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天津市名人>河东区名人

刘东生

刘东生人物照片

河东名人刘东生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 ,辽宁沈阳人,籍贯天津,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黄土之父”。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得主。

刘东生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平息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创立了黄土学,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2008年3月6日去世。

刘东生人物生平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11月22日,刘东生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父亲刘辑五(时任奉天铁路皇姑屯站站长),母亲赵博直。刘东生5岁上私塾,12岁考入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

1922-1927年,入奉天省立第二小学读书。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从奉天省立第二小学毕业,入皇姑屯私塾教师李彬清学馆学习古文半年。由于憎恨日本侵略者,尽管有志学医,仍毅然放弃应考日人所办的南满医科大学附属南满中学,另寻求学之路。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加入南开中学“海鸥游泳队”,至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后因患伤寒,未及参与比赛,便回津住院,休学年余。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完成昆明西北武定和禄劝两县大比例尺地质图,同时采集到大量泥盆纪鱼类化石。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来又旁听生物系的课程。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离开昆明到成都,参加战地服务团,在成都近郊凤凰山机场盟军第二空军(陈纳德将军统帅的部队)招待所工作。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与吴金鼎一同被调到成都彭家场军用机场招待所。不久又被调往西安盟军空军招待所,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月,重庆方面复信,邀刘东生赴渝参加地质调查所选拔考试,由尹赞勋和黄汲清分别进行面试,通过后入地质调查所工作,任技佐。同年10月,受李春昱所长派遣,与陈梦熊、姜达权一起随侯德封到湖北宜昌,勘查拟议中的长江三峡大坝坝址地质。

1949年,南京大学生物系肄业,刘东生进行了铜矿、铁矿、铜镍矿和稀有金属的找矿工作,以及水库坝址的勘探工作。

1954年,刘东生和当时的地质学一起开始了转型,刘东生参加了三门峡水库及金、铜、镍矿的勘探工作。第一次参加对黄土高原的研究考察,是在河南省会兴镇-今天的三门峡市。就在这次考察中,时年37岁的刘东生认识了他后半辈子的两件珍宝-一是黄土,一是他的夫人胡长康。

1956年,参加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钱俊瑞召集的会议,规划建设全国地质图书馆新馆,任新馆建设筹备处副主任。

1957年,就应前苏联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格拉西莫夫的邀请访问苏联,参加全苏第四纪科学大会,介绍中国第四纪研究状况。

1958年,刘东生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1961年,与孙殿卿组成中国代表团赴波兰参加第六届INQUA大会,受到王炳南大使接见。在会上所作报告“中国的黄土(Huangtu of China)”震动了国际第四纪学术界。

1963年5月,任科学考察队副队长,与队长施雅风一起带领科学考察队随中国登山协会登山队,对希夏邦马峰进行科学考察,地形测量组随即测得峰顶准确高度为8012米。

1964年,参加北京科学讨论会介绍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成果。

1966年,率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一百多名科学考察队员再次进藏,分测绘、第四纪地质与古生物、自然地理、冰川与气象、生物及高山生理五个专题,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科学考察。

1969年起,刘东生与他人合作开展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推动了地质学与医学研究的结合,对中国环境保护科学的发展和机构的建立起了积极作用。

1970年,到黑龙江克山县进行地方病水土病因调查,向研究组介绍二战结束后一美国地理杂志刊载的坦克兵指挥部按坦克运行条件分级指挥的方法,提出用图和数字表达地方病调查结果,李长生采纳这一方法,利用图解法总结出某些地学参数与地方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1973年,作官厅水库污染源调查,建立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环境污染物化学分析的实验室,应万里邀请,和涂光炽一起共同规划中国第一个区域环境规划研究项目“北京西郊环境污染调查和环境质量评价”。同年6月作为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成员,赴英国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和控制污染学术会议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活动。

1974年3月,参与组织并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克山病地学研究协作和学术交流会,促成地学、生物学和医学在地方病研究中协同作战。支持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第四纪地球化学研究室成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组”,积极承担地方病水土病因研究。

1976年,任全国食管癌病因综合考察队队长。参加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环境项目年会。

1977年,任中国托木尔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副队长、队长,同年出席第五届环境理事会。

