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宁波市名人>宁海县名人

童保暄

童保暄人物照片

宁海名人童保暄介绍

辛亥革命浙江起义发起人

童保暄(1886―1919),字伯吹,浙江宁海人。在浙江辛亥起义中,被举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杭州光复后曾任临时都督;在攻克南京战役中,任浙江援宁支队参谋处处长,战功卓著;后在浙江反袁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童保暄生平经历

童保暄出生于宁海县前童村的一个乡绅家庭。少年立志革命,习武从军。1906年入浙江讲武堂学习军事,1907年,被选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5月去沪途中结识吕公望、夏超等,并经吕公望介绍,在上海女报社秋瑾处参加光复会。同年年底毕业,授副军校总办职。1908年初,再入天津陆军警察学堂宪兵警察科学习。求学期间,童保暄除了刻苦学习军事外,还大量阅读西方政治哲学著作,吸取了西方民主思想。毕业前夕曾作长达400多字的《黑云歌》,揭露列强侵略本质,批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愚味落后和官僚政治的腐败;指出中国已经处于“人为食者,我为肉”的局面,救亡之路唯有自强。1910年学习结束,回浙江,任新军二十一镇宪兵营执事官。1911年2月进陆军警察营任职。童保暄与浙江新军中朱瑞、顾乃斌、葛敬恩结交甚深,与吕公望、王桂林等光复会会员一起领导革命活动。

武昌起义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上海同盟会总部先后派人来浙江商议浙江独立计划。但是关于哪天独立,什么人做都督,如何发动,应有什么准备等问题,大家意见不一。一次在顾乃斌家中开紧急会议,决定攻击计划。但是在推举由何人出任都督时,大家推读再三,首推顾乃斌,但顾以“有人要告我的密,我不管”推辞;朱瑞代表俞炜以朱身体不好、职务繁忙为由拒绝;而具有一定威望的吕公望则去了永康联络革命。在专制时代,发动革命一旦失败就面临人头落地的危险,作为首领,肯定要“枪打出头鸟”;并且经历徐锡麟、秋瑾被杀案之后,革命党人虽胸怀大志,但是面临残酷现实仍不免踌躇,不愿担任顾有风险的都督一职。会议陷人冷场,起义面临因无人领头而可能流产的局面。这时童保暄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站出来慷概陈词,自告奋勇,愿当临时都督,起义成功后,即让出。顾乃斌见此情景,提议由童保暄担任临时都督,其余人即顺水推舟,表示同意。于是年仅25岁的童保暄,虽然革命资历甚浅,威望不足,但是在关键时刻被推为临时司令官。

11月4日午夜,在童保暄指挥下,周承炎率第八十二标,在张伯岐、董梦较、蒋介石、尹维峻率敢死队的配合下,火烧抚署,活捉巡抚增;朱瑞率第八十一标在王金发率敢死队的配合下,占领军械局;葛敬恩、周亚卫率陆军小学学员占领城站,控制交通;炮兵占领城隍山,攻打旗营。11月5日凌晨,杭州光复,全城街头巷尾遍贴浙江临时都督童保暄的安民告示。但是童保暄自知资历浅薄,在当天召开的军政会议上辞职,立宪派的汤寿潜被举为都督,童保暄改任省军政参谋。

关于童保暄任浙江临时都督一职,事后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吕公望指责其说:“公望出差期间,童保暄以光复会木戳在手,发号施令,不假他人”,“心熏利禄,要趁公望未回杭前快着先鞭,预为夺功地步”,又说童保暄当临时都督“舆情都指他沐猴而冠,太不识相”。光复杭州时担任攻占抚署的第二标先锋队官傅孟则说:“都督人选,因时间匆促,前未决定,不料童保暄以个人名义,私刻印信,自任都督,遍贴安民布告,同志们见了他的布告,非常不满.....”葛敬恩、项雄霄等人的回忆录中却认为起义迫于时势,童保暄出任临时都督则是“见义勇为,不容退让”,“负责担起指挥的重任”。章太炎亦称赞他“少以干翮闻于军中,初举大义,君实为干魁”。不管怎么说,在浙江独立的关键时刻,童保喧不顾个人安危,勇于铁肩担道义的革命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杭州光复之后,为了响应武昌起义,支援南京战役,浙江新军决定组成攻宁混成支队。童保暄协助支队长朱瑞组织队伍,并任参谋处处长,具体参与炮兵的指挥。在攻克乌龙山、幕府山和马群等几个重大战役中,战功颜著。童保暄亲临前线,实地侦察地形,作出攻占紫金山顶天保城,以炮火控制南京的决定,得到司令部的赞许

攻宁凯旋后,童保暄回杭任二十四团团长,兼讲武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校长。1914年任陆军补习所所长、第十二旅旅长等。在二次革命中,童保暄等人坚持浙江独立。护国运动自西南发起,童保暄和夏超等极力劝说当时的都督朱瑞宣布浙江独立,朱瑞不仅不听,反欲捕杀劝说者,童保暄等遂于1916年4月发动兵变,逐走朱瑞。继任都督的屈映光表面宣称浙江独立,暗中却与袁世凯联络,拥护复辟。其阴谋败露后,童保暄联合夏超迫使屈映光辞职,推吕公望为都督兼省长。此后,北洋军阀杨善德插足浙江,分化浙江革命力量。1918年初,杨善德以调虎离山之计,命童保暄为援闽浙军副司令,而童保暄也想借此机会离开北洋军。赴闽后与护法粤军取得联系,约定待获得北洋政府军械和兵员补充后即投粤;但吕公望急于求成,背着童保暄策动先头部队陈肇英团单独投粤,使保暄进退维谷。不久,北京补充的军械在途中被劫,派往接收的一排骑兵全部阵亡,童保暄不得不退兵厦门休整。

