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金华市名人>浦江县名人

潘根兴

潘根兴人物照片

浦江名人潘根兴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根兴,男,汉族,1958年10月26日出生,浙江浦江人,农学博士(1988.3.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根兴人物简介

潘根兴,男,汉族,1958年10月26日出生,浙江浦江人,农学博士(1988.3.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岩溶》、《地球与环境》等杂志编委。

所在的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1.碳氮循环:(1)农田土壤C、N循环过程与机理;(2)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2. 土壤环境:在本领域着重研究水稻Cd吸收的土壤-基因相互作用及其子粒食用安全风险等农业与环境问题的前沿研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向水稻重金属吸收与分配的基因控制与环境控制、耐盐与逆境分子机理等研究方向发展。

3. 土壤微生物:结合土壤碳氮循环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本所近年来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等研究手段,开始向土壤质量与功能的分子机理与生态印迹、农田养分非平衡下的微生物生态及微生物变异与生态功能变化等前沿方向发展。

4. 岩溶生态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部批)所长(2001-);

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召集人(2003-);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第五届委员(2004-);

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学会肥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环境演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球土壤环境恢复网络亚太地区中心成员;

土壤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江苏省、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项目“江苏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专家组成员

《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编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岩溶》编委,《地球与环境》编委

主要活动

2000年12月-2001年06月和2003年3月-2003年6月,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进行合作研究“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native and irrigated cropland soils in California”. 主要学术活动领域为土壤与地球表层环境过程,学术专长为生命元素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著有《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分别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2004), Biogeochemistry(200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第四纪研究(2004)和地球科学进展(2003,2005)等杂志上。2003年组织和主持召开“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 Storage and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Soils“(Nanjing, China, October, 23-28, 2003,世界土壤学联合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发起并主持第256次香山会议“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及其趋势”,2005年发起组织申报科技部973计划“农田土壤固碳潜力、机制及调控途径的基础研究”,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我国农田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领域前沿战略研讨会”。2005年2-9月参与编写IPCC缓解气候变化潜力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农业部分,是IPCC第三工作组的合作成员。

潘根兴教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部批)所长,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召集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成员(2004-);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科技部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2006CB4032)专家组成员;并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2002-2005),国土资源部和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重大项目(2004-2006)专家组成员。国际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学会(ISTEB)国际委员会委员(2006-)。

目前主要进行土壤碳生物地球化学与碳库变化研究,指导博士生10名。主要承担项目是”中国主要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机制、稳定性与碳汇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6,2003-2006,140万元)”和“土壤升温对水稻土移动性碳的影响及其环境反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 2004,29.0万元)、Pb/Cd污染下水稻土土壤呼吸与CO2排放的变化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1-2008.12)。2007年申请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水稻土固碳容量及其机理的研究多尺度统计和地下部微观过程”均已通过评审立项,受邀参与方精云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日韩A3前瞻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东亚区域碳汇动态(2007-2009)”,其指导研究发表的论文“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 mineraliz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H4 and CO2 under anaerobic incubation from bulk sampl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 typical paddy soil.”作为中国科学研究重大进展被Nature China收录和评述。

潘根兴学术成就

学术论文

开展对稻米的镉污染的系统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潘根兴教授,早在2007年就开始对稻米的镉污染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是缘于种植水稻的土壤中发现了重金属超标的状况,而土壤关系着食用大米的品质,水稻自身的独特的“基因”,也影响着水稻米粒吸收土壤中特殊物质的能力,而其中稻米对于镉污染的吸附作用明显强于玉米、大豆等其他的作物品种。

他们曾针对中国六个地区(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县级以上市场的170多个大米样品进行了随机的采购和科学调查,结果发现,在抽调的这170多个大米样品中,有10%的市售大米存在着镉超标的问题。这个研究结果和2002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结果镉超标率10.3%的结论基本一致。

