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西省名人>太原市名人>尖草坪区名人

韩通

韩通人物照片

尖草坪名人韩通介绍

五代后周军事将领

韩通(?—96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又称作“韩瞠眼”,后周将领。

韩通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屡建奇功,官至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柴荣驾崩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韩通打算组织军队抵抗,为王彦升所杀。赵匡胤登基后,追赠其为中书令。

韩通人物生平

应募从军

韩通不满二十岁就应募从军,因身强力壮,勇于作战,被提拔为骑军队长。后晋开福元年(947年),辽兵攻入开封,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后汉高祖)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韩通投奔其帐下。辽兵北退后,他又追随刘知远至开封,因从讨杜重威有功,检校国子祭酒。后汉正式建立后,官加检校左仆射。

追随郭威

乾祐元年(948年),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韩通迁升为奉国指挥使。同年二月,河中、永兴,凤翔三镇连衡反叛,隐帝任命郭威(后周太祖)为枢密使,率军征讨叛乱。韩通跟随郭威冲锋陷阵,身被六创,被提拔为都虞侯,从此成为郭威的心腹。郭威出镇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奏请韩通担任天雄军马步都校。

乾祐三年(950年),郭威任邺都留守兼枢密使,刘承祐因忌杀大臣,郭威被迫起兵,代汉建周。在这一政变过程中,韩通作为手握兵权的军事将领之一,推波助澜,起了促进作用。郭威即位后,韩通任奉国左第六军都校,领雷州刺史。

广顺(951年—953年)初年,韩通累迁至永、睦二州防御使。郭威亲征兖州时,任命韩通为在京右厢都巡检。适逢黄河泛滥,掩灌河阴(今河南荥阳北)城,韩通奉命率千余名兵卒疏通了汴河口,接着主持修筑了河阴城,不久迁为保义军节度使。

显德元年(954年),北汉主刘崇趁郭威之丧,勾结契丹大举进犯后周,周世宗柴荣派遣韩通协助王彦超从晋州道东出,邀击北汉兵。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县南)大败北汉、契丹联军后,柴荣任命他为太原北面行营部署,挖地道攻太原城。班师后,韩通移镇曹州,任检校太保。

攘外安内

显德二年(955年)正月,柴荣认为深(今河北深县)、冀(今河北冀县)两州间横亘数百里的胡卢河(即衡漳水)堤堰不够高陡,难以阻挡契丹骑兵的长驱直入,命令韩通与王彦超率兵卒丁夫浚治。

韩通一面主持工程,一面迎击契丹的侵扰,圆满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又在李晏口为静安军修筑了城堡,葫芦河的浚治,收到了御敌、通漕、溉田三种效益,“自此契丹不敢涉葫芦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为了加强北部边防,韩通又先后主持修筑了柬鹿 (今河北柬鹿县)、鼓城(今河北晋县)、祁州(治所在无极,今属河北)、博野(今问北博野),安平(今山东益都西北)、武强(今河北武强)城墙。在此期间,他辛苦倍至,“夜宿古寺,昼披荆棘”;同时还要抵御契丹的骚扰。

显德二年(955年)六月,柴荣遣兵征伐后蜀,韩通被任命为西南行营马步都虞侯。他率部进入大散关,围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又分兵修筑了固镇城堡,断绝了后蜀粮道,从而为后周攻克凤州创造了有利条件。后周收复秦、凤等四州后,韩通因军功被提拔为侍卫马步军都虞侯,不久又被任命为京城内外部巡检、权点检侍卫司。

同年,柴荣感到东京汴梁(开封府)城日益繁荣,而规模狭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下诏增广街巷,扩建开封城,责成韩通总领其役。这项浩大的工程原计划三年竣工,但韩通指挥有方,仅用半年时间就主持完成了这座都城的扩建。

显德三年(956年),朝廷追叙攻取秦,凤等四州的功劳,韩通改领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又改侍卫马步军都虞侯。

显德五年(958年),后周占领淮南,柴荣任命韩通为归德军节度使。

显德六年(959年)春,韩通奉命巡视黄河堤防。率领徐,宿、宋、单等州民疏浚汴渠数百里。同年,柴荣准备北伐,韩通等率水陆军先赴沧州,修水道入辽境,栅于乾宁军之南,“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遂通瀛莫”。柴荣抵沧州后,率步骑数万直入契丹境,契丹乾宁军刺史王洪举城投降。柴荣命诸将分水陆俱下,任命韩通为陆军都部署。周军攻克三关后,以益津关为霸州(今河北霸县境)。韩通主持修筑了霸州城。班师后,韩通被任命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周恭帝柴宗训继位后,移领郓州。

抵抗被诛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回军开封,突入京城。韩通惊闻政变,从内廷飞马而出,准备抵抗。他行至当街,被军校王彦升发觉,立即追至韩通家,将其一家杀死。赵匡胤即位后,追赠韩通为中书令,将其以礼安葬。

