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上海市名人>浦东新区名人

秦裕伯

秦裕伯人物照片

浦东新名人秦裕伯介绍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秦裕伯(1296~1373),汉族,字惟镜、景容,号蓉卿,别号葵斋。上海县人,原籍淮扬(今江苏扬州),人称秦景容。元代(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出身海陵秦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婉约派一代词宗,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宋龙图阁直大学士淮海公秦观(少游)八世孙,江浙行省中书省儤使、中书省肃政廉访使秦知柔之孙,国子监学录、下沙盐运使司监税官、浙西道榷鹾使秦良颢之子,与其弟秦亨伯合称“二秦”。

元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明洪武六年追封显佑伯,后又追赠护海公,后人称他秦显佑、显佑公。朱元璋多次称秦裕伯为:“裕伯博辩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代表作品:《山舟辞》、《九贤祠颂》、《上中书相国却聘书》、《再上丞相却聘书》、《上海知县祝大夫碑》。

曾任湖广行省照磨(即湖广省的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官)、山东高密县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明太祖主政期间任侍读学士、待制、治书侍御史。

秦裕伯人物生平

定居长寿里

秦裕伯,字惟镜、景容,松江府上海县人(今上海)人。松江府境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北一百七十三里,东至海八十里,西至平江路长洲县,界八十里;南至中明州界九十里;西南到海盐县界六十里到县一百里;西北到昆山县界一百五十里到县二百,陆路西南至嘉兴县界六十里,水路同东北至青龙镇五十四里,水路自靑龙入吴;松江同见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也。

秦裕伯天资聪明却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元大德年间(1297~1307),随父辈秦氏良顕、良颢兄弟定居上海县长寿里(题桥)。

家境渐富盛

宋代末年,秦裕伯祖父秦知柔这一代是避战乱而流落到黄浦江畔的,虽是“宦室裔胄”,但此时已经落难了。而过了50年左右,到元泰定年间(1324~1328),秦良顕出任上海县长人乡里正时,已称为“田产富盛”。秦知柔任江浙行省中书省儤使之后,小儿子秦良颢赴大名府求学,任国子监学录,后调任浙西榷鹾使。大儿子秦良顕出任长人乡里正之前在忙什么呢?

当时,长人乡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大开发”之中,一是盐业兴旺,二是大量垦荒。上海县长人乡的沿海地区,在唐代末钱镠建吴越国以后,即开始有了煮海制盐之业。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在下沙地区建有盐监之后,这一带被辟为下沙盐场。而下沙以西地区,仍以农业为主。随着沿海成陆面积逐渐扩大,盐区亦随之东移。至元末明初,盐区已移至里护塘以东一带。塘内之地称漕田或有司地,属长人乡管辖,设保、图建置;塘外之地则称灶田或盐司地,属下沙盐场,设团、灶建置。

秦知柔、秦良颢当官,自有俸禄保障,加上身处盐业兴旺之地,收入必定不薄。而秦良顕定居在行头秦家行,忙的是带领子孙们垦荒屯田,扩建家园。当时,朝廷为推进这里的“大开发”,规定可以豆麦代替米粮缴纳田赋,后又可以棉花代替米粮纳赋。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移民,土地日趋熟化,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土地的主人们自然富盛起来。附近的召稼楼,就是在这个时机以召人耕作而名闻八方,遂形成市镇。附近的拨赐庄,是元顺帝将妹妹百花公主下嫁给丞相脱脱之子时,拨赐这里收归的田产作陪嫁的“脂粉田”,传说有上百顷。这座由蒙古族人建造的庄园此时已颇具规模,还从黄浦江到下沙盐场专门开挖了运盐干河“盐铁塘”。

