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温州市名人>瑞安市名人

曾省

曾省人物照片

瑞安名人曾省介绍

农业昆虫学家

曾省,又名曾省之,浙江瑞安人。农业昆虫学家。他在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上,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他开始从异地引入大红瓢虫,建立人工自然种群获得成功,为中国国内天敌异地引种开创了典范。他分离出杀螟杆菌,并应用于水稻生产,为害虫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他还将家畜寄生虫的防治方法移植到柞蚕寄生蝇的防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对小麦吸浆虫等防治的研究也有较深造诣。

曾省个人履历

1899年9月26日 生于浙江省瑞安县。

1914—1917年 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科。

1917—1919年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科助教。

1919—1927年 任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助教并补修学分,获学士学位。

1927—1928年 在南京市郊农民协会工作。

1928—1929年 任中央大学生物系讲师。

1929—1931年 法国里昂大学理学院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1932年 任瑞士暖狭登大学研究员。

1932—1934年 任青岛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4—1935年 任山东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

1935—1946年 任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

1946—1947年 任汉口商品检验局技正,兼任湖北省农学院教授。

1947—1951年 任华中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

1951—1959年 任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改名为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正、副所长、研究员。

1959—1968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1968年6月10日 于北京去世。

曾省人物简介

曾省(1899-1968)农业昆虫学家,又名曾省之,1899年9月生,浙江瑞安人,乃曾勉之兄。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南高师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后,他转入生物系,在秉志教授指导下,一边任助教,一边补习必修课程,完成本科规定的学分,于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7年曾到南京郊区农民协会工作一年,1928年晋升为讲师。1929年,经秉志等的推荐,得到中华文化基金资助,前往法国里昂大学理学院攻读昆虫学、寄生虫学和真菌学,1931年获理学博士。后去瑞士暖狭登大学从事生物学研究工作。

1932年,曾省途经莫斯科回国,被聘任为青岛大学生物系主任兼教授,并开展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1934年,前往济南筹建农学院,并任院长。1935年秋,他接受四川大学任叔永校长之邀出任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1946年担任汉口商品检验局技正,兼湖北省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主任,后来转入华中大学,一直在生物系任教授。

1951年曾省参与筹建了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并任副所长兼植物保护系主任,研究员。1957年奉调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负责昆虫标本室工作,并主持《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1-2集)的编审工作。曾省曾任中国民主同盟湖北省委员、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以及《昆虫学报》编委。

早年他在果树、粮食的害虫天敌的研究上做了不少的工作。1952年湖北宜都等县发生了严重的柑桔吹绵蚧为害,宜都县20万株柑桔仅产5000多公斤,严重影响了产量。曾省利用天敌防治虫害的原理,派出助手前往浙江永嘉县采集大红瓢虫300余头,通过人工饲养、繁殖、驯化,采用多点释放和保护越冬等措施,使大红瓢虫适应了当地环境条件,建立了自然种群。经过三年努力,基本控制了宜都柑桔吹绵蚧的为害,为中国国内天敌异地引种开创了成功的典范。

曾省在小麦吸浆虫防治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他亲自率领科技人员奔赴河南南阳等吸浆虫危害地区蹲点,提出了小麦吸浆虫预测预报的方法;采用选育抗虫品种,拉网捕捉成虫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为当地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曾省在中国高等教育岗位上整整耕耘30个春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上,他主张必须联系农业生产,深入农村,开展调查和分析,才能收到实效。

曾省因在“文革”中深受迫害,不幸于1968年6月10日含冤谢世。到1978年已得到平反昭雪。

曾省学术贡献

生物防治研究工作

曾省早年在果树、粮食的害虫天敌的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1952年湖北省宜都等县发生了严重的柑桔吹绵蚧为害,宜都县20万株柑桔仅产5000多公斤,严重影响了产量。曾省利用天敌防治虫害的原理,派出助手前往浙江永嘉县采集大红瓢虫300余头,通过人工饲养、繁殖、驯化,采用多点释放和保护越冬等措施,使大红瓢虫适应了当地环境条件,建立了自然种群。经过三年努力,基本控制了宜都柑桔吹绵蚧的为害,为中国国内天敌异地引种开创了成功的典范。此项成果,后来被引用到四川泸州柑桔产地也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1962年,曾省在辽宁凤城县调查柞蚕筛腹寄蝇为害时,从柞蚕筛腹寄蝇蛹体上分离到一种虫生真菌,经鉴定定名为赤色穗状菌,对柞蚕筛腹寄蝇和家蝇的蛹都有寄生和杀死作用。

