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西省名人>忻州市名人>忻府区名人

宁超武

暂无宁超武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忻府名人宁超武介绍

原第二战区司令部办公室中将主任

宁超武,(1896—1952),字子高,别号朴斋,生于1896年忻县后河堡乡炮张沟村。第二战区司令部办公室中将主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曾祖父五台县人,因家境贫寒,携家逃荒迁来忻县定居,父名宁永年。

1905年10岁时入上沙沟村私塾通读四书五经。1911年考入忻县中学堂,1915年升入山西大学,1919年考入留日预备学校,因学业优良于1920年被保送日本留学,在庆应大学攻读哲学,1927年毕业后归国。

宁超武生平经历

1905年10岁时入上沙沟村私塾通读四书五经。1911年考入忻县中学堂,1915年升入山西大学,1919年考入留日预备学校,因学业优良于1920年被保送日本留学,在庆应大学攻读哲学,1927年毕业后归国。

回国后任国民政府内政部科长,1928年阎锡山请准调他回山西省政府参事。1930年蒋冯阎大战失败后,随阎锡山逃往大连。1932年阎锡山就任太原绥晋公署主任后,宁任太原绥晋公署少将参事。1933年山西省文献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经阎锡山指定为14人,宁为其中之一,他长于诗文,文章谨严简炼,五七韵绝律,雅洁潇洒,耐人玩味。在文献委员会参与编印成《童子佩觹》一册、《二妙集》四册、《山西献征》四册、《山西乡贤事略》一册、《山右丛书》一函十册,1935年编成,1937年正式出版,流传于世,为山西保存古代文献出了力。

1936年在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基础上,另设立一个骈技要电编辑处。阎锡山感觉文献委员会的老先生们只看重于整理旧文献,而对于他创造个人历史的关系不大。所以设立要电编辑处,其目的就是要把阎锡山自辛亥起义以来一直到同蒋介石中原混战止,在国内政治旋涡中的每一个阶段的主张,措施和作用作一个简括的概述,然后把这一段事件中他自己所发出的电文、他派往各地的代表们向他报告的电文以及他偷收各方面互相来往的电文都附录在后边。从这些电文中可以看到这件事情的发展,演变的经过,各方面的主张和态度,更重要的是借此对比,以显示他自己的预见和胜利,故定名为:“阎伯川先生要电录存”。要电编辑处始终由宁超武主其事,前后编就百余本。在编好定稿前,必须念给阎锡山听,在遣词用字上都必须经过缜密地斟酌修改,方能定稿。在太原解放时,阎锡山把这些资料看得如同他的财产眷属一样宝贵,遂派刘迪吉乘飞机运往上海,上海解放前又运往台湾,客观上保存了这些文献。

1937年宁随阎锡山去南京参加召开的中央党部会议,抗日战争时期随阎去了晋西参加了同志会,1938年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办公室中将主任,1942年调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先后帮助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和阎锡山处理省政府一切事宜。宁擅长书法,为山西省著名书法家,早年酷爱颜真卿体,后又欣赏何绍基书法,再后颜何融合,独具风格,字迹苍劲挺拔,圆润雄伟。1936年同浦铁路段家岭隧道完成后,阎锡山为表彰和尚边尔旺修隧道的功绩说:“出家人不赚钱,给他留个名吧”,于是省政府参事宁超武将段家岭隧道命名为“尔旺洞”,题词送到工地,镌刻成碑,嵌在隧道南口上方。宁不但给阎写字,而且常给阎改诗,抗战时期替阎修改《洪炉歌》字斟句酌。克难坡望河亭上的一幅对联,就是代阎拟写并题字,展现出宁的才华横溢和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对联曰:裘带偶登临,看黄河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河山。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书。

宁秉性诚笃,廉直、温良、敦厚、恬淡寡欲,平易近人。自从赵戴文逝世后,阎一心培养梁化之在政治上替他负责,而梁对时任省政府秘书长的宁超武一感到资格较老,不好使唤,同时又嫌宁不积极推行“兵农合一”“三自传训”等暴政。便向阎锡山请求以民族革命同志会组织组长李培德代替宁作为省政府秘书长。但宁是当年随阎逃大连的“患难之臣”历任长官部办公室主任,省政府秘书长,平日代阎写字办事,很受阎的器重,取消他的秘书长职务后,必须另有一个相当地位安置他,1947年秋冬之交,恢复了山西文献委员会的组织,宁出任主任委员。宁受此打击,心中不免郁郁,每天一角小楼,悄然无动,除了读书、写字而外,只有和来访的朋友们谈狐说鬼而已。他对友人说:“人家即不要咱作事,咱也乐得消闲”,往后再未与阎征得片纸只字。

1949年太原解放后,因他对人民没有重大罪恶,受到党的宽大处理,分配他到工业厅工作。他对党很感激,努力工作,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求自我改造直至终老。在此期间于1951年山西省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时,宁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了会议。

