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四川省名人>成都市名人>邛崃市名人

伍肇龄

暂无伍肇龄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邛崃名人伍肇龄介绍

伍肇龄(1826—1915),字崧生,四川邛州(今邛崃)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张之万榜二甲二十三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后授编修、侍讲及侍讲学士。

长期从教,先后主讲邛州书院、成都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任山长多年,培育人才众多,有“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名士半门生”之誉。工书法,善诗文。着有《石堂藏书》、《石堂诗抄》等,并与董贻清等合修《直隶绵竹志》。

伍肇龄生平

清咸丰十一年(1861),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因伍嵩生在翰林院任职时,曾是权臣肃顺的座上宾,故遭到株连,被罢黜削职为民。遣返大邑故乡后,先被乡绅聘到邛崃书院任主讲,后又到成都锦江书院、尊经书院等处任山长(即校长),故人们都叫他“伍山长”。伍嵩生曾在成都3个书院主持讲学30年,他与大臣李鸿章是同榜进士,又同入翰林院,交谊甚厚。

所以,李鸿章曾为锦江书院亲笔书写一副门联:“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佳士半门生。”云南学政张锡荣是伍嵩生的学生,他曾经去钱沟村拜见恩师,写下了《竭恩师夜宿清源市》的诗歌。

伍嵩生在成都办学很有成就。他的大名在成都各界引起了轰动。李鸿章专电成都总督:“老友嵩生,品高望重,齿暮家贫,诸冀垂青。”讲学30年后,按照清代制例规定应复原职。所以,伍嵩生后来又回到了朝廷任编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升为翰林院侍讲,1907年又升为侍讲大学士。后来伍嵩生年迈,申请辞职回乡养老,被批准回到四川定居于成都。

有一年秋天,伍嵩生散步到九眼桥,沿着锦江往下闲游,来到了唐代女诗人薛涛遗址吟诗楼旁。他见旧楼已废,遍地断瓦残垣,荒草野竹丛生,满目凄凉,深有感触。回家之后,他急写了一份奏章呈朝廷,要求修复成都名胜古迹——望江楼。

1910年,奏章获批准,伍嵩生遂接旨领衔修复望江楼。公园建成后,园中有重要建筑崇丽阁(即望江楼)、濯锦楼、吟诗楼等。尤以望江楼最为壮丽,高30米,共4层,两层为八角形,两层为四角,角尖为鎏金顶。宝顶直刺苍穹,角檐高啄凌空,很有气势。望江楼修复后,伍嵩生对其中的吟诗楼、井前亭、五云馆等均有题咏。

1911年,伍嵩生参加保路同志会,走在去制台衙门请愿队伍的最前列。1915年,伍嵩生病逝于成都,终年86岁,被安葬于凤凰山。他的门生——近代历史学家、教育家张森楷为尊师撰写了墓志铭。伍嵩生的家乡大邑县出阝江镇镇钱沟村,至今尚有伍家院落及桅杆存在,为后人缅怀。

伍肇龄简历

伍肇龄[现代]字崧生,邛州(今四川邛崃)人。清翰林。工书,善古文词,主讲锦江书院十余年,迁士颇众。年八十余卒。《益州书画录续编》

伍肇龄补充介绍

  伍肇龄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石堂诗钞>,<尊经书院二集>

  [小传]

  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后解任归蜀,历任锦江书院、尊经书院院长。光绪初,西蜀文士多出其门。卒年八十余。善诗及古文词,工书法。著有《石堂诗钞》、《尊经书院二集》八卷,又与文□、董贻清合纂《直隶绵竹志》五十五卷行世。《邛崃县志》有传。

  “伍肇龄”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