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名人原树贤介绍
原树贤(1911~1955)字德斋。陕西蒲城人。1927年秋在白水读完高小,考入西安成德中学。时值冯玉祥部在陕西“清党”反共,成德中学的革命教师被辞退,并改校名为西安中山中学。1 931年8月考入天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染织专业,“九一八”事变后停学回陕。1933年4月,应聘于蒲城县孙镇小学任教,心里仍想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但因华北不宁,其父坚不同意他去天津复学,遂于1934年2月考入李仪祉创办、附设于西安高中的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同年秋,该班并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5年8月正式迁至武功张家岗校部。1936年10月,在辛树帜校长的支持下,水利专业的同学曾赴平、津、青、济、沪、杭等地参观水利工程月余。返回陕西不久,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原经历了事变和平解决的全过程,从中看到了国家前途的一线希望。
原树贤人生履历
1927年秋在白水读完高小,考入西安成德中学。时值冯玉祥部在陕西“清党”反共,成德中学的革命教师被辞退,并改校名为西安中山中学。1 931年8月考入天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染织专业,“九一八”事变后停学回陕。1933年4月,应聘于蒲城县孙镇小学任教,心里仍想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但因华北不宁,其父坚不同意他去天津复学,遂于1934年2月考入李仪祉创办、附设于西安高中的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同年秋,该班并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5年8月正式迁至武功张家岗校部。1936年10月,在辛树帜校长的支持下,水利专业的同学曾赴平、津、青、济、沪、杭等地参观水利工程月余。返回陕西不久,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原经历了事变和平解决的全过程,从中看到了国家前途的一线希望。
1937年4月,原从西北农专毕业,全班同学都到陕西省水利局,听候分派工作。局长李仪祉曾对他们训话,要他们“为事业而努力,万勿以名利得失计较”,为他指出了作人做事的方向。同月,他被派往大荔泾洛工程局洛惠渠实习。11月实习期满,被派为西北水利设计测量队测量员,曾参加城固湑惠渠、陇县汧惠渠的测量与设计。1939年7月任洛河水文站站长。1941年1月被聘为助理工程师。
1943年1月晋升副工程师,奉命负责洛惠渠五号洞工程的施工。
原树贤由西北农专毕业时,洛惠渠的平原修筑工程大部完成,蒲城县永丰镇四周一千多亩农田已开始受益。当工程继续进至大荔县境内纵深长达三公里的铁镰山下的五号隧道施工时,遇到流沙暗泉,施工部位不时出现坍塌,不少工人包括工程技术人员都葬身其中。加之抗战期间经费困难,没有先进的掘进设备,工程进展极为缓慢,几年间虽几经改进,五号隧洞工程仍裹足不前,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1943年春,经上级批准改线,计划将未完成的地段由凿洞改为明渠。原树贤就是这时候被派来负责施工的。然而开挖明渠也有问题,因挖方深,地下水层高,不切断地下水层,在挖至相当深度以后,两岸土层不能自持,时有塌方危险。原及时坚决地放弃这一方案,继续探索隧道施工途径。他运用所学知识,寻访地质专家和当地老农,并冒着生命危险多次进行探测试验,终于找到新的施工方案--工作井工作洞方案。即在挖至地下水层后(距洞底15米),再掘井以达洞底。因为起水高度的减低,井水量得以控制。据此于60米内连挖二井,顺利完成60米的隧洞工程,谓之“试验段”。此后,根据这一成功经验,在地面沿洞线每30米凿井一孔,达于水层,是为上层井。再于上层井底之左侧挖工作室,纵连各工作室而成工作洞。工作洞内下设水沟,上铺小铁轨,以达洞外。这项工作完成之后,再着手下层井之开挖,使起水(洞下水位)高程降低,工作井距缩短,地下水便被人工控制,隧洞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根据这一方案,他亲自领导施工,终于在1946年11月5日,使五号洞南、北段全部贯通。消息传出,沿渠农民欣喜非常。国民政府水利部得知使面临报废威胁的洛惠渠起死回生者系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的学生时,盛赞“水利专家尽出蒲城”,特为原颁发了“一等金色水利奖章”;此前,1945年1月,泾洛工程局已晋升原为工程师。
五号洞贯通后,配套工程因经费困难不时停工。1948年2月,原奉命负责洛惠渠西二干渠工程。
开工三日,澄城解放,大荔县局势顿时紧张。国民党军队派丁拉夫,抢修工事,工程无法进行。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原和职工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洛惠渠工程及其财产的安全,于大荔解放后,将它
