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滩名人卢德铭介绍
卢德铭(1905年6月9日—1927年9月23日),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卢德铭在1926年北伐中升任二营营长,兼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参谋长。1927年,卢德铭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为掩护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为纪念卢德铭,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修建了卢德铭烈士革命陵园。2009年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卢德铭人物生平
卢德铭,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双石乡狮子湾(今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民主村狮子湾)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卢安炳通书理,因此幼年受良好的私塾教育,1919年就读白花高等小学堂。
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在学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阅读《新青年》、《洪水》、《马克思传》、《共产主义ABC》书刊,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关心时事,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军阀连年混战强烈不满,认为:“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只有靠枪杆子的实力才行。”
1924年初,卢德铭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因路途遥远错过考期,通过老同盟会员李筱亭推荐,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看到李筱亭写给他的举荐信,直接出考题“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卢德铭即席应试,文章激情飞扬,有理有据,忠胆毕露。孙中山阅后满意之极,当即推荐入学并提点他务必言行一致。最终,卢德铭被破格批准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队。
1925年2月,卢德铭任东征学生军侦探长,率学生军60人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数次化装潜入陈炯明军侦察情报,提供了大量兵力、将官部署、火力配备的信息,为主力部队做出正确的战斗指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925年11月,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卢德铭任该团二营四连连长,随部队在广东西江、高要、广宁一带反击地主武装,帮助当地成立农会,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军先锋,卢德铭随团进发。6月初,率部坚守渌田镇,打垮进攻部队,并主动发起反击,最终全歼敌人。在平江、汀泗桥、贺胜桥战斗中,卢德铭表现优异,战功卓著,晋升为第一营营长。攻克武昌后,独立团改编为第二十五师第73团,卢德铭任参谋长。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委派担任团长。时值“马日事变”后,湖南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杀害,上级党组织决定把在湖南工作的一批领导骨干转移到武汉。卢德铭利用职务便利,将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安排在警卫团担任各级干部,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卢德铭与团参谋长韩浚、团指导员辛焕文研究,决定响应南昌起义,利用张发奎的调令将部队带走。8月2日,他率领警卫团2000官兵东下,前往江西南昌参加起义。然而,当部队抵达奉新县时,得知起义部队已南下,未赶上南昌起义,并且由于张发奎部队的堵截,警卫团与南昌起义部队联系中断。于是改变计划,将部队带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休整待命,并与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夏曦取得联系。夏曦命令卢德铭继续参加南昌起义。当途经武汉时,当地党领导向警予请示中央,否定了夏曦的命令,令其返回原部队。卢德铭在农协干部护送下返回修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
1927年9月9日,卢德铭率领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委员,并任起义部队总指挥。当天,率起义部队一团从修水西门出发,到渣津一带宿营。
10日,攻下朱溪厂,越过修水、平江边界,打下了平江的龙门厂。
11日,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腹背受敌,情况危急。为保存革命实力,他反对硬拼,当即组织反击,然后安全撤退,带领一团向浏阳转移。起义部队原计划夺取长沙,后因双方力量悬殊,各起义部队先后遭到挫折。此时,党内出现意见分化,一方面师长余洒渡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另一方面毛泽东提出改变攻打长沙,转向山岭中进行武装割据的主张。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作战计划和主张,支持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
20日中国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领导下,由浏阳文家市出发,向井冈山进军,经桐木、小枧,22日到达萍乡芦溪宿营。
23日拂晓,部队从芦溪更田村宿营地出发,江西军阀朱培德部队江保定保安特务营,和江西第四保安团从萍乡赶来尾随追击,部队行进在离开芦溪15华里的山口岩时,后卫第3团遭敌军数路夹击,部队损失严重。
为掩护部队前进,卢德铭挺身而出,从前队折回,带领一个连抢占高地阻击特务营和保安团,同时指挥被打散的第3团官兵向前卫部队靠拢,在此过程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胸,壮烈牺牲。毛泽东痛惜不已,叹道:“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卢德铭人物轶事
1924年初,卢德铭从报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他大喜过望,赶忙返乡,向父亲卢安炳提出要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一直希望儿子苦读成才,走仕途或商道光宗耀祖的卢安炳听说他要投笔从戎,当即铁青着脸断然否决了儿子的要求,说:“你还是好生读书奔前途,以后哪怕回家当个教书先生都行,就是不准去摸枪搞炮的,自古以来,当兵的有几个好下场的?不准去!” 卢德铭耐心做父亲的工作,把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投笔从戎的念头向父亲一一道来,最后终于消除了父亲的顾虑。
1924年,卢德铭被分到黄埔军校二期辎重兵队插队学习。他珍惜这次机会,刻苦学习,门门军事科目争前列,军校政治生活他也积极参与,尤其喜欢登台演讲。当国民党右派杀害廖仲恺,在军校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卢德铭代表学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讲到激动处,他捶胸顿足,声泪俱下,听众深受所感。
孙中山来校视察时,蒋介石特意介绍了卢德铭的出色表现。孙中山满意地夸奖道:“全校学生要以卢德铭为楷模。” 孙中山对卢德铭的赞许,一时传遍全校。
卢德铭成就贡献
