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宁波市名人>余姚市名人

史玉泉

史玉泉人物照片

余姚名人史玉泉介绍

原上海医学院神经外科创始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

史玉泉(1919年6月-2022年3月17日),男,出生于浙江余姚,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创始人、中国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1991年受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者”,并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2022年3月17日凌晨4点43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103岁。

史玉泉人物生平

1951年9月至1952年1月安徽蚌毕华东军校医疗队参与治疗志愿军荣军伤病员工作;

1953年11月至1954年1月辽宁长春及牡丹江神经外科手术队参加抗美援朝;

1954年回到上海后,举办起神经外科医师进修班及颅脑损伤学习班,培养的医师、学员分布全国各大省市自治区的医学院校、卫生机构,为我国建立起一支队伍庞大,素质优良的神经外科队伍。

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卫生工作者。历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外科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华山医院临床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上医大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

1991年受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者”,并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1989年7月退休

2022年3月17日凌晨4点43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103岁

史玉泉人物经历

史玉泉,历任中山医院大外科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华山医院临床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1983-1989年任上海市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与人员培训协作中心主任,同期任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专家咨询组成员;1991年受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者”,并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1995年被华山医院授予“终身教授”称号。

1950年12月,在沈克非教授主持的新中国第一例颅内肿瘤(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切除术中担任第一助手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神经外科生涯。

史玉泉教授是上海医学院神经外科的创始人和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1952年,他创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内科学院(华山医院前身)神经外科,成为中国南方最早的神经外科。此后,他担任志愿军华东荣军学校医疗队队长,创造性地主持开展腰交感神经封闭术和切断术,治疗百余例志愿军残肢溃疡和残肢痛军人,在部队中赢得极高的声誉。

1952-1953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主持颅脑火器伤的治疗工作。1955年,他首次提出脑肺吸虫病是由于肺吸虫成虫在宿主脑内移行的理论,推翻当时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虫卵沉积学说。

史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大量工作,填补了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内的多个空白,如开颅运用丝线套结法扎闭脑动脉瘤手术(1956年)、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婴幼儿脑性癫痫(1955年)、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1956年)、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封闭治疗(1957年)和胼胝体切开治疗癫痫等;史教授研制成功国际上公认的脑内有效止血剂——明胶海绵(1955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手术显微镜和相关的显微外科器械(1976年),并在华山医院成立了显微神经外科实验室,开展显微外科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制成功国内首台自行设计的颅压监护仪(1980年)。

他潜心于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AVM显微手术切除,并将手术标本用红蓝塑料灌注,建立的AVM立体模型,为病理学提供了宝贵资料。他进一步根据畸形血管大小、位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不同,制定了著名的“史氏脑AVM分类标准”,有利于该病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案的设计和手术预后的判断,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由他创立的脑AVM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法,其手术成功率之高和手术死亡率之低,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1983年,由他主持的“脑动静脉血管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

史玉泉教授行医执教数十余载,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国家级、部级、上海市级科研成果奖10项,主编《神经外科临床常规》《沈克非外科手术学》第三分册、《神经外科手术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神经外科分册)》《实用神经病学》第一、二、三版,《神经病学新技术和新理论》等专著。

史玉泉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育家,自1954年开始,由他主持举办的全国神经外科进修班先后有33届,培养神经外科医生达200余人。1980年,他担任我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5名。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已经成为神经外科专家,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玉泉教授被授予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的荣誉。他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辛勤耕耘,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员们誉为新中国神经外科的主要创建人与开拓者之一。他的名字被列入1993/1994年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字典》(第二十二版)

史玉泉专业评价

数十年来,他以精湛的外科技术治愈了数以千计的重危病人,其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在国内外业绩卓著蜚声海内外。1989年7月光荣退休,但仍返聘为华山医院的教授、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原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95年被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现仍担任着专家门诊、疑难门诊、咨询解疑及培养研究生等工作;参与各种疑难杂症的会诊工作;并被市卫生局聘任为上海市华东医院的顾问医师。已在华东医院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神经外科专业队伍,为华东医院填补了空白。史玉泉教授主编的《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一书,已于1997年出版。

史玉泉补充介绍

  史玉泉,1919年6月生于浙江余姚。1944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历任华山医院临床外科副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1984年起被指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世界卫生组织(WHO)精神卫生科的科研与培训协作中心主任、WHO精神卫生科专家咨询组成员。现为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会员、世界脑研究组织(IBRO)会员、亚欧神经外科学会名誉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历任中华外科学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病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神经肿瘤杂志等20余种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名誉主编、名誉顾问等职。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终身教授。

  他的主要工作业绩有:①:在抗美援朝期间曾为大量患有中枢神经系统肺吸虫病病人进行神经外科治疗,对该病的病理变化,成虫在体内爬行径路、临床类型、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等制定了明确的标准。②在国内首先开展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婴儿性脑性瘫痪,颞前叶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癇,脑动脉瘤的颅内直接手术,脑动静脉血管畸形(AVM)的显微外科切除等。③在开展神经外科工作的初期,他与有关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协作研制神经外科医疗器械,对国产医疗器械生产起了推动、促进作用。④对520例成人颅骨进行测量,研究1040侧的颅底卵园孔的大小、宽窄、及其周围骨质结构的形态,提出用不同的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进行穿刺,并设计了一把三叉神经半月节定位尺,对开展三叉神经痛的封闭治疗、射频电凝治疗带来方便。⑤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例的临床分级制订了一套定级量表。它与1974年英国Glasgow神经科学研究所推出的昏迷量表(GCS)非常类同,但在时间上较GCS要早至少十年。⑥1976-1980年他首先在国内试制成颅内压监护仪并应用于临床。⑦与交通大学协作,应用光弹性方法检测颅骨在受力后的应力分布,对颅骨骨折的走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⑧1984年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培训的规范化制订了一套适合于我国的训练方案,并一直沿用至今。⑨1987年开展胼胝体部分切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癇。⑩1992年在国内较早应用流式细胞计对脑肿瘤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使我国的神经外科跨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史玉泉教授自1954年开始举办起神经外科医师进修班及颅脑损伤学习班,为我国培养出一支人数众多、素质优良的神经外科队伍。在他名下培养的博士生有10名,硕士生8名。共获得省、市级及部级科技成果奖共10个。共发表学术论文122篇;主编大型参考书5本。

  “史玉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