1964年,以中国昆虫学会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名义,由中国著名昆虫学家刘崇乐和曾省共同主持,在武汉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对如何加强中国生物防治研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并在曾省的创议和主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正式设立了由他主持的生物防治研究课题,开展了赤眼蜂繁殖和应的研究;对苏云金杆菌防治菜青虫以及京郊主要农作物害虫天敌种类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965年11月,曾省和助手从长沙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内采集到三化螟幼虫尸体,从中分离出一种芽孢杆菌,定名为杀螟杆菌。在湖南省微生物工厂协作下,使该菌顺利地通过了深层发酵工艺,进行批量生产。生产出来的杀螟杆菌剂,经田间试验,表明对稻苞虫、水稻三化螟、茶毛虫、菜青虫等均有良好防治效果。这是中国首次采集分离并进行工厂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细菌杀虫剂。

此外,曾省对赤眼蜂分类也有较深的研究。他利用赤眼蜂雄蜂外生殖器和翅上毛列作为分类依据,对辽宁和北京郊区采集到的三种赤眼蜂进行了鉴定。他是中国最早应用雄蜂外生殖器形态和翅上毛列排序作为赤眼蜂分类依据的学者之一。

柞蚕筛腹蝇防治工作

柞蚕丝绸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外贸物资。由于柞蚕筛腹寄蝇的为害,60年代初仅辽宁生产区产量损失达65%左右,灾情严重地区损失高达100%。因此,柞蚕筛腹寄蝇成了柞丝生产的主要威胁。柞蚕筛腹寄蝇属于内寄生蝇类,当柞蚕吐丝结茧前,寄蝇老熟幼虫从蚕体内破皮脱蛆,使柞蚕不能结茧而死亡。同时由于柞蚕系野外放养,给柞蚕筛腹寄蝇防治带来困难。1962年曾省接受辽宁柞蚕研究所的邀请,参加了柞蚕筛腹寄蝇防治协作组。他不顾年老体弱,带领助手多次奔赴蚕区调查虫情,研究寄生蝇生活史和习性,并根据寄蝇的产卵行为和在蚕体内发育过程,提出了防治对策。他运用丰富的寄生虫学知识,成功地将有关家畜寄生虫防治方法移植到柞蚕筛腹寄蝇防治上,取得了显著效果。他提出用“灭蚕蝇”喷洒过的柞树叶喂养柞蚕,杀死蚕体内的寄蝇蛆,使受害柞蚕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吐丝结茧,经过试验效果十分理想。后来将此法在江南桑蚕区用来防治家蚕寄生蝇也取得了同样效果。随着协作组参加单位增多,研究领域更加扩大和深入,从而使研究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经济效益和防治效果更加显著,并于1981年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

曾省在小麦吸浆虫防治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50年代,小麦吸浆虫严重威胁中国冬麦区的生产。曾省亲自率领科技人员奔赴河南南阳等吸浆虫危害严重地区,深入生产实际,蹲点农村,观察研究其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提出了小麦吸浆虫预测预报的方法;并采取选育抗虫品种、拉网捕捉成虫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获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为当地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并撰写出《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和《小麦吸浆虫》专著和数篇论文;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曾省在中国高等教育岗位上整整耕耘了30个春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上,他主张必须联系农业生产。不论选题、研究方法,都应围绕着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去考虑,并且深入农村,建立基点,开展调查和分析,才能收到实效。

曾省主要论著

1 Zeng Sheng.Studies on avian Cestodes from China(part I).Parasitolo-gy,Cambrige,1932,24(1):89—106.

2 Zeng Sheng.Studies on avian Cestodes from China(part Ⅱ).Parasitolo-gy,Cambridge,1933,25(4):500—511.

3 Zeng Sheng.Anatomy of a new appendiculate trematode.Peking Nat.Hist.Bull.1934—1935,9(part 3):171—180.

4 Zeng Sheng.Observationsoncotton-aphids,Aphis gossypii G1over,Inthevicinity of Tsinan.Peking Nat.Hist.Bull.1935—1936,10(part3):233—252.