1979年,就邀请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AU)主席Soons教授,秘书长Paepe教授访华,为中国加入INQAU奠定了基础。同年由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调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参加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并任秘书长。 刘东生曾先后到罗马尼亚、波兰、苏联、英国、法国、肯尼亚、美国、西德和瑞士等国家进行考察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1981年,调地矿部岩溶地质所,先后任实验室主任、副所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分析测试工作,在全国最早研究铀、针、锆、钛等离子交换分离技术,最早应用离子交换技术建立了铂、钯湿法分析方法和化学光谱分析测定痕量金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84年4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刘东生作了题为“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概况与第四纪研究动向”的报告。

1988年,赴挪威特隆赫姆参加第5届永久冻土国际会议。同年9月,赴意大利维罗纳参加INQUA黄土委员会和古地理委员会联席会议及南阿尔卑斯黄土国际讨论会。会前顺访比利时并看望留比中国学生。

1990年9月底,带领陈明扬、吴乃琴和徐立,在洛川黄土剖面倒数第二次冰期时段采集400余样品,并请孙枢赴瑞士开会时,将样品带到瑞士做10Be测定。同年10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团成员,对泰国、菲律宾两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受到泰国国王普密蓬陛下、代总理巴蒙,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的接见。

1991年,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十三届INQAU大会,在大会上当选为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同年年11月,刘东生前往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中的乔治王岛,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

1992年1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八五”重大项目“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15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开题。同年赴科威特参加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赴德国柏林参加INQUA执委会会议。

1994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PAGES/PEP-II会议。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全球变化国际会议。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盐湖会议。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环发大会。

1996年9月,刘东生赴地处北极北纬78度13分的斯瓦巴德岛考察。

2002年5月,赴南京参加“双沟醉猿国际科学考察年会暨裴文中科学奖励基金会成立大会”,在大会上作了主旨演讲,论述了裴文中对中国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做出的杰出贡献,提出“裴文中现象”这一概念。

2006年4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行的“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机遇”高层论坛上,作 “走向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雏形及我们的机遇”的报告。

2008年3月6日1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刘东生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刘东生对南京五通系中鱼化石,甘肃玉门下惠回铺系中的一个新种古鱼-鳕鱼,湖南临沣的鲈形鱼类,四川歌乐山哺乳动物群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0年代起致力于黄土成因的调查,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从古土壤多旋回特点,突破了传统的第四纪四次冰期学说,使之成为研究全球环境演变的重大转折基于中国黄土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并列成为环境变迁研究的三大支柱。关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季风变化的研究,建立构造-气候科学学说之典范,70年代继续开展黄土的科研工作,并带动了第四纪地质学发展,建立了国际上公认的洛川黄土标准刻面,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其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有力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刘东生领导的研究项目涉及的黄土研究“中国的黄土”、“黄土与环境” 和扩展的黄土研究“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去15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和发展趋势”,“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

主要著作

[1] Susceptibility time series of the Baoji scetion and the bearings on paleoclimatic periodicities in the last 2.5 M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17(1993),33-38.(with Ding Zhongli,Yu Zhiwei and Rutter,N.)

[2] Stepwise coupling of monsoon circulations to globalice volume variations during late Cenozoic.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7(1993),119-130.(with Ding Zhongli)

[3] Pedostratigraphy of Chinese loess deposits and climatic cycles in the last 2.5 Myr.Catena.20(1993),1/2,73-91.(with Ding Zhongli and Rutter,N.W.)

[4] Monsoon variation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during the last 12,000 years-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the sediments in the Siling Lak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8(1993),7,577-581.(with Gu Zhaoyan,Liu Jiaqi,Yuan Baoyin,Liu Rongmo,Liu Yu,Yaskawa,K. )

[5] Interglacial dustfall and origin of iron oxides-hydroxides in the paleosols of the Xifeng loess section,Chia.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2(1993),1,91-100.(with Guo Zhengtang,Fedoroff,N.,An Zhisheng)

[6] Shift of monsoon intensity on the loess plateau at ca.0.85 Ma BP.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8(1993),7,586-591.(with Guo Zhengtang,Fedoroff,N.and An Zhisheng)

[7] 约0.85Ma前后黄土高原区季风强度的变化.科学通报,38(1993),2,143-146.(合作者:郭正堂,Fedoroff,N.,安芷生)

[8] 全新世与上次间冰期气候差异的古土壤记录。第四纪研究,(1993),1,41-55。(合作者:郭正堂,Fedoroff,N.)