韩通史书记载

《宋史·卷四百八十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三》

韩通历史评价

赵匡胤:振迹戎伍,委质前朝,彰灼茂功,践更勇爵。夙定交于霸府,遂接武于和门,艰险共尝,情好尤笃。朕以三灵眷佑,百姓乐推,言念元勋,将加殊宠,苍黄遇害,良用怃然。

脱脱:①韩通与宋太祖比肩事周,而死于宋未受禅之顷,然不传于宋,则忠义之志何所托而存乎?李筠、李重进旧史书叛,叛与否未易言也,洛邑所谓顽民,非殷之忠臣乎?孔子定《书》,不改其旧称焉。或曰:三人者尝臣唐、晋、汉矣。曰:智氏之豫让非欤!作《周三臣传》。②通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肆威虐,众谓之“韩瞠眼”。

王夫之:韩通足为周之忠臣乎?吾不敢信也。袁绍、曹操之讨董卓,刘裕之诛桓玄,使其不胜而身死,无容不许之以忠。吾恐许通以忠者,亦犹是而已矣。藉通跃马而起,闭关而守,禁兵内附,都人协心,宋祖且为曹爽,而通为司马懿,喧呼万岁者,崇朝瓦解,于是众望丕属,幼君托命,魁柄在握,物莫与争,贪附青云之众,已望绝于冲人,黄袍猝加,欲辞不得,通于此时,能如周公之进诛管、蔡,退务明农,终始不渝以扶周社乎?则许之以忠而固不敢信也。然则通之以死抗宋祖者,其挟争心以逐柴氏之鹿乎?抑不敢诬也。何也?宋祖之起,非有移山徙海之势,蕴崇已久而不可回。通与分掌禁兵,互相忘而不相忌。故一旦变起,奋臂以呼而莫之应。非若刘裕之于刘毅,萧道成之于沈攸之,一彼一此,睨神器而争先获,各有徒众,以待决于一朝者也。无其势者无其志,无其志者不料其终,何得重诬之曰:通怀代周之谋而忌宋祖乎?夫通之贸死以争者,亦人之常情,而特不可为葸怯波流者道耳。与人同其事而旋相背,与人分相齿而忽相临,怀非常之情而不相告,处不相下之势而遽视之若无;有心者不能不愤,有气者不能不盈。死等耳,亦恶能旦颉颃而夕北面,舍孤弱而即豪强乎!故曰:贸死以争,亦人之常情,而勿庸逆料其终也。呜呼!积乱之世,君非天授之主,国无永存之基,人不知忠,而忠岂易言哉?人之能免于无恒者,斯亦可矣。……则如通者,犹有生人之气存焉,与之有恒也可矣,若遽许之曰周之忠臣也,则又何易易邪!

韩通后世纪念

今河北省石家庄有个韩通村,当年韩通曾在此地驻扎军营。韩通死后,村民为了纪念他,把原来叫永乐村改成韩通村。

韩通补充介绍

  韩通,名、号史无载,五代太原人。生年不详,卒于后周显德七年(960)。因其性刚烈、鲜于言表,燥时瞠目瞪眼,绰号“韩瞠目”。

  史称,韩通少有膂力,年方20岁即应募投军,因身强力壮、勇于陷阵而闻名,并因之而补任骑军队长。

  后晋开运三年(946),契丹大军南侵,饮马黄河,兵临晋都开封。后晋出帝石重贵,兵不能抗,开封城破,-于契丹之手。时为后晋中下级军官的韩通,兵败之后,闻河东节度使、北都太原留守刘知远称帝于故乡晋阳,遂投奔其帐下,为刘氏效命。未几,契丹放弃开封,北归幽燕,刘知远率军直奔开封,徙都于此。韩通追随刘知远在赴开封途中,与杜重威所部接战。因不惜命、不怕死,立有军功,得到刘知远赏识,遂升迁为检校国子祭酒。俟后汉正式打出旗号,又官加检校左仆射。

  刘知远虽有雄才大略,怎奈天不假年,称帝一年便匆匆死去。其子刘承继位,史称隐帝。也就是在这一年,即乾元年(948),韩通晋升为奉国指挥使。-不息、军阀称霸的五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刘知远死后,新帝刘承怎能控得了大局?临位仅三四个月,便传来河中(今山西永济)、永兴(今陕西长安县)、凤翔(今陕西凤翔)三镇节度使联手叛反的消息。新帝刘承急命郭威为枢密使,率军平叛,讨伐三镇之乱。韩通追随郭威冲锋直前,身创六处,拼命死战,被擢升为都虞侯。此次平三镇之乱,郭威看上了不惜己命的韩通,直引为心腹。凯旋后,郭威镇守战略要地大名(今河北大名),并奏请朝廷荐韩通出任天雄军马步都校。