5 Zeng Sheng.Alist of the Aphidae of China with descri ptiins of 4newspecies.Entomology & phytopathology,1936,4(7—9).

6 曾省.二十五年成都水稻螟之观察.农报,1937(6).7 曾省.柑桔红蜡蚧壳虫之研究.科学世界,1939(2).

8 曾省.四川白蜡虫改进建议.科学世界,1941(5).

9 曾省.南阳吸浆虫调查总结.中国昆虫学会通讯,1951(4,5).

10 Zeng Sheng.Anecological study of mosquitoes in Wuhan area.Bull.of Ent.Res,1951,42(pt.3).

11 曾省.1952年小麦吸浆虫研究总结提要.科学通报,1953(3).

12 曾省.小麦吸浆虫品种选择.农业科学通讯,1954(4).

13 曾省.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武汉:武汉通俗图书出版社,1954.

14 曾省.作物抗虫品种的鉴定.植物保护通讯,1954(4).

15 曾省.小麦吸浆虫及其预测预报.北京:财经出版社,1956.

16 曾省.小麦吸浆虫.北京:农业出版社,1965.

17 曾省等.一种虫生真菌——赤色穗状菌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65.

18 曾省.虫生微生物及其利用.科学通报,1965.

19 曾省.有关赤眼蜂种的鉴别的商榷.昆虫学报,1965(4):404—409.

曾省补充介绍

  曾省(1899—1968),又名省之,瑞安申明里人。1914—1922年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农科与东吴大学生物系。1928年,公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嗣后在瑞士暖陕登大学任研究员。1932年回国,先后在青岛大学生物系、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昆虫系、武汉华中大学理学院任教授、系主任、院长等职。解放后出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农业顾问,参加筹建中南农业研究所,曾任副所长、植保系主任。1959年,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任研究员,兼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植保学会理事、湖北省科普协会副主席、《中国昆虫学报》编委,并创办《中南植保通讯》。

  是我国当代知名昆虫学家、生物防治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行者,并在农业教育和研究上卓有成就。研究鸟类和鱼类寄生虫,发现若干新种,并在欧洲刊物上发表文章;研究水稻主要害虫,著有《螟虫》一书,研究长江流域中华蚊,著有论文。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中国实施细菌战,在湖北黄石、广东汕头等地投下生物 。应中南军政委员会之邀,多次奔赴现场进行媒介昆虫鉴定,提出隔离和扑灭媒介昆虫方案。与此同时,还积极参加黄淮和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吸浆虫的研究和扑灭工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嘉奖。所著《小麦吸浆虫》一书,是国内外关于该虫最完整和系统研究的专著,具有昆虫学理论价值。1953年宜昌柑橘区吹绵蚧壳虫大发,从永嘉引去大红瓢虫进行防治,是国内外大面积实行生物防治最早也最为成功的例证。60年代初,指导辽宁柞蚕研究所,用“灭蚕蝇”农药有效地防治柞蚕寄生虫,保护了我国柞蚕生产,获得国家科委二等发明奖,并就此与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学术交流。还和湖北省有关部门合作,分离出“杀螟杆菌”,并解决菌剂剂型制造和应用。首次提出用赤眼蜂雄虫外生殖器的特征作为赤眼卵蜂分类的依据等等。1964年,在武汉主持全国第一届生物防治会议,积极倡导生物防治,奠定了我国生物防治学术基础。

  1968年,在“文革”中被破孩致死。1978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为其平反昭雪。生平著作除《螟虫》、《小麦吸浆虫》外,尚主编有《中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图谱》及用中、英、法等文字发表的专业论文30余篇。

  “曾省”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