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淄博市名人>高青县名人

乍启典

乍启典人物照片

高青名人乍启典介绍

国家一级美术师

乍启典,1922年生,山东高青县人,以写意花鸟画著称,出版画集多部,参加国内外大展多次,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乍启典人物生平

综述

乍启典,字徽五,号鲁北一民,1922年生于田横故里(山东省高青县)一木匠世家。在那灾难深重的民国、抗战时期,乍启典度过了战乱、饥荒和辛酸的青少年代。他7岁入小学、村塾,仅4年便因家贫被迫辍学。但他酷爱绘画,少小随父学木工时,就习做雕花细活,钟情花鸟虫鱼、山水亭榭等民间吉祥图案的制作,点燃了他心灵中朦胧的艺术冲动。

启蒙

乍启典的美术启蒙老师是戴紫阶和郭书年。前者是五县联师的美术教师;后者曾浪迹京城,见识广博,嗜好书画,乃回乡潦倒文人。做工之余,乍启典常绕于两位先生膝下,听他们传授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的各种画法,讲述古人的逸闻轶事,憧憬着似幻如烟的艺术王国的玄妙。晚上,他用农家的锅底灰作墨汁,或用烧火未燃尽的树枝为炭笔,借着如豆的灯光,在粗如树皮的火纸上进行各种素描练习。乍启典经常谈起当年的情景:“在家乡低矮湿暗的茅屋中,晚上点燃的这盏油灯,常被家人端来端去照明,我的绘画也只好时断时续,不时地摸黑琢磨、书空。”艰难的家境与原始简陋的学习条件磨砺着倔犟的艺术人生。

艰苦时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乍启典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曾写诗回忆道:“三八冬日拂晓天,一声巨响震心寒。闪光四射飞弹片,乌烟一团爆铁丸。蔡家园里树削半,窦氏门中人嚎惨。如此‘东亚共荣圈’,那知狄城尽齐田!”16岁的乍启典被日寇抓去当苦工,在枪口与皮鞭下强迫修炮楼,他饱尝了亡国的悲哀,也激发了强烈的反抗意识和爱国热忱,这些都体现在他日后的画作之中。18岁时,乍启典借阅通读了《板桥集》。他把郑板桥的题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自己做人、学习书画的座右铭。他不仅揣摩出了板桥书法的奥妙和“燮以书之关钮入画”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郑板桥关切现实,同情人民,忧世疾俗的思想境界,真可谓受用终生,一直到他晚年的画作和题诗,仍可窥见一斑。板桥笔下的劲竹精神激励着他,在他所钟情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来,成就为一个有节有志的画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腥风血雨的年代,苦寒磨砺的环境,聪明绝伦的才思,向望艺术的追求,使乍启典从青少年时代就形成了仁义忠贞、爱憎分明的品德,厚德寡言、内向多思的性格和勤奋好学、执着敬业的精神。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教诲点拨,加之他用心思索,心领神会,渐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随着绘画技艺的长进与木工制作的实践,乍启典20多岁时就成为名闻家乡小清河两岸能书会画、细雕巧镂的民间巧匠。正如他的自题诗:“白纸一张生农村,家贫辍学做木人。痴爱书画苦无导,师法造化自耕耘。”

解放后

新中国诞生给乍启典的艺术生涯带来了光明和契机。解放翻身后,他即到高青的新兴服务组(实为美术服务组)工作,他怀着极大的喜悦和满腔的热情,以画笔为武器,宣传新社会、新生活。他的《婚姻法》组画在高青城乡巡回展出,效果极佳。1950年,28岁的乍启典以本县名人身份,光荣地当选为高青县首届人大代表。1953年,他在县建筑公司正式参加工作。1955年,他以美术形式宣传水利建设和扫盲工作。这期间他认真学习了艺术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和门采尔素描,打下了深厚的美术基础。

1958年,乍启典调入惠民地区农业展览馆,任总设计。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夜以继日地设计绘制各种专题的展览图板、灯箱、景盘、电影宣传画、舞台布景等。为了绘制8米见方的巨幅宣传画《霓虹灯下的哨兵》,他力挥彩笔,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圆满地完成任务。在这期间,他在麻布、木板上挥洒油彩、水粉,游于其间,其乐融融。工作之余他就潜心研读历代名画佳作,远学宋元山水的严谨笔法,近学明清诸家恣肆豪放之神韵。他面对一幅幅传世杰作,心慕手追,废寝忘餐,研精钩深,穷幽极微。他崇尚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传统型大家名宿,还对徐悲鸿、张大千等融合型大家在吸收西方素描、构图、油画、水彩的艺术处理上研深覃精,细究中西结合、古为今用之深蕴,博纳余韵流风之精邃。他既追探前人的成功之路,更学他们把“心、情、意、志、魄”熔于一炉的艺术创作境界,打造着攀登艺术殿堂的阶梯。

60年代

进入60年代,他的艺术创作日臻成熟,先后任惠民地区京剧团、人民剧场、虹光影院美工。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一批以工农业生产为主要题材的作品。

