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天津市名人>宁河区名人

刘玉清

刘玉清人物照片

宁河名人刘玉清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

刘玉清,男,汉族,1923年3月14日出生,天津宁河人,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国家心脏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8年,刘玉清本科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48年—1950年,在国立沈阳医学院附院放射科工作;1951年—1952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学系学习;1953年—195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学系工作;1956年—1958年,担任解放军胸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1958年—198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大阜外医院和心血管病研究所放射科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1981年—1983年,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1992年,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属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在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玉清主要从事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

刘玉清人物经历

1923年3月14日,刘玉清出生,天津市宁河县人。

1943年4月—1948年7月,在满洲医科大学-国立沈阳医学院(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48年1月—1950年1月,在国立沈阳医学院附院放射科工作。

1951年1月—1952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学系学习。

1953年1月—1956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学系工作。

1956年1月—1958年1月,担任解放军胸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1958年1月—198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大阜外医院和心血管病研究所放射科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

1981年1月—1983年1月,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

1987年1月—1992年1月,担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属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9年1月,在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工作。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卫生学部)。

刘玉清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

1974年前后,刘玉清在中国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

1977年,刘玉清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中国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1985年,刘玉清向中国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中国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中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刘玉清倡导、推动现代医学影像学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刘玉清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并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

21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中国的战略对策。

刘玉清展望21世纪初国际和中国医学影像学动向,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以下看法:

(一)积极开发影像诊断学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同时仍应不断提高普通放射学,尤其胸部、胃肠道和骨骼放射学诊断水平。

(二)在县或县以上医疗单位,逐步普及超声和CT,有重点地发展MRI技术。

(三)开展影像学(含普通放射学)综合诊断及优选、合理应用研究,多快好省地向广大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影像学服务。

(四)大力开展介入放射学,不断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疗效及规范化,并注意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优选、配合应用,并致力于普及推广。

(五)加强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医学生物工程学和新技术的研究,继续发挥中国影像学应用研究的优势,并致力于建设中国的实验影像学体系。

(六)对引进、研制和开发医学数字化图象贮存传输系统(PACS或DICOM)工作也应予以研究,提上日程。

国际交流

从1978年到2009年,刘玉清先后40余次出访美、日、澳、德、法、印、新、韩、马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和讲学,增进了与中国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开展学术“外交”,促使中国放射学加入亚太放射学会和国际放射学会。

1984年,刘玉清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学术报告。

1978年至1984年,先后四次参加WHO举办的放射-影像学研讨会,并于1988年任该大会副主席。

1990年4月和9月,刘玉清分别在日本全国放射学会和磁共振医学大会上做特别演讲。

1993年9月,中国大陆放射学专家组首次访台,刘玉清担任组长,拓展了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刘玉清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著出版放射影像学专著8部、参编17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7年6月

《阜外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手册》

刘玉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1月

《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图谱》

刘玉清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

刘玉清

百通-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1年

《临床心脏X线诊断学》

刘玉清

北京出版社

1962年

《心血管造影术及诊断》

刘玉清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1年

《支气管造影术》

刘玉清

人民卫生出版社

科研获奖

据2020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官网显示,刘玉清先后获2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负责人、1项参加者),5项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负责人、1项参加者),1项医科院科技成果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89年

IA-87医学图像分析仪-左室及冠脉处理临床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88年

大动脉炎的放射性诊断研究

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1987年

紫泔型先心病X线平片和造影诊断研究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1986年

非紫绀型心脏和大血管记性X线平片和造影诊断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6年

非紫绀型心脏和大血管记性X线平片和造影诊断研究

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1985年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和病理研究

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人才培养

组建学科

关于如何组建中国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刘玉清认为,根据中国国情并借鉴中国国外经验,可采取“两步走”的策略:一是先组建“独联体式”的医学影像学部,开展联合性学术活动;二是逐步组建统一的医学影像学学科。

教育理念

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刘玉清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

刘玉清根据个人的体会和教训,总结了以下几点教育理念:

一、刻苦学习,勤于实践,打好全面的专业基础。除刻苦攻读本专业外,还必须打好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解剖和病理基础,努力学习并争取以各种不同形式亲自参与临床实践,具有较广的知识面。

二、勤于总结,善于总结,处理好读书学习和工作实践的关系。对待具体业务实践,要切实注意质量,求其甚解,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同时要有韧劲,不断努力、追求。要努力读书学习,更新知识,用来指导实践,更应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查阅文献,借鉴他人经验,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形成不断向上的良性循环。这样不但能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对丰富、发展本专业的学术工作也有积极意义。对待实践、学习、总结、著述工作,不仅要刻苦努力,更要持之以恒,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包括节假日的闲暇时间。

三、爱岗、敬业,发扬为病人、为事业负责的精神。放射科医师既要精于读片及有关的技术操作,也要学习、掌握有关的临床知识,必要时自己检査病人,这样才能向病人、向临床提出有价值的放射-影像学服务。

四、跟踪中国国内外文献,不断了解学术发展动向。要以科研选题为例,既要立足于现实,更应求新,注意先进性。要按现有的条件办事,也要努力争取必要的和更好的条件。

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02年

光华工程科技奖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3年

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名医

1986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1978年

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

刘玉清人物评价

刘玉清是中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为推动中国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评)

刘玉清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勤耕不辍,多年来对心胸放射-影像学医、研、教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中国的医学影像学学科结构建设呕心沥血,他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使中国放射学跻身于世界放射学之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国际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中国医药导报》评)

刘玉清补充介绍

  刘玉清(1923.03.14- )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天津宁河人。1948年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医本科,获学士学位,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脏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以及近年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研究中业绩卓著,属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心血管放射-影像学研究领域,获8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大动脉炎的研究属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著出版放射影像学专著8部、参编17部。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玉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