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温州市名人>文成县名人

赵超构

赵超构人物照片

文成名人赵超构介绍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

赵超构(1910.5.4 - 1992.2.13),男,原籍浙江文成,生于浙江瑞安(今文成县)。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中国著名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

新中国成立后,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赵超构人物生平

赵超构(1910~1992),男,笔名林放。中国新闻记者,专栏作家。1910年5月4日生于浙江瑞安(今文成县)大峃镇龙川村(今属文成县大峃镇),民国初年随父迁居瑞安县云周乡屿头村(今浙江瑞安市云周乡屿头村)。赵匡胤四十一代孙。1992年2月13 日卒于上海。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1946年任上海《新民晚报》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1949年3月进入解放区。上海解放后,继续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早年就读于温州艺文中学,瓯海公学和省立十中,都因参加爱国运动被迫退学。民国18年(1929)去日本,民国23年(1934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经系,任南京《朝报》编辑。民国27年(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撰写《今日论语》。民国33年(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向大后方人民介绍延安真实情况。

1946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版晚刊,任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篇幅短小,但笔酣墨饱。远至世界各地政坛风波,战场烽烟,近在街头巷尾社会见闻、市井琐事,无不聚其笔端。常从群众舆论中撷取材料,发为评论,切中时弊。发生在境内的“臧大咬子血案”、公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李公朴、闻一多大会、摊贩事件、劝工大楼血案等等重大社会政治事件,都著文发表于《今日论语》,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呼喊。

1947年5月,《新民报》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1948年冬,赵超构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避居香港,次年进入解放区。

上海解放后返沪,赵超构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1958年报纸改名《新民晚报》,侧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生活。赵超构任社长,提出“广、短、软,软中有硬”的办报方针,使晚报适合各层次读者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晚报辟《未晚谈》专栏,经常撰文评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赵超构在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一生撰写评论和杂文总数近万篇,深受读者喜爱。出版的文集有《延安一月》《世象杂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1992年2月13 日,赵超构卒于上海。

赵超构作品风格

1943年6月18日,成都《新民报·晚刊》顺利创刊,赵超构的《未晚谈》开笔。《未晚谈》是赵超构的杂文专栏,他的新闻经常与随笔结合,逐渐形成了“林放式杂文”风格。

经历过多年的政治风雨,他的专栏内容以世象、社会批评为主体,视点笔触所及,宏观宇宙之大,微观苍蝇之末,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发表一家之言,文笔精深老辣,所涉题材也非常广泛。 “林放式杂文”的主要特色:

富时代感,具时效性

杂谈“世象”,知人论世

借一论之,以小见大

笔带感情,以情动人

赵超构主要作品

《延安一月》是赵超构采写的一组十多万字的新闻通讯,于1944年7月30日和8月30日起分别在重庆和成都《新民报》连载,曾引起轰动。同年10月18日,两地《新民报》刊完后,由该报结集成《延安一月》于1945年1月出版,5个月内重印3次,销量数万册。重庆《新华日报》社购2000册派人送往延安,毛泽东看后说:“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日本也随即翻译出版。这本书,对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读者无疑是冲破新闻封锁,了解延安、了解中共的一本罕见而难得的书籍。因此,不久《延安一月》即被国民党新闻宣传当局列为禁书。

《延安一月》的写作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1944年,日本侵略军败局已定。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开始全线反攻,美英同盟军准备在我国沿海登陆进攻日军,而国民党军却都在远离沿海的中西部山区,能够接应盟军的只有长期对日作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民兵。同盟军十分希望中国国共两党配合其夺取最后胜利。为缓和、调整国共关系,驻重庆的外国记者团发起访问延安的倡议,立时得到中共方面的欢迎,国民党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表示同意。中外记者访问团自1944年5月17日启程,6月9日到延安,7月2日结束采访活动。记者团共21人,《新民报》派主笔赵超构参加。国民党当局设置重重限制,把记者团改名为“参观团”,明令“只参观不报道”。中央社记者则处处摆出垄断统稿的架势,途经西安时就逐日发快电,还发了《参观河防记详》一文。到延安后仅发“事毕即赴延安”、“毛泽东设宴欢迎记者团”数字。赵超构在离开延安后,撰写了十多万字的《延安一月》。

陈铭德、张恨水分别为《延安一月》撰写了序言。《延安一月》正文252页,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西京——延安间”有8篇通讯,叙述记者团从西安经临潼、潼关、大荔、合阳,由韩城渡河入晋,经山西入延安的沿途见闻,并配2幅木刻;第二部分“延安一月”有39篇通讯,报道其在延安对各种人物、组织和事件的观察和采访,并配10幅木刻,木刻画面都是反映延安生活场景的。

《延安一月》的重要作用是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着力介绍延安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群众与领袖,始终围绕作者参观后得出的“新社会的试验区”这个有敏锐预见的主题。作者以浓墨重彩介绍毛泽东、朱德这两位风云人物,同时还介绍了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王震、吴玉章等重要政治人物,以及丁玲、艾青、范文澜、王实味等知名文化人。