[9] 全球变化过程的数学模拟和定量预测。第四纪研究,(1993),2,97-108。(合作者:刘承祚)

[10] 中国黄土磁性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第四纪研究,(1993),3,281-87。(合作者:刘秀铭,Show, J)

[11] 第四纪古气候变化非线性动力学初步研究-黄土粒度曲线的奇异谱分析。第四纪研究,(1993),2,193-02。(合作者:余志伟,丁仲礼)

[12] 《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三)》。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合作者:安芷生)

[13] Paleoclimatic periodicity over the past 2.5 Ma recorded in loess-soil sequence.In:《Advances in Geosciences(2)》(Wang Sijing ed.)379-389,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92.(with Ding Zhongli)

[14]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第四纪研究,(1992),1,12-23。(合作者:丁仲礼)

[15] Quaternary research in China.In:《Proceedings of Korea-china quaternary-prehistory symposium》(Sohn p.ed),54-68,1992.(with Han Jiamao and Yuan Baoyin)

[16] 黄土石英"就地"成因10Be与黄土侵蚀速率。《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三)》(刘东生,安芷生主编),84-91,科学出版社,1992。(合作者:沈承德,易惟熙,周正,Beer,J.,Oeschger,H.,Bonani,G.,Suter,M.,Wolfli,W.)

[17] Loess-soil stratigraphy in China and bearing on climatic history in the last 2.5 Ma.In:《Advances in Geosciences(2)》(Wang Sijing ed.),390-406,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92.(with Ding Zhongli)

[18] A coupled environmental system formed at about 2.5 Ma in East Asia.Palaeogeog.Palaeoclimatol.Palaeoecol.,94(1992),223-42.(with Ding Zhongli,Rutter,N.and Han Jingtai)

[19] Magnetic mineralogy of Chinese Loess and its significance.Geophys.J.Int.,108(1992),301-308.(with Liu Xiuming,Shaw,J.,Heller,F.and Yuan Baoyin)

[20] 中国第四纪地质与环境。《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三)》(刘东生,安芷生主编),31-37,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合作者:吴锡浩,安芷生,卢演俦)

[21] 中国北方气溶胶、降尘和古气溶胶中微量元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三)》(刘东生,安芷生主编),101-107,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合作者:张小曳,安芷生,陈拓,吴锡浩,张光宇,朱光华,汪新福)

[22] 《Loess,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Science Press,Beijing,1991.

[23] 《Quaterna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Science Press,Beijing,1991.

[24] 德日进对中西科学交流的贡献。大自然探索,10(1991),3,106-112。(合作者:卢演俦)

[25]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an abrupt climatic shift in North China at about2.5M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6(1991),10,852-856.(with Ding Zhongli,Han Jingtai and Liu Chun)

[26] 1.8Ma 以来黄土-深海古气候对比。科学通报,(1991),18,1401-1403。(合作者:丁仲礼)

[27] Climatic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loess and deep-sea cores:a structural approach.In:《Loess,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Liu Tungsheng ed.),168-186,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Ding Zhongli,Rutter,N.,Evans,M.E.and Wang Yuchun)

[28]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三)时间标尺。第四纪研究,(1991),4,336-348。(合作者:丁仲礼,余志伟)

[29] INQUA”S contribution to understanding global change:The state of the art. In:《Special ProceedingsReview Reports for Symposia of the XIII INQUA Congress(Beijing)》,3-5,1991.(with Faure,H.and Mumer,N-A.)

[30] 中国南海沉积物中有孔虫的氧同位素研究。第四纪研究,(1991),1,55-63。(合作者:顾兆炎,陈明扬,郑淑蕙,陈成业,刘妍)

[31] The rock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alan and lishi format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in:《Loess ,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liu tungsheng ed.),30-47,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Han Jiamao,Hus,J.J.,Paepe,R.and Vandenberghe,R.E.)

[32] 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的磁学性质。第四纪研究,(1991),4,310-325。(合作者:韩家懋,Hus,J.J.,Paepe, R.,Vandenberghe,R.E.)

[33] 中国黄土磁颗粒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科学(B辑),(1991),6,639-644。(合作者:刘秀铭,Heller,F.,许同春)

[34] 低温岩石磁学与黄土磁颗粒特征。科学通报,(1991),2,125-128。(合作者:刘秀铭,Heller,F.,许同春)

[35] Rock magnetism of low 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 of magnetic particles in loes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6(1991),16,1369-1373.(with Liu Xiuming,Heller,F.and Xu Tongchun)

[36] Paleomagnetic and paleoclimatic studies of Chinese loess.In:《Loess,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Liu Tungsheng ed.),61-81,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Liu Xiuming,Show,J.,Heller,F.,Xu Tongchun and Yuan Baoyin)

[37] Baoji-type pedostratigraphic section,loess plateau,north-central china.quat.sci.rev.,10(1991),1-22.(with Rutter,N.,Ding Zhongli and Evans,M.E.)