专家建议:超级稻应种在安全土壤上

研究表明,即便是在市面上镉超标的大米,超标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潘根兴教授的团队曾在学校里做过一项实验,发现杂交稻、超级稻的镉超标的风险比普通水稻更为严重。专家们采集了能代表南方种水稻种植中性土壤乌栅土、一种为酸性的红壤性水稻土,还在一部分土壤里特意添加了镉元素,结果专家发现,在未加镉的土壤中,超级稻对镉的亲和力是常规稻的2.4倍,其籽粒中镉的含量是普通杂交稻的1倍多。而在添加了镉的土壤中,两种土壤中籽粒含镉量都明显增加,其中在乌栅土中,分别是未添加镉土壤的5—6倍;在酸性的红壤里,是未添加镉土壤的7—8倍。潘根兴教授解释说,超级稻之所以镉污染超标更为严重,是因为它的根系发达,对于土壤中的镉具有明显的吸收趋势。

潘根兴教授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对杂交水稻进行筛选和育种;研制控制酸性土壤中镉的途径;并在生产上根据作物品种,安排合理的土壤布局,特别是镉吸收强的品种尽量不在酸性或红壤性水稻中种植。

这样吃饭:就可以规避“骨痛病”

潘根兴教授指出普通市民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科学吃米,我们市面上出售的大米仍然安全,可以合理地规避镉超标带来的吃饭风险。

食用的风险指的是那些饮食结构非常单一,吃饭多,吃菜、饮食中蛋白质少,而且长期只吃某个产地的单一的稻米品种,而如果这种稻米品种恰恰又是“镉超标”大米品种的话,就会有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而这种风险一般来说又以“自种自食”镉污染土地上种植水稻的农民为更大。

而普通消费者虽然无法从肉眼上来识别哪种大米镉污染超标,但是只要在购买大米的时候,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种,同时广泛地摄取其他的营养物质,杂地取食,多吃一些海产品、豆业等含锌较高的产品,都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而南方人则应该多搭配吃北方品种。

英文文章

1. Du YX, Pan GX, Li LQ, Hu ZL,Wang XZ. Leaf N/Pratio and nutrient reuse between dominant species and stands: predicting phosphorus deficiencies in Karst ecosystems, southwestern China.EnvironmentalEarthSciences, 2011, 64(2): 299-309.下载附件!2. Cheng K,Pan GX, Smith P,Luo T, Li LQ, et al. Carbon footprint of China”s crop production-An estimation using agro-statistics data over 1993-2007.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1, 142(3-4): 231-237.下载附件!

3. Pan G, Zhou P, Li Zh, et al. Combined inorganic/organic fertilization enhances N efficiency and increases rice productivity through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in a rice paddy from the TaiLake region,China.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9, 131:274-280. 下载附件!

4. Pan G, Smith P, Pan W.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maintain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yield stability of cereals in china.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9, 129:344-348. 下载附件!

5. Shi J, LI L, Pan G. Variation of grain Cd and Zn concentrations of 110 hybrid rice cultivars grown in a low-Cd paddy soi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 21:168-172. 下载附件!

6. Liao Q, Zhang X, Li Zh, Pan G, Smith P, Jin Y, Wu X. Increas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China”s JiangsuProvince.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9, 15:861-875. 下载附件!

7. Pan G,Wu L, ea tl. Organic carbon stratific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ree typical paddy soils from TaihuLake regio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 20: 456–463. 下载附件!

8. Ban F, Pan G, Zhu J,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discharge and dissolved or ganic carbon of drip waters in Beijing Shihua Cave, China.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8, 22:3749-3758. 下载附件!

9. Li L, Zhang X, Zhang P, Pan G, et al. Variation of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in aggregate size fractions of a paddy soil under fertilisation practices from Tai Lake Region, China.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7, 87:1052–1058. 下载附件!

10. Zhang X, Li L, Pan G*. Top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CO2 evolution of three paddy soils an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 19:319-326. 下载附件!

11. Zheng J, Zhang X, Li L, Zhang P, Pan G. 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 mineraliz

-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H4 and CO2 under anaerobic incubation from bulk sampl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a typical paddy soil.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7, 120:129–138.下载附件!

12. Zhang P, Zheng J, Pan G, Zhang X, Li L*, et al. Change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ithin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 paddy soil under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from the Tai Lake region, China.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07, 58:264–270. 下载附件!

