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西省名人>忻州市名人>原平市名人

张廷桢

张廷桢人物照片

原平名人张廷桢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廷桢(1909-1983),又名张廷秀,山西省原平市人。1930年参加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组织抗日义勇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历任中央教导大队总支书记,北京市公安总队长、政委,公安军干部部长,北京市卫成区副政委,北京市政协常委。1955年授少将军衔。1967年8月因病离职休养。病休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部队的建设。1983年在北京逝世。

概述图来源

张廷桢人物生平

张廷桢原名张廷秀,1909年生。原平市上长乐村人。

1930年在崞县中学上学时,参加了驱逐国民党崞县县党部的学生运动和农民反对农业附加税的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主编《抗日半月刊》。宣传抗日救国,组织抗日义勇军,在县城和农村开展抗日宣传讲演。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县党支部组织委员、支部书记。1935年在同蒲铁路段山西省职工委员会做建党和工运工作。1938年2月赴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中央社会部训练班学习。1938年7月到1945年8月,先后担任中央教导大队总支书记、组织股长、政治处副主任、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1942年,陕北革命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全面封锁,经济上受到极大困难。党中央适时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粉碎敌人妄想困死共产党、八路军的图谋。中央警卫团在张廷桢等人带领下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做到了自给自足。同时,为了保证中央首长集中精力处理国家大事,还给中央首长进行供粮代耕。1944年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1000多人在延安隆重举行警卫战士张恩德追悼大会。张廷桢在会上介绍了张恩德生平事迹后,毛主席作了即席讲演,这便是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最初稿。从此,“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

解放战争时期,张廷桢任中央警备团政委。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中央决定撤出延安。任弼时任司令员,陆定一任政委,张廷桢任副政委,带领部队执行前卫任务掩护党,中央在陕北各地转移。转移途中,张廷桢带领两个班的兵力,直接负责毛主席的安全。6月,胡宗南5个旅扑向中央前委驻地王家湾。张廷桢率领一个排与敌人机智英勇地周旋了三个小时,掩护了中央首长和机关的安全转移。在佛道山和高桥两次战斗中,英勇作战,受到中央的嘉奖。

1948年3月,张廷桢率领部队护卫党中央毛主席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张廷桢率领中央警卫团部分部队,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的番号率先进入北平,他任总队长兼政委。为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北平做警卫准备工作,同时还负责先期入城的北平市委,市军管会首长彭真、叶剑英和中央机关的警卫任务。当年9月,张廷桢任中央公安纵队二师政委。建国前后,他多次完成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的警卫任务,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保卫工作;10月1日开国大典,他任阅兵副总指挥和天安门的警卫负责人;12月6日,毛主席第一次率团出访苏联,他护送到中苏边界等等。

新中国建立以后,1951年,张廷桢任中央警卫师政委;1956年任公安军干部部长;1957年,任总参警备部副部长;1959年1月,北京卫戍区成立,他任副政委。1955年授少将军衔。

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和过度的操劳,1960年8月他离职医病休养,1967年正式离休。1983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张廷桢人物评价

张廷桢一生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平易近人;在工作中忠诚贯彻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他重视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强警卫部队的建设,完成保卫党中央、保卫首都的任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次受到中央和上级的嘉奖。

张廷桢补充介绍

  张廷桢(1909—1983)原名张廷秀,1931年参加组织原平省抗日义勇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原平县组织委员,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中央教导大队总支书记,政治处组织股股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办公室总支书记,中央教导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延安 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 政治委员, 北平市公安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公安警卫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兼干部部部长,北京卫戍区 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7年8月因病离职休养。张廷桢同志病休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部队的建设。1983年1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张廷桢”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