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名人鲜学福介绍
鲜学福,男,汉族,1929年1月21日出生于四川阆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矿山安全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3年,鲜学福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56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1956年—1960年,成为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助教;1960年—1964年,在前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1960年—1978年,成为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讲师;1978年—1989年,先后担任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长;1989年,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鲜学福长期致力于矿井煤层气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工作。
鲜学福人物经历
1929年1月21日,鲜学福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的一个小商人家庭。
1949年—1953年,在中国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1956年,在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6年1月—1960年1月,成为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助教。
1958年,国家开始选拔留苏学生,被学校推荐参加考试并被录取,随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培训俄语。
1960年—1964年,在前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习,师从鲁诺克学习水力采煤技术,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0年1月—1978年1月,成为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讲师。
1978年1月—1989年1月,先后担任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长。
1989年1月,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鲜学福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鲜学福从理论和实验验证解决了国际上有争议的瓦斯吸附键问题;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突出区煤的结构,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整地建立了包含地电场、地应力场、地温场的煤层瓦斯渗流理论;建立的衡量煤层气特性的指标和改进的煤层气初始压力、含量及采区涌出量的计算方法;系统地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的力学方法;最早领导实践了近距离煤层保护层开采及瓦斯抽放技术;用功能转换原理,提出了预测瓦斯突出临界压力的计算式;合作建立了开采保护层时单层和多层系统煤层气越流的固气耦合渗流计算方法;进行的岩盐开采理论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实现了盐矿水溶开采工艺与技术的革新。
20世纪60年代留苏回国后,鲜学福到重庆大学采矿系负责科研工作,重庆的南桐、中梁山煤矿都面临层间距只有7厘米至8厘米的保护层开采问题,风险系数极大,鲜学福与团队日夜驻扎于此,成功取得突破,最早实践了近距离煤层保护层开采及瓦斯抽放课题,之后,鲜学福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煤层瓦斯理论与应用研究上。
20世纪70年代,鲜学福与团队提出了煤层中的瓦斯是致灾因素但同时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学术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煤矿瓦斯安全工作重点逐渐由治理措施转化为防治结合,鲜学福开创性地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带)预测的力学方法,并系统建立了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多个煤矿上煤层瓦斯开采的技术难题和生产问题。
进入21世纪后,鲜学福意识到天然气的对外高度依存将严重威胁中国能源安全后,便带领团队进行页岩气开采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针对中国地质赋存条件,指导实施了全球首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试验,为中国能源与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了新路径,并成为中国能源科技研究领域一项代表性成果。
实验室建设
据2020年6月最美奋斗者官网显示,鲜学福与他人合作创建了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学术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鲜学福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与他人合著专著7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6年12月
《石门巷道中动力现象的变弹模光弹性实验研究及预防》
谭学术,鲜学福著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年
《层状岩体破坏机理》
鲜学福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3年
《地学中的变弹模光测试验技术及计算方法》
鲜学福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年
《复合岩体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鲜学福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年
《岩石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鲜学福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声震法提高煤层气抽采率原理》
易俊,鲜学福,姜永东著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5年5月
《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理论与技术》
鲜学福
科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鲜学福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08年
多相震荡射流及其在低渗透性煤层中抽采瓦斯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3年
非线性科学在岩质边坡爆破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
1999年
水射流辅助道具切割破碎硬岩石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8年
煤矿开采深部瓦斯涌出的预测方法及区域治理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7年
煤层气(沼气)涌出规律的研究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8年
用力学方法研究南桐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的预测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教育理念
鲜学福认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十分关心青年学生,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事业的希望。在政治上向共产党靠拢,学术上有所造就,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
