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名人程元振介绍
程元振(?—764年),字元振,雍州三原县(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唐朝时期宦官大臣。
净身入宫,进入内侍省,累迁内射生使。联合李辅国拥立唐代宗,拜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迁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保宣侯,统领禁军,授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宝应元年(762年),谋夺权宦李辅国权力,迁元帅府行军司马,派人刺杀李辅国。
广德二年(764年),企图策划政变,受到御史大夫王升揭发,坐罪流放溱州(今四川省綦江县),途中为仇家所杀。
程元振人物生平
程元振以宦官身份在内侍省任职,累功迁到内射生使。
宝应元年(762年)初,唐肃宗病危不朝,朝中大权委任皇太子李豫,令其监国。唐肃宗病危,李豫监国,使朝中各种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先是张皇后与宦官李辅国相互勾结,排斥大臣萧华、裴冕,逼挟玄宗,流放高力士、陈玄礼,李辅国势倾朝野,跋扈上下。张皇后也想效法武则天、韦皇后,女主干政。可是李辅国的发迹,成了张皇后的一块心病。为了先发制人,扳倒李辅国,张皇后勾结越王李系、兖王李僴、宦官段恒俊等,准备发动政变、换掉皇太子李豫.逮捕宦官李辅国,篡位自立。正当张皇后紧锣密鼓准备政变的时候,她的这一阴谋被程元振察觉,程元振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李辅国,李辅国令程元振调集禁军,以备不测。
一切准备就绪,程元振派兵将皇太子李豫“保护”起来,之后与李辅国率领禁军冲入长生殿,逮捕了张皇后、越王李系、兖王李僴等,唐肃宗经此惊吓,一命归天。李辅国借此机会,杀死张皇后等,与程元振等一起拥立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
唐代宗即位后,以程元振有拥立之功,拜他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掌管了皇宫大权。不久,又让他担任元帅行军司马。加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保宣县侯,统领禁军。九月,再迁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权势显赫。他和李辅国把持着朝廷内外军政大权,可以擢升官吏,可以处死将军。
李辅国因拥戴之功进为尚父、司空兼中书令,从此居功自傲,狂妄跋扈。唐代宗开始考虑到毕竟是李辅国帮助自己登上了皇位,还能容忍李辅国的胡作非为。
到后来,李辅国越来越胆大妄为,甚至对代宗说:“陛下只要在宫里待着就行,不管什么事情都有老奴处理着呢。”唐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
不久,唐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李辅国一死,程元振立即被提拔为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接替李辅国统率全部禁军。唐代宗又追赠他的父亲程元贞司空官职,追赠他母亲郄氏为赵国夫人。这时程元振的权势,超过了李辅国,军队中称他为“十郎”。
程元振掌权后,为了私人恩怨,陷害来瑱和裴冕致死,以致各藩镇都切齿痛恨于他。
原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安史叛军作战失败被俘,叛乱平息后得释返朝,程元振为了网罗亲信,便将其推荐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开了将军兼大夫的先例。
在此之前,程元振企图笼络襄阳节度使来瑱为亲信,来瑱不肯附会。王仲升回朝后,程元振唆使王仲升诬陷来瑱,以皇帝之命将来瑱调入朝杀害。另有大臣裴冕,因事与程元振相违,又被嫁祸贬为施州刺史。再有同华节度使李怀让,受程元振诬陷,忧愤自杀。这样以来,各镇节度使、大将皆惧怕权奸谋害,疏远了朝廷,拥兵自保。程元振仍骄傲放纵,自鸣得意,完全不顾众人的议论。
广德元年(763年)九月,吐蕃又大举东进,边将向朝廷告急,程元振得到消息,却根本不把消息上报给代宗。到了十月,吐蕃、党项出兵东侵,一直打到关中西部的武功、乾县一带,吐蕃攻打泾州,当地刺史献城之后,又成了吐蕃的向导。当这群人浩浩荡荡地过了邠州的时候,唐代宗才刚知道吐蕃原来入寇了,而且“一步到位”,已经到了邠州。
广德元年十月,唐代宗下诏调兵,各地节度使、将军因为不满唐代宗宠信程元振,而无人应命出兵勤王,致使吐蕃军攻下长安,唐代宗星夜仓惶出逃陕州。
到唐代宗到达行都时,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向代宗上疏切谏,请求杀程元振以谢天下。疏说:“吐蕃、党项军队数万入关度陇,历秦渭,掠邠、泾,不血刃而入长安。在敌入寇关头,谋臣一言不发,武将不肯出战,三辅百姓也不愿护卫朝廷,此乃四方内外皆与皇帝离心叛道之势,究其原因,是皇帝疏远贤良,专宠宦官的结果。为挽救社稷,立斩程元振。皇帝自己削尊号,下诏引咎,率德励行,天下人必服。”唐代宗阅罢,不肯斩程元振,只下令尽削他的官,放归田里。
