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金华市名人>永康市名人

余慎

暂无余慎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永康名人余慎介绍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烈士

余慎(1910-1946),原名徐岩福,又名徐步云。浙江省永康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农民武装暴动,后去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回乡任中共永康县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1940年下半年到皖南新西军军部学习。1941年调苏南抗日根据地工作。历任中共武南县委副书记、书记,丹金武县委书记,金坛县委书记。1945年10月新四军主力北撤后,任新四军金坛留守处主任,中共太福、茅山工委委员。1946年4月任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兼新四军茅山留守处政委。同年11月在金坛县东门外被国民党军包围,突围时牺牲。

余慎人物生平

191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少年时读过3年私塾,终因家境贫寒,挑起小担卖米条以辅助家庭生计。

1929年夏,他参加“少年共青团”,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永康农民秋收武装暴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1年初,任中共永康县工委宣传委员.

1932年秋,余慎同志领导永康农民打土豪,发动几千农民斗争了八元坑的恶霸地主,不仅免交了当年租粮,而且分了地主粮仓里的陈粮。而余慎同志也因此被捕入狱。1936年夏被释放出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开始,余慎同志恢复了党籍,又在胡库崇本小学任教作掩护,积极参加了“永康县抗敌后援会”工作,宣传抗日救亡,劝募抗日物资和经费。

1938年4月,中共永康县委成立,余慎同志任县委委员,一九三九年先后任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兼任永康县抗日政治工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开展抗日工作,组织农民抗日武装。

1940年下半年,蒋介石反共的狰狞面目日益暴露,根据组织决定:凡地方工作干部面红的要撤出原地。因此,余慎同志撒出永康县,调皖南新四军军部、东南局驻地丁家山党训班学习。

皖南事变前,余慎同志由组织决定,来到茅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1940年11月,任中共武南县委副书记。4月任书记。1941年11月,任中共金丹武县委书记。1942年4月,金丹武县委与长福县委合并,成立中共金坛县委。余慎同志为第一任中共金坛县委书记。领导反“清乡”斗争。

1944年至1945年夏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工作全面恢复,形势大好。余慎同志更是英勇顽强地带领武工队,组织了数次伏击下乡的小股敌伪军,狠狠打击敌人,坚持统战工作。

抗战胜利后,根据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决策,我江南新四军奉命于10月北撤。地委传达北撤指示后,决定余慎同志留守江南,任茅山工委委员,兼管金坛县留于工作。余慎同志深知征途有艰险,为了革命,毅然受命,回县安排北撤工作。

1946年4月任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兼新四军茅山留守处政委。同年11月在金坛县东门外被国民党军包围,突围时牺牲。

余慎主要事迹

反“清乡”

