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陕西省名人>汉中市名人>南郑区名人

何挺颖

何挺颖人物照片

南郑名人何挺颖介绍

井冈山著名军事指挥员
革命烈士

何挺颖(1905年5月—1929年1月25日) ,陕西省南郑县(今汉中市南郑区)汉山镇何家湾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红军初创时期的杰出领导者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先驱。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随毛泽东转移湘南农村,支持和协助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同年,随毛泽东率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遵照中共中央和湘南特委指示,前敌委改为师委,毛泽东任师长,何挺颖任书记,率部参加三占永新、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等重要战役和战斗。发动井冈山军民,击溃国民政府湘赣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恢复红色政权中,参与整建党的组织、整训红军部队等工作。1929年1月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1月24日在江西大庾战斗中身负重伤,次日随部队转移至广东南雄乌迳宿营,当晚转移途中遇敌突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何挺颖人物生平

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在校期间他组织进步读书会,率先写白话作文。

1923年,何挺颖参与发起成立了学生会,联络南郑学生,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他在面对当地一些丧失民族气节的悲观论调时写下诗句:“散沙枉多四万万,热度只有五分钟!中国不亡非天理?午夜徘徊心如焚。”

1924年中学毕业后,何挺颖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同时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影响。

1925年5月参加五卅运动,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夏,何挺颖受党组织派遣到北伐军部队任团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党组织又派何挺颖到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干部连任党代表。同年9月,在团长卢德铭率领下,何挺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一连党代表,9月29日三湾改编中,被任命为第一团三营党代表,随部进军井冈山。10月23日,在进军井冈山途中时遭敌军袭击,与毛泽东率领的团部和一营失去了联系。何挺颖和营长张子清率部队转战茶陵等地,并会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谭震林,同年12月将部队带上井冈山,何挺颖随即被任命为第一团党代表。从此,何挺颖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了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的两支红色武装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四个团,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为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何挺颖任第三十一团党代表。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何挺颖率部参加了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他政治坚定,作战勇敢,指挥果断,成为井冈山时期我军著名的军事指挥员和党的优秀干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8月,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何挺颖与团长朱云卿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击溃了湘赣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此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10月参加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何挺颖被选为边界特委委员。同年冬,任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兼团党委书记。

1929年1月14日,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月24日,在大余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转移途经吉潭村时再遭敌袭击,不幸牺牲。年仅24岁。

1991年4月,南郑政府在东郊建成了何挺颖烈士纪念碑,碑基座上镶贴着“古城学潮”“南京路上”“奔上井冈”“永新大捷”“黄洋界上”青铜浮雕,碑体上镶镌着薄一波副总理“何挺颖烈士永垂不朽”和“不朽井冈英雄,千古人民功臣”的金色大字。

何挺颖补充介绍

  何挺颖,又名科生,字策庸,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何家湾。父亲何根山同盟会会员,进步的知识分子。

  1923年5月,何挺颖在汉中联立中学读书时,就发起组织学生会,联络同学,在汉中古城掀起了震惊陕南的反帝爱国-。

  1924年5月,何挺颖于汉中联立中学毕业后赴上海,寄读于浦东中学。在这里,他参加了汉中旅沪学生会,结识了同乡刘秉钧等进步同学,广泛阅读《中国青年》《向导》等书刊,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此后又进大同大学就读。

  1925年5月,日本资方无理杀害中国工人领袖顾正红的消息传出后,上海各界群情激愤,各校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声援工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何挺颖也积极地参加这场反帝-,和大同大学师生一道上街--,散发传单,亲眼看到上海各界人民团结一致的反帝壮举,也目睹了帝国主义分子对爱国群众的-。面对着南京路上那淋漓的鲜血,为了革命的需要,他不顾老师、同学的规劝、家庭的反对,毅然从大同大学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革命理论。

  在上海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经常聆听-、恽代英、邓中夏等人讲授的课程,从事革命活动。这年冬,何挺颖加入了共产党。后来,他在上海总工会南市沪军营工人夜校任教。

  1926年夏,北伐战争开始后,党组织选派何挺颖到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李品仙部任团指导员。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何挺颖被党组织又派到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干部连任-表。不久,他在汉口接到党组织派的一个新任务,要他带领一批西北籍同志回陕西工作。于是,他从武汉来到郑州。

