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滁州市名人>琅琊区名人

吕本元

吕本元人物照片

琅琊名人吕本元介绍

清末淮军将领

吕本元(?~1910),字道生,安徽滁州黄圩人,清末淮军将领,官至直隶提督、浙江提督。

吕本元人物生平

淮军出身

咸丰三年(1853 ),李鸿章回原籍(合肥)办团练,建立淮军,吕本元应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各省作战。在救援湖北、陕西的战役中屡立战功,累功至总兵。

同治七年(1868 ),赐号强勇巴图鲁。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奉命调入直隶。

光绪初年,授四川重庆镇总兵,仍留直隶,统领盛军的马步各营。

甲午战争

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甲午战争爆发,檄吕本元率兵出关,日夜兼程至朝鲜安州。九月十五日,平壤失守,跟随宋庆退守大高岭,保鸭绿江防线。他令各军夜间在各要隘处树旗,广布疑兵。当日军迟疑不决时,突然袭击。盛军统领卫汝贵因在平壤战役临敌溃退,被“撤去统领,听候查办”,所部盛军归吕本元、孙显寅统领,防守安东县、沙河镇一线。

十月二十五日,日军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指挥主力进攻清军鸭绿江防线九连城、虎山阵地前,于二十四日别遣佐藤正大佐率第十八联队由朝鲜水口镇涉水渡江,攻占安平河河口,击退黑龙江齐字练军倭恒额部。宋庆派吕本元马队星夜驰援。二十五日,日军大队进攻虎山,吕本元又率队接应。虎山失守,吕本元、孙显寅率盛军跟随宋庆退往凤凰城。不久,宋庆回援金州、旅顺,留吕本元守连山关、甜水站,与聂士成、孙显寅等扼摩天岭通道,阻止日军由东路进犯辽沈。

十一月十二日,日军第十旅团一部进犯连山关口,吕本元战败,连山关失守。二十五日,在聂士成支援下重新收复连山关。次日,吕本元、聂士成、依克唐阿等部在草河岭与日军展开激战,击毙日军步兵大尉斋藤正起。击伤炮兵大尉池田纲平等。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一月十一日,为配合西路清军依克唐阿、长颁等反攻海城,吕本元、聂士成、孙显寅等由摩天岭、连山关主动出击,经通远堡进攻雪里站日军。日军人少,坚匿不出。此后,由于凤凰城、九连城一线日军陆续西调援海城,东线兵力日减。东边道一线遂无大战事。甲午战争结束后,率兵退回直隶。

晚年经历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爆发,署天津镇总兵,不久擢直隶提督,统率淮军、练军,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受弹伤。因镇压义和团有功,赏穿黄马褂。调任浙江提督,勤训练,尤严治盗,常亲自督队入山搜剿,连毙匪首。浙江裁废绿营,推行新军编制,吕本元兼领新军。

宣统二年(1910年),因病乞罢。不久卒于宁波。

吕本元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四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四十八》

吕本元补充介绍

  吕本元(?~1910),字道生,滁州黄圩人。清末淮军将领。清咸丰三年(1853 年)李鸿章回原籍(合肥)办团练,吕本元应征。同治七年(1868 年)因镇压捻军有“功”,赐号强勇巴图鲁。同治九年李鸿章任直隶(今河北省)总督,调吕本元至直隶。光绪初年、授四川重庆镇总兵,仍留直隶统率马、步各营。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吕本元奉令统率大军出关,进驻安州。朝鲜平壤失守后,日军0鸭绿江侵入中国,吕本元随同宋庆军退守大高岭。他令各军夜间在各要隘处树旗,广布疑兵。当日军迟疑不决时,突然袭击。后与聂士成部在分水岭败于日军。次年,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吕本元仍回直隶防守。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在天津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吕本元署天津镇,提升为直隶提督,统率淮练各军。后在与八国联军作战中负伤,慈禧太后赏赐黄马褂,调任浙江提督。上任后,勤于训练,尤严治盗,常亲自督队入山搜剿。不久,浙江裁废绿营,推行新军编制,吕本元兼领新军。于宣统二年(1910 年)因病乞归,不久卒于宁波。

  吕本元在浙江任职时,在滁州南圩等处购买土地约二三千亩,并在宁波建有“华美公馆”及市房数处。

  “吕本元”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