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上海市名人>金山区名人

吴若安

吴若安人物照片

金山名人吴若安介绍

民进中央原副主席

吴若安(1890~1990)上海市金山人,民进上海市第四至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民进中央第六、七届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届参议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先后任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四、五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

吴若安个人履历

吴若安(1890-1990),曾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原名杏宝,江苏上海人,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八日(一八九○年三月八日)生于金山县(今属上海市)。父左之,任职员,母姚全英,育子女七人,家贫,存者仅长女若安及另一女若宜,余皆因病夭折。二十九年,杏宝年十四,获三叔公之资助,始入上海务本女塾一年级,以入学前粗通文字,加以努力不懈,两次躐级。小学毕业后,升读原校中学科,靠奖学金读书,早年因仰慕法国女革命家若安之英名,改名若安,藉以自勉,在学期间喜爱英语课,尝参与演出英语话剧“收回香港、 九龙”,反串中国外交部长。宣统三年正月,以第一名毕业,留校任高小六年级英语教员;夏,兼任舍监,后因校长有法不依,愤而辞职,入苏州景海女学专修英国文学、修辞、历史等课,后因不想狼狈为奸,助外籍校长私自检查学生信件,辍学离校;八月,武昌革命军兴;秋,于上海光复后,由苏州赶返上海报名参加救护队,因母亲劝阻,不果行。

民国元年六月十七日,南洋女子师范学校(简称“南洋女师”)创校于上海,由凌铭之任校长,三叔吴公之任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吴若安任英语、地理教员,开办之初,仅设文、理科各一班,师范本科、预科各一班,学生不过数十人,一年后增至二百余人,以校舍不敷应用,由西门外方斜路三多里迁至斜桥源寿里原民立女中校舍,迁校后南洋女师附设小学部,吴若安在小学部兼课,是时胸怀「教育救国」之志,决心以教育为毕生志事。三年,南洋女师复迁校至新垃圾桥北。八年五月,“五四运动”传至上海,与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十年,婉拒出任上海务本女中(今上海市第二中学)校长。十六年,办学团体“湖州旅沪同乡会”派员接管南洋女师,参加教师罢教,以示抗议;暑假,反接管取得胜利,稍后南洋女子师范学校改办为南洋女子中学(简称“南洋女中”,“解放”后改名向东中学),并附设南洋小学,仍由凌铭之任校长〔校董有杨铨(杏佛)等人〕,为紧缩开支,南洋女中迁至开封路,小学设于阿拉伯施脱路(今曲阜路),并由全校教职员工凑集三千元作为办校经费,吴若安在南洋女中担任两班英语课,又兼任同济大学英语教师。十九年,辞去同济大学英语教师兼职,任南洋女中英语教员兼小学部主任。二十三年,赵世春、张公权(嘉璈)倡建嘉太宝救济院,收养孤儿,是时严达微任职该院,见旧同学 吴若安抱独身主义,无意结婚,建议领养一孤儿,从之,依手续领一院童回家,取名吴彼得,悉心抚养成材。

二十六年七月,抗战军兴;八月,上海“八一三事变”起,在校内开展募捐活动,以所得慰劳抗日将士,救济沪地难胞,同月凌铭之病逝,由吴若安继任南洋女中校长,因战事关系,下午借用大通路渭风小学教室上课;十一月,上海沦陷。二十七年二月,将南洋女中部分迁回开封路正修里。抗战期间,在恶劣环境下坚持办学,以爱国、气节教导学生。

三十四年八月,抗战胜利;十二月,率领学生百余人前往玉佛寺悼念昆明“一二·一惨案”四烈士。三十五年三月八日,复率领学生参加妇女节大游行;十月六日,出席“校长互助会”举行之陶行知(知行)先生追悼会,同月任“上海市中小学教职员消费合作社”理事长。三十六年五月,支持学生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罢课和示威游行;内战期间任中共外围组织“校长互助会”(解放后易名为“校长座谈会”,至四十一年结束)主席、“中学教育研究会”顾问、“上海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简称“小教联”)理事,参与创办“互助杂志”。多次冒险掩护地下党员、左派学生。

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六十,五月,上海解放,吴彼得“永远怀念母亲吴若安”记云:“解放前夕,她因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遭到反动派搜捕,由于中共地下党的及时保护才未遭毒手。”六月,至北平出席第一次“中华全国教育会议”;八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仲宏)〕明令市教育局接管私立民立女子中学(简称“民立女中”),调吴若安为校长,上任后致力整顿校风;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润之)〕成立于北京。1951年六月,以谢仁冰、外甥女陈国容之介,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主席马叙伦(夷初),1945年十二月成立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后,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共同纲领为其纲领,以团结、教育、改造从事文教工作之中上层知识分子为其主要工作〕,任“民进”上海分会理事(主任理事谢仁冰)。1953年四月,任出席第七次“中华全国劳动大会”上海市代表;同年谢仁冰病逝,由赵朴初继任“民进”上海分会主任理事,吴若安任副主任委员。1954年八月,任出席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上海市代表〔“人大”委员长刘少奇(作黄)〕。1956年一月,上海民立女中改称上海市第十女中(后改名上海市第十中学,今民立中学,同月,吴若安升任上海市(市长陈毅)教育局副局长(局长陈琳瑚),分管学校卫生、体育以及盲、聋、哑学校之教育工作,仍兼第十女中校长;夏,吴彼得毕业于天津大学,任工程师;八月,任民进四届中央委员(主席马叙伦);同年继赵朴初为民进上海分会主任理事(后改称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1958年十二月,任民进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主席马叙伦)。1959年三月,任出席二届人大上海市代表〔人大委员长朱德(玉阶)〕。