在如此“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秦良顕以及其子孙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竟然从几乎一无所有的“避难者”,发展为“田产富盛”、宅院硕丰的大家族,以致世上有了“秦家行”这样一个被标上史书图籍的地名,可谓是有幸遇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尽管秦家的家境日趋富盛,秦裕伯却迟迟未能走通“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之旅。秦裕伯不足10岁随父母定居长寿里,到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出任湖广行省照磨而离乡,其间时达40年左右。

他成年后,在此娶储氏为妻,她是周浦一带的望族之女。当时,周浦储姓家族颇具声望,祖辈是宋代词人储泳(约1101~1165,字文卿,号华谷),随宋室南迁而隐居在周浦一带,后人为纪念他,还倡议将当地称为“储里”或“华谷里”。然而,这望族之女并没有给秦裕伯增添福音,夫妻俩生下儿子,取名世隆,可惜因病早殁。此后,夫妻俩没有再生养。

十年为官路

秦裕伯48岁成为进士,出任湖广行省照磨,做些具体的文书工作,而且熬了六年之久,才得到提拔。元至正十年(1350),秦裕伯赴文化发达的山东高密县(今属潍坊市),升任七品知县。他的才智终于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能独挡一面,又十分勤政。据《山东通志》《高密县志》等史籍称,历史上的胶东半岛是地势低洼、氟毒横行、十年九不收的地方。当地民谣称“遥望西壕里,苍茫一片洼。人人拖黑腿,个个龇黄牙。有土都是碱,无田不养蛙。等到好年景,也学种地瓜”。秦裕伯指导民众“堑其周为渠,以蓄大雨,渠外筑墉,以防野潦”。之后,“连岁大熟,获麻禾菽麦若干斛”,从而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台田沟”,抵御了盐碱涝洼之灾。

明万历《即墨志》记载,至正十二年(1352),即墨(今属青岛市)知县董守中始建庙学和九贤祠,为当地历史上的九位名宦才俊塑像加以供奉,特请高密知县秦裕伯撰写《九贤祠颂》,勒碑刻石记之。秦裕伯还曾应邀撰写《密州修学记》(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由黄翔书正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可见当时他在山东地区是颇有声望的。

秦裕伯在任高密知县的三年间,不仅没有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而且把盐民的负担按他们的产量、收益之多寡分成三等九品,废除了原来按统一标准收税的办法,做到了合理公平。地方上经常要有许多临时的或额外的开支,秦裕伯发动农民把原来公家抛荒的土地重新播种耕耘,收获的粮 食即作为过往官员的接待费用,农民、市民不必再交纳额外赋税,不仅供给饮食住宿绰绰有余,而且还有余资可以购置一批新的马匹以供使用。当时,社会时局很不稳定,朝廷让各地州县修筑城池,以利防守。在秦裕伯的规划领导之下,新建的高密县城墙周边有五里长,开辟了东、南、西、北四门。城门均牢固而盖了砖瓦,能遮蔽风雨。城外开凿了宽阔的护城河,河上架设了吊桥,随时可以收起。要想进攻县城,就非越此防线不可。此外,他还大规模地兴修了孔子庙、汉代经学大师郑康成祠堂等公共建筑,又造了一批高密县衙门的办公用房。他在全县境内先后办了42所教学机构,使学童们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一系列政绩是在两年多时间内取得的,可见他勤政爱民,“虽动大役而民不知扰”。

当秦裕伯离任时,百姓欲留任而不能,为颂其勤政爱民之功德,特请在大都(今北京)任礼部郎中的明善写了《秦尹去思碑记》,详尽记载其政绩。《秦尹去思碑记》被收入《高密县志·艺文志》。至正十三年(1353)春, 秦裕伯被调往福建地区,出任福建行省郎中。他为官恩威并施,曾规定盗匪首次捕获,发款嘱其自谋生活;再捕获则杖数十,令其归耕;第三次则数罪合科,加重罚,令“清白”而死,即将罪犯投入石灰坑毕命。以此告诫鸡鸣狗盗之徒,要行善事,清白为人。因此,秦裕伯为政期间盗贼匿迹,百姓称颂,赢得“公正干练”的美名。