《延安一月》也可以说是抗日期间延安的地方志,所介绍的门类亦很齐全:政治类有“新民主主义”、“土地政策”等;经济类有“关于边币”、“变工队与合作社”等;社会类有“民众大会”、“延安新女性”等;文化类有“文艺政策”、“戏剧运动”、“鲁迅艺术学院一瞥”等。特别是此前重庆谣传“丁玲、陈波儿被延安整风整死了”,作者对丁玲、陈波儿等的采访,便是粉碎谣言、澄清事实的有力武器。

时至今日,《延安一月》仍是研究抗战时期延安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1992年11月上海书店曾再版此书。

赵超构作品特点

《延安一月》是赵超构轰动一时的代表作。据老报人回忆,迫于美国压力,蒋介石勉强批准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但要求只参观不报道。国民党同意赵超构去是因为他耳朵有点聋,说的又是一口别人难懂的温州话,认为他难以采访。但谁也没有料到,返回重庆后,赵超构竟在《新民报》先后81天连载长篇通讯《延安一月》,计有10余万字,写毛泽东,写共产党,写一个真实的延安,让新闻封锁下的国统区人民大开眼界。《延安一月》出版后,半年不到三次重印。经济学家吴敬琏父母是《新民报》创始人,他15岁读到《延安一月》时非常激动,他说:“非常光明的一个社会在中国出现了,虽然这个地方很小……我当然非常向往这个地方。”这篇报道改变了他的人生。

同时,赵超构对国统区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批判。1941年,重庆国民政府派专机前往香港接送爱国志士,不料,专机载回的却是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夫人和几只哈巴狗。国难当头,洋狗升天,赵超构写下时评《洋狗乘机辩》,但遭当局查扣,致使《新民报》当天的版面“开天窗”。这样的时评赵超构先后写了3000余篇。1947年5月,上海《新民晚报》被勒令停刊,罪名是“破坏社会秩序,意图颠覆政府”。1948年7月,南京《新民报》又被当局“永久停刊”,当时作为总主笔的赵超构也上了黑名单并避走香港。

赵超构后世纪念

赵超构新闻奖

“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界的最高奖,以已故的杰出新闻工作者、中国晚报界泰斗式人物、《新民晚报》原总编辑赵超构先生的名字命名,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

林放杂文奖

“林放杂文奖”创立至今已有16年了,对于传承晚报文脉,弘扬林放精神,繁荣杂文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赵超构文化广场

“赵超构文化广场”为纪念赵超构诞辰一百周年,同时弘扬地方文化,改善人居环境,龙川乡于2009年10月底正式动工建设赵超构文化广场。该广场地处县城西大门和县客运中心斜对面,是通往百丈漈、铜铃山、刘基庙墓三个国家重点景区的入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赵超构文化广场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两个入口小广场、赵超构铜质主题雕塑、巨型公益广告、亲水平台、防洪堤坝、生态草坪、景观灯柱、休憩廊架、文化地雕、健身设施、管理用房等。经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相关部门立项、审批、招标,广场于2009年10月底正式动工建设,并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5%以上,预计在赵超构百年诞辰前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该广场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房管局等相关部门、社会热心人士以及龙川乡、花园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2010年3月7日,乡党委书记龚士东通过上海《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同志热心帮助,诚蒙中国新闻界元老、原《人民日报》总编辑、八旬高龄的范敬宜老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28世孙)欣然题词:赵超构文化广场、中国新闻界泰斗——赵超构。范老的题词,为广场添色,使龙川增辉。

赵超构补充介绍

  赵超构(1910~1992),男,笔名林放。中国新闻记者,专栏作家。1910年5月4日生于浙江瑞安(今文成县)大峃镇龙川村(今属文成县大峃镇),民国初年随父迁居瑞安县云周乡屿头村(今浙江瑞安市云周乡屿头村)。赵匡胤四十一代孙。1992年2月13日卒于上海。1934年任南京《朝报》。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1946年任上海《新民晚报》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1949年3月进入解放区。上海解放后,继续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早年就读于温州艺文中学,瓯海公学和省立十中,都因参加爱国运动被迫退学。民国18年(1929)去日本,民国23年(1934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经系,任南京《朝报》。民国27年(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撰写《今日论语》。民国33年(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向大后方人民介绍延安真实情况。

  1946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版晚刊,任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篇幅短小,但笔酣墨饱。远至世界各地政坛风波,战场烽烟,近在街头巷尾社会见闻、市井琐事,无不聚其笔端。常从群众舆论中撷取材料,发为评论,切中时弊。发生在境内的“臧大咬子血案”、公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李公朴、闻一多大会、摊贩事件、劝工大楼血案等等重大社会政治事件,都著文发表于《今日论语》,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呼喊。

  1947年5月,《新民报》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1948年冬,赵超构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避居香港,次年进入解放区。

  上海解放后返沪,赵超构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1958年报纸改名《新民晚报》,侧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生活。赵超构任社长,提出“广、短、软,软中有硬”的办报方针,使晚报适合各层次读者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晚报辟《未晚谈》专栏,经常撰文评论改革开放0 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赵超构在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一生撰写评论和杂文总数近万篇,深受读者喜爱。出版的文集有《延安一月》《世象杂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1992年2月13日,赵超构卒于上海。

  “赵超构”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