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名人杨朝晟介绍
杨朝晟(?―801年),字叔明,夏州朔方(今宁夏灵武)人。唐朝中期将领,御史中丞杨怀宾之子。
最初从军于朔方军,担任部军前锋,积功升任甘泉府果毅。建中元年(780年),随河东节度使李怀光征讨刘文喜,因功升任骠骑大将军、右先锋兵马使。 建中二年(781年),随将军唐朝臣征讨平卢节度使李纳,因功升任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建中四年(783年),爆发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杨朝晟担任右厢兵马使, 率军攻下咸阳,重重打击叛军势力,迁御史中丞、都虞候。
贞元四年(788年),平息军中兵变,加任御史大夫,迁邠宁节度使、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等。 贞元十三年(797年),奏请朝廷修筑方渠、木波、合道三城,以堵断吐蕃进犯的通路,得到朝廷准许。三城修筑成功后,吐蕃发兵袭击,双方相持数日天,吐蕃撤兵离去。接着修筑马岭城而回,开辟土地三百里, 加任检校工部尚书。贞元十七年(801年),杨病逝于宁州。
杨朝晟人物生平
杨朝晟最初在朔方军中从军,担任军中的部军前锋,因多次立有军功而授任甘泉府果毅。建中初年(780年),杨朝晟跟随河东节度使李怀光在泾州征讨刘文喜,斩杀俘获敌军颇多,因功授任骠骑大将军 ,不久升任右先锋兵马使。
建中二年(781年),平卢节度使李纳攻打徐州,杨朝晟跟随将军唐朝臣前往征讨,常常勇冠全军 ,因功授任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
建中四年(783年),爆发朱泚之乱(泾原兵变),唐德宗与后妃、太子、诸王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李怀光从山东率军奔赴奉天救驾,任命杨朝晟为右厢兵马使,并派给他一千兵力攻下咸阳,重重打击叛军势力。杨朝晟因功加任御史中丞,接受赏赐一百五十户赋税。
兴元元年(784年),李怀光在河中谋反,杨朝晟遭到胁迫留在军中。唐德宗巡幸梁、洋二州,邠宁节度使韩游瑰退兵保卫邠、宁二州。李怀光曾在邠、宁二州任职时,其党羽张昕在邠州总管后方政务。张昕得知李怀光谋反后,大肆勒索军饷,招募很多士兵,想暗中投降李怀光。当时杨朝晟的父亲杨怀宾是韩游瑰的部将,夜晚带几十名骑兵斩杀张昕和同谋者。韩游瑰派杨怀宾到行宫报告流亡的唐德宗,唐德宗慰劳杨怀宾,让他兼任御史中丞。叛军间谍到河中后,杨朝晟得知此事,便哭着对李怀光说:“我的父亲杀张昕为国家立下功劳,我作为他的儿子应当遭受处罚,不可以掌管军事。”李怀光于是将他囚禁起来。
贞元元年(785年),韩游瑰等各路军马攻打李怀光,杨怀宾作战甚为出力。李怀光之乱平定后,唐德宗念其忠心,特派副元帅浑瑊前往赦免杨朝晟,并任命他担任韩游瑰的都虞候。 父子二人都曾担任开府、宾客、御史中丞,军中将士们认为他们很荣耀。
贞元四年(788年)五月,吐蕃三万多骑兵侵犯唐朝的泾、邠、宁、庆、鄜等州。 六月,由于吐蕃侵犯边塞,韩游瑰亲自率军戍守宁州。当时军纪松弛,士兵骄横放纵,恰逢韩游瑰生病,便请求朝廷派人将自己替代回朝。七月初五日,朝廷征召韩游瑰入朝担任宿卫之职,派左金吾将军张献甫代替韩游瑰担任邠宁节度使。张献甫还未到任之前,七月初七日夜里,韩游瑰没有告诉众人,便轻装骑马回到朝廷。戍卒裴满等人害怕张献甫的严厉,便乘着没有主帅的时机,在七月初八日率领他的同伙发起兵变。裴满说:“张公本不出于本军,我一定要抗拒他。”于是,他们到市肆去抢劫,还包围监军杨明义的住所,让他上奏朝廷请求任命范希朝为邠宁节度使。杨朝晟躲避兵乱,逃出城来。第二天,杨朝晟听说要请范希朝出任邠宁节度使,便回到城中,哄骗作乱士兵们说:“你们所请求的,很合我的心意,我是来庆贺的!”作乱的士兵们稍微安定一些。杨朝晟暗中联络各将领,与他们谋划杀死兵变的首恶分子。三天后的早晨,杨朝晟率领着兵马,召集作乱的士兵,对他们说:“前几日报请朝廷的要求没有批准,现在张公已经来到邠州,你们发动变乱,应当处死,但不会将你们都杀死,你们最好自己推举出带头的人来。”士兵们呼喊着检举揭发,杨朝晟于是杀死二百多人(一说三百人),并率领大家迎接张献甫进入军中。唐德宗任命范希朝为宁州刺史,作为张献甫的副手,并且加封杨朝晟担任御史大夫。
当初,盐州陷落以后,边疆地区不再有防守的屏障,吐蕃经常截断灵武的通路,侵害搅扰鄜州、坊州。贞元九年(793年),二月十二日,唐德宗颁诏派兵三万五千人修筑盐州城,还颁诏命令泾原、山南、剑南各自派兵深入吐蕃地区,以便分散吐蕃的势力。盐州城经二十天的修筑便告竣工,朝廷命令盐州节度使杜彦光前往戍守,命令杨朝晟分兵驻守士马镇木波堡。 从此以后,灵州、夏州、河西一带获得安宁。
