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西省名人>运城市名人>稷山县名人

王雷震

王雷震人物照片

稷山名人王雷震介绍

王冰清长子

王雷震(1898~1983),字雨辰,山西省稷山县城关东街人,王冰清长子。幼读私塾、高小,稍大升运城省立中学,中途辍学任小学教师。1916年稷山丙辰农民起义失败,其父被杀,王雷震含愤于1919年考入山西陆军学兵团(后改称斌业中学),并攻读机械及军事理论专门课程,学习六年。毕业后,在傅作义部队戎马生活大半生,历任国民党军队排、连、营、团、师长、教育长、副军长(陆军中将)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和一系列重要的抗日战役。

王雷震个人生平

王雷震,1898年出生于山西稷山。 山西陆军学兵团第二期步兵科毕业。

1932年3月,出任第73师(兼师长傅作义)第218旅(旅长曾延毅)第435团(团长苏开元)第2营少校营长。

1933年2月,升任第59军(兼军长傅作义)中校副官长;6月,第59军番号撤消,改任第73师(兼师长傅作义)副官处中校主任。

1936年3月19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7年1月,调升独立第211旅(旅长孙兰峰)第422团上校团长;12月,所部改称第73师(师长刘奉滨)第211旅(旅长孙兰峰)第422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8年10月,第422团直属第73师,仍任上校团长。

1939年6月,升任新编第31师(师长孙兰峰)少将副师长。

1940年8月,调升暂编第17师(辖三团)少将师长。

1942年1月31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

1943年7月22日,升任暂编第3军(军长孙兰峰)少将副军长。

1945年2月20日,晋任陆军少将;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10月,调任包头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11月7日,兼任包头城防司令部(兼司令董其武)副司令。

1946年1月,兼任包头市市长、自卫大队大队长;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7月9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48年3月,调任第35军(军长郭景云)少将副军长;12月12日,在察哈尔怀来与人民解放军作战时兵败被俘。

1949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3月,获释后出任国防部驻绥部队指挥所(主任董其武)少将高级参谋;9月19日,在绥远归绥随部起义;12月,出任绥远省无职军政干部招待所总所主任。

1950年1月19日,调任人民解放军绥远省军区(兼司令员傅作义)包头军分区司令员;3月,当选包头市各界人民代表协商委员会(主席郑天翔)副主席;5月,兼任包头市游民收容改造及流散军人处理委员会主任委员;8月10日,调任包头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1951年9月,调任陕坝军分区(司令员杨维垣)第一副司令员。

1952年8月,调任绥蒙军区(司令员乌兰夫)高级参谋;9月7日,绥蒙军区改称蒙绥军区(司令员乌兰夫),仍任高级参谋。

1954年3月,转业后出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参事室(主任博彦满都)参事。

1955年5月,当选政协包头市(主席高锦明)委员。

1977年12月,当选政协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尤太忠)委员。

1983年10月12日,王雷震在北京病逝。

王雷震人物事迹

爱国思想

王雷震富有爱国主义思想。1933年任五十九军上校副官时,随军长傅作义参加抵抗侵略、保卫古都北平的长城抗日战役,主持前线通讯后勤指挥工作。1936年,任三十五军四二二团团长,率部参加绥东红格尔图以及绥北百灵庙和大庙的抗战。1937年,王雷震先后参加大同、平型关、忻口、太原等抗日战役。忻口会战时大军云集,王雷震所部臂缠黄布印王字以为标志,坚守阵地,军纪严明,有“黄王团一之称。太原战役中,率所部坚持苦战,力挫顽敌。1938年离石抗战后,王雷震率所部挺进绥南,收复和林县,并参加喇嘛盖、绥东旗下营、清水河和偏关、河曲战役。1939年,王雷震任三十一师副师长,指挥过朔县、神池以及由绥西五原进攻包头的重要战役。1940年春,傅作义调动兵力,用掏心战术奇袭五原日军司令部,取得大捷。当时王雷震率所部参战,攻入城中,遇敌顽抗,激战一昼夜未下。次日黄昏,王雷震急征集商民火油、棉花、竹竿等物于阵地,入夜强攻时,齐燃之,火光中,枪炮及战士喊杀声连成一片,冲破敌阵,为五原大捷贡献力量。同年,王雷震任暂编十七师师长,率部袭击绥远安北县南场口的日伪军。1944年,王雷震升任暂编第三军副军长(其后调任三十五军副军长),指挥部队奇袭萨县鄂尔格逊之日伪军,予敌以重创。

1949年,王雷震随董其武将军参加绥远九一九起义,走上人民革命道路。

热爱文学

王雷震兼长文学,重视学习。在晚年患病期间,曾撰写过一系列战史回忆录、文史资料;关心国家统一,并写过对在台故旧宣传文稿。1983年10月病故,追悼仪式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致悼词,骨灰安放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王雷震补充介绍

  王雷震(1898~1983),字雨辰,山西省稷山县城关东街人,王冰清长子。幼读私塾、高小,稍大升运城省立中学,中途辍学任小学教师。1916年稷山丙辰农民起义失败,其父被杀,王雷震含愤于1919年考入山西陆军学兵团(后改称斌业中学),并攻读机械及军事理论专门课程,学习六年。毕业后,在傅作义部队戎马生活大半生,历任国民党军队排、连、营、团、师长、教育长、副军长(陆军中将)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和一系列重要的抗日战役。

  1932年3月,出任第73师(兼师长傅作义)第218旅(旅长曾延毅)第435团(团长苏开元)第2营少校营长。

  1933年2月,升任第59军(兼军长傅作义)中校副官长;6月,第59军番号撤消,改任第73师(兼师长傅作义)副官处中校主任。

  1936年3月19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7年1月,调升独立第211旅(旅长孙兰峰)第422团上校团长;12月,所部改称第73师(师长刘奉滨)第211旅(旅长孙兰峰)第422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8年10月,第422团直属第73师,仍任上校团长。

  1939年6月,升任新编第31师(师长孙兰峰)少将副师长。

  1940年8月,调升暂编第17师(辖三团)少将师长。

  1942年1月31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

  1943年7月22日,升任暂编第3军(军长孙兰峰)少将副军长。

  1945年2月20日,晋任陆军少将;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10月,调任包头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11月7日,兼任包头城防司令部(兼司令董其武)副司令。

  1946年1月,兼任包头市市长、自卫大队大队长;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7月9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48年3月,调任第35军(军长郭景云)少将副军长;12月12日,在察哈尔怀来与人民解放军作战时兵败被俘。

  1949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3月,获释后出任国防部驻绥部队指挥所(主任董其武)少将高级参谋;9月19日,在绥远归绥随部起义;12月,出任绥远省无职军政干部招待所总所主任。

  1950年1月19日,调任人民解放军绥远省军区(兼司令员傅作义)包头军分区司令员;3月,当选包头市各界人民代表协商委员会(主席郑天翔)副主席;5月,兼任包头市游民收容改造及流散军人处理委员会主任委员;8月10日,调任包头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1951年9月,调任陕坝军分区(司令员杨维垣)第一副司令员。

  1952年8月,调任绥蒙军区(司令员- )高级参谋;9月7日,绥蒙军区改称蒙绥军区(司令员- ),仍任高级参谋。

  1954年3月,转业后出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参事室(主任博彦满都)参事。

  1955年5月,当选政协包头市(主席高锦明)委员。

  1977年12月,当选政协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尤太忠)委员。

  1983年10月12日,王雷震在北京病逝。

  “王雷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