13. Xiang C, Zhang P, Pan G, et al. Changes in diversity, protein content, and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earthworms from a paddy soil under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ations in the TaiLake region, China.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1667-1674

14. Song G, L Li, Pan G. Top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f China and its loss by cultivation.Biogeochemistry, 2005, 74:47-62 . 下载附件!

15. Pan G, Li L, Zhang Q, et al. Organic carbon stock in topsoil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nd the recent trend of carbon sequestra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7(1):1-7. 下载附件!

16. Li J, Pan G. Sorption of pyrene on two paddy soils and their particle-size frac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7(6):962-965

17. Pan G, Li L, Wu L, Zhang X.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s paddy soils.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3, 10(1):79-92. 下载附件!

中文文章

[1] 唐晓红 邵景安 黄雪夏 魏朝富 谢德体 潘根兴.垄作免耕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2007,44(2):235~

[2]李志鹏 潘根兴 张旭辉.改种玉米连续3年后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和^13 C自然丰度变化[J].土壤学报,2007,44(2):244~

[3]潘根兴 周萍 李恋卿 张旭辉.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7,44(2):327~

[4]周萍 潘根兴.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土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7,38(2):256~

[5]侯鹏程 徐向东 潘根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表土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太湖地区吴江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0(2):68~

[6]焦少俊 胡夏民 潘根兴 周虹杰 徐向东.施肥对太湖地区青紫泥水稻土稻季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26(4):495~

[7]董长勋 李恋卿 王芳 潘根兴.黄泥土对铜的吸附解吸及其pH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521~

[8]王芳 李恋卿 董长勋 潘根兴.黄泥土和乌栅中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与解吸[J].环境化学,2007,26(2):135~

[9]丁爱芳 潘根兴 李恋卿.江苏省部分地区农田表土多环芳烃含量比较及来源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2):71~

[10]金亮 李恋卿 潘根兴 吴新民 廖启林.苏北地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分布及其食物安全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1):33~

[11]唐晓红 邵景安 高明 魏朝富 谢德体 潘根兴.保护性耕作对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5):1027~

[12]袁颖红 李辉信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樊后保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碳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7,16(2):554~

[13]侯鹏程 徐向东 潘根兴.不同利用方式下吴江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J].生态环境,2007,16(1):152~

[14]史静 李正文 龚伟群 潘根兴.2种常规水稻Cd、Zn吸收与器官分配的生育期变化:品种、土壤和Cd处理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07,2(1):32~

[15]李辉信 袁颖红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6,43(3):422~

[16]李久海 潘根兴.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老化及其环境意义[J].土壤通报,2006,37(2):378~

[17]迟传德 许信旺 吴新民 潘根兴.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及分布[J].地球与环境,2006,34(3):59~

[18]董长勋 李恋卿 王芳 潘根兴.水稻土微团聚体吸附磷后对Cu^2+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4):75~

[19]龚伟群 李恋卿 潘根兴.杂交水稻对Cd的吸收与籽粒积累:土壤和品种的交互影响[J].环境科学,2006,27(8):1647~

......

潘根兴补充介绍

  潘根兴(1958—)浙江浦江人,教授,从事土壤与环境研究,1988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毕业,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溶系统中土壤形成与环境反馈”;国家黄淮海项目“东海县石湍农业综合开发试实验区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南部主要土壤对酸雨的敏感性》”

  科研成果:①酸性、微酸性、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新方法;②庐山土壤近35年来酸化及其物理化学变化;③白浆土发育与晚第四季地理环境变化;④南极原始土壤性质及其发育。

  代表性论文:①NatureofaoverlappedpaleosolanditssignificanceinpaleogeographyandpedogensisinNorthHuairegion,China,CATENA15(6),1988;②35年来庐山土壤酸化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土壤通报,24(2),1993;③从苏北变性土钙积层铁锰氧化物性质看当地晚第四季环境变化。科学通报。1993,④参编《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主要事迹①先后讲授“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土壤地球化学”;②积极争取设立“农业环境与保护”硕士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③1988年获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奖,1992年个人传记收入《国际名人辞典》11卷;1993年入选美国传记研究所“全球科学500佳”。

  “潘根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