[38] Comparison of isotope stages 1-61 with the Baoji-type pedo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north-central china.can.j.earth sci.,28(1991),7,985-990.(with Rutter,N.W.and Ding,Zhongli)

[39] 10 Be in loess.In:《Loess,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Liu Tungsheng ed.),48-60,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Shen Chengde,Beer,J.,Oeschger,H.,Bonani,G.,Suter,M.and Wolfli,W.)

[40] 中国黄土石英中的10Be 研究-Ⅰ."自身成因10 Be"与黄土源区侵蚀速率。中国科学(B辑),(1991),7,752-758。(合作者:沈承德,易惟熙,周正,Beer,J., Oeschger,H., Bonani,G., Suter, M., Wolfli,W.)

[41] Quaterna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In:《Quaterna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498-504,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Wu Xihao,An Zhisheng and Lu Yanchou)

[42] 黄土中磙性矿物的穆斯堡尔效应及其磁化率机理解析。科学通报,(1991),13,1011-1013。(合作者:徐立,陈明扬,李哲)

[43] Origin of magnetic minerals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tions in Chinese loess.In:《Loess,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Liu Tungsheng ed.),279-288,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Xu Li, Chen Mingyang, Maher,B.A.and Banerjee,S.K.)

[44] Study on three dust storms in China:Concentrations and source characteriz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mineral aerosol particles.In:《Loess,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Liu Tungsheng ed.),199-212,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Zhang Xiaoye,An Zhisheng,Arimoto,R.,Chen Tuo,Zhang Guangyu,Zhu Guanghua and Wang Xinfu)

[45] A detailed terrestrial geomagnetic record for the interval t.0 Ma,In:《Loess,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Liu Tungsheng ed.),147-156,Science Press,Beijing,1991.(with Zheng Hongbo,An Zhisheng and.Shaw,J.)

[46] 《黄土 第四纪地质 全球变化(二)》,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

[47] 《黄土 第四纪地质 全球变化(一)》,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

[48]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二)古气候与全球变化。第四纪研究,(1990),1,1-9。(合作者:丁仲礼)

[49]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on the loess in China,In:《Greenhouse Effect,Sea Level and Drought》(Paepe,R., Fairbridge,R.W.and Jelgersma,S.eds.),217-224,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1990.(with Han,Jiamao)

[50]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In:《Recent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Ren Mei”e and Lin Chao eds.),214-234,Science Press,Beijing,,1990.(with Zheng Du and Wang Fubao)

[51] The long-term paleomonsoon variation recorded by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Central China.Quaternary International,7/8(1990),91-95.(with An Zhisheng.Lu Yanchou, Porter,S. C., Kukla, G., Wu Xihao and Hua Yingming)

[52] 2.5 Ma 前后中国北方气候转型事件的初步确定。科学通报,(1990),14,1090-1092。(合作者:丁仲礼,汉景泰,刘椿)

[53] Thirty-seven climatic cycles in the last 2.5 M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5(1990), 8, 667-671.(with Ding Zhongli, Liu Xiuming, Chen Mingyang and An Zhisheng)

[54] 中国黄土的土壤地层与第四纪气候旋回。《黄土 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一)刘东生(主编),34-46,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合作者:丁仲礼,刘秀铭,朱照宇,汉景泰,陈明扬)

[55] 中国中部黄土地层学。《黄土 第四纪地质 全球变化》(二)(刘东生主编),115-133, 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合作者:Kukla, G., 安芷生)

[56] 黄土频率磁化率与古气候冷暖变换。第四纪研究,(1990),1,42-50。(合作者:刘秀铭,刘东生,Heller, F., 许同春)

[57] The global surface energy system and the geological role of wind stres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1989),43-54.(with Ding Zhongli,Chen Mingyang and An Zhisheng)

[58] 洛川黄土地层学。第四纪研究(1989),2,155-168。(合作者:安芷生,Kukla, G.)

[59] 加速器质谱计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9(1989),1,103-114。(合作者:陈铁梅,李坤,郭之虞,陈佳洱)

[60] 10Be与黄土的堆积演化。 中国科学(B辑),(1989),7,744-751。(合作者:沈承德,Beer,J.,Oeschger, H., Bonani, G., Suter, M., W?lfli, W.)

