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名人程长庚介绍
程长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市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
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程长庚人物生平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程长庚出生于潜山市程家井人,为程氏51代裔孙。幼年在徽班(三庆班)坐科。
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拜在春台班的米喜子门下,米喜子安排他到保定和盛成科班学习昆曲。
咸丰、同治年间参加四大徽班进京演出。
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程长庚因父亲病故回安徽老家,离开了三庆班。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南京条约”,程长庚义愤填膺,谢却歌台,终日闭户不出。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程长庚创办四箴堂科班。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庆班经营不好,老班主陈金彩派管事赵德禄邀请程长庚进京。进京后,程长庚担任了三庆班班主。
同治年间程长庚入宫做内廷供奉。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
清光绪六年(1880年)1月24日,程长庚逝世。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
程长庚个人成就
变革创新
程长庚进行了声腔的变革和剧目的创新。他的唱和念法,是柔寓于刚,发声吐字,比照昆曲发音,参用安徽乡音。其创新改造的剧目代表作有《战樊城》《文昭关》《鱼肠剑》《群英会》《捉放曹》等和昆曲《钗训大审》等。
戏曲转变
程长庚在中国的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推动了徽戏向京剧的嬗变。他以匠心独运的唱腔艺术,声容殊众的老生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技艺超群的导演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在中国京剧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人才培养
程长庚创办三庆班科班,加强对京剧艺人的教育培养。他严格授徒,严格管理。京剧老生新三派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和杨月楼都是他的弟子,成为京剧的第二代演员。他的传人还有卢胜奎、殷德瑞(专演靠把戏)等人。陈德林幼年在三庆班学习时,程长庚苦口婆心,言传身教,使他成为戏剧界的青衣泰斗。
程长庚人物评价
“操行特著,后人称道弗哀,虽古之贤宰相,不是过也。则其得名也,岂偶然哉!”(穆辰公)
“程长庚为人严正,管理三庆部井井有条,人多畏而敬之,尊之曰大老板”。《旧剧丛谭》
他是“杰出的艺人”“驰名剧坛的大家”。《安徽历史述要》
“内务府许其管领各菊部,有事则于精忠庙会议,听其裁决。各伶有违犯规律者,听其处置,无敢相抗,而程亦以身作则,恪守规律。”《梨园旧话》
程长庚主要作品
程长庚其擅演剧目有《群英会》《伏虎》《战樊城》《鱼肠剑》《举鼎观画》《让成都》《镇潭州》《捉放曹》《击鼓骂曹》《风云会》《战太平》《法门寺》《长亭会》《文昭关》《状元谱》《庆唐虞》《钗钏大审》《八大锤》《战长沙》《临江会》《华容道》《安居平五路》《天水关》等。除老生戏外,花脸、小生诸行角色,亦能串演。京剧关羽的形象也始于程长庚。
外串四喜班主要剧目《千里驹》《梅玉配》《探亲》《孝感天》等。
程长庚后世纪念
程长庚故居
程长庚故居位于王河镇程家井村前进组,坐北朝南,面阔两间,外墙上白,二面坡屋顶,前后檐出厦,屋面盖“箥箕瓦”。存房屋3间,占地115平方米。故居西头房屋被拆建成新楼房。
纪念活动
1990年,徽班进京200周年,1991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0周年,1996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5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
陈列馆
1996年5月,潜山市又建立了程长庚陈列馆,展出有关程长庚实物、图片等资料300余件。
程长庚补充介绍
程长庚(1811-1880):清潜山人,名椿,字玉姗,幼时曾入“和盛成”科班学艺,咸丰、同治年间参加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被举为“三庆班” 班主,并长期担任当时戏曲艺人的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擅长演老生,艺术上融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对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嗓音宏亮,咬词准确,于高亢中又婉转抒情,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尤以《文昭关》、《群英会》、《战长沙》著名,有“活鲁肃”之称,历史上被誉为“京剧鼻祖”。
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陈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程长庚出生于潜山县程家井人,为程氏51代裔孙。幼年在徽班(三庆班)坐科。
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拜在春台班的米喜子门下,米喜子安排他到保定和盛成科班学习昆曲。
咸丰、同治年间参加四大徽班进京演出
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程长庚因父亲病故回安徽老家,离开了三庆班。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南京条约”,程长庚义愤填膺,谢却歌台,终日闭户不出。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程长庚创办四箴堂科班。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庆班经营不好,老班主陈金彩派管事赵德禄邀请程长庚进京。进京后,程长庚担任了三庆班班主。
同治年间程长庚入宫做内廷供奉。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
清光绪六年(1880年)1月24日,程长庚逝世。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
后世纪念
程长庚故居
程长庚故居位于王河镇程家井村前进组,坐北朝南,面阔两间,外墙上白,二面坡屋顶,前后檐出厦,屋面盖“箥箕瓦”。故居西头房屋被拆建成新楼房,现仅存房屋3间,占地115平方米。
纪念活动
1990年,徽班晋京200周年,1991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0周年,1996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5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
1996年5月,潜山县又建立了程长庚陈列馆,展出有关程长庚实物、图片等资料300余件。
“程长庚”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