  7月下旬的一天,何挺颖在郑州接到党中央的命令,要他马上赶到南昌,准备参加起义。于是,他当天就动身南下,匆匆赶到武汉警卫团所在地,在团长卢德铭率领下,由武汉开赴江西,前去参加南昌起义。警卫团在赴江西途中闻讯起义部队已经南下,遂折向赣西,在修水休整待命。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何挺颖所在的警卫团被编为第一师第一团,他担任了第一团一连的-表,于1927年9月9日参加了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秋收起义。第一团由江西修水出发,向湘南的长寿街进军,在金坪遭到叛徒邱国轩的第四团(系刚收编的夏斗寅的残部)的伏击,-向浏阳方向转移,于9月15日到达浏阳的文家市。在这里,何挺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聆听了毛泽东关于当前形势的分析及转向罗霄山脉中段游击的讲话。之后,起义部队即由浏阳南下向井冈山进军。其时,由于中途作战失利,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追击及生活条件的困难,部队思想波动很大,甚至有些人开小差逃跑了。何挺颖毫不动摇,沿途不断地做政治思想工作,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和鼓舞战士继续前进。

  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把原部队缩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何挺颖被任命为第一团三营-表(营长张子清)。何挺颖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指示,以连为单位建立了党的支部和士兵委员会,班、排建立了党小组,积极整顿巩固部队,使官兵平等,团结一致,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10月23日,起义部队途经遂川大汾镇时,遭遂川县“靖卫团”三四百人的袭击。因猝不及防,部队被截成两部分,毛泽东率团部及一营上井冈山,何挺颖和张子清等率领三营打了两次反冲锋,与团部失掉了联系,遂率部游击桂东鹅形一带。后与朱德、陈毅部取得联系,得到补给。当他们得知毛泽东等于11月18日攻克茶陵县城,成立了工农兵政府时,即率部转战茶陵,归还建制。

  1927年12月底,湘敌吴尚的第八军独立团及湘东清乡司令的“挨户团”共20多个连的兵力,一起扑向茶陵,妄图将这个新生的革命政权扼杀在襁褓之中。这时茶陵城里只有革命军四个连的兵力,而且装备差,子弹也不多。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他们顽强地阻击敌人,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眼看子弹快打完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何挺颖、张子清率领的三营指战员闻声赶到,投入战斗,大大地鼓舞了士气。

  由于敌人不断地增兵,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谭震林与何挺颖等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撤出战斗,把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暂时搬到农村,部队撤回井冈山。但是这一正确决定却遭团长成皓、副团长徐庶、参谋长韩庄剑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以去湘南打游击为名,企图把部队带去投靠蒋系十三军的方鼎英。正在危急时刻,毛泽东根据何挺颖、宛希先等人的报告,迅速从宁冈出发,赶到茶陵县的湖口,才将这支部队带回井冈山,从而粉碎了成皓等人叛变投敌的阴谋。前委决定处决了成皓等叛徒,任命何挺颖为该团-表,张子清为团长,朱云卿为团参谋长。

  1928年1月4日,何挺颖和张子清率领一营和三营各一个连,在遂川大汾镇打垮了肖家壁的靖卫团,县城里的敌人闻讯弃城而逃。何挺颖等率军入城,宣传发动群众,于1月24日成立了遂川县工农民主政府。到2月中旬,何挺颖、张子清和袁文才等率领工农革命军一、二团,又由遂川到茅坪攻打宁冈新城。经过激战,打死了敌营长王国政、靖卫团长李树滋,活捉了县长张开阳,将敌人全部消灭。2月21日,在宁冈砻市召开万人大会,处决了张开阳,成立了宁冈县工农民主政府。

