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金华市名人>义乌市名人

冯泽芳

冯泽芳人物照片

义乌名人冯泽芳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泽芳(1899年2月20日—1959年9月22日),字馥堂。出生于浙江义乌。农学家、农业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冯泽芳于1899年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赤岸乡一个农民家庭。家里除经营土地之外,还开设一个小药店,家庭经济还算富裕。冯泽芳童年在本乡读私塾和小学。14岁时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18岁中学毕业。中学毕业后,家中无力供养他上大学,于是回县在私立稠南小学当教员。一年后,考入免收学费免缴膳食费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1921年正当他专修科毕业时,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东南大学。冯泽芳按学校规定,边工作边补读本科学分,4年后学分读满,1925年获东南大学本科学历。在4年的本科学习期间,他还进行棉花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中棉形态及其分类》是关于我国种植的亚洲棉的最早著述;《中棉之孟德尔性初次报告》是孟德尔定律应用于中棉性状遗传研究的初次报道。

  1930年,冯泽芳赴美国深造,就读于康奈尔大学。1932年以《棉作田间试验技术概论》为题通过论文答辩,获得该校硕士学位。之后,他又按照在国内时已经预先想好的关于棉花0遗传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工作,借助在美国的机会,利用康奈尔大学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及丰富的参考资料,积极争取时间,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实施他的科学设想。在仅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做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并写出了《亚洲棉与美洲棉0遗传学与细胞学的研究》一篇论文,于1933年由此论文而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棉花育种工作都是纯系育种或品种间杂交育种;对棉属的分类,多以形态特征和纤维性状为主,较少采用细胞学或细胞遗传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冯泽芳为拓宽棉花种性改造的途径,大胆从事美洲陆地棉和海岛棉与中国亚洲棉的种间杂交及其后代的遗传学和细胞

  学研究。亚洲棉与美洲棉的杂交属于种间杂交,原先很难成功,到30年代初才渐有可能杂交的报道,且多由美洲棉与草棉的杂交。亚洲棉和美洲棉杂交时,亚洲棉为母本,一无所得;以美洲棉为母本,可得少量0,但F1代均不育。当时对这种不育现象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释。冯泽芳从大量的杂交试验中明确了以染色体多的美洲棉作母本,以染色体少的中国亚洲棉作父本,可以得到极少量的0,这在当时是一个新论点,并为以后的实践所证实。他根据0一代花粉母细胞第一次减数0中期染色体构型,分析了种间不易0性及0一代不育性的原因,这些观点和所提供的富有说服力的论证数据,在当时处于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冯泽芳的《亚洲棉与美洲棉0遗传学与细胞学的研究》这篇博士论文,在他回国后,由美国《植物学杂志》(BotanicalGazette)于1935年全文发表,在美国及国际同行学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1933年秋,冯泽芳学成回国。巧的是,1932年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聘请的总技师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HH洛夫(Love)打算回国。HH洛夫认为中国所种植的棉花品种不够理想,1933年他征集了31个中、美棉品种在中国南北方棉区进行区域试验。HH洛夫回美国后,就由刚从康奈尔大学回国,已任中央棉产改进所副所长的冯泽芳接替HH洛夫继续主持这项工作。经过4年的多点试验和实地考察,证明“斯字棉4号”成熟早、产量高,增产106%—667%,适于黄河流域棉区种植;“德字棉531”在长江流域表现丰产优质,平均增产148%。尤其是“斯字棉”更为突出,比“脱字棉”、“灵宝棉”增产36%,比本地小洋花(退化美棉)增产65%。这两个品种推广之后,深受农民欢迎。棉花种植区域试验为我国农作物区试之先河,对提高棉花生产和改善纤维品质起了重要作用。冯泽芳接替HH洛夫主持这项工作是着眼于生产,立足于推广,绝非为试验而试验。1934年全国中美棉品种区试在18个单位的合作下取得良好结果后,他立即通过棉业统制委员会在彰德(今安阳)和南京分别进行“斯字棉4号”和“德字棉531”的繁殖和纯系育种,为良种的推广做好准备。1936年春,我国又从美国购进2万公斤“斯字棉4号”,在黄河流域几个试验场繁殖近5000亩,秋季收得种子233万公斤。1937年推行棉种管理制度,集中推广4万多亩,这是“斯字棉”在中国大量繁殖的开始。冯泽芳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陕、豫、川省有关人员配合下,1941年使“斯字棉4号”在陕西关中和豫西一带推广100多万亩;“德字棉”在陕南和四川也达70多万亩。“斯字棉”和“德字棉”的推广不仅在抗战时期为大后方的纺织工业提供了优质棉原料,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华北普及优质棉品种、发展棉花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主要棉产区沦陷为日军占领区,抗日大后方急需优质棉。1938年冯泽芳奉命到云南工作,他发现并鉴定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的海岛棉就是离核木棉,是一种优质长绒棉。他经过进一步研究后,大力推广,几年间,推广面积达到7万余亩,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冯泽芳重视农业人才,特别是棉花专业人才的培养。1942年至1947年和1949年至1956年,他先后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教授。曾讲授棉作学、农业概论、农艺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冯泽芳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勤奋好学、精益求精。他提倡教师要联系生产实践,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他教导学生说,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除天资外,更重要的是靠勤奋学习。他在指导科学实验时,十分重视要学会收集第一手资料;对撰写实验报告,则强调严肃性、逻辑性和数据与结论的统一。他勉励学生注重自学,独立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勤学苦练,将来才能成为有用人才。冯泽芳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坚持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从各个方面为发展我国棉花生产献计出力。为宣传棉花科技知识和引导农民选用丰产优质良种,他深入浅出地写了《合于中国栽种的洋棉》、《合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等通俗读物,对推动当时的棉花生产起到了技术指导作用。此外,他还同他的学生潘家驹合译了《棉花遗传选种文献摘要》,并组织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棉花专著《中国棉花栽培学》。