1961年五月一日,毛泽东在上海展览馆大厅会见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应邀出席。1964年(一九六四),年七十五,三月,带领部分上海中、小学校长前往嘉定南翔镇“取经”,参观该地之爱国卫生工作;九月,任出席三届人大上海市代表(人大委员长朱德)、上海市四届政协副主席(主席陈丕显);同年因心脏病入院救治,需人照料,吴彼得“永远怀念母亲吴若安”记云:“那时我非常希望她能提出把我调回上海照顾她,但她没有同意,并教育我说,她是市教育局副局长,经常动员说明学生服从国家需要,到艰苦的地区去参加建设,而把自己的儿子往上海调,这很不合适。她要我安心工作。”1966年五月,文化大革命起,旋被指为“资产阶级大吸血鬼”,免去教育局副局长职务,任内先后获政府授予“爱国卫生”、“体育工作”两奖章。1968年,与市教育局人员下放至嘉定外岗参加劳动改造,旋被转送到奉贤文化系统“五七”干校,长期接受“斗、批、改”。

1974年十二月,奉命由奉贤农村返回上海,与上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一起参加政治学习。1975年一月,任出席四届人大上海市代表(人大委员长朱德)。1976年十月,“四人帮”被捕,十年“文革”浩劫结束。1977年,年八十八,十二月,任上海市五届政协副主席(主席彭冲);同年以健康大不如前,在党和政府之关怀下,将吴彼得调回上海(其后任上海化工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78年三月,任出席五届人大上海市代表〔委员长叶剑英(沧白)〕。1979年十月,任民进六届副主席〔主席周建人(乔峰)〕;十二月,任上海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严佑民)。在此之前任出席第三至六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一月,民进上海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展览馆举行,在会上代表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作题为《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勇前进》工作报告,同月在八届一次会议上,连任民进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晚年任上海市教育局顾问、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

1982年十一月,任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主席团成员。1983年四月,任上海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胡立教);五月,任出席六届人大上海市代表〔委员长彭真(傅懋恭)〕;十一月,任民进七届副主席(主席周建人)。1985年,年九十六,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自言其长生之道为:“动则不衰,食则有节,乐则长寿”。1987年六月,任民进一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赵朴初)。1988年五月,在民进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辞去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大会通过准其所请,推举为上海市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并致以致敬信一封,略云:“敬爱的吴若安同志,您是我国著名的老教育家。半个世纪以来,您始终不渝地与党亲密合作,无私地献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您桃李遍天下,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您是我会深孚众望的领导人之一,您为我会的建设和开创新局面的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您虽百岁高龄,却一如既往地关心着祖国的建设和我会的会务工作。您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的德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十一月,任民进二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赵朴初)。1990年六月十日,因病在上海去世,年一百零一岁。

吴若安基本信息

吴若安(1890~1990)吴若安,原名杏宝,江苏金山(今上海金山)人。幼年家贫,13岁才进上海务本女塾小学部求学,由于成绩优良,连续跳级,毕业后进中学部继续学业。清宣统三年(1911年)中学毕业,学习成绩名列第一。中学毕业后曾执教母校及南洋女子师范等学校。辛亥革命时曾组织学生参加救护队工作。五四运动中在上海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

吴若安补充介绍

  吴若安(1890~1990年)

  吴若安,原名杏宝,女,江苏金山(今上海金山)人。父亲早逝,由叔父抚养成长。吴年轻时仰慕法国女革命家若安,改名若安,借以自勉。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务本女塾中学部,留校任小学部英语教师。后去苏州教会学校景海女学进修英语、中文、修辞及历史等课程。辛亥革命爆发后,立志投身于振兴中华和妇女解放事业。民国元年(1912年)返沪,进南洋女子师范学校担任英语和地理教师。民国16年,女师改为南洋女子中学,吴任校长。她任校长后,制订学校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管理,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吴克服困难,坚持办学。她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腔仇恨,不出席日伪召开的会议,不执行日伪放假的规定,保持民族气节。她还发动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发动部分教师参加-,动员教师开展为抗日战士和难民募捐寒衣活动。抗战胜利后,她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群众组织,担任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会、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理事、上海市中小学教职员消费合作社理事长等职。在日益严重的-下,吴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参与师生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并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师生。解放前夕,发动并协助保护校内师生,积极参加护校工作。

  1949年8月,年已花甲的吴若安出任南市私立民立女子中学校长,决心以“吾侪虽益老,报国不后人”的精神,继续为教育事业作贡献。1956年,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历任民进上海市委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先后被选为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市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吴若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