秦裕伯任行省郎中一年后,即得到越级提拔,出任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后又调往朝廷御史台(监察机构),担任侍御史。然而,不久秦裕伯却“突然”提出辞职了。《明史》说是“遭世乱”,其实是另有缘故。元代晚期,确实世道纷乱。而更关键的原因是,秦裕伯为官十年,尽管十分勤政,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真正赏识。因行御史南台大夫达识帖睦迩“与江浙省臣有隙”,秦裕伯曾遭台臣“嗾臬司以飞语”中伤,自然甚为愤懑。何况作为一名仕途坎坷的儒生,此时秦裕伯从事监察工作,更深知官场的内幕,但他却无力回天,促使他逐步对分崩离析的时势丧失信心,更为了照料年及八旬的父母,他最终拿定主意,于至正十四年(1354)毅然辞官,先到扬州小住,寻祖访友,后返回故乡长寿里,时年58岁。

再三拒征召

《淮海宗谱》称,秦裕伯辞官返回长寿里时,仍耳目聪明,筋力不倦,高谈剧饮,手不释卷。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阅之,爱君爱国之念,耿耿不能忘也”。

一年之后,78岁的父亲逝世,“有诫子书,词甚真切”。从此,秦裕伯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又十年。当时,秦裕伯与流寓乌泥泾镇的著名诗人王逢交往甚密。王逢(1319~1389),字原吉,号梧溪子,又号席帽山人,江阴人。少时聪慧,勤奋好学,颇有才气,因而闻名于乡里。为人正直,热爱故乡,关怀故乡百姓的疾苦。一直以布衣为荣,不愿为官。时有金陵台臣推荐他出仕,他则以身体有病而婉辞拒绝。他一心作诗,且才气横溢,多题咏孝义勇烈之事。他寓居乌泥泾镇时达17年,著有《梧溪集》。然而,秦裕伯只享了两年清福,麻烦事又接连发生。至正十六年(1356),起义军首领张士诚(1321~1367)占据苏州后,慕其学名,两次派人上门招贤。秦裕伯却固辞不允。为避招是非,秦裕伯带母亲到松江的横泖去隐居了一段时间。

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打败上海县的钱鹤皋起反势力,占据了上海地区。相传,朱元璋猜疑心特别重,在南京处决钱鹤皋时,见其白血喷出,因此他一直心神不安,生怕钱鹤皋变作厉鬼长久作祟。而就在这时,朱元璋征召了隐居在家乡的元廷老臣刘基(字伯温),邀其担任谋臣,就此战果辉煌,既得到了有力辅佐,又获得了广泛赞誉。朱元璋发现自己缺少文化和智谋,利用前朝高官为己服务,是一条克敌制胜的捷径。于是,他决意要起用一位出身于上海地区的元廷高官,既可辅助自己,又可讨好当地百姓,冲抵钱鹤皋作祟之危。最终,他选中了秦裕伯,“命中书省檄起之”,拟起用他出任巡回御史或福建行省农田水利都监。至正二十五年(1365),秦裕伯母亲去世,归葬长寿里秦氏墓地。正当他闭门守孝时,事态逼紧了。

朱元璋于吴元年(1367)正月发出《聘裕伯公御书》,派人前来征召秦裕伯出山任职,并十分关切地说:“海滨之民好斗,裕伯居于此地恐有累焉”,即使不愿入朝,也要劝其移居别处。秦裕伯刚安葬母亲,正在家守孝,便对使者说:“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是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出而拜命,是不孝也。”为此,他特作《上中书相国却聘书》,并委托弟亨伯代他赶赴南京,拜谢丞相李善长,回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廷残余势力,在南京称帝。但他却更加担心那些有影响的文人成为对立面,便命令中书省推进征召。洪武元年(1368)四月,朱元璋发出《再聘裕伯御书》,一再甜言蜜语,又以历代应召实例劝其入朝。秦裕伯时年已72岁,坚持称病不起,又作《再上丞相却聘书》回应,还是苦苦推辞,请求“投鹿于山,放鱼于渊,不出范围,物遂其天”。

