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宁波市名人>北仑区名人

胡西园

胡西园人物照片

北仑名人胡西园介绍

实业家

胡西园(1897年~1981年4月18日),实业家、发明家、工程师。他制造出中国第一个自制灯泡,创办中国第一家灯泡厂,被誉为“中国灯泡之父”、“中国电光源之父”和“中国照明电器工业的开拓者”。

胡西园人物简介

1897年,胡西园出生于镇海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镇海县立中学(现镇海中学)毕业,考入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学习。1921年,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3年创立亚浦耳灯泡厂。1925年,胡西园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包揽了全厂业务和主要工程制造技术,并与外资产品激烈竞争,终力挫美国产品。

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战火,工厂迁往大后方(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工厂迁回上海,胡西园主持制造出价廉长丝灯泡,耐用灯泡,并积极研制新光源。1950年,胡西园主持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日光灯。

解放前他曾担任市电器行业公会理事长。解放后,任民建中央常务理事、杨浦区政协委员。

胡西园人生经历

科技开发起家

胡西园(1897—1981),又名修籍,镇海柴桥(今属北仑)人。出身于一殷富之家。少年就读镇海中学时,便对工艺制造怀有浓厚的兴趣。后考入浙江高等工业学校。1920年毕业后,只身到上海赚钱。

当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遂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上海作为中外交流的前哨站,经济首先启动,国人竞相于此设店办厂。经济的腾飞,增加了就业、发财的机会。上海近缘的嘉兴地区、宁波地区人们纷纷携老扶幼,奔赴上海。“宁波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崛起的。

胡西园到上海后,开过店,办过厂。他先在上海创办了五金号,经销多种五金材料,继而筹建了恒昌造船厂制造轮船。不久,他听说棉纱获利丰厚,又改营棉纱。他当时是位经营者,更是位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工科毕业生,他对技术开发抱有浓厚兴趣。当时,中国的电灯泡市场完全为外国人垄断,没有国产灯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让中国人能够用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电灯泡”,他把业余时间投入到了电灯泡制造技术国产化的研究。朋友周志廉、钟训贤听说后,也加入到了研制队伍。当时,电灯泡制造工艺,虽已在国内外杂志上作过零星介绍,但系统的技术资料,还未能为国人所尽睹。胡西园等人便根据零星材料,结合实物不断琢磨、不断试验。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21年4月4日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只国产电灯泡(长丝白炽泡)。国产灯泡的研制成功,在当时确是件了不起的事。正如胡氏后来回忆所说:“在人类登上月球的今天,一只电灯泡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在六十年前的旧中国,连一根钉子也要向外国人买的时代,中国人要自己制造出一只电灯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后便是办厂投入生产问题。为了办厂,胡氏变卖了部分家产,勉强筹集到3万元原始资本,通过隆记洋行的日本人黑田,在日本购得两套制电灯泡的旧机器。1922年4月,在上海北福建路唐家弄242号租了一间房屋,因陋就简地开办了一家电灯泡制造工场。其时,成本大于销价十几倍。1922年11月,周志廉向他提供了一条信息,说有一个德国电器专家亚浦耳(OPEL)在上海甘肃路开办的小型灯泡厂枣亚浦耳公司电器厂,因经营不善,欲出让,胡氏听了十分感兴趣。1923年春,谈判成功,胡氏花2万元盘进该厂,工厂规模扩大。胡氏接办该厂后,考虑到该厂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影响,加上当时人消费有崇洋心理,决定继续沿用原来的厂名和商标。但他没有全部照搬,而是作了三点修改,第一,在厂名上冠以“中国”两字,称中国亚浦耳灯泡厂;第二,在商标“亚浦耳”前加上“国货”两字;第三,以“OPPEL”为洋文商标,“亚”字为中文商标,既可与原来的OPEL相区别,又可使中文译音不变。同时,继续聘请亚浦耳为工程师,专门在厂内设了一个研究机构,进行技术攻关。1924年亚浦耳回国后,胡氏一人独力担当起全部工作。这样,“亚”字灯泡终于打响了。

