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名人郑奠介绍
郑奠(1896- 1968),字石君,又字介石,浙江省诸暨县人。
郑奠人物经历
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师承于文字音韵学大师黄侃、钱玄同。1920年毕业。1949年前曾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主任和研究生导师。49年后曾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浙江师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汉语史研究组副组长、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杂志编辑委员。
郑奠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
1.中国修辞学研究法(北京大学二十年代排印)。
2.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与麦梅翘合编,中华书局1964年出版)。
3.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与谭全基合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发表论文
1.怎样在语言科学研究中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语文1956、7)。
2.现代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在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的报告)(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
3.谈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中国语文1958、2)。
4.汉语词汇史随笔(中国语文1959·6、7、8、9、11、12期)。
5.汉语词汇史随笔(续)(中国语文1961·3、4、6期)。
6.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中国语文1964、6)。
7.中型现代汉语词典编纂法(初稿,与孙德宣、傅婧、邵荣芬、麦梅翘合作,中国语文1956·7、8、9)。
8.文风笔谈(语文学习1958年第4期)。
郑奠补充介绍
郑奠(1896~1968),原名斐恭,字介石,号石君,诸暨西江尚山头人。民国9年(1920),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讲师、教授,11年,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学科主任。女高师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任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15年,“三·一八”惨案后,于16年3月离京南下,在浙江省教育厅任职。后往南京,任教育部编审。18年10月,重回北大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拒绝在日伪统治下任教,回诸暨敌后游击根据地参与开办忠义中学,并任校长。抗战胜利后,任浙江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37年,兼任该校中国文学研究所主任和研究生导师。
1950年,当选为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2月,任浙江师范学院教授。9月,调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任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杂志编委。曾任民盟北京市委委员、中国科学院民盟支部主任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修辞学研究法》、《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等。
“郑奠”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