[61]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一)黄土地层。第四纪研究,(1989),1,24-35。(合作者:丁仲礼)

[62] 250万年以来的37个气候旋回。科学通报,34(1989),19,1494-1496。(合作者:丁仲礼,刘秀铭,陈明扬,安芷生)

[63] 中国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与成因及其对第四纪研究的意义。中国科学(B辑),(1989),4,441-448。(合作者:刘秀铭,许同春)

[64] 晚更新世黄土堆各物中的10Be记录。第四纪研究(1989),2,169-176。(合作者:沈承德,Beer , j., Oeschger, H., Bonani, G., Suter, M.W?lfli,W.)

[65] 地球环境中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中国第四纪研究,8(1989),1,1-11。(合作者:沈承德,易惟熙)

[66] Pleistocene climates in China dated b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Geology,16(1988),811-814.(with Kukla,G.,Heller,F.,Liu Xiuming,Xu Tongchun and An Zhisheng)

[67] The Chinese loess in Xifeng,Ⅰ. The primary study on magnetostratigraphy of a loess profile in Xifeng area,Gansu Province.Geophys.J.,92(1988),345-348.(with Liu Xiuming,Xu Tongchun,Liu Chun and Chen Mingyang)

[68] The Chinese loess in Xifeng, Ⅱ.A study of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loess from Xifeng.Geophys.J.,92(1988),349-353.(WITH Liu Xiuming and Xu Tongchun)

[69] 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Science Press,Beijing,1987.

[70] The periglacial phenomena on loess plateau,China.In:《Loess and Periglacial phenomena》(Pécsi,M.and French,H.M.eds.),141-149,Akadémiai Kiadó,Budapest,1987.(with Guo Xudong and Dong Guangrong)

[71] Uegageomorphic features a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oess.In: International Geomorphology 1986 Part Ⅱ(Gardiner,V.ed.),241-255,John Wiley & Sons Ltd, Nes York,1987.(with Yuan Baoyin)

[72] Paleoclimatic cycles in northern China:Luochuan loess sec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3-26,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Yuan Baoyin)

[73] Loess distribution map of China.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140-144,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Yuan Baoyin,Wei lanying,Bateer and Han Jingtai) [74]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and chronology at Lantian Man localities.In:《A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192-203,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An Zhisheng,Kan Xiaofeng,Sun Jianzhong,Wang Junda,Kao Wanyi,Zhu Yizhi and Wei Mingjian)

[75] The paleosol complex X5 in the China loess plateau-A record of limatic optimum during the last 1.2 Ma.Geojournal,15(1987),2,141-143.(with An Zhisheng,Zhou Yizhi,Sun Fuqing and Ding Zhongly)

[7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quartz oxygen isotope in Chinese loess and soils.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291-302,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Gu Zhaoyan and Zheng Shuhui)

[77]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ipids in loess and paleosol of Luochuan section,China.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311-321,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Jia Rongfen and Yuan Baoyin)

[78] Magnetization and sedimentation history of loess in the central loess plateau of China.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147-163,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Heller,F.,Meili,B.,Wang Junda and Li Huamei)

[79] A primary study on magnetostratigraphy of a loess profile in Xifeng REA,Gansu Province. 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 》(Liu Tungsheng ed.),164-174,China Ocean Press ,Beijing,1987.(with Liu Xiuming,Xu Tongchun,Liu Chun and Chen Mingyang)

[80] Retransported loes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China.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70-75,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Péwé,T.L.and Slatt,R.M.)

[81] 10Be in Chinese loess.In:Aspects of Loess Research(Liu Tungsheng ed.),277-82,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with Shen Chengde,Beer,J.,Oeschger,H.,Bonani,G.,Suter,M.and W?lfli,W.)

[82] Palaeoclimatic and sedimentary history fro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loess in China.Geohys.Res.Lett.,13(1986),11,1169-1172.(with Heller,F.)

[83] 马兰黄土的10Be记录。《地球化学文集(庆祝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专辑)》,199-203,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合作者:沈承德,陈明扬,袁宝印)

[84] 《Loess and the Environment》.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7.