制裁与反制裁

国产灯泡的问世,意味着洋货一统天下局面的打破。为了将新生的“亚”字灯泡扼杀于摇篮之中,外商频频使出了“杀手锏”:一是收买内奸,从中破坏。奇异厂曾收买过亚浦耳厂一名职工,在配用的化学药水中暗掺碱质粉末,造成红磷不纯而断丝,从中破坏。二是在原材料供应上做手脚。中国虽是产钨大国,钨矿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但由于中国的冶炼技术落后,钨矿多廉价出口美国。美国是当时钨丝生产大国,产品质量好,但价格也昂贵。亚浦厂刚刚起步,资金有限,无力进口美国货,不得已只能由价格较廉的日本进口。可日本资本家利用亚浦耳厂对原材料需求的迫切性,常常设置骗局,从中牟利。日本大阪一家富士电料商店,派出推销员到沪,先用一批合格钨丝送请亚浦耳厂试样。一当同亚浦耳厂洽谈成功,双方订立购货合同后,便背地里做手脚,把一批发脆变质的钨丝充好货运沪。亚浦耳厂验货发觉后,一再同日方交涉,函电还往持续一个多月,但日方矢口抵赖,不肯认账。最后,胡氏请上海电业工厂联谊会出面,向日本驻沪领事馆交涉,日方总算同意退货,调换合格产品。三是,仿冒“亚”字灯泡,以假乱真。日本的电灯泡厂还将无灯头的灯泡作为原材料纳税进口,降低成本,然后在上海加工,多次冒用亚浦耳商标,在市场上鱼目混珠,损害亚浦耳灯泡的声誉。奇异厂则唆使奸商,把市场上廉价收购来的日制劣质灯泡,改头换面,冒充“亚”字牌电灯泡,在市场上推销。四是开发新产品,打击“亚”字老产品。当时,市场上行销的电灯泡,都是一种长圆形的直丝灯泡。“亚”字灯泡也是这种类型。奇异厂为挤垮亚浦耳厂,研制成一种圆形、无尖底而且把直丝改为螺旋绕丝的可乐灯泡。这种灯泡热力集中、温度高、效力强,光呈淡黄色,比起原来的长圆形直丝灯泡来说,强得多了。新产品的问世,直接威胁了“亚”字灯泡的生存。五是低价倾销。1927年,美国、德国、荷兰、匈牙利、日本等国电灯泡在中国争夺市场,互相排挤、跌价竞销,最低每只灯泡只售银元5分,不及中国灯泡成本的一半。一时,中国的电灯泡厂家纷纷倒闭,亚浦耳厂也出现销路锐减现象。

面对外商的挑战,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胡西园也采取相应措施,沉着应战。首先,以攻为守,开发新产品。当奇异厂新产品问世后,为了对付它,胡氏决定更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没有资金,他向社会公开招股。由于亚浦耳的信誉尚未建立,加上强敌压境,人们信心不足,故认购者不多。胡西园只好将投在造船厂和五金号的资本抽调出来,悉数投入到了亚浦耳厂,改厂为中国亚浦耳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改组给企业输入活力,随即购置新式喇叭头车、绕丝机等设备。胡亲自带领技术人员钻研可乐灯泡的制造技艺。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改进,终于造出与奇异厂同样的可乐灯泡。由于亚浦耳公司生产的可乐灯泡,质量好,售价低,故投入市场后,很快获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中国亚浦耳灯泡的声誉也随之大增。

1927年,胡氏又聘得留美学生冯家铮为工程师。冯到任后,悉心改良亚浦耳厂的生产程序,使直丝灯泡、可乐灯泡的质量大为提高。同时,他又着手研制充气灯泡。充气灯泡,时称哈夫灯泡,为当时市场上的最新产品。它的灯丝细而短,绕成半圆形,将泡内空气抽掉后灌入氩气及氮气。这种灯泡的灯丝不易蒸发,受震后不断丝,光呈白色,与可乐灯泡相比,照明效果更好、质量更高。由于冯氏在美期间,曾在奇异总厂实习过,因而研制工作很顺利。1928年便正式投产。可乐灯泡、充气灯泡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外商对新产品的垄断局面,迫使奇异厂不得不自动降价。亚浦耳厂击败了竞争对手。

其次,避实就虚,开拓国外市场。亚浦耳厂开发新产品,虽夺回了部分市场,但充气灯泡仍是高档商品,价格贵,买主少,并不能解决低档灯泡的销路问题。外国人的低价倾销,仍对亚浦耳厂有很大威胁。与其在有限的中国市场上耗资竞销,不如避其锋芒,向国外发展。于是,他决定将灯泡出口到南洋的印尼、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少数产品则远销澳洲、南美洲。南洋是华侨聚结地,时正值提倡国货运动兴起。南洋华侨看到国货灯泡到来,竞相购买。华侨的购买热,又带动了当地居民的踊跃购买。一时“亚”字灯泡销路很旺。胡西园以攻为守、避实就虚之策,引起了外商的恐慌。他们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中国经理,居然会有这么一招,反败为胜。他们慌忙停止跌价竞销,另搞计谋。在奇异厂的提议下,德国的亚司令、荷兰的飞利浦、匈牙利的太史令与美国的奇异厂结成国际联合阵线,在上海四川路建立起一个“中和灯泡公司”,以高价统销各厂原来生产的灯泡。另外,再生产一种价钱极廉的副品来对付亚浦耳厂。他们想用这“两条绳子”,使中国灯泡高价够不上,低价赔不起而自行消亡。但亚浦耳灯泡以光线正、用时长、质量好而已驰名各地,甚至连外商企业也竞相向亚浦耳厂订货。亚浦耳厂又一次站稳了脚。

