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名人范守善介绍
范守善,1947年2月出生于山西晋城,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
1970年范守善毕业于清华大学 ;1981年获得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1994年底从国外回到清华大学;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范守善主要研究内容为纳米材料与低维物理,新型功能材料制备与物性研究,碳纳米管阵列、薄膜和长线的控制合成、性能表征和应用 。
范守善人物经历
1965年,范守善从晋城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正当大学一年级期末考试期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此后学校停课直到1970年。范守善和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学校但是不上课,期间到农场或者工厂劳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范守善一边劳动一边学习,期待能继续受到教育。
1970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73年,清华大学创办了四个研究班,一共招收了43名学生,范守善与当时的校长顾秉林以及其他十几个同学入选其中的固体物理班学习,范守善系统地学习了欠下的大学和研究生课程,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作为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第一批学生入选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1981年,获得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4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至1986年)。
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至1994年)。
1994年底,结束了为期2年的访问学者生活,从国外回到清华大学。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12月,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成立,范守善担任中心主任 。
2010年10月19日,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范守善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范守善长期从事纳米材料与低维物理的研究。近十余年来研究方向集中在碳纳米管阵列、薄膜和长线的控制合成、性能表征和应用探索领域 。
在深入揭示和理解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的基础上,实现了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薄膜和线材的可控制与规模化制备,研究并发现了碳纳米管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基于这些性质发展出了碳纳米管发光和显示器件、透明柔性碳纳米管薄膜扬声器、碳纳米管薄膜触摸屏等多种纳米产品,部分应用产品已具有产业化前景,实现了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转换 。
1993年初,范守善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首次通过实验方法观测到磁通线穿透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路径,此结果发表在1994年10月27日的《自然》杂志上,被列为封面标题之一。在超导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范守善把注意力转向了纳米材料领域。1994年,范守善与合作者一起,首次用碳纳米管制备出碳化物纳米棒,1995年6月这一成果被列入《自然》杂志的封面标题。1994年底,范守善回到清华园。他把研究方向从半导体转向了碳纳米管。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范守善已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其中有3篇发表在《Nature》杂志、2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代表性论文如下 :
1. Jiang KL, Li QQ, Fan SS Spinning continuous carbon nanotube yarns NATURE, 419 (2002) 801
2. Fan SS, Chapline M, Franklin N, Tombler T, Cassell A and Dai HJ Self-Oriented regular array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SCIENCE, 283 (1999) 512
3. Liu L, Fan SS Isotope labeling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formation of 12C-13C nanotube junctions. J. AM CHEM SOC, 123 (2001) 11502
4. Han WQ, Fan SS, Li QQ, Hu YD Synthesis of Gallium nitride nanorods through a carbon nanotube-confined reaction SCIENCE, 277 (1997) 1287
5. Li P, Jiang KL, Liu M, Li QQ, Sun JL, and Fan SS Polarized incandescent light emission from carbon nanotub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2 (2003) 1763
6. Liu CH, Huang H, Wu Y, Fan SS Thermal conductivity improvement of silicone elastomer with carbon nanotube loading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4 (2004) 4248
7. Ge SP, Jiang KL, Lu XX, Chen YF, Wang RM, and Fan SS Orientation-controlled growth of single crystal silicon-nanowire arrays ADVANCED MATERIALS, 17 (2005) 56
8. Huang H, Liu CH, Wu Y, Fan SS Aligned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film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ADVANCED MATERIALS, 17 (2005) 1652
教育理念
范守善认为,独立搭建实验设备对科研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一部分来进行。“在同学们做科研训练时,最应该培养的能力就是独立完成一项课题的能力:从选择题目开始,直到自己做完这个课题。相比之下,这个课题的成功与失败对于同学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成功自然好,但是失败了并不一定学到的东西少。但这样一次独立完成事情的经验,对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有帮助的。”
指导学生
2010年,范守善指导博士生刘锴的毕业论文《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和可控生长》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时间
荣誉/表彰
200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范守善人物评价
范守善在新兴的碳纳米管领域的研究也就轻车熟路,并在碳纳米管生长的方面取得了许多国际领先的成果 。(清华大学评)
范守善补充介绍
范守善,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1947年2月生于山西晋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3-1975年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专修,1981年在清华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在碳纳米管的控制合成和生长机理研究方面制备出碳纳米管阵列、连续碳纳米管线,并用于构筑宏观尺度的碳纳米管结构。利用碳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揭示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发展出了几种制备一维半导体纳米线及其阵列的新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线。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出一系列氧化物、氮化物和高温超导薄膜材料。从实验上观测到磁通线穿透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路径,这一结果对研究高温超导机理和提高临界电流有重要意义。
“范守善”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