[85] 中国第四纪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第四纪研究,6(1985),2,1-8。

[86] 《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87] The loess paleosol sequence in China and climatic history.Episodes,8(1985),21-28.(with An Zhisheng,Yuan Baoyin and Han Jiamao)

[88] 中国第四纪地层和更新统上新统界限。中国第四纪研究,6(1985),2,9-18。(合作者:丁梦林)

[89] 中国黄土区第四纪脊椎动物。中国第四纪研究,6(1985),1,126-36。(合作者:袁宝印,高福清,孙福庆)

[90] 洛川北汉寨黄土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地球化学,(1984),2,134-137。(合作者:安芷生)

[91] 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层位与黄土-深海沉积古气候旋回的对比。人类学学报,3(1984),2,93-101。(合作者:丁梦林)

[92]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palaeoenvironment of China since the late Tertiary.In:《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Environment》Vol.l:Geology and Palaeoclimatology(Whyte,R.O.ed.),11-40,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1984.(with Ding Menglin)

[93] Desert and loess environment in China since the Quaternary.In:《Quaternary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Proc.3 of 27th IGC,Moscow,185-97.(with Dong Guangrong and An Zhisheng)

[94] 猛犸象在中国生存的时间及其分布上的意义。《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仇士华等主编),111-120,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合作者:黎兴国)

[95] Magnetism of Chinese loess deposits.Geophys.J.R.astr.Soc., 77 (1984), 125-141 (with Heller,F.)

[96] 关于元谋人化石地质时代的讨论。人类学学报,2(1983),1,40-48。(合作者:丁梦林)

[97] 晚第三纪以来中国古环境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4(1983),1,15-28。(合作者:丁梦林)

[98] 天山的风成黄土。《科学考察专集-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地质和古生物》,123-130,新疆人民出版社,乌鲁木齐,1985。(合作者:顾雄飞,郑洪汉)

[99] Aeolian processes and dust mantles (loess) in China .In:《Quatemary dust mantles of china》,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1-17,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Canberra,1982.(with An Zhisheng and Yuan Baoyin)

[100] Pleistocene Stratigraphy and Plio/Pleistocene boundary in China.In:《Quaterna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China》(Liu Tungsheng ed.),1-6,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82.(with Ding Menglin)

[101] A satelite images study on thd dust storm at Beijing on April 17-21,1980.In:《Quaternary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China》,49-52,China Ocean Press,Beijing, 1982.(with Chen Mingyang and Li Xiufang)

[102] 第四纪气候波动的形式-黄土和深海沉积记录的对比。《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研成果选集(第一集),113-121,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合作者:袁宝印)

[103] Quaternary vertebrates and their life environment in loess regions of China.In:《Quaternary dust mantles of China》,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57-68,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Canberra,1982.(with Yuan Baoyin,Gao Fuqing and Sun Fuqing)

[104] Magnetostratigraphical dating of loess deposits in China.Nature,300(1982),431-433.(with Heller,F.)

[105] Geological and Ecological Studies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I:《Geology,Geological History and Ori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Science press,Beijing & Gordon and Breach,Science Publisshers,Inc.New York,1981.

[106] Geological and Ecological Studies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Ⅱ《Environment and Ecology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Science Press, Beijing & Gordon and Breach,Science Publisshers,Inc.New York,1981.

[107] A review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d Qinghai-Xizang Plateau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recent years. Geog.J.,147(1981), 23-26.(with Sun Hunglieh)

[108] 黄土物质成分和结构与水保持的关系。水土保持通报,(1981),1,16-19。(合作者:文启忠,郑洪汉,安芷生)

[109] 云南省环境质量模型与克山病分布的关系。地球化学,(1981),2,142-50。(合作者;余志成,姚在永)

[110] The dust fall in Beijing,China on April 18,1980.Geol. Soc. Am. Special Paper 186, (1981),149-157. (with Gu Xiongfei, An Zhisheng and Fan Yongxiang)

[111] 我国地方性氟病的地球化学问题。地球化学,(1980),1,13-22。(合作者:陈庆沐,余志成,袁芷云)

[112] Loess deposits and palaeoclimatic evolution since the Pleistocene in China.IGC, Paris,1980, (with Wen Qizhong, An Zhisheng, and Zheng Honghan)

[113] 中国黄土的古气候记录及其反映的古气候演化。《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5)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第四纪地质 地貌》, 77-82,地质出版社,北京,1980。(合作者:文启忠,郑洪汉等)

[114] 罗马尼亚的第四纪地质。《出国参观考察报告(罗马尼亚、扎伊尔、塞浦路斯、英国地质地球化)》,39-48,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1980。(合作者:文启忠,郑洪汉)

[115] 国外第四纪地质研究。《70年代地质地球化学进展》,372-384,贵州人民出版社,贵阳,1980。(合作者:郑洪汉)

