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名人陆礼华介绍
陆礼华,女,江苏青浦(现属上海)人。生于1900年,卒于1997年6月3日。陆礼华晚年被推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并被评为上海市第一届健康老人。1997年6月3日逝世,享年97岁。
陆礼华人物简介
陆礼华早年就读于王季鲁主办的中国体操学校,因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五四运动爆发,她对一些老教育家提出的“强身健种,繁荣我中华民族”的主张深有同感。当时受聘于中国体校、东亚体专、勤业女师、女子美专、民生女校等五校担任体育教师。民国11年(1922年),陆礼华在沪创办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为在中国开展女子体育运动训练骨干。陆礼华晚年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陆礼华主要事迹
1922年,陆礼华用自己积蓄起来的工资租用一幢房子,在上海创建了“两江女子师范学校”,并任校长。第一期招收学生18人。为了节省开支,同时又不影响教学质量,陆礼华主动与精武体育会联系,彼此交换派人授课,但互不取薪金。
学校初创阶段,生源主要是初中生,学制二年,所以取“师范”校名。后来考生来源逐渐丰富,大部分是其他师范学校的在校生,她们转学体育专业。故1928年经立案申请批准,学校更名为“私立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生源也越来越多,除上海地区外,还有江、浙、鲁、豫等省,进而遍及全国各地。在后期,连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一些华侨女青年也纷纷报名来校学习,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从1922-1950年,两江女校共毕业学生20届,1千多人。[1]
陆礼华在办学过程中,与全校教师一起编成适合中国女子特点的体育运动教材,亲自任课,指导学生刻苦训练,使得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久负盛名。如1927年,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篮球队第一次出访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就获得全胜。1929年,又赢得上海全市冠军。特别是1931年4月25日,两江女子篮球队在校长兼领队陆礼华的率领下,乘日本邮轮“长崎丸”踏上了征战东赢的道路。她们的第一场比赛是和长崎女子师范篮球队。以19比10的结果获得终场胜利,赢得了观众的一片掌声。观战的华侨们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们挥动着彩旗,奔向获胜的姑娘们:“感谢你们,为我们这些流落异域的二等公民扬眉吐气。”
4月28日,两江女篮来到了征战日本的第二站东京,共进行了四场比赛。第一场4月30日晚6时,对府立第一高等女师,即竹旱队。竹旱队为东京女篮冠军队,实力雄厚,所以中国教育界在赛前曾以两江不敌为虑。但比赛结果,两江竟以20比15获胜。在东京的第二场比赛是5月1日晚6时,对御茶水高等女校,即圣溪队,同样取得了22比20的战绩。第三场5月3日晚6时,对府立第一高等女校队。由于对方所占有的天时、地利和人和,更因为两江连胜两场,使日本人有此一战胜负乃荣辱所系的感觉,再加之裁判黑泽小野的不公,使两江以15比25的成绩败北。第四场5月4日晚7时,对日本女青年会队。两江又以33比8的大比分获得了在东京的最后一场比赛的胜利。
两江女篮离开东京后,又分别访问了日本的大阪、奈良和神户。与大阪女子药学专队、大阪关西妇人队、大阪西京第一高等女校队,奈良高等女校队,神户府立第一高等女校队等,进行了六场篮球赛,互有胜负。后来,两江女篮还顺道访问了朝鲜。两江女篮的日本之行,以体育为载体,不仅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友谊,更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新女性的风采。两江女篮首开了中国女篮出国访问的纪录。
陆礼华带领下的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还成立有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第一支女子足球队。那是1924年,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老师沈昆南从伊文思外文书店看到了一本外文版的书籍,其中有关于介绍英国女子足球队的组建情况,沈老师便将其买下送交陆礼华校长参阅。陆校长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和沈昆南一起研究,决定组建一支女子足球队。因为她们认为,这样做不仅是对封建势力的冲击,也是对足球运动是否适合女子运动的一种尝试。而女子体育学校就应该敢于走在这社会改革的前头。所以她们经过测试和考核后,最终在第四届学生中确定了首批女子足球队员。她们是陈隐青、叶庆云、李鸣皋、冯文湘、俞品端等十多人。经过系统的训练以后,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的女子足球队,竟然也成为上海沪南一带小有名气的足球劲旅。虽然她们当时没有同样的女队可与之较量,但她们却和当时华东体育专科学校的男子足球队举行过多场比赛。据说双方势均力敌,互有胜负。
[1] 罗时铭,奥运来到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5
陆礼华补充介绍
陆礼华(1900~1997.6.3)
陆礼华,女,江苏青浦(现属上海)人。
陆礼华于中国体操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兼任东亚体专、勤业女师,民生女校等校体育教师。
陆礼华受“五四”运动影响,于1922年提出了“繁荣我中华民族,必先健壮其母亲的体格。中国妇女的健康,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子孙万代”的观点,为了“中国妇女的解放”,“强健妇女体格,培养女子体育师资”,22岁的陆礼华在虹口邓脱路(今丹徒路)谦吉里租赁民房,创办了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自任校长。第一期招收18名女生,开设田径、球类、体操、音乐、舞蹈、生理解剖、体育心理等课程,聘请马相伯为校董会董事长。1929年两江女子体校由虹口迁入南市大吉路的自建校舍,改名两江体育专科学校,设体育专科、师范科和童子军教练员训练班,后又迁江湾。1937年“八·一三”战起,校舍被毁,学校停办。陆礼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上海各界妇女促进会主席,后又成为何香凝领导的妇女慰劳会理事。翌年赴重庆,在邓颖超帮助下,创办重庆两江女子体专,招收-女青年数百人入学,后奉令停办。抗战胜利后陆礼华在南市原校址设立男女兼收的一所完全中学——两江中学。解放后人民政府接办,1958年撤并。两江体专前后共办22届,毕业生千余人,多数成为体育骨干教师,在国内及东南亚颇具影响。
1931年陆礼华在张学良将军的带头资助下,率两江体校女子篮球队8名队员远征日本,与多支日本女篮进行10场交锋,获得9胜1平的辉煌战绩,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大长中国同胞的志气。1935年两江女篮又出赛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捷报频传,为国扬威。
陆礼华晚年被推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并被评为上海市第一届健康老人。1997年6月3日逝世,享年97岁。
“陆礼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