1925年,卢德铭在陈炯明讨伐战中多次侦查,提供了大量军事信息,为战斗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1926年,卢德铭在第一次北伐战役中率部坚守渌田镇,为主力部队夺取攸县创造了有利条件;攻克平江、汀泗桥、贺胜桥,顺利打开了武昌的门户,为第一次北伐成功奠定了基础。
1926年,卢德铭利用职务之便将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安排在警卫团,既增强了共产党对警卫团的控制力,又为革命保留了优秀的人才。
1927年,卢德铭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在被追击中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卢德铭人物评价
何应钦视察黄埔军校时赞到:“这个卢德铭,文武兼备,将来会是一个将才。”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典礼上称赞:“革命需要大批有为青年,大家要以卢德铭为楷模。”
叶挺在第一次北伐成功后称赞:“德铭身先士卒,有勇有谋,实为我军栋梁之才。”
毛泽东在他牺牲后赞道:“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2009年9月,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卢德铭后世纪念
1982年,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在卢德铭牺牲地修建了卢德铭烈士革命陵园。
1987年,它成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5年4月被列为江西省萍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
1996年9月,卢德铭家乡自贡市自流井区为纪念卢德铭烈士将仲权镇中学改名为德铭中学。
卢德铭补充介绍
卢德铭
(1905-1927)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总指挥,革命烈士。
四川省宜宾县(今自贡市)人,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宜宾县双石铺狮子湾一个地主家庭。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在校期间积极投身-。1923年中学毕业后决心投笔从戎,1924年春赴广东报考黄埔军校。因路途遥远错过考试时间,经本乡一个国民党员介绍,面见孙中山,并经孙中山面试合格,破例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重兵队学习。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战役,任学生军侦察长。1925年6月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部组织科员。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师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调任该团四连连长。从1926年5月起,率部随独立团向湖南进军,担任北伐先锋。在攻克攸县、平江县城及湖北汀洒桥、贺胜桥的战斗中,英勇顽强,指挥若定,表现相当突出,深得叶挺的称赞。攻打武昌时,又取得了显著的战绩。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他升任团参谋长。1927年5月中旬,随叶挺参加了平定鄂军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叛乱的战斗。
1927年6月,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在武昌组建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经张云逸推荐,他出任该团团长。他根据党的指示,在团内积极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大力加强部队建设,使该团成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具有很强战斗力的武装。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后,特别是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武汉地区的革命形势日趋恶化,一些地方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如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等来到警卫团,组成干部连,他对这些同志十分关心与尊重,有事常与交谈,注意发挥其骨干作用。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大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他接到党关于参加南昌起义的指示后,于8月2目率全团官兵2000余人由武汉乘船东下,在阳新县黄颖口登陆,沿江西武宁、德安路线向南昌前进。到达修水后,与指导员辛焕文、参谋长韩泼商定去武汉向党中央报告。在汉口找到了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人向警予,将警卫团的情况向她作了汇报。向警予请示中央后,要他立即返回部队,参与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他离开部队后,警卫团与中共湖南省委也取得了联系,并与驻扎在修水、铜鼓两地的平江、浏阳工农义勇军等合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
9月初他返回部队时,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在进行紧张准备。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在安源成立了领导起义的指挥机关--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同时以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为基础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任师长,他任起义的总指挥。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他在修水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授旗,宣布起义开始,并指挥第一团从修水出发,向平江进军。先在平、修边界的渣津镇压了从修水带来的8名恶霸,继占龙门厂。本拟经长寿街进占平江,却在距长寿街15华里的金坪发生邱国轩团叛变事件,起义军损失很大。他收集打散的部队,退向平、浏边界,与毛泽东指挥的第三团取得联系后,转向浏、铜边界,9月17日在浏阳与第三团会合。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会师文家市。在当晚召开的前委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提出的放弃攻打长沙的作战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粤赣边农村进军的正确意见,批评了余洒度坚持“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为最终作出经萍乡退往湘南的正确决策和实现文家市转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7年9月20日,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离开文家市,踏上了沿湘赣边界农村向湘南迸发的新征途,开始了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战略性转变。起义军9月22日到达萍乡上栗市,24日到达芦溪,25日清晨向莲花进发时,遭敌伏击。危急关头,为了掩护部队转移,他挺身而出,率领一个连担负阻击敌人的任务,不幸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年仅23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卢德铭”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