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名人柳际清介绍
柳际清,字朝绅,号荃村,清潜山县人,岳西县柳畈乡。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举人,二十二年进士,授任内阁中书,玉牒馆协修。其时,军机大臣穆彰阿当国,门生故吏遍京内外,一时号为“穆党”。穆彰阿企图笼络际清,纳为同党。际清恨其奸滑,拒不往来,旋被改授知县,调赴广西。道光十五年(1835年)充同考官,得人称颂。后历任灌阳、思恩(今属怀江县)、全州知州、南宁府同知、宣化(今南宁市)知县等职。
柳际清生平事迹
柳际清(1783-1849),字朝绅,号荃村,清乾隆四十八年八月,生于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此地属出门百里绕山转,进山抬头不见天的深山区,交通蔽塞,偏僻落后,当地人历来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当时正值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加上赋税繁重,人民苦不堪言。际清虽出生在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私塾先生,但家境并不十分殷实,生活只能勉强度日。但小际清聪颖好学,志存高远,幼时酷爱高腔剧(一种地方传统剧目),他对剧中经典唱词过耳不忘,从中汲取精华,学以致用。一天晚上,他要父亲教他识字,父亲说你还小,以后再说吧。小际清当即回道,我听高腔《秦雪梅教子》里唱:“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父亲见他求学心切,且才思敏捷,心中暗喜,便答应带他进私塾读书。数月后的一日,他随父亲在去私塾的路上,见一农夫在田里吆喝黄牛耕田,父亲便想试试他的学识,于是以牛为题出一上联曰:“黄蹄亮角画眉眼,耕田舍力”,要际清对出下联。小际清思索片刻便对:“穷山恶水出路难,惟有读书”。父亲听后十分高兴,看出此子果然与众不同,不仅聪慧好学,而且志向远大,心想如能精心培养,将来必成大器,跨出山门,光宗耀祖。年幼的际清深领父意,不负众望,从蒙馆一直到经馆都孜孜不倦,勤奋求学,博览群书,学业大长。但封建社会贫家子弟要博取功名,步入仕途,必须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际清于嘉庆丙子科中举人,次年丁丑科中进士。嘉庆帝见其文才出众,钦授内阁中书,玉牒馆协修。
封建社会在朝为官,光宗耀祖,加封三代,据柳氏族谱记载:祖父大诚,弛赠徵仕郎,内阁中书加一级晋赠奉直大夫,祖母蒋氏、沈氏弛赠太孺人;晋赠太宜人;父亲柳弼敕封徵仕郎;晋封文林郎内阁中书加一级,晋封奉直大夫;母安氏敕赠太孺人,晋赠太宜人,程氏敕封太孺人,例赠太宜人,妻子左氏敕赠孺人,例赠宜人,周氏敕封孺人,例赠宜人,李氏例赠孺人。当时可谓春风得意,喜悦之情不由言表。而他步入仕途后,宦海官涯之路却充满荆棘与坎坷。
嘉庆二十二年,际清授任内阁中书,玉牒馆协修时,正值嘉庆帝宠信的军机大臣穆彰阿当国,他权倾朝野、专横跋扈、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当时门生故吏,遍布京外,一时号称“穆党”。穆彰阿深知际清不仅才气过人,而且人品俱佳,企图笼络际清,纳为同党为已所用,但际清恨其奸诈,拒不往来,因此穆彰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一次,柳际清在酒后草书文稿时,将文中大清一统皇帝的“统”字,草似“绝”字,恰巧被穆彰阿的党羽发现,他们如获至宝,以为抓到了陷害际清的把柄,立即禀报嘉庆帝,诬陷际清犯欺君之罪,并派护卫到玉牒馆搜查罪证,妄想至际清于死地。幸好事先有个与际清深交的官员对其使了个眼色,际清灵机应变,急忙将文稿藏于头发髻中,当时搜查未获,穆党料定“罪证”藏匿其身,便一刀将其靴筒划开,也没见到,于是搜遍全身,最后从头上的发髻中才找出来。皇上念其才学渊博,政绩非凡,且又把大清皇帝顶在头上,才免其一死。穆彰阿恼羞成怒,便乘机上奏,将柳际清降职贬放到宣化县任知县。这个县是盗寇横行,历年官税不缴的难治边陲之地。穆彰阿如此险恶用心,不言而喻。
