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名人王志均介绍
王志均(1910年8月3日—2000年12月24日),山西昔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医科大学教授。
王志均于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1946年7月任国立贵阳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1950年从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2000年任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教授;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王志均长期从事胃腺、胰腺分泌的调节机制,消化器官活动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以及脑-肠肽的细胞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王志均人物生平
1910年8月3日,王志均出生于山西昔阳。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生理学。
1939年,在昆明中心医学院任教。
1941年—1946年7月,任国立贵阳医学院生理学副教授、教授。
1946年,在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学习进修。
1950年,从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9月—1953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副教授。
1953年,被国务院批准授于终身教授职称。
1953年—2000年,任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教授。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0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王志均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40年代,王志均做了移植胰狗肠释放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学研究,阐明迷走—胰岛素系统,发现交感神经对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作用,证实了迷—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意义,发现有些胃肠激素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提出细胞保护可能是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之一的假说。
20世纪50年代,王志均在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影响的研究中,提出在营养物质被吸收入血之前,消化器官本身的活动可能即已影响代谢活动这一思路,经过论证,生理性刺激消化道,即可通过迷走—胰岛素系统和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启动代谢过程。文革结束后,王志均又开拓了脑肠肽对代谢调节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王志均设计出一种“胃肠四通瘘”技术,来代替常用的“巴氏小胃”技术,证实了“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王志均开展了消化道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发现胰多肽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等,说明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某些胃肠肽的重要功能之一。
学术论著
截至2000年12月,王志均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专著6部 ,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1]王志均.幽门螺杆菌:掀起对胃十二指肠病认识的革命[J].生理科学进展,1996(2期):101-106.
[2]王志均.关于内分泌概念的相对性和发展[J].生理科学进展,1983(3):6-8.
[3]顾增发,王志均.胰多肽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细胞保护作用[J].生理学报,1983(02):98-104.
[4]王志均.发现促胰液素的故事[J].生理科学进展,1979(02):44-45.
[5]汪建英,王志均,李振甲,等.胃粘膜萎缩大鼠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的变化及其与内源性PG_s等的关系[J].生理学报,1987(1).
[6]汪建英,郭燕世,王志均.胃蛋白酶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生理学报,1985(06):25-31.
[7]王德民,苏秉雯,王志均,等.泥炭腐植酸对大鼠慢性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2).
[8]汪建英,王志均.胃粘膜Na~+-K~+-Mg~(2+)-ATPase在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的作用[J].生理学报,1988(03):4-11.
[9]汪建英,王志均,李振甲.6-Keto-PGF_(1α)和TXB_2在胃粘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J].生理学报,1986(05):11-19.
[10]朱文玉,屠亚红,王志均.生长抑素对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J].科学通报,1988,33(7):546-546.
[11]王志均.中国生理学史[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
[12]汪建英,郭燕世,王志均.胃蛋白酶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J].生理科学,1984(Z1).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56年7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
北京
1964年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四届代表大会
大连
1978年10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
青岛
1981年11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
桂林
1985年5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
成都
1994年5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九届代表大会
武汉
1998年9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二十届代表大会
庐山
科研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的影响——十二年工作总结
全国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1985年
脑—肠肽在消化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1986年
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教育思想
王志均对于培养科学人才,应当重点培养有知识、有创新能力和有事业心的“三有”开拓型人才。他主张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行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用启发诱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而不是时时处处管起来。
教学方法
王志均在教学中主张启发式,反对照本宣科,引导学生去思维、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调把智能培养放在第一位,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二位。他撰文阐述自己对教育的意见,人才要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体魄健康、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民族自尊心、不计名利、勤劳节俭的青年一代,我们的祖国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讲授课程
1950年,王志均任教于北京医学院期间,给学生讲授“生理课”、“人体生理学 ”等课程。他还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讲授“消化生理课”等课程。
20世纪80年代,王志均开设“消化和内分泌”课程。
培养成果
截至2000年12月,王志均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进修生50余名,大多都是高、中级专业人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万有教授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王德炳教授等。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53年
终身教授职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7年
伯乐奖
北京医科大学
1990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1年
国家教委“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王志均人物评价
“王志均先生淡泊名利、高风亮节,是‘东西方哲学的完美结合’、‘爱国主义的典范’、‘启发式教育的倡导者’。”(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评)