发展中的较量

20年代的扼杀与反扼杀,以亚浦耳厂的胜利暂告一段落后。胡西园抓住有利时机,扩大了公司规模。由于亚浦耳厂信誉日高,销路大开,上海金融界巨子胡组庵、王伯元、秦润卿等人纷纷前来投资。资金的充裕,使胡氏得以实现扩厂计划,三年中,亚浦耳厂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建造新厂房。1929年,胡西园购地十余亩,在沪东辽阳路兴建了一批新式厂房。除将原有机器设备迁入外,又增添了喇叭头车、司旦姆车、封口车、排气车等机器新设备,工人也增至500人,生产能力扩大,日产长丝、可乐、哈夫等灯泡万余只。

第二步,建立玻璃厂。玻璃是制造灯泡的基本原料,当时亚浦耳厂制造灯泡所需的玻璃制品均向其他厂家订购。胡西园的心中有笔账:玻璃壳每只三分,玻璃管每磅二三角,玻璃梗每磅三四角,看起来价钱不贵,但是,对于日产上万只灯泡的亚浦耳厂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这些制品所需的原料,国内都有生产,玻璃砂每吨仅售20元左右,红丹每担才35元。为了降低灯泡的成本价,胡氏于是决定建立玻璃厂。1929年,正式投产。

第三步,横向发展,建立电机厂。为了增强公司的实力,胡氏决定走集团化之路。1931年,他招股20万,在番阝阳路购地15亩,建造了规模宏大、厂房新式、设备先进的亚浦耳第二厂(电机厂),延揽了一批懂得电机制造的专门人才,制造出电风扇、马达、电炉、电钟、无线电等多种电器产品。

通过这三大步,亚浦耳公司的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产品种类近百种。紧接着,胡氏又以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发展重点。当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初期,许多厂家为图一时的盈利,不重视产品质量,因此国货声誉不佳。对此,胡氏深恶痛绝。他在《中国国货年鉴》上撰文说:“贪一时便宜,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终将被优胜劣败之铁律作最后的判断。”胡氏的眼光放得很远,他要为中国创名牌产品。为此,他对各道生产环节的技术指标提出了几近苛刻的要求,还不惜工本,淘汰旧设备,添置先进设备。如花重金,进口了最新式的photo-meter验光机。由于胡氏的重视,亚浦耳公司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经交通大学研究所检验,亚浦耳灯泡连续通电1000小时,灯丝没有损坏,光数亦一直在80%以上。同一标码灯泡之耗电率也极为均匀,每烛光的耗电率及每瓦特流明(Lumen)数,均符合标准。对亚浦耳公司的强大,外商当然是不开心的。30年代中叶,他们又施出了新花招。1935年,奇异厂为巩固它在中国的市场,又生产出一种新的日光牌电灯泡,售价低廉,每只仅一角,并以种种优惠政策,批发给中国商人,搞倾销。当时,胡氏已是上海电器同业公会负责人。当他得知奇异厂的日光牌电灯泡并没有在中国商标局注册时,不禁计上心来,抢注了日光牌灯泡。胡氏通过电业公会,发动所有的中国灯泡厂家,每日按定额抽成,捐献一批电灯泡,并冠以“日光牌”商标,在全国各地报刊上遍登广告,每只标价仅售5分。这就造成真假“日光牌”灯泡并存现象。一时,真假不分,弄得全国各地商贩不敢贸然进货。胡氏的这招“以毒攻毒”计策,弄得奇异厂哭笑不得。奇异厂的阴谋又一次宣告失败。

硬的不行,又来软的。1936年圣诞节,德国亚司令厂送给胡西园一本装潢精致的日记本,荷兰飞利浦厂也送来一套油画日历。1937年1月,美国奇异厂赠给胡西园一枚安迪生铜质纪念章。经过这番“感情联络”,他们提出了签订联合协议的要求。根据协议,亚浦耳厂为国际单位之一;制造的电灯泡寿命不得超过1000小时;在国际贸易中要遵守统一价格。胡西园明确地答复:电灯泡的寿命,目前我们已做到1000小时,以后延长与否,当根据需要与可能,不受限制。至于海外贸易,我们有自己营销方针,不愿接受外界的任何约束。美国奇异厂还想高价收买亚浦耳商标,拉亚浦耳加入“中和”,组成五国灯泡厂联合公司,胡西园均一一回绝了。