宣化县隶属广西省,地处西南,清属蛮夷之地,与越南接壤,此时越为法国殖民地。际清到任后,知道这个县在前几任任期内,豪强恶霸当道,盗贼遍及乡里。他们与洋人内外勾结,欺压百姓,贩卖鸦片,吸毒成风。在这样乌烟瘴气的处境之中,际清冷静思考,以超人的智谋,果断决策,大胆施政。上任后,不顾鞍马劳顿,便带着师爷下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广结仁人志士,安抚良民百姓,足迹踏遍宣化的山山水水,决心惩恶扬善,保境安民。当查清盗匪、洋烟寡头作恶多端的罪证之后,便依照前几任知县上任必请“鸡头宴”的惯例,在县衙大办宴席,诱请这帮恶霸,设下一网打尽的绝招。待酒过三行之后,乘这伙乌合之众酩酊大醉丝毫没有警觉的瞬间,一声令下,衙役一拥而上,将这些违法乱纪之徒全部拘捕。当这些匪徒酒醒之时,已成阶下之囚。这一妙招,使其下面爪牙,成了无头的鸡。然后顺藤摸瓜又处决了一批地痞流氓。接着用“以盗治盗”的方法,擒获了经常扰乱宣化县民众的邻县匪首。同时发布安民告示,教化黎民。从此,宣化县盗匪肃清,民风一改从前,社会空前稳定。原来有些逃往外地谋生的百姓,都一一返回家乡安居乐业。就连历年拖欠的皇粮国税也统统如数缴清。嘉庆帝见其剿匪安民有功,钦赏顶戴花翎。
昆伦关乃是西南著名关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盖昆仑关为南宁府之境要也”,素有“雄关独峙镇南天”之誉,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时的西南,盗匪丛生,法国殖民者虎视眈眈,可谓内忧外患。柳际清巡视昆仑关时,见关隘年久破败失修,为保境安民,特拨银两重修。并重建关楼三隘(二柱三道桁条木)。在关南数丈处,跨驿道建亭一座,关楼上奉祀狄青、余靖、孙沔三位征南大将神像,并派兵丁巡视。昆仑关的复修对帝国主义殖民者和外县盗匪的入侵扰乱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西南边陲的全州与灌阳县,是清朝很难治理的死角,先后有不少县令,上任时间不长,有的被赶走,有的自动卸任,有的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进牢房。朝廷知道柳际清在宣化治县有方,捉拿大盗有计,惩恶平冤有胆,就调他来任灌阳县令。
柳际清到任后,告状的成群结队,所告之事,千奇百怪,案情相互冲突,缠绕不清,刚到时他无从下手。但他每次接过状纸,细细审视案情,外表上不动声色,沉默不语。其实,他马上就派出“师爷”装扮成测字算命先生,暗中察访。原来,这个县有两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耻讼棍,专门挑起事端,为非作歹。柳际清以“坏民风抵御朝政,破家国而害官民”之罪,将这两个恶棍的罪恶布告全县,给予判决死罪就地正法。从此,故意闹事起哄的减少十之八九。柳大人在审理许多纷繁复杂的案件当中,机智过人,尤其擅长利用做贼心虚的心理判案之法。一日,有个农妇控告别人偷了她家的鸡,柳县令便传来了她的左邻右舍,审讯这件事,可他们都不承认自己偷了鸡,并围着案桌跪在地上喊冤。柳县令假装不予理睬,另外审理别的案子。过了一会,又装作疲倦的样子说:“你们暂且先回去”。众人都站起来,柳县令突然勃然大怒,拍案大喝道:“偷鸡贼也胆敢站起来!”偷鸡人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双腿,屈膝跪在地上。就这样柳县令一拍桌子破了案。由于柳县令有求必应、公正执法,老百姓编了个顺口溜道:“灌阳县,虽然小,自从来了个柳青天,小县要比大县好,民间书也读得成,百姓饭也吃得饱……”。又唱:“灌阳来了好县令,除恶扬善民心顺,百姓安居又乐业,不忘青天柳大人”。百姓还上送德政匾额曰:“惠我蒸髦“;碑曰:“闾阎被泽痒序腾辉”。由于柳际清治县有方,朝廷又升他为全州知州。临行时,灌阳县的父老乡亲跪泣拦路挽留。柳际清到达全州后,由于全州与灌阳接壤,灌阳的百姓多有持状到全州求他申冤,柳公笑曰:“吾非为灌阳县令,不便管辖。后上司得知,允其兼理该县疑难案件。
柳际清在全州任职期间,有人诬告兴安县海洋坪剿寇赵将军谋反,朝廷派道宪张督兵前往进剿,令柳际清随从。柳际清进入兴安,即微服调查,廓清是非。发现此案是两姓争利,非为赵姓谋反。当时赵姓聚数千人要与对方决一雌雄。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如不澄清是非,平息事态,不仅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动乱,而且会使两姓民众遭殃,陷害赵将军沉冤海底。柳际清沉着冷静,有胆有识,向百姓耐心劝解,平息怨愤,使谋反之冤真相大白,为赵将军雪冤复职,两姓幸免于难。因其治事公正,万民归顺,故士民深切怀念,此后海洋坪人建“生祠”敬祀柳公千秋功德。署南宁府同知时,太平军入境,际清前往和谈,化干戈为玉帛,使军民免遭生灵涂炭。因其“精勤抚驭,恩威并著,教学劝农,兴利除害”,全州士民送“万民伞”,建“柳公亭”。还以诗赋词联歌颂。其一诗云:“百里春霖苏万物,一轮秋月照群生,虎皆远渡行程隐,犬不闻声夜睡安,盗知悔过皆从善,吏耻为奸尽读书,花落讼庭春昼永,鸡啼官舍午阴凉”。因际清历任所至,清正廉明,开诚布公,令行禁止,万民称颂。
