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芜湖市名人>无为市名人

丁大钧

丁大钧人物照片

无为名人丁大钧介绍

土木工程专家

丁大钧(1923年4月~2010年3月24日),男,安徽无为人。我国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国际著名的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专家、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奖(1978年),刚度裂缝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82年)和省部级1-3等科技奖共10次,含2002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

丁大钧生平简介

丁大钧(1923~2010),男,安徽无为人,东南大学教授,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导,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曾被江苏省政府聘为1992-1997年省政府参事,1993年退休。9高校名誉教授,江苏省土建学会顾问,美国国际高层建筑与都市小区理事会原极限状态设计委员会主席、刚度裂缝控制委员会编辑,印度国际高层结构联合会名誉理事,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等。发表中文论文310篇,外文210多篇,含14语种近151篇刊在22国48种国际学报上,其中28种为国际核心刊物(共刊入83篇),约30篇摘要刊入美国SCI和EI。丁英文能四会,俄文能顺利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章(90年访问前苏联时,对方所赠俄文资料,拟为英译,告以能自译,试译2篇题目成英语,乃罢),德、法、日(1947年日文字改革前日文书很易阅读,之后片假名增多,则较难)则借助字典勉强阅读。对其它外文论文,艇提供英文,由中外同行为翻译。文学上善诗书画,为同晖学社理事,有《耕馀诗词》《耕馀书画》等。

丁大钧个人履历

丁大钧毕业于安徽大学。曾是纽约科学院会员。现仍担任美高层建筑与都市居住小区理事会第26专业委员会主席等职。兼职于国内外近20个学术组织。1993年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退休。198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完成一系列砼和砌体试验及10批共连续23年长期荷载试验,时间最长6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提出的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被1974年国家设计规范(TJ10-74)采纳;合作研究用钢筋砼井管代替铸铁井管,打井深度达830m,建厂生产几遍全国,节约特多;改进砌体局部受压围箍理论,提出与扩散相结合理论,批判国外横配筋砌体三向受压理论,创横筋拉结为竖向裂缝分开的小砖柱免过早失稳而提高强度新理论并提出新盘旋钢筋,节约钢材一半以上;研究结构机理创“有限基本构件法”(FFMM)计算板壳等结构;提出多种简化计算和近似统一地基模式;196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考虑压拉和预应力影响受剪新计算;1967年和1983年在国际上分别首次提出偏心受压构件侧移连续公式和沿保护层裂缝宽度计算;指导研究生完成高层建筑抗震自控体系和其它减震研究,3项经限实用;主持4次国际会议,访问26国和2个地区,被邀担任10余国国际会议顾问和学委会委员30次以上;在国外31所大学、4所国家研究院等讲课40次,国内30多所大学及多个学会和设计院讲课,共计100次近2000小时。出版教材、参考书和专著38本,及一本诗集。在40多种刊物上发表中文论文280多篇;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发表英文论文总报告和邀请报告60篇,发表10语种外文论文94篇刊在20国36种国际刊物上,其中近70篇刊在24种国际权威刊物上。

丁大钧刊登作品

葡萄牙国家土木工程研究院LNEC(1985. 10),代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与LNEC签订合作协议并讲课,有4家葡文报纸刊登了消息。

前苏联(莫斯科)全苏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研究院(1990. 10)

前苏联全苏运输工程研究院(1990. 10))

丁大钧补充介绍

  丁大钧(1923~)又名恒伯,无为县严桥区人。东南大学土木系教授,武汉城建学院等7 所高校名誉教授,丹麦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高层建设及都市居住小区委员会混凝土和物体高层建筑组极阻状态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曾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奖,1980 年江苏省劳动模范。

  “丁大钧”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