亚浦耳公司在胡西园独立自主经营方针指导下,生产和销售稳步前进,终成为中国一家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产品品种较多的电器公司。到抗战前夕,亚浦耳公司已有四大工厂、55万资本,名列当时全国电器业之首。胡氏本人也成了近代中国电器业之泰斗,世界电器业的著名人物。

西迁、东归与新生

抗战中,亚浦耳公司受到了战争与官僚资本的打击。上海抗战爆发后,胡氏的电机厂完全毁于炮火,辽阳路总厂的机器和原料被日本人洗劫一空,战争给他以沉重打击。

但胡氏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决定西迁,以图东山再起。1939年,他在重庆设立总办事处,购买土地,建造厂房,安装机器设备,建立了亚浦耳灯泡、热水瓶、玻璃料器、制革、化工等八个工厂。

胡氏的活动,受到了官僚资本的阻挠。当时,孔祥熙系统的一个企业,也有意制造电灯泡。为了挤压亚浦耳厂,他们通过孔祥熙的关系,设置了种种障碍,使胡西园不能开工。后来,胡氏不得不请一位与孔家关系密切的人出任董事长,这才得以开工。一彼末平,一波又起。亚浦耳厂开工不久,南京电工器材厂也迁到了重庆。这是一家官办工厂。来渝后,他们依仗官势,与亚浦耳厂争夺空运优先权、原料和燃料的分配额;接着,又用高薪挖走了亚浦耳厂的技术员和大批熟练工人。这使亚浦耳一时难以调度,几乎不能开工。最后,其又乘危削价竞销。这些活动,使胡氏对官僚资本深恶痛绝。

抗战胜利后,胡氏又东归上海,全面筹划复兴工作。经与敌伪工业局反复交涉,收回了被日军芝浦电灯泡厂占用的辽阳路总厂。1938年,又在上海小沙渡路建立了第二厂:在沪西,创办了第三厂。这样,亚浦耳公司很快又恢复到了日产20万只灯泡的生产能力,较战前增长了十倍。从此,价廉物美的“国货老牌亚浦耳”,重新行销于市,风行国内外。

东迁后,胡氏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1946年,试制成了国产第一支日光灯管。1950年,正式投产。

1949年解放前夕,他拒绝去台。1956年,亚浦耳公私合营,更名为亚明灯泡厂,胡继续任总经理。1965年胡西园退休。1981年4月18日,因心脏病逝于上海。

胡西园一生,除搞实业救国之外,还十分关心社会公益事务。1926年,与沪上各方领袖共同发起组织上海市特别训练队,以改变民众的公民训练观念。“八一三”抗战时,担任上海地方协会供应组主任,为前方将士服务。西迁重庆时,任迁川工厂联合会常务理事、劝募公债运动委员会委员、全国慰劳总会工商动员部副指导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度代理全国工业协会理事长。嗣后,又参加了民主建国会的筹建工作,多次与会,成为该会骨干成员之一。1945年9月,曾与刘鸿生等七人,在重庆两次受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东归后,曾任全国工业复员协进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商会理事、第三区电工器材同业公会理事长。解放后,曾任上海榆林区政协第二届委员,杨浦区政协第三、四届委员,上海民主建国会委员等职。

胡西园补充介绍

  胡西园(1897—1981),又名修籍,镇海柴桥(今属北仑区)人。1920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工业学校。次年11月研制成首只国产电灯泡,1922年在上海创建国人自办首家电灯泡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继又盘进一家德商灯泡厂,改名中国亚浦耳灯泡厂。所制“亚”字牌灯泡以质优畅销。1925年增资改为亚浦耳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时德、荷、匈、美外商灯泡厂联合组建中和灯泡公司,-倾销,企图挤垮亚浦耳。他接连开发新产品,提高灯泡质量,加强广告宣传,又争取海外爱国侨胞支持,产品远销南洋。抗战期间,于重庆等地创办西亚灯泡厂、新亚热水瓶厂、开远松香厂、开泰化工厂、庆丰皮带厂,发展民族工业以支援抗战。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周恩来两次邀请他及刘鸿生、胡厥文、吴蕴初等座谈。继参与筹建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后任常务理事。1946年试制成首支国产日光灯管。后任全国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电器业公会理事长。解放前夕,拒去台湾。1956年,亚浦耳电器厂公私合营,更名亚明灯泡厂,任总经理。逝于上海。

  “胡西园”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