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四川省名人>成都市名人

陈翔鹤

陈翔鹤人物照片

成都名人陈翔鹤介绍

中国作家、出版家、文史专家

陈翔鹤,1901年出生于重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出版家、文史专家。年轻的时候,他与好友一起组织的社团浅草社、沉钟社以及创办的刊物《浅草》《沉钟》,便受到鲁迅先生的重视。1938年在白色恐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地在党的领导下工作。解放后,他筹办并长期主编《光明日报》的副刊《文学遗产》,使其成为中国研究古典文学的重镇。此副刊也成为国家主席毛泽东最喜欢看的读物。后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兼主编《文学研究集刊》。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致病而死。

陈翔鹤生平简介

1901年3月19日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19年毕业于成都省立一中。1920年考进上海复旦大学。1922年在上海曾与林如稷、邓均吾、陈炜谟组织浅草社,创办《浅草季刊》。同年又办《文艺旬刊》。1923年转学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班,专攻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年后执教。

自1927年至1936年先后在山东、河北省等校任教。“七·七”抗战爆发后返回故乡,次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成都分会常务理事。1939年经周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文艺界抗战活动。

同年又到爱国学生较为集中的国立六中四分校任教,并从事地下党的工作。1941年后因遭反动当局的恐吓威胁,被学校解聘。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执行委员。1947年成都“六·二”事件后,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在李劼人庇护下得以脱险。解放后,陈翔鹤历任川西文教厅副厅长、川西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先后任《文学遗产》和《文学研究季刊》的主编和《文学评论》常委编委等职。

“文革”期间,因写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而遭诬陷,在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下,于1969年4月22日含冤辞世。

陈翔鹤基本简介

陈翔鹤(1901-1969)现代作家。重庆人。1919年毕业于成都省立一中。1920年考进上海复旦大学、1923年转学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学习,专攻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1923年起,和林如稷、冯至等组织“浅草社”、“沉钟社”,从事文学活动并在山东、吉林、河北等地教书。1939年经周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抗战爆发后返回故乡,次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成都分会常务理事。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执行委员。在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下,于1969年4月22日含冤辞世。有小说集《不安定的灵魂》,剧本《落花》等。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一些忧郁悲观而又苦苦挣扎的青年知识分子,带有作者自身的投影。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四川参加革命文艺活动和爱国民主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并负责《文学遗产》的编辑工作。此时创作有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1961)、《广陵散》(1962),在题材处理和性格塑造上很有特色,曾引发过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小高潮,受到读者欢迎。作品在60年代被定为反动小说,认为“不是批判地而是用同情和欣赏的态度突出了陶渊明思想中的某些消极的东西”,更严重的是将《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的命意上升为政治斗争的表述,说它是影射,“恶毒的攻击党的庐山会议”,“险恶地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鸣冤,煽动他们起来和党抗争到底”。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陈翔鹤选集》 。

陈翔鹤补充介绍

  陈翔鹤 (1901~1969)

  笔名陈祥和。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与冯至等人组织浅草社、沉钟社,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员会执行委员。1949年后历任川西教育厅副厅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遗产》、《文学季刊》主编,《文学评论》常务编委。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陈翔鹤选集》、《不安定的灵魂》、《独身者》、《鹰爪李三及其他》,中篇小说《写在冬空》,剧本《沾泥飞絮》、《狂飙之夜》、《落花》、《雪霄》、《圣诞节之夜》等。

  “陈翔鹤”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