[116] 普及提高环境科学水平为人民造福。环保科技,(1979),1,1-2。

[117] 卅年中国黄土的研究。《参加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上)》,6-8,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1979。(合作者:文启忠,郑洪汉,安芷生)

[118] 黄河中游黄土的古气候记录和第四纪古气候旋回。《参加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上)》,1-5,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1979。(合作者:文启忠,郑洪汉,韩家懋,王俊达)

[119] 中国黄土的地质环境。科学通报,23(1978),1,1-19。(合作者:安芷生,文启忠,卢演俦,韩家懋,王俊达,刁桂仪)

[120] 磷肥与环境保护问题。环境地质与健康,(1975),2,7-13。

[121]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构造运动。地质科学,(1974),3,209-220(合作者:杨理华)

[122] 环境污染问题与地学工作者的任务。地球化学,(1973),1,1-4。

[123] 当前环境科学中的若干课题。《环境地质与健康(第一号)》,4-8,科学出版社,北京,1973。

[124] 环境地质学的出现。环境地质与健康,(1972),4,2-12。

[125] 环境地质介绍。《地质参考资料》,215-22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1972。(合作者:李长生)

[126]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科学出版社,北京,1966。

[127] 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

[128] 黄河中游黄土。科学出版社,北京,1964。

[129] 第四纪地质问题。科学出版社,北京,1964。

[130] The"Huangtu"(loess)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Vith International Gongress of Quaternary ,Warsaw 1961, vol. IV: Symposium on Loess, 503-524,1964.(with Chang Tsunghu)

[131] 关于第四纪地层划分问题。《第四纪地质问题》,45-64,科学出版社,北京,1964。(合作者:刘敏厚,吴子荣,陈承惠)

[132] 中国北方第四纪地层的某些问题。《第四纪地质问题》,65-76,科学出版社,北京,1964。(合作者:王克鲁)

[133] 中国第四沉积物区域分布特征的探讨。《第四纪地质问题》,1-44,科学出版社,北京,1964。(合作者:杨理华,陈承惠)

[134] The"huangtu"(loess) of China. Report of the V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Quaternary, Warsaw 1961, Vol. IV (1964):Symposium on Loess, 503-524. (with Chang Tsunghu)

[135] Informe sobre la exspedicion cientifica al Monte Shisha Pangma,1964.Trabajos en el Simposio de Pekin de 1964, 505-506. (with Shih Yafeng)

[136] 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初步报告。科学通报,(1964),10,928-938。(合作者:施雅风)

[137] 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初步报告。《一九六四年北京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77-287,科学出版社,北京,1964。(合作者:施雅风)

[138]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Mount Shisha Pangma scientific exzpedition .《Contributions at the 1964 Peking Symposium》, 279-292, 1964. (with Shih Yafeng)

[139] 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工作方法。1-17,化北地质科技情报,(1963),1,7-12。

[140] C14方法测定绝对年龄及其应用。地质快报,(1963),24,1-8。(合作者:陈明扬,黎兴国,崔德惠)

[141] 含于钙质结核中化石的醋酸处理方法。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7(1963),3,278-285。(合作者:高福清)

[142] 记陕西兰田等地点的利齿猪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7(1963),4,291-304。(合作者:李玉清)

[143] 河南洛阳东沙坡层的中新世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7(1963),4,352-356。(合作者:李玉清)

[144] 鄂尔多斯中华弓鳍鱼的发现及其在地层上的意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7(1963),1,1-30。(合作者:刘宪亭,苏德造)

[145] 中国黄土。地质学报,42(1962),1-14。(合作者:张宗估)

[146] The loess in China. Scientica Sinica, XI(1962),5,687-706.(in Russian) (with Chang Tsunghu)

[147] 湖南临澧鲈形类一新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6(1962),2,121-129。(合作者:刘宪亭,唐鑫)

[148] 气候标志及中国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中国地质,6(1962),1-9。(合作者:刘敏厚,吴子荣,陈承惠)

[149] 西安兰田间新生界地层剖面。地质科学,4(1960),19-208。(合作者:丁梦林,高福清)

[150] 新黄土和老黄土。地质月刊,(1959),5,22-25。

[151] Die Verbreitung les Lob in den Provinzen Shansi und Shensi (Gebiete des mittleren Hoangho,China).Geologie, 8(1959),2,123-130.(with Wang Tingmai, Wang Kehloo and Wen Chichun)