贞元十二年(796年)五月初六日,张献甫突然去世,监军杨明义奏请朝廷让杨朝晟暂时代理留后事务。五月十四日,唐德宗任命杨朝晟为邠宁节度使。 同年,杨朝晟因母丧离职。后来,杨朝晟得到朝廷重新起用,担任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
贞元十三年(797年)正月,由于方渠、合道、木波都是吐蕃的交通要道,杨朝晟便奏请朝廷修筑方渠、木波、合道三城来堵断吐蕃进兵通路。当时唐德宗亦有在那里筑城的想法,便让人询问杨朝晟需要多少兵马,杨朝晟回答说:邠宁的兵马足够筑城,不必烦劳其他道兵马。”唐德宗又让人问他说:“以往修筑盐州城,使用七万兵马,才刚刚能够成就事功。如今方渠、合道、木波三城离吐蕃的疆境更为迫近,需要的人马自当是加倍的,事情反而相反,这是为什么呢?”杨朝晟回答说:“修筑盐州城的的人马,吐蕃军预先就知道消息。现在我们却是征调本镇的兵马,不超过十天,就能赶到边境,出其不意地修筑三城。吐蕃以为我军人数不会少于七万,他们的人众未能集中,便不敢轻易前来侵犯我军。不超过三十天时间,我们将三城修筑完毕,留下兵马戍守在那里,即使吐蕃前来,也没有办法。待三城旁边的野草被吃光以后,吐蕃便无法久留。吐蕃撤退以后,我们便运送粮草充实三城,这才是万全之策。如果大规模地集结各道兵马,一个多月以后才能赶到,但吐蕃也会集结人众前来,与我们交战争锋,连谁胜谁败都无从知道,哪里还有时间修筑三城呢!”唐德宗听从他的建议。
贞元十三年(797年)二月,杨朝晟将军队为成三部分,各自修筑一座城。军吏说:“方渠没有水井,不能屯驻军队。”判官孟子周说:“在国家太平时,来方渠定居的人形成街市,如果没有水井,怎么能够使人口聚集在这里呢?”于是,他命令人们疏浚废井,果然得到甘美的井泉。同年三月,三城修筑成功。四月初五日,杨朝晟的军队回到马岭县,吐蕃这才发兵追赶杨朝晟,与杨朝晟对抗好几天,才撤兵离去。 于是,杨朝晟修筑马岭城后率军返回,开辟土地三百里。
杨朝晟服丧期满后,加任检校工部尚书。贞元十七年(801年)五月,杨朝晟调兵在宁州防御吐藩,恰逢此时杨朝晟患病。五月二十四日,杨朝晟病逝于宁州。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九十四》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八十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至二百三十六》有传。
杨朝晟轶事典故
当初,杨朝晟修筑方渠时,缺水饮用,有一条青蛇从陡坡往下游动,跟踪察看,水从下面流出来,杨朝晟命令筑堤围起来,于是汇成深潭。士兵仰仗它饮用充足,这发现水源修水潭的事报告朝廷。朝廷命令修庙,命名这泉水为“应圣泉”。
杨朝晟主要成就
杨朝晟早年多次随军讨伐叛乱,担任邠宁节度使后,修筑方渠、木波、合道、马岭等城,以防御吐蕃的进犯,开辟土地三百里。
杨朝晟历史评价
刘昫等《旧唐书》:“其下诸将,郁有劳能。胜生异域,推位让国,坚留宿卫,顾慕华风;居中土者,岂不思廉让耶!”
杨朝晟补充介绍
杨朝晟(?~800),字叔明,唐夏州人。行伍出身,在朔方做部军前锋时,屡立战功,被授予甘泉果毅都尉。
唐德宗建中初年,他跟从李怀光讨伐割据势力朱泚部将刘文喜,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大获全胜,升任骠骑大将军,不久又升为右先锋兵马使。唐德宗在奉天被困时,李怀光自太行山以东发兵救援,杨朝晟为右厢兵马使,带1000多人攻克咸阳,大挫朱泚的锐气,被加封为御史中丞,赏赐食禄150户。
后来,李怀光叛唐作乱,德宗到梁、洋一带避难。李怀光胁迫杨朝晟到邠宁(今陕西彬县)游说保驾的韩游环。杨朝晟不愿反唐,借故辞职。
李怀光叛乱被平息后,德宗任命杨朝晟为韩游环部都虞侯。在平息裴满的叛乱中,杨朝晟又立战功,升为御史大夫。
贞元九年(793),德宗命朝晟筑盐州城(今宁夏盐池县北),屯兵于木波堡(今甘肃环县西)。后杨朝晟受诏代为邠宁节度使,又任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贞元十三年(797)春,杨朝晟奏准,在方渠(今甘肃环县南)、合道(今甘肃环县西南)、木波等处筑城设防,以拒吐蕃入侵。后吐蕃犯唐,到此看到城防坚固,无懈可击,只好退兵。杨朝晟又在马岭(今甘肃庆阳县西北接环县界)筑城一座,以加强边关守备。贞元十五年(799)夏,移军于宁州。次年正月病逝于军中。
“杨朝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