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剽掠府库市里。之后,唐代宗仓促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迎击吐蕃。郭子仪积极组织兵力反击吐番。命令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陕西蓝田,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点火以为疑兵。同时又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传说:“郭令公(即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蕃兵惊恐,没来得及劫掠城中士、女、百工,就撤离了长安。
广德元年(763年)十一月,郭子仪率军队收复了长安,陷落15天的长安被唐军收复。
唐代宗从陕州返回京城。程元振又从三原潜入长安,企图再见皇帝,以求任用。被御史发现,上疏弹劾,唐代宗才下令将他流放溱州,在江陵(湖北省江陵县)时被仇家杀死。
程元振史书记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程元振人物评价
李豫:程元振性惟凶愎,质本庸愚,蕞尔之身,合当万死。顷已宽其严典,念其微劳,屈法伸恩,放归田里。仍乖克己,尚未知非;既忘含煦之仁,别贮觊觎之望。敢为啸聚,仍欲动摇,不令之臣,共为睥睨;妄谈休咎,仍怀怨望。束兵裹甲,变服潜行,无顾君亲,将图不轨。按验皆是,无所逃刑,首足异门,未云塞责。
刘昫:崇墉大厦,壮其楹磶。殿邦御侮,亦俟明德。宵人意褊,动不量力。投鼠败器,良堪太息。
欧阳修:肃、代庸弱,倚为扞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泚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慓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籓,则争出我门。
朱元璋:当时坐不当使此曹掌兵政,故肆恣暴横。然其时李辅国、程元振及朝恩数辈势皆极盛,代宗一旦去之,如孤雏腐鼠。大抵小人窃柄,人主苟能决意去之,亦有何难?但在断不断尔。
程元振补充介绍
程元振(?~764年),唐代宗时大宦官。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少年即入宫为宦者,直内侍省,累升为-生使、飞龙厩副使。
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皇帝病重,时张皇后与皇太子李豫关系不睦,恐太子即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便召越王李系入宫,密谋发动政变,篡夺皇位。他们派内谒者监段恒俊挑选了200名年轻力壮的宦官,由越王李系亲自发给兵器,准备就绪后,张皇后派人召太子李豫进宫,企图谋杀太子。此事被程元振得知,他即找李辅国商议。二人领着禁军埋伏在李豫进宫时必经的陵霄门,待李豫来到,拦住李豫,告诉他张皇后等的阴谋,将李豫护送到飞龙厩隐藏起来。程、李二人领着禁军冲入宫中,逮捕了越王李系、段恒俊等,囚禁了张皇后。是夜,肃宗卒,程元振与李辅国主持拥立太子李豫即皇帝位,是为代宗。
代宗即位,以程元振有拥立之功,拜他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掌管了皇宫大权。不久,又让他担任元帅行军司马。加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保宣县侯,统领禁军。九月,再迁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彬)国公,权势显赫。他和李辅国把持着朝廷内外军政大权,可以擢升官吏,可以处死将军。原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安史叛军作战失败被俘,叛乱平息后得释返朝,程元振为了网络亲信,便将其推荐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开了将军兼大夫的先例。在此之前,程元振企图笼络襄阳节度使来瑱为亲信,来瑱不肯附会。王仲升回朝后,程元振唆使王仲升诬陷来瑱,以皇帝之命将来瑱调入朝杀害。另有大臣裴冕,因事与程元振相违,又被嫁祸贬为施州刺史。再有同华节度使李怀让,受程元振诬陷,忧愤 。这样以来,各镇节度使、大将皆惧怕权奸谋害,疏远了朝廷,拥兵自保。
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党项出兵东侵,一直打到关中西部的武功、乾县一带,代宗下诏调兵,各地节度使、将军无一人应命出兵勤王,致使吐蕃军攻下长安,代宗星夜仓惶出逃陕州,京城长安被乱兵抢掠洗劫一空,百姓遭受家破人亡之苦。于是,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向代宗上疏切谏,请求杀程元振以谢天下。疏说:“吐蕃、党项军队数万入关度陇,历秦渭,掠邠、泾,不血刃而入长安。在敌入寇关头,谋臣一言不发,武将不肯出战,三辅百姓也不愿护卫朝廷,此乃四方内外皆与皇帝离心叛道之势,究其原因,是皇帝疏远贤良,专宠宦官的结果。为挽救社稷,立斩程元振。皇帝自己削尊号,下诏引咎,率德励行,天下人必服。”代宗阅罢,不肯斩程元振,只下令尽削他的官,放归田里。
广德二年(764)十一月,郭子仪率军队收复了长安,代宗从陕州返回京城。程元振又从三原潜入长安,企图再见皇帝,以求任用。被御史发现,上疏弹劾,代宗才下令将他流放溱州(在今四川綦江县境)。行至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而死。
“程元振”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