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西省名人>太原市名人>清徐县名人

乔松年

乔松年人物照片

清徐名人乔松年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

乔松年(1815-1875) ,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县郝村(现清徐县王答乡郝村)人,清代官吏、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谥号勤恪。

著有《萝藦亭遗诗》、《萝藦亭札记》、《萝藦亭文钞》、《论语浅解》、《乔勤恪公奏议》等,编有《纬捃》、《乔氏载记》等。

乔松年人物生平

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乔人杰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至湖北按察使。嗣父乔邦宪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至刑部给事中。生父乔邦哲曾任遵化州知州。少时随父居北京。

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授工部主事,后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再迁郎中。

咸丰三年(1853),乔松年历任松江府(今上海)知府、江苏苏州知府,同年八月,他侦知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而占据上海的小刀会与苏州潮勇秘密联系,准备起义,便迅速派兵捕杀了潮勇首领,瓦解了这支准备起义的队伍。不久,又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帮助下,镇压了上海小刀会。乔松年由此被擢为道员,奖赐花翎,同时授常镇通海道。

咸丰六年(1856),乔松年跟随两江总督怡良驻守常州,而此时太平军攻势正猛,为遏制太平军东进,乔松年建议对与太平天国有任何联系的人予以坚决镇压,防止起义势力蔓延,因而使得不少人受到牵连遇害。

同治二年(1863),乔松年被任命为安徽巡抚,在第二年走马到任、驻防临淮时招募兵勇,重兵设防,加强对捻军的防范。同年,乔松年、英翰配合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对捻军进行夹击,致使捻军重要首领张乐行、苏天福等人被害,捻军遭到了极大损失。

同治五年(1866)乔松年调任陕西巡抚,为对付捻军,他与前任巡抚刘蓉联手,实行坚壁清野,在大小乡村筑保藏粮,编立保甲,调重兵组成层层防守线,给捻军的活动和生存造成直接威胁,改变了清军被动尾随捻军的疲劳战术,最终于同治八年(1869)镇压了捻军起义。

作为忠臣,乔松年对清廷耽竭所能。在咸丰六年(1856)江苏省发生大旱灾,乔松年害怕饥民暴乱,便提出赈济,鼓励商人将粮食运入江苏,稳定了灾民的情绪。并针对战乱期间江南地区商品流通不便,便采取了便利可行的钞票法。咸丰九年(1859)乔松年被题为两淮盐运使,他设法招徕盐商,恢复盐商贸易,确保了江北大营镇压天平天国的军饷。而随着天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镇压后,乔松年转而治河。但近二十年的军事生涯和治河工程的艰巨任务,使他身心交瘁,于光绪元年(1875)病逝,清廷根据他一生的“业绩”,赠其太子少保,谥号勤恪。

乔松年值得肯定是他要求民族自卫、坚决抵御外侮的立场。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他们在协助清军镇压上海小刀会之后,又步步紧逼软弱的清政府,英法联军于咸丰六年(1856)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清廷忠臣的乔松年闻讯后,怒不可遏,立即上书,请求督兵,以抗击列强。但由于英法利用近代化军事装备的优势迅速攻入北京,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因而使得乔松年的愿望未能实现。

乔松年历史评价

形势的需要将乔松年推上了军事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乔松年也是一个正统的儒者。在战争余暇,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同时著书立说。在其《论语浅解》中,乔松年认为治国的根本是对人民实行纲常教育,人人奉行“礼”,便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各自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人们便不会产生份外的思想和欲望,更不会举行农民起义。并希望从各方面加强对孔子的崇拜,以达到稳定封建秩序和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是他思想僵化的一面。但同时,乔松年受明清“经世致用”的影响,也赞同讲求实用、进行变革的观点。面对国门被开、社会矛盾迭生的现状,“天朝上国”的弊端完全展露,遮遮掩掩已经不能麻醉人们的精神,务实的乔松年同洋务派一样,主张在中国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变革,但这种变革只是一点一滴、不触动政府威严的变革。并且主张“君民一体”“民生为先”,反对空洞的口号,提倡切实的行动。

总之,乔松年一生转战疆场,为重新整顿清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而效力,为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而奔波,是历史上反动的一面;但在国家主权面临外来威胁、民族尊严受到挑衅时,又能挺身而出,也是值得肯定的。他既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又是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忠臣形象。

