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云南省名人>红河州名人>个旧市名人

马坚

暂无马坚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个旧名人马坚介绍

著名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马坚(1906-1978),著名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字子实。

  马坚(1906.6.6-1978.8.16)

  字子实,曾用名玉书、万清、自适。云南个旧人。回族。著名阿拉伯语文和伊斯兰教专家。

  马坚6岁入鸡街小学读书,读高小时课余开始接触阿拉伯语和《古兰经》。后转入昆明云南回教高等经书并授学校,老师白亮诚寄予厚望,给他改名马坚,字子实。1922年入读昆明私立成德中学。1925年毕业,在家乡鱼峰小学任教。1928年到甘肃固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三营村师从著名阿訇虎嵩山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回教学会伊斯兰师范学校阿拉伯语速成班,继续专修阿拉伯语、伊斯兰经典教义。1931年毕业,同年12月,作为中国首届留埃学生由上海回教学会选派赴埃及留学。先后在爱资哈尔大学和达尔·欧鲁姆(阿拉伯语言学院,1946年并入开罗大学)学习8年。对阿拉伯语言、文学、宗教、伊斯兰哲学、教义、教法、历法等深入学习研究,造诣很深,深得埃及学者们的好评。1939年12月回国,任昆明私立回民明德中学校务主任,并主编《清真铎报》。194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回教学会译经委员会,着手翻译《古兰经》。1940年11月至1942年3月,在昆明主编《清真铎报》,并翻译《伊斯兰哲学史》。1942年任教于沙甸私立养正学校,1944年随校迁至昆明,并兼任云南大学教授。1945年完成《古兰经》白话文汉译本。1946年任在昆明的北京大学教授,参加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组建,并亲自在该系建立阿拉伯语专业。同年随北大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教授,直至1978年去世,曾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东语系阿拉伯语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委员,中国亚非学会理事,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曾参加1957年的亚非团结会议,1959年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成员访问伊拉克。

  马坚曾表示,一生要做两件事:一是要自己精通后在国内推广阿拉伯语,二是要译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名著,特别是要做好《古兰经》汉译本的译、注工作。马坚用毕生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培养了大量的阿拉伯语人才,翻译了众多的伊斯兰名著。同时他还将《论语》、《中国格言·谚语》译成阿拉伯语出版。对伊斯兰哲学及回教哲学有较深的研究,开创了对伊斯兰哲学史及回教哲学的研究工作。所翻译的《古兰经》,在中国伊斯兰教史、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曾评价说:“马坚具有广泛的学术兴趣,他研究的范围包括了:阿拉伯的宗教、哲学、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法律、医学、天文历法,以及中阿关系史等各方面。他在一些学术领域可以说是在国内开研究之先河,起到了填补学术空白和铺路石的作用。”

  马坚一生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阿拉伯语人才。在创建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期间,他编写阿拉语教材,系统归纳阿拉伯语语法规律,给首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阿拉伯语大学生开出了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伊斯兰宗教史、伊斯兰教育史和古兰经研究这5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此外,主编了《阿拉伯语汉语词典》。他所确立的一整套阿拉伯语语法概念和术语,奠定我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学基础,一直为国内各高等院校阿语专业沿用至今。

  主要译著:《古兰经》、《回教哲学》、《回教-》、《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论语》、《中国神州故事》、《中国格言·谚语》、《回教教育史》、《伊斯兰哲学史》、《阿拉伯通史》等;主要论文:《阿拉伯文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回回天文学对于中国天文学的影响》、《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伊斯兰哲学对于中世纪的时期欧洲经验哲学的影响》、《伊斯兰文化的光芒——纪念阿维森纳诞辰一千周年》、《中国与阿拉伯悠久的传统友谊关系》等;主编有《阿拉伯语汉语词典》,编译有《回历纲要》等。

  “马坚”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