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嘉兴市名人>平湖市名人

姜文汉

姜文汉人物照片

平湖名人姜文汉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光学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文汉,男,汉族,1936年5月9日出生,浙江省平湖县人,光学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58年,姜文汉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至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机械研究所工作;1960年至1971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971年,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光电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文汉早年从事大型光测设备研究,后主要从事自适应光学技术及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姜文汉人物经历

1936年5月9日,姜文汉出生,浙江省平湖县人。

1953年9月至1958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艺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8年1月至1960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机械研究所工作。

1960年1月至1971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

1971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光电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姜文汉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9年,姜文汉在中国首先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用于“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的“19单元波前校正系统”是国际同类装置中最先实用的;“21单元自适应学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星体目标实时校正成像的国家;与北京天文台合作建立的“2.16米望远镜红外自适应光学观测系统”使中国拥有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实用近红外波段的自适应光学观测系统;37单元和61单元两套自适应光学系统已分别实现水平和斜程大气湍流补偿。

1980年,姜文汉在光电所成立了第八研究室,即中国第一个自适应光学实验室。

1982年,姜文汉研制成功中国国内第一块13单元整体压电变形镜。

1983年,姜文汉完成了中国国内第一套自适应光学实验装置──七单元线列自适应光学校正系统模型,并取得闭环成功,建立和掌握了自适应光学的基本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自适应光学望远镜原理和技术”的研究。

1985年,姜文汉领导的课题组研制成功19单元高频振动法激光波面校正系统并成功地用于上海“神光”激光核聚变装置中,校正这一庞大的激光系统中的静态波前误差,校正后激光能量提高三倍,接近衍射极限,开创了世界上在激光核聚变装置中成功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改善光束质量的先例。

课题项目

据2022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显示,1984年,经专家评审后,姜文汉的“自适应光学望远镜原理和技术”课题列入中国科学院重点课题。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官网显示,姜文汉近年来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日期

名称

发表于

1987年

《自适应光学技术》

《光学技术手册》第三篇第八章

1988年

《爬山法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系统》

《中国激光》第15卷第l期

1988年

《动态波前误差的自适应光学实时校正》

《光学学报》第8卷第5期

1989年

《光束的控制、发射和传输》(与龚知本、宋正方、马家光等合作)

国家863—410总体软科学专题专家组研究报告《强激光技术分析与评论》第六章

1990年

《自适应光学实时大气湍流补偿实验》(与严佩英、李明全、代子昌合作)

《光学学报》l990年第10卷第6期

1998年

《6l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

《量子电子学报》第15卷第2期

1998年

《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探测误差》

《量子电子学报》第15卷第2期

1998年

《自适应光学技术》

《中国科技前沿》(中国工程院版)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22年1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官网显示,姜文汉作为第一主持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七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获奖年份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85年

现代国防试验中动态光观测及测量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5年

单元自适应光学星体成像补偿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

能动光学器件系列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

单元大气传输自适应光学系统和大气湍流效应校正实验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

974A实验和装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9年

自适应光学全程校正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姜文汉认为,培养人才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气氛,作为带头人首先不能嫉贤妒能,要形成平等讨论的学术气氛;二是人才主要在工作中培养,通过压担子使年轻人及早承担更大的责任。不断学习,敏锐吸取科技新进展,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对于一个科技人员,必须以敏锐的眼光,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一个人如果墨守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去更新和充实自己,已有的知识会很快老化,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一个人如果用同一项技术几年之久,没有用新技术来充实自己,这些技术肯定是落后的,也就失去了竞争力。这就要求科技人员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

指导学生

据2022年1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官网显示,姜文汉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余名。

讲座报告

2005年3月,姜文汉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做了题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和志愿》的报告。

2012年6月10日上午,在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多学科楼二层报告厅内,姜文汉为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及相关专业的2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荣誉表彰

时间

授予单位

荣誉表彰

1995年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

国务院

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2年

中国工程院

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四川省省直机关

四川省省直机关优秀党员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导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2013年

何梁何利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1年10月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自适应光学终身成就奖

姜文汉人物评价

姜文汉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科学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努力工作 。(《科技中国》评)

姜文汉是中国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的奠基人,在自适应光学和光束控制两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评)

姜文汉同志是中国自适应光学的开拓者,他以自己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赢得了同行和后辈的尊重,也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对党和国家利益的忠诚,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评)

姜文汉的一生是赋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为了国家需求三次转行,用十几年的坚持不懈和辛勤耕耘,在中国国内开拓自适应光学研究方向,从而使中国自适应光学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姜文汉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评)

姜文汉补充介绍

  姜文汉(1936.5.9- )光学技术专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早年从事大型光测设备研究,在精密轴系理论和技术、固定式光学测量系统等方面有开创性工作。1979年在我国首先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他在自适应光学和光束控制两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用于“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的“19单元波前校正系统”是国际同类装置中最先实用的;“21单元自适应学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星体目标实时校正成像的国家;与北京天文台合作建立的“2.16米望远镜红外自适应光学观测系统”使我国拥有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实用近红外波段的自适应光学观测系统;37单元和61单元两套自适应光学系统已分别实现水平和斜程大气湍流补偿,获得国际上未见报道的校正效果。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作为第一主持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六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文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