柳际清不仅在朝中是个好官,在民间也是个恤民孝子。际清钦点内阁中书后,嘉庆帝允其回乡省亲,当行至菖蒲至柳家畈途中,见普济庵上下二十余里全是山高岭陡的难行之路,为方便乡邻竟倾囊施舍,将阳崖和十二壁岭等多处铺砌平板石阶1000余级。至今,这些石阶依然存在,人们不禁睹物思人,时常怀念追忆柳公。
柳际清从一个穷乡僻壤、深山丛林之地,勤奋求学,跨出山门,远赴他乡为官,历尽千辛万苦,一生尽忠效国,勤勉尽责,耗尽毕生精力,终因积劳成疾,于道光二十九年五月二十日在复任宣化任上与世长辞,享年66岁。他临终前叮嘱身边的师爷:遗体必须运回桑梓,葬依祖墓。他深知生前在宣化为官,惩处了不少盗匪恶霸,死后这帮人定会抢尸雪恨。因此,你们必须做好准备,先乘黑夜三更悄悄地将尸体从陆路运走,后再制造假象,派只官船鸣锣开道,从水路起运,以迷惑坏人。的确如他生前所料,当官船行至半途之中,一帮盗匪恶霸拦船抢尸,但扑空之后仍不死心,改窜陆地追赶。此时,他的遗体已安全运回家乡。至今安葬在柳家畈周岭鼠形祖坟墓穴之中,受后裔祭祀。
柳际清人物简历
际清历任所至,清正廉明,开诚布公,令行禁止。任全州知州时,有人控告兴安县海洋坪赵姓谋反,际清随道员张某督兵往剿。一到兴安,际清明辨是非,力劝道员,使谋反之冤真相大白,赵氏百姓得以生存。署南宁府同知时,太平军入境,际清前往和淡。化干戈为玉帛,幸免一战。际清后复任宣化知县三月,不幸病故,当地人为表哀思,建亭纪念。
际清之子柳基醇,字子荃,庠生。自幼颖异,博览群书,尤通医学,为文淹雅醇粹,作诗清新隽逸,以军功官居庐州府训导,届满回乡,究心典籍,沉于吟咏,所著诗文百篇。
柳际清补充介绍
柳际清(1783-1849),字朝绅,号荃村,清乾隆四十八年八月,生于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此地属出门百里绕山转,进山抬头不见天的深山区,交通蔽塞,偏僻落后,当地人历来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当时正值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加上赋税繁重,人民苦不堪言。际清虽出生在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私塾先生,但家境并不十分殷实,生活只能勉强度日。但小际清聪颖好学,志存高远,幼时酷爱高腔剧(一种地方传统剧目),他对剧中经典唱词过耳不忘,从中汲取精华,学以致用。一天晚上,他要父亲教他识字,父亲说你还小,以后再说吧。小际清当即回道,我听高腔《秦雪梅教子》里唱:"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父亲见他求学心切,且才思敏捷,心中暗喜,便答应带他进私塾读书。数月后的一日,他随父亲在去私塾的路上,见一农夫在田里吆喝黄牛耕田,父亲便想试试他的学识,于是以牛为题出一上联曰:"黄蹄亮角画眉眼,耕田舍力",要际清对出下联。小际清思索片刻便对:"穷山恶水出路难,惟有读书"。父亲听后十分高兴,看出此子果然与众不同,不仅聪慧好学,而且志向远大,心想如能精心培养,将来必成大器,跨出山门,光宗耀祖。年幼的际清深领父意,不负众望,从蒙馆一直到经馆都孜孜不倦,勤奋求学,博览群书,学业大长。但封建社会贫家子弟要博取功名,步入仕途,必须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际清于嘉庆丙子科中举人,次年丁丑科中进士。嘉庆帝见其文才出众,钦授内阁中书,玉牒馆协修。
封建社会在朝为官,光宗耀祖,加封三代,据柳氏族谱记载:祖父大诚,弛赠徵仕郎,内阁中书加一级晋赠奉直大夫,祖母蒋氏、沈氏弛赠太孺人;晋赠太宜人;父亲柳弼敕封徵仕郎;晋封文林郎内阁中书加一级,晋封奉直大夫;母安氏敕赠太孺人,晋赠太宜人,程氏敕封太孺人,例赠太宜人,妻子左氏敕赠孺人,例赠宜人,周氏敕封孺人,例赠宜人,李氏例赠孺人。当时可谓春风得意,喜悦之情不由言表。而他步入仕途后,宦海官涯之路却充满荆棘与坎坷。
“柳际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