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名人朱济凡介绍
朱济凡,曾名朱济藩、朱抱坚、朱炳山、徐国藩等。1912年8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林业专家。 历任吉林省永吉县县长、省商业厅副厅长,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所长,南京林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林学会第二至四届副理事长。1954年,他受命组建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兼党委书记。1981-1984年调任南京林学院党委书记。1987年12月4日病逝于沈阳市。享年75岁。
朱济凡成就
朱济凡深知要搞好一个有林业、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生物研究所,必须有大批科研人才。所以,他从建所开始,一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科学家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他从多年工作实践中认识到,综合性生物所各学科可以协作,发挥综合研究的优势,各学科可以扬长避短、相互渗透、联合攻关。50年代初,朱济凡组织林土所的各学科力量,针对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地区风沙的危害,进行了固沙造林科研实验,1956年他又领导了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治沙害的科研工作,这一段沙丘起伏很大,长达16公里,一直被认为是一块不可逾越的天生不毛之地。他知道,治沙在国内还是一门新的学科。这次治沙的实验研究既要完成固沙的任务,又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治沙学科。在整个固沙实验过程中,他克服种种困难,始终采取生物固沙和工程固沙相结合治沙措施,开展大面积造林,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能,并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他领导的这个治沙项目1981年已列为国家重大科研成果。
朱济凡对森林气象工作也十分重视。50年代初,森林气象学在中国还是空白。1954年,他组织成立了林土所森林气象组。1955年召开学术会议,布置开展森林防火的科研工作,并主持编辑了《东北林区森林火灾调查报告汇编》。1956年,他组织科研人员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了火险天气预报,并很快扩展到全国几个主要林区。他领导的这项科研活动,195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奖。
朱济凡还从多方面进行生态平衡的研究,写出了60余篇有价值的文章,考察报告和建议,向有关方面进行呼吁。其中许多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在原始林的研究中,他始终强调针对森林植物地理群落进行多学科的全面综合研究。1956年在小兴安岭带岭林区建立生物地理群落研究工作站。他亲自对黑龙江流域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与其他参加调查的专家合作写出了《对于珍贵有用的小兴安岭红松考察》、《小兴安岭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对小兴安岭的红松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他对寒温带森林(大兴安岭)和亚热带(西双版纳、海南岛)及暖温带竹林也曾进行过生态学方面的探索。
1981年后,朱济凡在南京林学院工作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了森林生态经济观点,提出了"林业发展新战略"。他依据中国国情和林业发展现状,提出"全国森林覆被率提高到30%,20世纪应达至20%"奋斗目标的建议。他为祖国的林业建设和生态平衡努力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朱济凡荣誉
他曾担任中国林学会第二至四届副理事长、第五届顾问,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植物学会理事长、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江苏省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朱济凡补充介绍
朱济凡,林业专家。曾名朱济藩、朱抱坚、朱炳山、徐国藩等。1912年8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33年,考取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35年夏季,他放弃学业,到山东邹平师范教书,参加陶行知生活教育社。1936年春,他再回中央大学森林系上三年级,并作为农学院学生代表参加南京地下 活动。"七·七"事变后,他放弃求学而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4月4日,朱济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湖南衡山、陕北旬邑县、广西桂林、苏中解放区、吉林省、辽宁省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历任县委组织委员,地下党联络员,文教科科长、区长、游击大队长、县长、省商业厅副厅长等职。1954年,他受命组建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兼党委书记。1981-1984年调任南京林学院党委书记。
他曾担任中国林学会第二至四届副理事长、第五届顾问,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植物学会理事长、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江苏省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朱济凡深知要搞好一个有林业、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生物研究所,必须有大批科研人才。所以,他从建所开始,一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科学家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他从多年工作实践中认识到,综合性生物所各学科可以协作,发挥综合研究的优势,各学科可以扬长避短、相互渗透、联合攻关。50年代初,朱济凡组织林土所的各学科力量,针对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地区风沙的危害,进行了固沙造林科研实验,1956年他又领导了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治沙害的科研工作,这一段沙丘起伏很大,长达16公里,一直被认为是一块不可逾越的天生不毛之地。他知道,治沙在国内还是一门新的学科。这次治沙的实验研究既要完成固沙的任务,又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治沙学科。在整个固沙实验过程中,他克服种种困难,始终采取生物固沙和工程固沙相结合治沙措施,开展大面积造林,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能,并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他领导的这个治沙项目1981年已列为国家重大科研成果。
朱济凡对森林气象工作也十分重视。50年代初,森林气象学在中国还是空白。1954年,他组织成立了林土所森林气象组。1955年召开学术会议,布置开展森林防火的科研工作,并主持了《东北林区森林火灾调查-》。1956年,他组织科研人员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了火险天气预报,并很快扩展到全国几个主要林区。他领导的这项科研活动,195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奖。
朱济凡还从多方面进行生态平衡的研究,写出了60余篇有价值的文章,考察报告和建议,向有关方面进行呼吁。其中许多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在原始林的研究中,他始终强调针对森林植物地理群落进行多学科的全面综合研究。1956年在小兴安岭带岭林区建立生物地理群落研究工作站。他亲自对黑龙江流域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与其他参加调查的专家合作写出了《对于珍贵有用的小兴安岭红松考察》、《小兴安岭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对小兴安岭的红松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他对寒温带森林(大兴安岭)和亚热带(西双版纳、海南岛)及暖温带竹林也曾进行过生态学方面的探索。
1981年后,朱济凡在南京林学院工作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了森林生态经济观点,提出了"林业发展新战略"。他依据中国国情和林业发展现状,提出"全国森林覆被率提高到30%,20世纪应达至20%"奋斗目标的建议。他为祖国的林业建设和生态平衡努力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朱济凡于1987年12月4日病逝于沈阳市。享年75岁。
“朱济凡”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