可是,朱元璋也不罢休,当月又给秦裕伯发出《三聘裕伯公御书》,严词追逼,紧咬不放。相传,传旨者言语颇具威慑性,质问秦裕伯:“天下定,伏处不出,意欲何为?”甚至宣称:“苟坚守不起,恐有后悔。”面对不可抗拒的强权政治,秦裕伯生怕再不从命,必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殃及桑梓。他叹曰:“是皆已甚迫,斯可见矣。”于是,只得垂泪告别故里,随使者入了朝。秦裕伯如此选择,日后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而秦裕伯当时的心境,另有事实可考察:同年八月间,他应著名文学家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之邀,手书了他为明代上海首任知县祝挺撰写的《上海知县祝大夫碑》(此碑于清咸丰十一年毁于西兵之手)。几年前,豪杰钱鹤皋起兵,一度攻下上海县城。而祝挺是明太祖朱元璋指派收复上海县城,后任知县的。秦裕伯欣然为朱元璋的命官手书碑文,除了应对同为元臣、同拒张士诚征召的杨维祯之情义,更说明他当时的心情是不论前朝今世,但求天下太平。

秦裕伯入朝后,授翰林侍读学士,但他受事不受职。次年,朱元璋任命侍读学士秦裕伯和翰林直学士詹同为待制(顾问)。不久,又为治书侍御史(专事办理文件)。洪武三年设科取士后,秦裕伯与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同为京畿主考官。《明史》称秦裕伯“出知陇州,卒于官”。此说也有误。朱元璋要年已75岁的秦裕伯到西北地区出任陇州知州,实是贬官外放。秦裕伯以病辞官不就,返回了故里。对此,清雍正八年(1730)进士曹一士为上海城隍神作《颂序略》时,评价为“释主疑,明民智,不惜一身去就,为国人请命耳。”秦公后人秦荣光有诗赞曰:“救万生灵一入朝,肯贪五斗折陶腰。还山老铁衣仍白,信史千秋节未标。”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1373年8月8日),秦裕伯在家中悄然去世。而且为了不祸及后人,他宁可绝传,始终未有纳妾,决然息交绝游,以求销声匿迹。

被推上神坛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分为王、公、侯、伯四等。除赐封开国功臣们不同的爵位之外,还敕封各地城隍神为“显佑伯”。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就此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秦裕伯生前,朱元璋三次征召而不受。上海地区又有钱鹤皋可能变作厉鬼,长久作祟。秦裕伯去世后,朱元璋一直心神不安,为了笼络江南名绅,他决意以“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亲自敕封秦裕伯为“显佑伯”,称“上海邑城隍正堂”。

朱元璋对秦裕伯生前未到陇州去任知州,“生不为我臣”,必定异常不满。因此封你为上海县城隍神,不担心你拒不赴任。而且,县城隍的封号与陇州知州的品级相等同,不贬不褒,“死当卫我土”。与秦裕伯同为京畿主考官的御史中丞刘基,洪武三年被朱元璋任命为弘文馆学士,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为“诚意伯”。因秦氏祖茔在淡井庙北,而且淡井庙曾为华亭县城隍行殿,秦裕伯被封为“上海邑城隍正堂”后,这里开始供奉秦裕伯。从此,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定为上海县城隍秦裕伯诞辰日,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城隍娘娘”的生日。洪武三十年(1397),上海知县张守约将霍光行祠(又名金山神庙)改建成县城隍庙后,“上海邑城隍正堂”被迁移到了上海县城内的县城隍庙后殿。明代上海城地处海隅,屡遭侵扰,尤其是嘉靖年间倭寇五次袭击,民众深受其害。于是,秦裕伯“显灵”的传说越说越奇。城隍庙香火日盛,庙舍不断扩建,人们盼望城隍老爷能保佑一切。