  乾三年(950),手掌后汉军政大权的邺都留守兼枢密使郭威,与隐帝貌合神离,君臣猜忌,终于导致反目。郭威是个先后两次参加过石敬瑭代取后唐、刘知远代取后晋内幕的强悍军阀,早有取后汉而自立为帝的野心、乳臭未干的刘承怎能与之匹敌?刘承对其猜忌和防范,正中下怀,遂兴兵灭后汉建后周,取而代之。在这次政变中,已是郭威心腹爱将、军权在身的韩通,左右联络,推波助澜,起了积极的作用。郭威称帝后,即擢拔其为护国左第六军,领雷州刺史之职。一年后又迁升为永、陆二州防御史。

  广顺三年(953),后周太祖郭威御驾亲征兖州,命韩通为在京右厢都巡检,护卫京师重地。时适仲夏,黄河泛滥,淹灌京畿重镇河阴(今河南荥阳)城。韩通不辱护京使命,率兵丁冒死疏导汴河口,修复河阴城,保证了前方安心作战,再升为保义军节度使。显德元年(954),北汉刘崇趁郭威新死,联络契丹,进攻潞泽。周世宗柴荣委韩通协助王彦超东出晋州(今山西临汾),抄北汉契丹联军后路,大败之。韩通是太原人,悉熟地理形势,力主乘胜追击,世宗亦授命韩通为太原南面行营部署,率军直趋晋阳城下,挖地道攻北汉都。班师后,擢升为检校太保,军镇曹州。

  后周北陲深(今河北深县)、冀(今河北冀县)二州北接契丹境,中亘百余里葫芦河(今衡漳河)。为防契丹南侵,显德二年(955),世宗欲增高河坝,障阻契丹骑兵长驱南下。韩通主动请缨,率兵卒壮丁北上葫芦河,一边与契丹作战,一边浚治河道、增垒河堰,还在李晏口的安静修筑城堡。此次北边浚河、筑坝建城工程,收到了既可阻敌南下,又可通漕、溉田三个功效。“自此契丹不敢涉葫芦河,河南之民始得休生。”(见(《唐余录·忠义传》)史称,在防护北疆中,韩通还先后主持修筑了束鹿、鼓城(今河北晋县)、祁州(今河北无极)、博野、武强等北陲边城城墙。“辛苦倍至,夜宿古寺,昼披荆棘”,(见《唐余录·韩通》)倍受军民盛赞。

  北部边防工程刚竣,后周与后蜀争端急起。世宗又遣兵讨伐后蜀,委韩通为西南行营马步军都虞侯。一生戎马、长于攻战的韩通,奇兵突袭大散关,包围凤州(今四川凤县)城,修筑固镇城堡,断绝了后蜀军粮道。不长时间便连克秦、凤等四州之地,因军功再擢升京城内外部巡检、权点检侍卫司。

  前方战事方罢,世宗又出新招。他以为东京(开封)日益繁荣,而城之规模狭隘,下诏增广街坊,扩建城池。方才征讨后蜀得胜班师的韩通,因在北陲建城而传名,遂脱下征衣战袍,总领扩建京师之役。由于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指挥有方,更由于他能身先士卒,与军丁同吃苦役,原本三年才能完成的工程,仅用年把时间便完全告竣。韩通能打仗、能建城的名声,朝野咸知,传名天下。

  显德三年(956),朝廷追叙上年韩通伐后蜀取四州的军功,因之而升领忠武军节度使、检大薄。未几,再改迁侍卫马步军都虞侯。之后的韩通可谓年年立军功,年年有升迁:显德五年(958),韩率军平淮南,升归德军节度使。六年,巡视黄河堤防,亲率徐、宿、宋、单四州军民,疏竣汴渠数百里。同年后周北伐契丹,韩通率水陆大军先赴沧州,再疏水入契丹境,筑防栅于乾宁军之南。有载“补坏坊、开游口三十六,遂通瀛、莫。”(见《太原府志·卷35》)

  周世宗柴荣抵沧州后,率步骑数万,直入契丹境。契丹乾宁军刺史王珙无力抗御,举城而降。后周兵不血刃,以韩通为陆军都部署,直克三关(此三关皆在今河北,曰瓦桥关、益津关、高阳关),并在益津关置霸州,最早的霸州城,就出自韩通之手。此次北伐后周大胜,班师后认功,皆曰非韩通莫属。于是,韩通官至其个人历史上最高阶段,晋升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督指挥使。

  事物的发展,常以人不能自控而转向其反面。显德七年(960)正月,周世宗尸骨未寒,新帝临位不足半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韩通忽闻政变之军,兵临开封,进入京师,逼宫幼帝,遂从内廷飞驰而出,直趋家中。尚不明情况里就,便被赵氏心腹王彦升,袭杀于府门,妻子儿女无一幸免。赵匡胤临大宝后,诏赠韩通中书令,以礼收葬。戎马一生、战功无数、从不存个人野心的后周大将,能征而善建,憨直而性刚的一代无败之将,就这样死于非命。

  “韩通”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尖草坪区周边名人
[南北朝]王雄
[宋]吴元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