乔松年作品一览

乔松年 《新建金河书院记》

国家文治覃敷,士耽诵读。庠序之外,郡州邑备有书院以造士。天下书院殆千有余所,独吾乡阙而未举,邑侯程公来宰此邦,政成民和,四境蒙德,复深念乐育人才,亟谋建书院以教之。乡人翕然成风,醵资趋事,不逾年而告成,以邑中水名名之曰“金河书院”。予窃维郅隆之世,建长治久安之策者,靡不右文重学,而良吏为政亦率以崇儒兴学为先,其故何哉?盖下之风俗视上所陶成,上以断击为治,则民习于争;上以聚敛为治,则民竞于利必;上以诗书为治,然后民渐摩於礼义,而服习于伦常。是故头会箕敛之法,武健严酷之才,非不取快于一时,而以语大道之公、三代之隆辽乎。其无当士者民之表也,未有士窳而民厚者。《礼》曰:“化民成俗必由学”,又曰:“儒以道得民”,然则上之所以治下,与下之所以待治于上,其本原所在,断可睹矣。且天下事有似缓而实急,似细而实重者,深识之士见之真而为之勇,当世庸流或窃窃疑以为迂。至于数十百年后,被其泽,收其效,追溯创始之人,乃叹其所施设为不可及。以俗吏视书院,必目以细务,置而缓图。程侯顾毅然为之,既营之于邑城,复营之于清源乡倘所谓见之真、为之勇者耶。以视子游治武城,文翁治蜀,古今人讵不相及耶。若夫书院之制,固欲士之游其中者,敬业乐群,以成其德,非仅砣石乞为时文,以博区区之膏火。乡之秀良倘能弦诵是间,蔚成儒范,以追鹿洞鹅湖之轨躅,庶无负贤侯之意。余异日幅巾归里,与诸长老扶杖游观,而升堂讲论,其为欣幸,又何可量哉。院以孟冬之月落成,余方治军寿阳,邮寄此文,以诸石,既纪贤侯之盛举,且最后进之士焉。

乔松年补充介绍

  乔松年,字健侯,号鹤侪。清山西行省太原府徐沟人 (今地属山西清徐)。生于嘉庆二十年(1815),卒于光绪元年(1875)。世出官宦之家,祖父乔人杰官至湖北按察使,生父乔邦哲为遵化州(今河北遵化)知州,嗣父乔邦宪为翰林。松年自小继于嗣父,长在皇城脚下,晓事敏捷,读书勤奋。年方19,乡试中举,会试中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时道光十五年(1835)。可谓春风得意,少年得志。

  步入仕途后,先授工部主事,再补(工部)铅子库主事,迁(工部)都水司员外,再迁工部郎中。从道光十五年至三十年(1835——1850)的15年中,均在工部的下中层吏位上“旋转”、“微调”,丝毫没有外放擢升之机。逮公元1851年,道光帝驾崩,咸丰帝临朝称制,年已35岁、二发丛生之乔松年,机运顿转,出使辛亥科湖南乡试副主考,初显身手。咸丰三年(1853)外放江苏省,先为松江(治在今江苏松江)府知府,旋调苏州府知府。

  清代府级主官,官秩中级吏员。在中央六部为吏、陶冶了15个春秋的乔松年,年届而立不惑之间,深谙为官之道,到得大府苏州任上,一心要报效朝廷知遇之恩。当是之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自广西金田挥戈北上,珠江、湘江流域大片土地尽在义军控辖之内。得武昌后,更是顺长江而下,直趋南京。清政府的粮仓富庶之地“两江”风雨飘摇,朝不虑夕。时苏州府属地上海县刘丽川,组织小刀会,攻城略地,积极准备迎接洪秀全的东征。作为江苏省省城的苏州,义士潮勇也在摩拳擦掌,暗中与刘丽川联络,准备起事。初任省城苏州府知府的乔松年,探知潮勇举动,遂先下手为强,捕杀潮勇,镇压义举,防祸于未然。紧接着又与上海的帝国主义势力沆瀣一气,瓦解镇压了上海小刀会,以大功擢升道员,赐顶戴花翎,授职常镇通海道。初放外任仅一年,便一调一提一赐,唾得道员之职,乔松年可谓官运亨通。

  咸丰六年(1856),乔松年随两江总督怡良驻节常州,以遏太平军东进之势。时其养父乔邦宪丧逝,本应去职丁父忧的乔松年,在怡良奏留“夺情”的努力下,不得奔丧,留任军中。史称,乔松年对朝廷的信任,感激涕零,遂献狠招:凡与太平军有联络者,杀勿赦,以遏义军蔓延之势。咸丰八年(1858),乔松年生父乔邦哲遽卒,总督何桂清再奏朝廷“夺情”,朝廷获准,乔松年仍不得丁父忧之丧,留营效命。两次“丁忧”,两次“夺情”,乔松年已是炙手可热、深得朝廷和封疆大员垂青的人物了。

