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陕西省名人>咸阳市名人>渭城区名人

袁盎

暂无袁盎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渭城名人袁盎介绍

  袁盎(约前200年—前150年),字丝,汉初楚国人,后徙安陵(今韩家湾乡白庙村附近)。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

  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事,不能有僭越行为。为人敢言直谏,后因此触犯汉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汉景帝即位,吴楚七国叛乱,袁盎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官拜太常,出使吴国。叛乱平定后,封为楚相。后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遭到梁王忌恨,为刺客所杀。

  为人正直

  袁盎是楚地人,他的父亲从前是个强盗,后来迁徙到了安陵。吕后时期,袁盎做了吕禄的家臣。汉文帝即位后,其兄袁哙保举他,他便被任为中郎。

  绛侯周勃诛灭吕氏有功,被文帝封为丞相,周勃因此甚为得意。文帝对待周勃非常恭敬,群臣朝觐退朝后,经常亲自目送他下朝。 袁盎因此进谏,问文帝:"陛下认为丞相是怎样的人?“文帝回答说:”丞相是匡扶社稷之臣。 袁盎说:“丞相只是功臣而已,不能被称为社稷之臣。社稷之臣应该是与陛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在吕后掌权时,诸吕胡作非为,擅自称王,刘氏的局势危急万分。而当时周勃身为太尉,掌握着兵权却不能反正。而等到吕后去世,群臣共同讨伐诸吕时,周勃掌握兵权,顺势而为而已。因而只能称作功臣,不能称作社稷之臣。周勃每每有骄横欺主之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毫无君臣之礼,臣私下里认为陛下不应该这样做。” 文帝接受了袁盎的建议,群臣上朝时,逐渐威严起来,周勃慢慢也开始对皇帝产生了敬畏。周勃因此怨恨袁盎,不久,遇到了他。就对他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今天你这小子却在朝廷毁谤我。”袁盎毫不退让,并未因此道歉。

  后来,周勃因故被罢相,回到封地,有人上 书告他谋反,被召进京城关押在狱中。朝中的王公大臣都不敢替他说情,只有袁盎申明周勃无罪。周勃出狱后,感念袁盎出力颇多,乃与他结为挚友。

  妙算刘长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淮南王刘长自封国入朝觐见,擅 死了辟阳侯审食其。袁盎对文帝说:“诸侯王太骄横霸道必生祸患,可以适当削减他们的封地。”文帝不听,淮南王愈加蛮横。

  文帝六年(前174年),棘蒲侯柴武的世子意图谋反,事发被诛,牵连到了淮南王,文帝将其贬到蜀地,以囚车押送。 袁盎当时任中郎将,便劝谏说:“陛下向来骄纵淮南王,不加以限制,以致酿成如此境地,如今又突然摧折他。淮南王为人刚直,如果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在半途中,人们就会认为陛下不能容人,背负杀弟之名,到时怎么办呢?”皇上不听。让囚车继续出发。

  囚车行至雍地,淮南王就病死了。文帝得知消息后非常悲伤,为之-。袁盎入见,宽慰文帝说:“您在任代王时,太后患病,三年里您尽心服侍,亲尝汤药,曾参尚且感到为难,而您做了,孝道超过曾参太多了;诛灭诸吕后,您由代国进入凶险难料的京城,即使是孟贲、夏育的勇气也不及陛下;群臣推荐您做皇帝,陛下推辞了五次,而古时的贤人许由也只推辞了一次,陛下超过许由四次啊。陛下这三件事均高于世人,不须担心名声被毁。 况且,陛下贬谪淮南王,本是为了让他改过自新,是护送官员不慎导致淮南王病死,罪不在陛下啊。”

  文帝听了袁盎的分析,略感宽慰。问他该怎么善后呢?袁盎随后建议妥善处置淮南王的子嗣,文帝听从,便将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此事过后,袁盎在朝廷中名声大振。

  直言劝谏

  谏帝之好

  宦官赵同(即赵谈,司马迁为避父讳写作赵同)仗着文帝的宠信,经常在文帝面前造谣中伤袁盎,袁盎忧愁不已。袁盎的侄子袁种劝袁盎在朝廷上公开羞辱一下赵同,以防止赵同继续毁谤。一天,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便跪在马车前,向文帝进言说:“皇上,我听说能和您一起坐在乘舆上的人,都是英雄豪杰啊,如今大汉虽然缺乏英雄豪杰,可是陛下现在怎么和一个太监坐在一起呢?”文帝闻言大笑,就立即让赵同下了车。

  文帝从霸陵上山,打算从西边的陡坡飞车而下。袁盎担心文帝安危,就策马紧挨皇帝的马车,挽住缰绳,文帝问道:“怎么,难道将军怕了吗?”袁盎答道:“我听说千金之子,不会坐在屋檐下,百金之子,不会倚在楼台的栏杆上,就是害怕发生危险;圣明的君主不应该在危机中心存侥幸。今陛下驾着快车,飞驰着奔下峻山,如果马惊车败,陛下纵然不爱惜自己,但又怎么对得起高祖和太后呢?”文帝听后,就放弃了飞车下山的打算。

