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名人杨弘礼介绍
杨弘礼(598年-653年9月17日),字履庄,华州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大臣杨素弟杨岳子。
出身弘农杨氏。唐朝时期历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泾州刺史、胜州都督、太府卿。高宗永徽四年卒,追赠兵部尚书、使持节、都督兰河濡鄯郭缘七州诸军事、兰州刺史,谥号“质”。
杨弘礼人物生平
杨弘礼的父亲杨岳与杨玄感不和,曾秘密上表炀帝说他必然叛乱。杨玄感被诛,杨岳作为其叔父被押在长安狱,隋炀帝使人赦免他,到了之后,杨岳已被长安留守所杀,故只赦免了杨岳诸子。
唐高祖即位,以杨素有功于隋,诏命杨弘礼袭封清河郡公,官拜太子通事舍人。
唐太宗贞观年间,累迁至中书舍人。太宗征辽东高句丽,拜杨弘礼兵部侍郎。驻跸山之役,领步骑二十四军跳出敌军后方,所向摧靡。唐太宗自山下看到其军马,袍仗精整,人人尽力,极为称赞,对许敬宗说:“越公儿郎,故有家风。”当时宰相都留在定州辅佐皇太子,只有褚遂良、许敬宗、杨弘礼在辽东军中掌行在机务。唐太宗还长安,拜杨弘礼中书侍郎,迁司农卿。后为昆丘道副大总管,随阿史那社尔、郭孝恪破处密,杀焉耆王,降馺支部,获龟兹、于阗王,凯旋。正好唐太宗驾崩,执事大臣将他下迁泾州刺史。
唐高宗永徽初年,追论其功,迁任胜州都督,改太府卿。永徽四年八月廿日(653年9月17日),杨弘礼在长安县延福里患病去世,虚岁五十六,朝廷赠予兵部尚书、使持节、都督兰河濡鄯郭缘七州诸军事、兰州刺史,谥号质。永徽五年三月三日(654年3月26日),葬于万年县少陵
杨弘礼补充介绍
杨弘礼(?~653年),字履庄。唐初大臣。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尚书令杨素的侄儿。唐朝建立后,李渊念杨素之名,诏弘礼袭封清河郡公,拜太子通事舍人。太宗贞观中,任兵部员外郎、西河道行军大总管府长史,三迁为中书舍人。
贞观十八年(644),太宗为了恢复唐廷在西域的地位,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杨弘礼为副总管,率步骑3000攻焉耆,一举攻破焉耆王城,俘焉耆王龙突骑支,立亲唐的王弟栗婆准为新王。十九年,太宗东征高丽,以弘礼有文武才,擢拜兵部侍郎,随军专典兵机事务。驻跸山(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南的首山。因唐太宗曾驻军此山,故名驻跸山)之战,他率步、骑24军奇袭敌后,获大胜,受太宗称赞。从辽东还朝,太宗擢拜他为中书侍郎。次年,加授银青光禄大夫,迁司农卿。
贞观二十一年十二月(648),太宗为了彻底控制西域,驱逐西突厥的势力,派大军西征,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杨弘礼为副总管,率十万步骑进攻龟兹。次年十月,打败西突厥别部处月、处密,十二月打败龟兹,擒龟兹王,另立叶护为龟兹新王。这样,使唐朝在西域站稳了脚根。使西域小国摆脱了西突厥的奴役,恢复了与中原的交通和贸易关系,使西域的农桑经济更为发达,西域的特产如白叠(棉)布、马匹、葡萄酒、药材、歌舞、绘画、雕塑、工艺品、毛织物等,源源进入内地。
唐军在西域大胜后,于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县)、于阗(今新疆和田)、碎叶(在今巴尔喀什湖以南楚河南岸,一说在托克马克附近)重建四镇,于龟兹设安西都护府,统辖西域。二十三年(649),杨弘礼率军东归。时值太宗去世,朝中权臣忌弘礼战功,被排挤出为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刺史。永徽初年,朝廷追叙他西征之功,改迁为胜州督都。后迁为太府卿。四年(653)卒于官,赠兰州都督。
“杨弘礼”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