  咸丰九年(1859),乔松年又得擢升,授两淮盐运使,兼办江北大营粮台,成为围剿太平天国粮盐军饷的后勤大员。次年,南河河道总督、满族大员庚长,擅自提调淮北储存之盐,变动价格以存军饷。未几,又擅自截留山西解调江北大营粮台之军粮。对此,乔松年义无返顾,不避汉员劾满员之嫌忌,一劾再劾连上两道弹劾庚长奏本,请朝廷依律查处。两道劾本之后,杳无音讯,泥牛入海。适横行无惮之庚长“在清江闻警,犹演剧设宴,适寇急,仓惶退守”(见《清史稿》),视军机若儿戏。松年怒不可遏,三上奏章弹劾。咸丰帝见劾章连连,只得命刑部侍郎文俊前往查核,岂知庚长之倒行逆施,早是怨声载道,松年所奏,事事属实,为平息众怨,遂将其“褫职逮问”,松年则迁升江南、江北两大营粮台。

  同治二年(1863),是松年最走红的一年。年初,由两淮盐运使擢升江苏布政使,仍留任江南、江北两大营粮台。年中,再晋升安徽巡抚,荣膺地地道道之封彊大吏,时年48岁。到得安徽任上,乔松年即将防止捻军坐大作为己任。先是驻防军事要塞临淮关(今安徽凤阳淮河南),招募兵勇。待捻军南下企与太平军汇合时,他则与英翰配合蒙古悍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南北夹击捻军,致使捻军主要领袖张乐行、苏天福等被害,死伤降者凡十万余众,南下捻军几于覆灭、遭受灭顶之灾。同治五年(1866),捻军另一支西进山陕,席卷陕甘,如燎原烈火,清廷又急调乔松年西赴陕西出任巡抚。到陕西后,老谋深算的乔松年与前任巡抚刘蓉不同道、却合流,联手奉事,一改以往清军被动追剿,穷于奔命,马乏人疲之无效战术,实施坚壁清野、编立保甲、层层设防、步步为营之策略,使运动战中的捻军人困马遏,难以施展,经两年苦战,归于熄灭。

  同治七年(1868)春,奔波久疲、积劳成疾之乔松年,未老先衰,告病乞休,回归故里养病。身本无疾、乃属积劳的松年在两年又多一些的时间里,很快得到了康复。朝廷得知此讯,立下制诏,先命其就职仓场侍郎,再擢升河东河道总督,以治理黄河水患为责。作为清廷忠臣的松年,耿竭所能,拖着55岁的身躯,又投入治黄的任上。他向朝廷奏疏:“今言治河,不外两策。一则堵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古名铜牙城)决口,复归清江浦(今江苏淮阴西,旧名乌沙河)故道:一则就黄(河)水现到处筑堤束之,俾不至横流,至利津入海。权衡轻重,以就东境筑堤,束黄为顺水之性,事半功倍。”(见《清史稿·列传·第二百二十》)朝廷准其奏,遂在“黄(河)水现到处”,“筑新堤一百八十余里,为黄河南堤。”(见《同上》)筑堤工程浩繁,起约同治十年,竣约十三年,几近四载。工竣后,松年“奏请裁东河(河东河道)总督”之设,“以巡抚兼领河工”。然而,此奏在下部(六部之工部)议决时,被驳回,不准。无奈之余,松年仍为河东河道总督,无法解任。一年之后的光绪元年(1875),走完人生旅途、年值一个花甲的乔松年,身心交瘁,病逝任上,清廷以其一生之业绩,追赠太子少保衔,谥号勤恪。

  综观乔氏一生,为官40年整,15年为工部属吏,近20年军旅生涯,5年治理黄河河道。作为臣下,对清廷可谓竭尽所能,鞠躬尽瘁。为吏时,亦步亦趋,默躬职守;为官时,效命彊场,甘做鹰犬;为封彊时,不惜命,不爱财,殚精竭虑,多有忠直鲠介之奏。初放苏州,即分解矛盾,一手加严诛除小刀会起义,一手为杜饥民参加-,鼓励商家运粮入苏,赈济灾民,瓦解和孤立刘丽川义军,眼量不谓不宽,手段不谓不歹。围剿捻军南下和西出时,计设清野,谋出夹击,实施甲保,韬略不谓不深,用心不谓不狠。督巡粮道、盐道,除奸去贪,上奏频频,胆量不谓不大,忠直不谓不鲠。逮治理河役水患,筑长堤,修南坝,奏议两则,衡量利弊,见解不谓不高,工程不谓不大。呜呼!天不假年,遽逝任上。囿于时代,无法超越,是功臣乎?是罪首乎?待青史评说。

  “乔松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