“王志均先生及其他所属的那个知识群体,是一个人文精神很强的群体。他们从事科研时是极其严谨的,但他们视野开阔,志向高远,亦可以说是有着人们现在常说的‘终极关怀’意识。这样的关怀,世界与人类需要,对人自身亦有益处。”(病理生理学家韩启德院士评)
“父亲(王志均)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主动放弃各项优待,一生清廉俭朴。他做学问、做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风范,留给了我和我的后代,这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王志均女儿王宪评)
“王志均是中国生理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对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医学部评)
王志均补充介绍
王志均(1910年8月3日—2000年12月24日),出生于山西昔阳。生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王志均出生于山西太行山区土地贫瘠的昔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贵祥在乡务农,母亲田氏在家操持家务,家中还有姐、弟、妹各一人。家境虽不富裕,但尚能维持。王志均少年时代在本乡读小学,学制7年,除国文、算术外,还念了四书、《诗经》等。王志均学习刻苦努力,每学期总是名列前茅,深得本家一位祖父王敦临先生赏识,常以古人读书治学的故事启发、鼓励他努力学习。王志均在王敦临先生影响下学了大量文史方面的书籍,打下了良好的文、史基础。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而辍学,在家务农。
两年后,王志均考入美国教会在山西办的铭贤中学,该校收费较少,还可工读以解决上学的各项开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该校还设立一种奖学金,奖励高中三年总成绩第一名又升入大学的学生,奖金额为大洋200元。王志均以高中三年总成绩第一,又考入清华大学而获1932年度的这一奖金;此外,山西省和昔阳县也为本省考入国立大学的学生每年分别提供大洋100元和70元的资助。王志均主要依靠这两笔经济来源读完了清华大学生物系,于1936年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36年,王志均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生理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之大,已无法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王志均于1939年停止了在协和医学院的进修,奔赴西南抗日后方,先后在昆明、贵阳新建的医学院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志均获得美国的一项奖学金,于1946年赴美国进修,师从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著名消化生理学家艾维教授。1950年,博士论文《移植胰脏狗的小肠释放的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学测定》通过答辩,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02年英国学者观察到盐酸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血液循环调节胰液分泌。1943年又从小肠黏膜分泌物中提取出另一种调节胰液分泌的激素——促胰酶素。进一步阐明两种激素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生理意义,以及神经和激素在调节胰液分泌中各自的作用,成为当时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且也是极其艰难的一个课题。王志均创造性地将狗的带胰主导管的胰钩和胰头部的一部分胰腺切下,移植于皮下,使胰导管与右侧第二0(剪去0尖)相连,于是胰液从0流出体外,解决了上述研究的难题。他的《移植胰脏狗的小肠释放的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学测定》这篇博士论文发表于1951年《美国生理学杂志》第164期,第一次详细阐明了各种食物在小肠中刺激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情况,引起国际同行学者的高度关注。该论文成为消化生理学研究的经典参考文献,至今仍被一些生理学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
1950年,王志均冲破了美国政府对留美中国学生回国的重重阻挠,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任教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医科大学)。
王志均热爱教育事业,并配合教学,筹建消化生理实验室,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带领青年教师和进修生开展消化生理学研究工作。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利用食道瘘狗进行假饲,证明假饲可通过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引起胃液的分泌。这个实验结果,引起王志均的关注,并且他认为其中也一定会有体液因素的参与。为此,他观察了假饲对血糖的影响,发现在取消肾上腺髓质作用的条件下,假饲则引起血糖浓度的降低。然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观察了进食活动、胃机械扩张、小肠区域和胰导管等部位对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并对其神经体液机制和中枢定位进行了分析。这一系列工作进行了长达12年之久,发表了多篇反映研究进展的论文,并先于美国学者RH昂格(1969)5年,在1964年《科学通报》第8期上发表了《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的影响——十二年工作总结》的论文,较全面地阐明了胰岛素的神经反射性调节和迷走胰岛素系统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进食活动中对糖代谢调节的颉颃作用。这篇论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文革”后,开展了“脑—肠肽在消化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工作,提出脑内的肽能神经有可能参与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影响的中枢机制。这项研究工作获1985年北京市和1986年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王志均利用自己设计的胃肠四通瘘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胃体、胃窦、十二指肠对胃液分泌的作用,证明了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题将研究结果发表于《生理学报》1965年第28期。
20世纪70年代,国际学术界提出“细胞保护”的概念。王志均以学术的敏感性认为,细胞保护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的重要科研领域,于是立即开始了探索胃肠肽的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发现胰多肽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等,说明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某些胃肠肽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关于“细胞保护作用——胰多肽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和半胱胺诱发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保护作用”、“胃肠激素及前列腺素在预防胰岛B细胞损伤及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分别获卫生部1986年、1987年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王志均执教50多年,培养学生数千人,桃李满天下。1987年北京医科大学特别授予他“伯乐奖”。他在一篇文章中自述:“我不喜欢专做科研,我对教学有兴趣,愿意做教师兼做科研。这就是我的志愿,一个平凡人的普普通通的志愿。”王志均在教学中主张启发式,反对照本宣科,要引导学生去思维、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调把智能培养放在第一位,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二位。他说:“我深深体会到,讲课是一门艺术,当教师的应当花些力气研究它。”他撰文阐述自己对教育的意见,如《关于高等学校的智能培养问题》、《关于培养研究生的几个问题》、《关于培养科学道德问题》、《治学之道》等。他写道:“我认为一个人才绝不是仅仅是有知识而已,在德智体三方面有一不合格,就可能成为废品。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体魄健康、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民族自尊心、不计名利、勤劳节俭的青年一代,我们的祖国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王志均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生物科学进展》主编等职务,对我国生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在生理学会理事会换届时,前任理事长冯德培院士对王志均说:“不选你当一任理事长,历史将是不公正的。”
王志均院士直至晚年仍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为国家培养生理学人才,撰写著作,推动学科的发展。“老牛心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他常以他所喜欢的前人的这句话鼓励自己。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王志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