  到了3月上旬,前委因湘南特委的要求而撤销,改组为师委,由毛泽东任师长,何挺颖任师委书记。部队遂被湘南特委调往湘南。4月20日左右,何挺颖与毛泽东在资兴县的龙溪洞会见了率领湘南起义农军独立营由宜章、郴州来到资兴的肖克同志。到4月下旬,毛泽东、何挺颖等率部返回酃县,在城郊接龙桥一带阻击敌人,杀伤敌人数百人,掩护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向井冈山转移。4月28日返回宁冈砻市后,何挺颖同毛泽东即往龙江书院会见了朱德、陈毅及王尔琢等同志。5月4日,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在砻市召开了盛大的庆祝两军会师大会,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两军会师及红四军的诞生,壮大了革命武装,鼓舞了军民斗志,对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0据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28年7月中旬,赣敌王钧、金汉鼎、胡文斗部共11个团的兵力,趁红军大队远离井冈山根据地之际,进攻永新县城。此时永新只有何挺颖的第三十一团,实际兵力还不足一团。但是,在毛泽东的指挥与广大群众的配合下,他们运用四面游击的战术,将赣敌11个团的兵力吸引在永新县城附近30里内达25天之久。后敌人死命反扑,第三十一团才不得不撤出永新。8月中旬,第三十一团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在永新、莲花、茶陵三县边界集结。毛泽东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总结永新阻敌经验,讨论行动计划,说明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意义和条件,以坚定大家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的决心和信心。会后,闻讯红军大队在湘南失利,毛泽东即决定亲率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去桂东迎接红军大队,派何挺颖、朱云卿率第一营坚守井冈山。

  回到井冈山,何挺颖、朱云卿立即召开所有留守机关、医院负责人及营连干部和伤病员代表会议,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坚守井冈山的指示,说明坚守这块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紧急战斗动员。在讨论中,有的人认为,山上兵少、粮缺,不能守,主张撤下山去打游击;有的人认为,井冈山虽兵少、粮缺,但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赤卫队,守住井冈山不成问题。两种意见相持不下。这时,何挺颖站起来,详细地分析了井冈山根据地所具备的主客观有利条件,及敌我双方的态势。最后,他坚定地说:坚守井冈山是一定不能动摇的,这是毛-表确定的方针。守住井冈山,是我们革命力量的表现,是革命发展的需要,也是革命胜利的希望!他的话很有说服力,使与会同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誓死守卫井冈山,让边界的红旗永远不倒!

  8月30日晨,湘敌吴尚的两个团行进至源头村,先用机枪向黄洋界扫射,半天未见动静,就壮着胆子,沿着小路往上爬。山高坡陡,又遇着了竹篱笆障碍,敌人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才爬到半山腰。待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山上军民弹如雨下,立时杀伤一大片敌人。但是敌人倚仗着人多武器好,喘息一阵之后,又发起了进攻,而且兵力一次比一次多,火力一次比一次猛,战斗更加激烈。井冈山军民硬是依靠人民战争的力量和勇气,凭险固守,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何挺颖和朱云卿及时深入到前沿阵地,进行慰问和鼓动,并指示把刚修好的一门迫击炮,架在哨口右侧的发射阵地上,摆出毛委员、朱军长率领红军大队回来的架式,迷惑敌人。下午4时,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敌军又向黄洋界发起了疯狂进攻。霎时,黄洋界上又硝烟滚滚,遮天蔽日。红军用迫击炮射击,有一颗炮弹准确地落在源头村的敌指挥所附近0了。这时,隐蔽在哨口两侧的赤卫队员和-队员们手擎红旗、梭镖飞奔而出。山山坳坳,峰峰岭岭,红旗招展,冲杀声连天。“毛委员、朱军长回来!”的喊声震撼群山。吃够苦头的敌军官兵被吓得毛骨悚然,纷纷扔掉0连滚带爬地往回跑。吴尚以为红军大队真的回来了,当夜,趁着云雾弥漫之际,仓皇逃回酃县去了。对何挺颖、朱云卿等指挥的黄洋界保卫战大捷,毛泽东闻悉后非常高兴,给予了高度评价:“8月30日湘赣两军各一部,乘红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红军不足一营兵力,凭险抵抗,将敌击退,保存了井冈山这块根据地。”

  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胜利之后,10月14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在茅坪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何挺颖当选为边界特委委员。年末,为加强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的领导,毛泽东和朱德调何挺颖任二十八团-表并兼团党委书记。由于他重视做指战员的政治思想工作,使该团的政治空气焕然一新,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官兵关系极为密切。他的行为和作风,深得指战员们的佩服和信赖。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会剿”,到外线去打击敌人,1929年1月14日,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1月24日,在大庾战斗中,何挺颖不幸身负重伤。

  1月26日,黑漆漆的夜晚,部队由大庾向东转移,到达吉潭地区遭敌人袭击,身负重伤的何挺颖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何挺颖,是井冈山根据地创建者之一,他的牺牲是红军的一个重大损失。

  “何挺颖”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