皖南事变前,余慎同志由组织决定,来到茅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1940年11月,任中共武南县委副书记。4月任书记。1941年11月,任中共金丹武县委书记。1942年4月,金丹武县委与长福县委合并,成立中共金坛县委。余慎同志为第一任中共金坛县委书记。他在金坛工作六年如一日,对党的事业忠心耿歌、认真负责。从直传教育、发动群众、开拓新区、减租减息、团结中上层民主人士、建立农抗会、游击小组、开展敌工工作,到开展反扫荡、反“清乡”游击战、打击敌伪顽、动员参军、支援主力部队、征粮征税、保证供给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余慎同志来金坛工作之时,正值日寇强化口伪统治政权之际。日寇公然叫嚣“党政军一元化”、“军事、政治、文化、经济总动员”、“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建立和平模范区”,妄图消灭我苏南新四军及一切抗日人民力量,达到由点线控制到全面占领,统治苏南。1942年7月1日,日伪集中兵力,在苏常太地区进行第一期“清乡”。这时的茅山地区形势较好,根据上级指示,余慎同志抓住这有利时机,领导大家艰辛地工作,巩固老区,开拓新区,扩大游击根据地。巩固政权,发展壮大党的组织。秋收期间,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减租减息,调整和加强了区乡行改领导机构,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使全县抗日工作得到较大的发展,为反扫荡、反“清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3年3月1日,日冠集结三千兵力,梳篦式地对我茅山地区大举扫荡,全面“清乡”。在军事上增设据点,构筑碉堡,控制所有集镇及大的村庄,封锁水陆交通要道。在西起镇江,经金坛、常州,直至苏州的平原上,构筑了全长六百五十多华里的竹篱色封锁线,一里一哨,二里一堡,对我游击区构成了严密的封锁网;在政治上,制造和散布反共谣言,收买汉奸、特务,强化行政,组织保甲,清查户口,实行所谓“以华治华”;在经济上,对油、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实行禁运。并利用汪伪汉奸、特务,白天侦察,夜间包围,拂晓攻击。同时,国民党忠救军也集中兵力,乘机进攻我游击区。至此,敌伪顽相互勾结,密切配合,狼狈为奸的反共反人民的狰狞面目,已暴露无遗。在这形势严峻,斗争残酷,艰苦险恶的时期,余慎同志尽管身患疟疾,疲惫不堪,仍然不畏艰险,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支撑着病体,召集干部研究对策,深入群众做好思想教育和组织发动工作,坚持领导干群英勇顽强地升展反“清乡”斗争。他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一方面坚持原地,领导群众斗争,另一方面插入敌占区,巧用地方人士及敌伪据点的敌门内线关系,分化瓦解敌人,及时取得敌“清乡”行动情报。尤其是敌伪中塘桥据点区,不仅成为我们的安全区,而且做到了白天枪挂墙上,夜间枪借给我们使用(拂晓前归还),袭击敌据点,狠狠打击敌伪反动势力,再一方面转入非清乡区,抓紧有利时机,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锄奸肃特、巩固政权、安定民心、加强交通站工作。他自己亲自带领支机智、勇敢、精悍的武装,在敌人心脏一清乡区内的白塔、里庄、皇塘、卜弋桥等敌伪据点之间,穿插活动、同机袭击敌人,镇压顽敌。并乘敌人集中兵力深入游击区“清乡”之机,组织群众以游击小组为骨干,多次拆毁县境内竹篱笆,虽我拆敌修,但经过数次破坏性的拆毁,牵制了敌人不少兵力,使之顾此失彼。直至六月十五日,在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余慎同志组织发动金坛县600名干群,参加全线统一行动,将敌伪在我县境内苦心经营的竹篱笆,一夜间焚毁殆尽,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封锁线,震惊了敌人,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八月,敌伪在丹阳导土桥后面的大坝头设立据点,驻扎伪白卫团一个排,对我游击活动威胁很大,余慎同志决心拔除这个据点。经认真侦察,周密组织,在五十一团一个班的配合下,亲自指挥,兵分两路,南北夹攻,缴获长枪30多支,摧毁了据点,扫除了南北交通障碍。

抗伪军

1944年至1945年夏的一年多时间里,余慎带领武工队组织了多次伏击下乡的小股敌伪军,狠狠打击敌人,擒伪金坛自卫团长王忠寿;勇闯敌导士据点,摧毁伪警察所,活捉敌巡官、伪镇长毛鸿飞;身入虎穴,巧斩密探长窦备胜;还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作战,仅以70多人的兵力,将拥有700多兵力的伪金坛县长蒋兆藩顽部,包围了一昼夜,在主力部队的支援下,一举攻克夏溪,歼灭顽敌;并在中塘桥公审、处决了人民切齿痛恨的卖国投敌、作恶多端、血债累累的蒋兆藩、张道等14名首恶分子。

壮烈牺牲

1946年12月7日,余慎率武装仅16人在句容磨盘山受敌100余人包围,余慎率部浴血苦战,身负重伤,撤至茅山九里,敌人一直紧追不放,余慎用船飘过长荡湖,折回磨盘山,摆脱了敌人。

12月24日晚,余慎率武工队党总支书记范林森等6人,乘小船行军一夜来到金坛城东八华里的大荒田,在四面环水、仅有一条小道进出的桃园草棚宿营。因军统特务、伪保长姚志铎告密,25日下午1时半,国民党金坛县军统特务组长雷霖亲率保安大队100多人,分兵3路包围。我哨兵因过度疲劳打盹,惊醒后,敌已沿河岸包围布阵,封锁了河道出路。余慎等只有6支短枪,在烧毁文件、印信及地下党员、交通站名单后,余慎指挥大家顽强抵抗,激战两小时后,余慎只身掩护同志突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6岁。国民党金坛军政当局一面飞报“南京国府”请功领赏,一面将余慎遗体移入城内中山公园旁,暴尸示众,并大肆宣传“金坛的新四军已全部消灭”。