1919年,童保喧在厦门病故,年仅33岁。

童保暄作品一览

其一

为民为国不为利,万里一帆君远征。

武士道传三尺剑,大和魂造一代英。

脑囊盛尽东洋月,口角自吞北斗星。

贼血濡衣功建日,花开旧圃笑文明。

其二

四面劫尘唤梦回,少年世界少年为。

东岛环湖春色早,中邦接陆日光回。

钱塘浪满瀛洲近,辽渤帆圆苍海来。

花开文明留意采,好扶祖国上竞台。

《黑云歌》

1910年5月25日

黑云四合天翻复,风雨同侵东亚陆。

大陆睡狮鼾未醒,眈眈虎狼环且逐。

两虎相搏各有伤,两狼相斗必有辱。

利益均沾互协定,列强尽变旧面目。

吁嗟乎!割地赔款人为食者我为肉。

吁嗟乎!索矿争路人为逐者我为鹿。

天演地择谁所主,优者生存劣者扑。

公法公约本无凭,弱者伤亡强者福,

附藤依葛非长策,唯有自强方足补于独!

君不见远交近攻祖龙向东吞六国?

君不见兼弱攻昧定远渡关破西域?

古人非有余,今人非不足。

有为者亦若是,先皇后皇相继续。

昆仑巅高万八丈,天柱顶撑北斗北。

扬州江流四千里,坤鳌肩转地球轴。

胡元尚能混欧亚,况吾四万万同胞古来文明族!

自侮人侮前足训,前因后果西哲录。

坚冰之渐数千年,夏后作俑传家局。

周公作礼细节繁,皇帝神圣民碌碌。

变本加厉汉高祖,窃取天下藏私椟。

魏晋唐宋元明清,进化唯有愚民求。

民无恒业士趋浮,武缺方略文行牍。

上下蒙蒙无责任,朝朝暮暮争利禄。

满目疮痍待谁医,大好河山将谁属?

岂治极必乱乱极复治一治一乱例重复?

抑乱世小康又太平,沿阶进行自迟速。

天意人意意茫茫,此身此志空仆仆。

驹光不住闲偏紧,俯仰执剑歌当哭。

《三十述怀》

1941年

民国五年吾三十,国家幼稚吾壮立。

幼稚全凭壮者扶,颠连搀上共和级。

中华国寿四千年,三十之吾何渺然?

多少英雄随水流,钱塘江上贼授首。

平生最爱是梅花,风雨丛中争胜名。

世变风云孰转坤,战功羞与故人论。

中原遍染征衣血,戎马何曾出国门。

辽东笳鼓振西山,严日旌旅出玉关。

百万貔貅齐努力,平城勒石振师还。

立马昆仑唤主翁,腾云无首见群龙。

长江一泻数千里,大地河山指顾中。

童保暄后世纪念

日记

2007年1月10日,浙江省宁海县政协与该县前童镇党委联合召开《童保暄日记》出版首发式。童保暄虽长期戎马奔波,却坚持每日写日记,《童保暄日记》对民国史的研究与编写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全书共十一卷,记录了童保暄自1908年至1919年间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以及自身的思想、观点等。

墓穴

童保暄墓位于宁海县跃龙街道水车村,建于民代,墓体坐北朝南,墓碑为段祺瑞题写。

童保暄,曾任浙江临时都督。童保暄去世后,徐世昌大总统追赠童保暄为陆军上将(原为中将)。在杭州宝石山建造有童保暄公祠,章太炎曾做《童师长祠堂记》一文以记之,称赞他“少以干翮闻于军中,初举大义,君实为干魁,其后拒袁氏帝制,走其幸将,功亦第一”。 此墓风化严重,亟待修缮。作为革命烈士墓,童保暄墓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2003年3月28日列为第二批县级文保点。

童保暄补充介绍

  童保暄(1886—1919),字伯吹,宁海前童乡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入学途中于上海参加光复会。同年底毕业,任军校副总办。次年初,入天津陆-察学堂。宣统二年(1910)回浙,任新军21镇宪兵营执事官。辛亥革命时,浙江革命党人举行白云庵会议谋划起义,会上被推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上海光复后,决定提前起义,又被推为指挥。11月5日凌晨,杭州光复,以临时都督名义发布浙江光复告示。旋感“诚信未孚”,于当日军政会议上辞职,嗣改任省军政府参谋。浙江援宁(南京)支队成立,任支队参谋长,进军南京。南京既克,回杭州任二十四团团长,兼六师参谋长、讲武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校长。1914年任第十二旅旅长兼陆军补习所所长。“护国运动”中,与夏超等于1916年4月发动兵变,赶走都督朱瑞。继任的都督仍暗拥袁世凯复辟帝制,他又联合夏超迫其辞职,推吕公望任都督兼省长,自任浙江护国军第一师师长。次年11月,宁波宣布独立。为驱逐在浙江的北洋军阀杨善德,发兵曹娥,寻控制百官。杨遣兵镇压,他自请出兵,暗与宁波独立军相约,待兵至曹娥倒戈反杨。后因有北洋军第四师炮兵及机枪队随部监视,无法按约联络,而所部竟隔江放炮,宁波独立军误以为他变卦即退散。1918年初任援闽浙军副司令,率第一师借机离浙。后与 粤军密约,等得到北洋政府军械兵员补充后投粤,旋因吕公望令先头部队独自投粤,遂退兵驻厦门。次年病逝厦门。

  “童保暄”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