1952年农历三月初三宁病逝于太原,终年57岁。

宁超武补充介绍

  宁超武,字子高,号云中居士,别号朴斋。1896年,生于忻县后河堡乡炮张沟村。1915年,考入山西大学。1920年,留学日本,入庆应大学专攻哲学。1927年,学成归国,就职南京国民政府,任内政部科长。一年后,回省谋事,被阎锡山延揽于帐下,从省政府参事做起。1932年,阎锡山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宁超武被任命为绥署少将参事。

  宁超武自幼聪颖,加上多年的勤学苦读,可谓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能书善诗,倚马可待。早年酷爱颜真卿体,后又欣赏何绍基书,晚年将颜何合二而一融会贯通,形成独具风格的“宁体”。其字苍劲挺拔,圆润雄伟,自成一体。书法之外亦擅诗文,古典文学基础深厚。因此,供职省政府后,阎锡山的一些重要文稿、对外发表的诗文,均需经宁超武之手加工润色,以阎锡山的名义作的一些重要题书铭记,均出自宁超武的手笔。

  中原大战失败,阎锡山出走旅大,宁超武作为随侍秘书,一直陪伴于左右。在此期间,不断有各方人士索请墨宝题词。起先阎锡山多自书酬赠,来者不拒。后来,求者日多,应接不暇,即由宁超武代笔。所书多录阎锡山常用之格言警句,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亦如是”;“人能弘道”,“乐道人之善”;“中为理之极则,对为事之极则”;“日新进步”;“推爱为人生第一要义”等。这一时期,为阎锡山代笔题词,成为宁超武的一项日常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为了加强内部控制,统一各级干部的认识与行动,从1941年夏季开始,在吉县克难坡举办“暑期进步训练班”,名之曰:“洪炉训练”。为了使洪炉训练的精神深入人心,阎锡山亲自执笔撰写“洪炉训练歌”,并责成宁超武加工润色。在宁超武的笔下最后完成的“洪炉训练歌”,既贯穿了抗战、革命的政治主题,又强调了提高各级干部的整体精神,自觉服从的必要性;既按阎锡山的行文习惯遣词造句,又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便于传诵。歌词写道:“高山大河,化日薰风。俯仰天地,何始何终。谋国不豫,人物皆空。克难洪炉,人才是宗。万能干部,陶冶其中。人格气节,革命先锋。精神整体,合作分工。组织领导,决议是从。自动彻底,职务惟忠。抗战胜利,复兴成功。”

  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在战时首府山西吉县克难坡建了一座“望河亭”。“望河亭”背靠群山,面临黄河,拔地而起,巍峨挺立。望河亭上,刻有阎锡山署名、宁超武手书的长联:“裘带偶登临,看黄河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山河。”长联内涵淳厚,如唱大风,笔走龙蛇,珠联璧合。

  1933年1月,山西省文献委员会正式成立。文献委员会由若干委员组成,其委员由各大学校、教育会、学术团体及社会知名的文化人担任。为了及时掌握研究会的动态,并直接施加影响,宁超武受阎锡山指派作为委员之一,参加文献委员会的具体工作。此后,宁超武在文献整理出版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精通音韵与诸子之学、并在书法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傅山先生所著《童子佩觽》,集内容与形式完美于一体,全书为傅山先生亲笔手书,墨迹遒劲,非隶非魏,独具风格;内容涉及文字学,书中将形体相似的文字,集类编写为四言韵语,如“乌鸟菅管”、“科料莫算”,以便利初学者学习掌握,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宁超武对《童子佩觽》欣赏至极,尤其钟情于傅山先生之手书。因此,参加文献委员会的工作后,一度致力于《童子佩觽》的整理。在他的积极参与和促进下,《童子佩觽》一函十册终于得以影印出版。从文献委员会正式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所出版之文献除了《童子佩觽》外,还有元代段氏兄弟所著《二妙集》四册(铅印)、清初晋城人陈午亭所著《午亭山人诗稿》二册(铅印)、《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多卷本等,整理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山西文献。

  1936年,阎锡山于山西省文献委员会之外,另设一个“要电处”,负责整理他本人自辛亥革命以来与各方人士的往来电文。要电处始终由宁超武主持,聘请教育学院教授田玉如和秘书李绪守作为实际执笔,先后编成“阎伯川先生要电录存”百余本。

  抗战爆发后,宁超武随阎锡山撤至晋西,随即担任第二战区长官部第一办公室中将主任(负责文秘)。1941年12月,宁超武被正式任命为山西省政府秘书长,接替贾景德之遗缺。宁超武任此职至1948年4月。之后,出任刚刚恢复起来的山西省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年太原解放后,受到宽大处理的宁超武被分配到山西省工业厅工作。1951年,山西省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宁超武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

  1952年,宁超武病逝太原,终年56岁。 ■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雒春普

  “宁超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