人,文学家阿英(钱杏邨)的长子。钱毅4 岁随父去沪,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好文艺。抗日战争初期,团结进步同学,组织“子夜剧社”,课余从事戏剧活动,创办手写本文艺杂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民国27 年(1938年),在“沪文化界高尔基纪念晚会”上,主演《高尔基童年》,后又演《古庙钟声》。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上海剧艺社、新艺剧社,在《夜上海》、《一年间》、《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剧中担任主角,深得戏剧界前辈和观众的赞赏。中学时,喜读进步书籍和中外古典名著,钻研俄罗斯古典文学和高尔基作品,欣赏唐诗宋词,爱读明末少年诗人夏完淳的诗词,对其英勇殉国精神无限钦佩。

  太平洋战争爆发,阿英调往苏北抗日,17 岁的钱毅随父投入革命。不久,随新四军一师一旅服务团参加“泰兴战斗”。民国31 年5 月,随父调新四军军部,分配在三师鲁迅艺术团戏剧组工作。12 月,艺术团解散,调东海大队搞文化、政治工作。民国32 年,陈毅建议阿英主编《新知识》综合性杂志,钱毅帮助。民国33 年7 月调《盐阜大众》任,继任副主编。钱毅学会表达群众思想感情的语言和方法,号召工农写稿口语化,著名作家陈登科等人曾得到他的帮助。他还多次受到组织表扬,被评为报社模范工作者,后兼任华中文协大众文艺委员会委员。

  民国35 年秋,国民党以50 万大军向苏北进攻,占领淮安后以5 个师的主力配合3 个县保安队、还乡团,拉开近百里战钱,庄庄驻兵,村村安营。涟水保卫战爆发,钱毅被派到前方负责教育工作。民国36 年1 月,因国民党军队不断深入,报纸停刊,钱毅以新华社盐阜分社《盐阜日报》特派记者,赴淮安石塘区采访。2 月末返石塘区节受乡蒋舍(现为滦河乡蒋舍小队)宿营,被还乡团发现密报淮安当局,连夜派一连兵力包围蒋舍,3 月1 日拂晓突围时钱毅被俘,在严刑拷打中,大义凛然地说:“宁可枪毙,决不自新!”3 月2 日晨,英勇就义,遗体被焚毁。

  钱毅在苏北5 年,搜集几万条谚语、词汇,选编成《庄稼活》、《大众诗歌》、《怎样写》、《海洋神话传说》。他牺牲后,陈毅对阿英说:“死得很可惜,你要搜集他的遗文,编个集子纪念他。”民国36 年5 月,李一氓到烟台,写七律一首赠阿英,悼念钱毅:“久迟春信到清明,沂山沂水踯躅行。野冢石塘初哭子,党碑元佑旧镌名。宁看泰岱阵云起,自有文章意气横。挥手桃花潭上别,淮南柳色早青青。”同年5 月,柳亚子为钱毅题词:“是人民的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1949 年10 月,黄克诚题词:“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阿英在“文革”中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整理钱毅遗稿和日记,后由钱毅的姐、弟续成书稿。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钱毅的书》。

  “钱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