自明嘉靖十四年(1535)起 ,在上海城隍庙的正门口,高悬起“保障海隅” 匾额。清同治十一年(1872),秦裕伯又被同治皇帝钦封为“护海公”。在巡道应宝时的号召下,上海城隍庙趁机又作大修,邑人曹一士又推出了《上海县城隍神颂序略》,使“城隍显灵避屠城”的故事越加成真,广泛传播。

秦裕伯人物简介

秦裕伯,字惟镜、景容,号蓉斋,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人。元大德年间(1297~1307),随父辈定居上海县长寿里(题桥)。元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历官湖广行省照磨、山东高密县尹、福建行省郎中、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行台侍御史。元末,弃官返乡。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征召,不得已入朝。历官侍读学士、待制、治书侍御史,并与御史中丞刘基主持京畿考试。后出知陇州,以病辞官归里。明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1373年8月8日),病逝于家中,卒于长寿寺里。殁后,追封显佑伯,为上海县城隍正堂,历明清两代不变。工书法,上海令祝大夫碑,洪武元年(一三六八)杨维桢撰,为其所书,《海上墨林》。

秦裕伯历史记载

秦裕伯传为宋秦观八世孙。世居淮扬(今江苏省扬州市)。父良灏,国子监学录。祖知柔,江浙中书儤使,宋末南咸淳年间渡居沪渎。

1344年(元至正四年)裕伯中进士,历官湖广行省照磨、山东高密县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

元末,天下纷乱,弃官久居维扬,后返上海。张士诚据苏州,招请裕伯,不应。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两次征召,裕伯以己仕元20年,背之不忠;母丧未除服,出仕不孝,托病辞谢。朱元璋又手书征召,有“海滨之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苟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语,裕伯不得已入朝。

历官侍读学士、待制,治书侍御史,并与御史中丞刘基同任主考,主持京畿考试。后出知陇州,以病辞官归长寿里。长寿里建桥,裕伯题为“大通”,乡民直呼“裕伯题桥”,简称题桥,后成为集镇名(今陈行乡题桥镇)裕伯墓即在镇南长寿寺西侧。子孙除一支居陈行外,世居鲁汇东闸港北岸,其他称内外秦。殁后,封为上海县城隍神,历明清两代不变。传因裕伯屡次辞谢明廷征召,朱元璋以为“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故。

秦裕伯主要成就

文学

秦裕伯作文音律谐美,追求精巧。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的趋势。正如萧统所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

秦裕伯流传下来的诗,代表作有《山舟辞》等。秦裕伯文今存6篇,有《九贤祠颂》、《密州修学记》、《上中书相国却聘书》等。其友户部尚书李士瞻曾称赞他:“予识景容十五年,颇谓相知”,特赋七绝一首为谢:锦缎裁来五色丝,千方制就欲谁衣。自惭输与天孙巧,凡女从今不下机。

书法

秦裕伯工书法,其作品《上海令祝大夫碑》是难得的名人法书真迹,是在洪武元年(1368)应著名文学家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之邀,手书了他为明代上海首任知县祝挺撰写的《上海知县祝大夫碑》(此碑于清咸丰十一年毁于西兵之手)。

秦裕伯人物评价

《明史》:“裕伯,字景容,大名人。仕元,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遭世乱,弃官,客扬州。久之,复避地上海。居母丧尽礼。张士诚据姑苏,遣人招之,拒不纳。吴元年,太祖命中书省檄起之。裕伯对使者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乃上中书省固辞。洪武元年复征,称病不出。帝乃手书谕之曰:“海滨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裕伯拜书,涕泗横流,不得已,偕使者入朝。授侍读学士,固辞,不允。与张以宁等扈从,登钟山拥翠亭,给笔札赋诗,甚见宠待。二年改待制,旋为治书侍御史。三年始诏设科取士,以裕伯与御史中丞刘基为京畿主考官。裕伯博辩善论说,占奏悉当帝意,帝数称之。出知陇州,卒于官。”