完整地移交给了人民政府。1949年末,洛惠渠全部工程完成并正式放水。为表彰原兴修水利和保护国家财产的功绩,西北军政委员会为他颁发了“解放西北纪念章”。
1952年,原调陕西省水利局水利工程总队任总队长。他深入陕南、陕北进行水土保持勘察与设计,曾因大雪封山被困山中达数十天之久。因长期积劳成疾,1955年7月16日与世长辞。
原树贤个人简介
原树贤(1911~1955)字德斋。陕西蒲城人。
原树贤补充介绍
原树贤(1911~1955)字德斋。陕西蒲城人。1927年秋在白水读完高小,考入西安成德中学。时值冯玉祥部在陕西“清党”-,成德中学的革命教师被辞退,并改校名为西安中山中学。同年冬原因参加市 组织的“非基”运动,被反动当局拘押,后经保释出狱,但学校人员已经四散,学生自治会也被明令取消了。这段经历使他对国民党的面目有了较深的认识。1929年冬原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一年。1931年8月考入天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染织专业,“九一八”事变后停学回陕。1933年4月,应聘于蒲城县孙镇小学任教,心里仍想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但因华北不宁,其父坚不同意他去天津复学,遂于1934年2月考入李仪祉创办、附设于西安高中的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同年秋,该班并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5年8月正式迁至武功张家岗校部。1936年10月,在辛树帜校长的支持下,水利专业的同学曾赴平、津、青、济、沪、杭等地参观水利工程月余。返回陕西不久,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原经历了事变和平解决的全过程,从中看到了国家前途的一线希望。
1937年4月,原从西北农专毕业,全班同学都到陕西省水利局,听候分派工作。局长李仪祉曾对他们训话,要他们“为事业而努力,万勿以名利得失计较”,为他指出了作人做事的方向。同月,他被派往大荔泾洛工程局洛惠渠实习。11月实习期满,被派为西北水利设计测量队测量员,曾参加城固湑惠渠、陇县汧惠渠的测量与设计。1939年7月任洛河水文站站长。1941年1月被聘为助理工程师。1943年1月晋升副工程师,奉命负责洛惠渠五号洞工程的施工。
原树贤由西北农专毕业时,洛惠渠的平原修筑工程大部完成,蒲城县永丰镇四周一千多亩农田已开始受益。当工程继续进至大荔县境内纵深长达三公里的铁镰山下的五号隧道施工时,遇到流沙暗泉,施工部位不时出现坍塌,不少工人包括工程技术人员都葬身其中。加之抗战期间经费困难,没有先进的掘进设备,工程进展极为缓慢,几年间虽几经改进,五号隧洞工程仍裹足不前,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1943年春,经上级批准改线,计划将未完成的地段由凿洞改为明渠。原树贤就是这时候被派来负责施工的。然而开挖明渠也有问题,因挖方深,地下水层高,不切断地下水层,在挖至相当深度以后,两岸土层不能自持,时有塌方危险。原及时坚决地放弃这一方案,继续探索隧道施工途径。他运用所学知识,寻访地质专家和当地老农,并冒着生命危险多次进行探测试验,终于找到新的施工方案--工作井工作洞方案。
即在挖至地下水层后(距洞底15米),再掘井以达洞底。因为起水高度的减低,井水量得以控制。据此于60米内连挖二井,顺利完成60米的隧洞工程,谓之“试验段”。此后,根据这一成功经验,在地面沿洞线每30米凿井一孔,达于水层,是为上层井。再于上层井底之左侧挖工作室,纵连各工作室而成工作洞。工作洞内下设水沟,上铺小铁轨,以达洞外。这项工作完成之后,再着手下层井之开挖,使起水(洞下水位)高程降低,工作井距缩短,地下水便被人工控制,隧洞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根据这一方案,他亲自领导施工,终于在1946年11月5日,使五号洞南、北段全部贯通。消息传出,沿渠农民欣喜非常。国民政府水利部得知使面临报废威胁的洛惠渠起死回生者系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的学生时,盛赞“水利专家尽出蒲城”,特为原颁发了“一等金色水利奖章”;此前,1945年1月,泾洛工程局已晋升原为工程师。
五号洞贯通后,配套工程因经费困难不时停工。1948年2月,原奉命负责洛惠渠西二干渠工程。开工三日,澄城解放,大荔县局势顿时紧张。国民党军队派丁拉夫,抢修工事,工程无法进行。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原和职工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洛惠渠工程及其财产的安全,于大荔解放后,将它完整地移交给了人民政府。1949年末,洛惠渠全部工程完成并正式放水。为表彰原兴修水利和保护国家财产的功绩,西北军政委员会为他颁发了“解放西北纪念章”。
1952年,原调陕西省水利局水利工程总队任总队长。他深入陕南、陕北进行水土保持勘察与设计,曾因大雪封山被困山中达数十天之久。因长期积劳成疾,1955年7月16日与世长辞。
“原树贤”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