  南宋《袁盎却作图》

  南宋《袁盎却作图》

  谏妃之宠

  慎夫人很受文帝宠幸,在内宫常和文帝、窦皇后同席而坐。一次,文帝到上林苑游玩,窦皇后、慎夫人跟从。等到就坐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就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肯就坐,文帝也很生气,就起身回宫了。

  事后,袁盎劝谏文帝:“臣听说尊卑有别,内宫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已立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宠妾,妾怎么能和主同席而坐呢!这是失却尊卑啊。且陛下宠爱慎夫人,就应该厚加赏赐。如果尊卑不分,名为宠爱,实则害了她,陛下难道不知道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的事吗?” 文帝这才高兴,并把袁盎的话告诉了慎夫人。慎夫人就赐给袁盎金五十斤(当时所说的“金”为铜)。

  出外为相

  袁盎因多次直言劝谏,不能久留京城,被调任为陇西都尉。到任后,袁盎对士兵们非常仁慈,爱护有加,士兵们都争着为他舍身效命。不久,袁盎调任为齐国丞相,不久,又调到吴国为相。

  袁种在送别袁盎时对他说:“吴王刘濞骄横欺主已经很久了,常有反心。你如果想要弹劾他,吴王如果不上 书弹劾你,就会杀你了。南方潮湿,你每天只管饮酒度日,不管事务。时常规劝吴王不要谋反就行了,这样才能不被杀害。袁盎采纳了他的计策,吴王果然厚待了袁盎,并未加害。

  不久,袁盎告老还乡,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便下车行礼拜见,申屠嘉只是在车上表示谢意。袁盎回到家里,觉得在下属官吏面前感到羞耻,于是到丞相府拜见申屠嘉。 申屠嘉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接见袁盎,态度非常傲慢。袁盎便说:“希望别人回避,单独会见。”丞相说:“如果你所说的是公事,请到官署与长史掾吏商议,我将把你的意见报告上去;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下的谈话。”袁盎就跪着劝说道:“你作为丞相,请自我衡量一下,与陈平、周勃相比,你怎么样?”丞相说:“我比不上他们。” 袁盎说:“好,你自己都说比不上他们。陈平、周勃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做了将相,诛杀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时,您只是个脚踏 的人,后来提升为队长,积功做到了淮阳郡守,并没有出谋划策、攻城夺地、野外厮杀的战功。再说陛下从代地来,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书,他从来没有不停下车来听取他们的意见的,意见不能采用的,就搁置一边,可以接受的,就采纳,从来没有人不称道赞许。这是为什么呢?是想用这种办法来招揽天下贤能之士。皇上每天听到自己从前所没听过的事情,明白以前所不曾明白的道理,一天比一天英明智慧;您现在自己封闭天下人的口,而一天天更加愚昧。以圣明的君主来督责愚昧的丞相,依我看,你遭受祸患的日子不远了啊!” 申屠嘉于是拜了两拜,说道:“我是个粗鄙庸俗的人,就是不聪明,幸蒙将军教诲。”申屠嘉引袁盎入内室同坐,把他作为上宾。

  议杀晁错

  袁盎和晁错素来不和,一方在,另一方就离去,二人从来没有在一起说过话。汉景帝即位后,晁错任御史大夫,就派人查袁盎任吴相时所受吴王刘濞的财物,要论罪处罚,景帝诏令赦免袁盎为平民。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晁错听闻消息,认定袁盎收受刘濞恩惠,必定知道其预谋,就与下属丞史商议,打算趁机打击袁盎。丞史不同意,晁错因此犹豫不决。 袁盎得知消息后,非常惶恐,连夜求见窦婴,说明吴王反叛的原因,请求面见景帝当庭对状。窦婴禀告了景帝,景帝便召见了袁盎。袁盎进宫后,发现晁错在场,就请求景帝屏退旁人。晁错出去后,袁盎献策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了晁错并想要恢复原来的封地;只要斩了晁错,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行并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消除叛乱了。” 景帝采纳了袁盎的建议,便封窦婴为大将军,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出使吴国

  晁错被杀后,袁盎以太常的身份出使至吴国。 吴王打算任命袁盎为领军将领,袁盎不肯。吴王便派一名都尉带领五百人把袁盎围困在军中,想杀死他。 围困袁盎的校尉司马,曾经是袁盎的从史,因私通婢女,畏罪潜逃,袁盎驾车追上后,并未处罚他,反而把婢女赐给了他,仍旧叫他当从史。 校尉司马知恩图报,就变卖随身财物,灌醉了守城的士兵,乘着夜色,割开营帐,救出了袁盎。袁盎得救后,步行了七八里,天亮时,遇到了梁国的骑兵,就借马逃离了吴地,将出使吴国的情况报告给了景帝。

  遇刺身亡

  叛乱平定后,袁盎被任为楚相,不久,因病辞官,闲居在家,景帝仍常派人向他寻计问策。[35-36]

  景帝想立梁王刘武为储君,袁盎得知消息后,就进言劝谏,中止了这种议论。梁王因此怨恨袁盎,派人前去刺杀他。第一个刺客来到关中后,打听袁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众人都赞不绝口。刺客就放弃了刺杀的计划,并提醒袁盎以后还会有十多批人前来刺杀,要他小心戒备。

  袁盎心中很不愉快,家里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怪事,便到棓生那里去占卜问吉凶。回家的时候,在安陵城门外面,被随后派来的梁国刺客刺杀而死。

  “袁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