鲜学福认为,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就是要把自己研究的对象摸清楚,工科讲究的是技术,理科研究的是自然规律,但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他们的目的都是实事求是,摸清研究对象,对于当前不遵循实事求是这一规律而出现的学术造假和腐败问题,鲜学福强调,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要人去做的,那么首先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学会做人,同时,鲜学福也指出,并不是每个人自己都想要去造假,而是因为当前社会上各种诱惑太多;但也正因为此,我们要学会讲诚信,更要实事求是。要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年轻人,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人才会有进步;而只有认识自己的优点,人才会有信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鲜学福认为,当前社会发展迅速,需要来自各方各面的人才,年轻人只要踏实肯干,认真钻研,就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作为教育者,尤其是高等学府的教育者,应当注重年轻人的培养,注重结合实际借鉴先进的培养模式。对于现在国内外学术氛围的不同,鲜学福指出,中国国外的教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中国的教育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小,鲜学福强调,教育教学有着众多的标准,决不能用一个模式来框定,同时,鲜学福也告诫青年学生们在进行自己的专业选择时,要时刻想着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
专业、学科建设
1977年恢复高考后,鲜学福和几个教授一起在重庆大学创办了中国国内首个矿山工程物理专业。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鲜学福所带领的采矿工程学科先后于1992年和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
指导学生
据2020年6月重庆大学官网显示,从1979年在重庆大学招收第一个采矿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7年招收博士研究生,鲜学福已为国家培养博士近50人、硕士10多人,培养的学生当中有26人被提为教授,18人提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8人成为博士生导师,2人为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学成果奖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鲜学福曾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年份
荣誉称号
1989年
全国优秀教师
1999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0年
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鲜学福人物评价
鲜学福是中国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瓦斯(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 。(中国工程院评)
鲜院士永远在做基础研究,并且与国际接轨,从不搞基金项目,就算有机会也会给学生,如果要评分,他在他的岗位上,是可以接近满分的 。(重庆大学教授周翔评)
鲜学福长期以来严格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刻苦钻研,以人民科学家、教育家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多年如一日,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齐鲁网评)
在成为鲜老师的学生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细致的修改意见,从鲜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待科研、学术、教学的认真、严谨和专注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2015级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殷宏评)
鲜学福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爱国爱教爱生,始终将教书育人置于首位,严谨细致对待教学,严慈相济对待学生,鲜学福严谨治学、谆谆教诲,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格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规范和道德情操;他满怀立己达人的师者情怀,作为学科建设的掌舵人,鲜学福非常重视学科的梯队建设,在对中、青年人的扶持上,总是创造条件让他们锻炼成长,并资助学生出国深造,在教学科研上,他有意识地提拔年轻学者担负起重大攻关项目牵头人重任,在学术上,他反对迷信权威,在组织学术例会上,总是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鲜学福用行动实践了自己治学为国、科技兴国的信仰,他执着探索、攻坚克难、爱教爱生、立德树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评)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鲜学福一直紧盯国家能源需求,为中国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领域、矿井煤层瓦斯开采理论及工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重庆大学报》评)
作为一位学者, 鲜学福院士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是毋庸置疑的专家;作为一位长者,鲜学福院士的为人更是让人钦佩,他在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后,依然极为谦逊,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术研究 。(《南充日报》评)
鲜学福补充介绍
鲜学福(1929.1.21- )我国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瓦斯(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四川省阆中市人,1964年毕业于莫斯科矿业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煤炭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全国自然科学煤炭科学技术术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地学部委员,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煤炭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矿井煤层气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从理论和实验验证解决了国际上有争议的瓦斯吸附键问题;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突出区煤的结构,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整地建立了包含地电场、地应力场、地温场的煤层瓦斯渗流理论;建立的衡量煤层气特性的指标和改进的煤层气初始压力、含量及采区涌出量的计算方法;系统地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的力学方法;最早领导实践了近距离煤层保护层开采及瓦斯抽放技术;用功能转换原理,提出了预测瓦斯突出临界压力的计算式;合作建立了开采保护层时单层和多层系统煤层气越流的固气耦合渗流计算方法;进行的岩盐开采理论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实现了盐矿水溶开采工艺与技术的革新。
已培养博士50多人、硕士10多人。他所带领的采矿工程学科先后于1992年和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合著专著7部。198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获“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鲜学福”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