余慎后世纪念

金坛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2.8公里处的顾龙山南坡。1962年由县人民政府建造,占地20多亩。四周砖砌围墙,四内林木茂密,苍松翠柏,庄严肃穆,烈士塔矗立在其中,象征着烈士的革命精神与天地同存。园内整齐排列着26位烈士陵墓,环境优美清秀,是我县人民凭吊烈士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烈士中县团职以上的有余慎、薛斌、强博、傅华深等。余慎、强博二烈士基碑背面锡刻烈士生平事迹碑记。余慎烈士基原建于金城镇中山公园内,1962年烈士陵园建于顾龙山始迁往,同时迁往的还有林森、史池清、黄英三烈士之基。

余慎补充介绍

  余慎(1910~1946),原名徐积福,曾用名徐岩福、徐步云。浙江省永康县下徐店人。烈士。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溪岸培文小学。次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共永康县委领导的农民秋收武装-。民国20年,任中共永康县工委部长,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发展共产党员,领导农-动,曾处决国民党当局坐探徐一多,被捕判刑5年。出狱后,先后担任中共永康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抗日政治工作队队长。民国29年11月后,任中共武南县委副书记、书记,金(坛)丹(阳)武(进)县委书记。

  民国31年4月,中共金丹武县委与长滆县委合并成中共金坛县委,余慎任书记。在金丹武地区积极巩固老区,开拓新区。扩大游击根据地,不断壮大中共组织。民国32年3月1日,日军集结3000兵力,梳篦似的对茅山地区大举扫荡。他采取多种得力措施进行反清乡斗争,带领一支精干的武装队伍,勇敢、机智地穿插在白塔、里庄、皇塘、卜弋桥等日伪据点间,伺机打击敌人,还乘日伪集中兵力清乡之机,以游击小组为骨干,带领群众多次拆毁敌伪设置的竹篱笆,牵制敌人的兵力。6月15日,他与薛斌精心组织3000多名干群,统一行动,一夜间彻底焚毁敌伪的竹篱笆-线。

  民国33年至民国34年,他带领武工队智擒伪金坛县自卫团团长王忠寿,勇闯日伪导士桥据点,捣毁伪 所,活捉伪镇长王鸿飞,身入虎穴巧斩特工队长窦德胜。夏溪一战,他率百余人,将拥有900多兵力的国民党顽军蒋兆藩等部包围一昼夜,后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支援下,全歼顽军。民国34年8月19日,他又率部配合新四军主力一举攻占金坛县城。民国34年10月,江南新四军北撤,他奉命主持金坛县留守工作。民国35年4月,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徐明牺牲,余慎担任工委代理书记。他带领武工队转战南北,在大沙庄击溃国民党保安队200余人,生俘8人,缴获步枪10余支;8月攻打武进厚余,俘敌30余人,缴获长 30余支,捷克式机枪一挺;又在金坛白塔、蒋庄全歼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团2个排,缴获长 42支、机枪一挺。民国35年11月7日晨,他率领仅存16人的武工队在句容磨盘山遭百余敌人包围。他率部浴血奋战,终于突出重围,但已身负重伤,武工队损兵过半。敌人穷追不舍,从九里、里庄一直追到武进卜弋桥东夏庄。他率武工队员6人,日行百里,交战16次,毙敌50余人。深夜,他与武工队转移琅玕山,又遭敌人袭击。余慎率兵走水路,过长荡湖,返磨盘山,从而摆脱了敌人。24日晚,他与武工队率小船运行一夜,穿过几道-线,在金坛城东大荒田桃园里小草棚宿营。25日下午1时半,敌人百余人包围小草棚。余慎临危不惧,迅速烧毁文件、印章、信件以及中共党员、交通站名单,并组织反击,毙敌1名。他因掩护战友突围中弹牺牲。

  “余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