[152] 三门峡水库第国纪地质会议讨论片断。地质科学,6(1959),179-181。(合作者:朱海之)

[153] 黄河中游山西陕西一带黄土的初步观察。中国第四纪研究,1(1958),1,255-257。

[154] 黄土野外工作方法的若干问题(一)。地质论评,18(1958),5,368-274。

[155] 南京附近五通系泥盆纪鱼化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第15号,科学出版社,北京,1958。(合作者:潘江)

[156] Chinese loess map of shanxi and Shanxi regions.Science Record, New Ser.2 (1958),5, 167-174. (with Wang Tingmai, Wang Kehloo and Wen Chichung)

[157] 山西陕西黄土分布图。科学记录,新2 (1958),5,145-51。(合作者:王挺梅,王克鲁,文启忠)

[158] 中国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分布图的拟制。中国第四纪研究,1(1958),1,30-32。(合作者:张宗祜)

[159] A new Cretaceous palaeoniscoid fish from Yumen of the Chiuchuan Basin, Western Kansu.Vertebrata Palasiatica,1(1957),2,103-133。

[160] 三门系地层的新构造运动。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163-169,科学出版社,北京,1957。(合作者:黄万波,王挺梅)

[161] 青海东部海相三叠纪地层新知。地质知识,5(1955),23-34。

[162] 狼翅鱼的分类和对于地层划分的意义。科学通报,3(1952),1/2,77-81。

[163] 山东莱阳恐龙及蛋化石发现的经过。科学通讯,(1951),11,1157-1162。

[164] 四川歌乐山哺乳动物群。中国地质学会志,30(1950)43-90。(合作者:杨钟健)

[165] 评巍敦瑞著"猿、巨人及人"。地质论评,14(1949),75-79。

[166] Note on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Acanthodians from China. Palaeontological Novitates, 4 (1948), 1-6.

[167] 中国脊椎动物化石研究之概况。中国古生物学会讯,1(1948),8-13。

[168] 评杨钟健著"中国云南禄丰之哺乳爬行动物"。地质论评,13(1948),3/4,240-243。

[169] 山西省蔚氏县蔚氏系(Pliocene)脊椎动物化石采集记。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第8号(1948),273-291。(合作者:杨钟健)

人才培养

刘东生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中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50多年来,刘东生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研究人才,现已成为科研战线的中坚,学生中已经出了5位院士,1位科学院副院长,多位所长,还有大批研究骨干,如学生安芷生、刘嘉麒、丁仲礼、朱日祥、郭正堂 。

刘东生人物评价

您是我一直尊敬的老师,是我们的老前辈,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专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刘东生先生所完成的开创性研究跨越了许多领域,不仅启迪了他的同辈研究者,而且影响了整个一代青年科研人员,他对人生的热情与乐观,对科学的探索与追求,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日祥院士评

刘东生先生一生取得的辉煌的学术成就和崇高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地学界乃至整个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我们后辈永远学习的榜样,刘东生先生一生的光辉事业和伟大人格已经在我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著名古生物学家,古鸟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

刘东生后世纪念

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

2009年3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刘东生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在被被北京召开。大会举行了“刘东生星”(58605号小行星)的命名仪式、《纪念刘东生院士》 文集和 《黄土与干旱环境》的首发式。

铜像

2010年11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刘东生纪念室举行了刘先生的铜像揭幕仪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所长和铜像创作者、古脊椎所高级工程师赵忠义加了揭幕仪式。

2017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土研究之父”刘东生铜像落成典礼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东区学园四举行。2017年是刘东生诞辰100周年,3月6日是刘东生逝世九周年的忌日。在典礼正式开始前,在场全体师生为刘东生默哀一分钟。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地质地球所所长朱日祥高度评价了刘东生一生对世界黄土事业的贡献:“刘先生是一个有国家情怀的人,只要是国家需要的,他就会洒下热血”。

邮票

2022年9月7日,第九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首发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地质学家刘东生四位科学家入选

刘东生补充介绍

  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生,天津人,辽宁沈阳出生。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又旁听生物系课程。1944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地质部工程师。1949年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生物系肄业。建国后,任地质部地质矿物局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4纪地质实验宣研究员,西安黄土和第4纪地质实验室主任,并兼任过中国科技协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宣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与第4纪地质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名誉主任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技馆馆长、国家环保局环境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环境顾问组组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尼泊尔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理事、国际第4纪研究联合会副主席、主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资深院士。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国际杰出第4纪地质环境学家、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08年3月6日1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刘东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