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名人贺毅介绍
贺毅(1929—2004),陕西省子长县玉家湾镇贺家湾村人,开国少将贺晋年少将之子。1989年授予少将 ,2004年逝世。
贺毅于1937年在延长县鲁艺小学、安塞保育小学、定边三边师范、延安大学、中央自然科学院、延安鲁艺附中等就读。1945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3月到张家口晋察冀工业学校学习,1948年5月转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同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1954年12月动力学院毕业,随我国电力考察代表团在苏联考察水电建设。1955年4月回国,任水电总局北京堪探设计院工程师。1955年9月,调江西上犹江水电工程局,先后在围堰工区、大坝工区、调度室任主任工程师。期间,以代表身份出席了江西省第五次-会。1957年春参加刘家峡水电站选坝址工作。5月调福建省闽江工程局任古田溪水电站的局主任工程师(特定职务)。期间,他独创了大块混凝土浇筑法(不易开裂、省材省力、高效)。1963年春,水电部提出五省(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一市(北京)平原河道疏浚设想,并成立工程局,贺毅任总工程师,参加工程筹备工作。1965年调水电总局任副总工程师。文革开始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派到三门峡水电站。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成的,但蓄水三年,淤沙超过四十四亿吨,渭水受阻改道,严重威胁八百里秦川和古城西安的安全。贺毅等人经过反复研究并改建,大坝的泄洪能力、排沙能力显著提高,保持了库容,淤积的泥沙也被逐渐冲出,从而改善了库区周围的生产条件。为此,贺毅等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1974年,贺毅二次入伍,到机械工程部队,后历任工程组组长,办公室主任,指挥部参谋长、副主任、主任。中央决定上引滦入唐工程后,贺毅任“兵办”工程组组长兼副总指挥,负责选坝址任务并参与领导了工程的全过程。工程取得了提前一年截流、提前一年蓄水、提前一年发电的成绩,为工程节约五千万元。1976年7月28日发生唐山大地震后,他组织部队抗震救灾一个多月,因过于劳累住进了医院。1980年开始的乌江渡水电站建设中,在世界水电史上首创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氚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1982年8月,潘家口水电站浇筑迎面坝时提出的滑动模板新技术,使工效成倍提高。1982年11月,潘家口水电站一期工程竣工,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授予61支队“全国先进施工企业”称号和一枚金质奖章;1984年2月,水电站又授予61支队金质奖章一枚。后参加天生桥水电站、万安水电站、羊湖水电站等工程的建设。水电部队从1985年1月1日起转入中国人民武装 部队序列,原支队改成总队,大队(团)改成支队。1989年春被授予少将 ,2004年1月逝世
“贺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