《高密县志》“名宦”篇:“断狱明决,建城池,立坛陵,筑堤防,修学校。民德之立碑。”

李士瞻在《经济文集》中说:“秦景容郎中昨日承歌谈笑,适诗酒相忘,有放浪形骸之意,以谓到闽以来无此一乐,但伤足下以特达之材,坎坷仕路走也,辱为知己之游,不能拔而出之,此安足为故人耶,诗以志怀,聊伸雅叹。”

《淮海宗谱》:“耳目聪明,筋力不倦,高谈剧饮,手不释卷。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历代奏议,日取阅之,爱君爱国之念,耿耿不能忘也。”

朱元璋:“海滨之民好斗,裕伯居于此地恐有累焉。”

《皇明典故纪闻》:洪武四年七月,朱元璋与侍臣谈论用将时说:“秦裕伯曾言,古者帝王之用武臣,或使愚使贪。其说虽本于孙武,然其言非也。夫武臣,量敌制胜,智勇兼尽,岂可谓愚?攻城野战,捐躯徇国,岂可谓贪?若果贪愚之人,不可使也。”

曹一士:“释主疑,明民智,不惜一身去就,为国人请命耳。”

秦荣光:“救万生灵一入朝,肯贪五斗折陶腰。还山老铁衣仍白,信史千秋节未标。”

朱元璋:“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

唐寅:“市衣致龙衮之勤,林下来朝廷之敕。生有奇功,死有遗泽。欤!斯人也,山水同风,万古不息者秦!”

王憺:“山河故国重欷歔,万里逃名海畔居。新主屡裁五色诏,逋臣不受两朝糈。心驰塞北行台久,身老河南待制余。今古玉埋龙浦上,柏翳里后孰旌闾。”

秦裕伯个人作品

秦裕伯作品所传甚少,现一一摘录如下:《山舟辞》、《九贤祠颂》、《密州修学记》、《上中书相国却聘书》、《再上丞相却聘书》、《上海知县祝大夫碑》。

明万历《即墨志》记载,至正十二年(1352),即墨(今属青岛市)知县董守中始建庙学和九贤祠,为当地历史上的九位名宦才俊塑像加以供奉,特请高密知县秦裕伯撰写《九贤祠颂》,勒碑刻石记之。秦裕伯还曾应邀撰写《密州修学记》(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由黄翔书正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秦裕伯补充介绍

  秦裕伯(1296一1373)

  本县闸港人(今已划归上海县),字景容,号葵斋。祖父秦知柔,世居维杨(今扬州),元兵南来,宋室灭亡时,带领他的两个弟弟知立、知章避难至浦东,定居于闸港。裕伯是知柔的孙子,他的父亲秦良颢曾任元王朝浙江榷盐使,裕伯幼年时代,天资颖悟,学业优异。1344年(元至正四年)考中进土,累官至福建省郎中。当时,元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裕伯为避兵乱,遂弃官回籍。不久母亲病逝,裕伯守制在家。时值张士诚渡江攻下常熟、湖州、松江和常州等地后,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张为了扩张势力,曾派人到浦东请秦裕伯到苏州做官,被秦裕伯婉言谢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也曾命中书省起用他,秦裕伯上 书固辞。后来,省臣再次征召,裕伯再次上 书,称病坚辞。朱元璋闻知甚怒,就给他下了一道手谕:“海滨之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土而居此地,苟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裕伯看了这道威逼性的手谕,只好拜书入朝,授侍读学士。1371年(洪武四年),改待制,旋为治书侍御史,又上 书要求回家养病,终于得到批准,回到闸港长寿里。1373年(洪武六年),秦裕伯病故,葬长寿里。

  “秦裕伯”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