  关于棉区的划分,是冯泽芳对我国发展棉花种植的又一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悉心研究,他在1936—1959年曾先后6次发表过有关我国适宜棉区的文章。他根据棉区的无霜期、温度、雨量、日照等气象因素,地势、土质、海拔等地理条件,与棉花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关系,以及农情调查、品种区域适应性等研究资料,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对中国棉区的划分由原来的三个发展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特早熟、西北内陆及华南五个棉区。指出一个棉区的棉种移至另一区种植,产量有降低的趋势。这一指导性的意见对棉花育种和良种推广有很大实用意义。30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上述分区符合客观实际,至今仍为棉花科技界所沿用。其后的棉区划分研究,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冯泽芳在20世纪30—40年代曾指出,淮河流域现在产棉不多,但从宜棉的条件来看,在疏导淮河后应成为产棉盛区。如今淮河经过重点治理,黄淮海平原已成为我国棉花生产的重点开发区,冯泽芳的预言已成为事实。冯泽芳从发展棉花生产的总目标出发,认为要发展棉花生产,必须发展棉花的加工业,使生产的棉花有销路,所以他在先划分宜棉区域,开拓植棉业,然后考虑加工工业与种植业密切配合,以便利农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的供给。他认为今后应建设好棉业区,即在最有利的环境中植棉,在棉产集中的地区发展棉纺工业,棉纺厂就地利用原料,减少运费、降低成本。这样可以扩大主要棉区,淘汰小棉区,形成大规模棉区。

  1956年,冯泽芳参加我国十二年科学规划会议,他积极倡议成立全国棉花研究所。由于这个倡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很快得到国家批准,并责成他尽快筹建。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1957年正式成立,他被任命为首任所长。棉花研究所建在棉花产地的中心区河南省安阳,他率全家由大城市南京搬到安阳安家落户,直至逝世。冯泽芳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的棉花生产事业!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冯泽芳”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