1964年,乍启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多次步行到道旭码头写生,上渡轮体验生活,与船工交谈,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回到家里搞创作,经反复推敲,几易其稿,一幅反映热烈生产景象与劳动者昂扬风貌的巨作《道旭渡口拖运忙》在斗室中问世,一举入选华东地区美展。值此他结识了傅抱石、亚明、方增先诸位画坛名家并得到了他们的赞赏。之后,在陈维信的鼓励下,他又去地区油棉厂、邹平白云山体验生活,灵感涌动,创作了反映鲁北棉花大丰收的喜庆景象的《银山朝晖》,受到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首肯。以上两幅作品,同时入选1965年全国第四届美展。当时山东只有9幅国画作品入选,而他一个人就被选中两幅。乍启典在全国崭露头角,名震中国画坛,令美术界刮目相看,省内外美术界盛赞“乍启典喜跳龙门”。才智与磨砺、勤奋与拼搏,造就了乍启典这颗从社会的最底层一跃而跻身于全国画坛的新星。

十年浩劫,乍启典也受到冲击。但他没有蹉跎,常邀几个朋友在一起谈画论艺,互相切磋,相益相得。木匠出身且有一技之长的乍启典仍能参加一些有益的书画活动。1970年他参加了全国农展馆模型制作,10月1日,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典礼。1971年,乍启典调惠民地区群众艺术馆,任美术创作员。他的《育新苗》曾在省5种报刊上发表;《盐港海风结晶天》、《驯渡天堑》先后参加省美术展览。即使在动乱年代,他仍然贴近群众,深入生活,笔耕不辍,实属难能可贵。笔随时代墨彩扬辉。

1978年,“东方风来满眼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也吹暖了画坛。年近花甲的乍启典老师焕发了艺术青春,他饱沾着时代的浓墨重彩,创作了《春满人间》参加了省美展。此后,拥抱祖国的春天,描绘祖国的春天,讴歌改革开放,成为他创作的主题。在出席省文联三届三次扩大会议上,他与于希宁、黑伯龙、张彦青等合作了《东风浩荡百花齐放》、《泰岱迎朝晖》等4幅巨作。

退休后

乍启典老师退休后,专心攻研大写意花鸟画,出现了一个创作高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秋鹭》、《中药花卉》、《遐龄》、《枣芽发》、《鹿鸣鹤伴山》、《五月榴花照眼明》先后参加了省内外展览。1980年《旭日东升》、《熊猫》赴日本展出。同年10月27日,省电台《今日山东》播出《功精力勤出佳作——记老画家乍启典》,山东画坛遂有“南王(小古)北乍(乍启典)”之称,足以说明乍启典的影响和在画坛中的地位.

笔随时代、扬善刺恶是乍启典自学成材的途径之一。笔墨合为时而著,书画合为事而作。文学艺术工作者,在推进两个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职责,要歌颂善美,反对丑恶,他在默默地实践着这一新时代的文艺思想,以激越的笔墨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反映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这种时代情怀融入笔墨,又促进了他的艺术进步。他有不少作品以表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为主题,讴歌新风,针砭时弊,故能使人透过画面,体味其深藏的底蕴。画家把开口大笑的石榴和延安窑洞构入一图,歌颂延安精神光芒四射、硕果累累。1986年为四川宜宾赵一曼纪念馆作《松鹰》,1987年为新四军纪念馆作《双鹰图》。1988年建军节,他从沾化边防慰问子弟兵将士,有感而作《赤柽柳》图,一饱经风霜生长在盐碱地里的柽柳树桩坚韧的迎风而立,花繁叶茂,筋骨凛然,题诗曰:“身处盐碱地,荒寒乐自然。刀斧全无顾,春回我又还。”高度赞扬了保卫渤海边疆不畏艰苦的边防战士。画家的《铸剑斩暴》抒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豪情壮志,痛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创作《苏武牧羊》时,他记起了青年时代被逼迫在魏家堡给日本人修炮楼的严寒与屈辱,他把苏武安排在羊群中,以屈蹲的姿势持节遥望南天,形象刚毅,表情深沉。威武不屈的气概,风雪交加的环境使画境更加动人,比历代画苏武昂首直立的形象更生活化,更有感染力。

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回归中国,乍启典创作了16幅国画参加了中央暨四省文史馆庆香港回归联展、省政协纪念刘邓大军突破黄河50周年书画展等多项活动。乍老师亲自携画到菏泽画院参加了山东省市地政协书画联谊会迎回归书画展。他的国画《同本异彩》以大写意的笔法,浓墨重彩,一株牡丹枝繁叶茂,同时盛开红白两色花朵,栩栩如生。老先生向参观的领导和同仁们介绍说;“画花卉表现政治命题是比较难的。我画的一株牡丹绽开两色花朵,一是象征祖国与香港根根相通、心心相连、密不可分的华夏情怀;二是象征香港回归祖国后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三是象征一国两制统一祖国宏伟蓝图的勃勃生机。”与会者都对乍启典的大作立意之新颖、构图之大气、笔法之老辣所折服。在沿黄市县政协庆归书画展中,他匠心独具,泼彩盛开的杜鹃花组成祖国地图形状,一轮圆月当空照耀。老先生在画上题诗曰:“莫忘历史鸦片战,泪血染成红杜鹃。今日香港归祖国,共庆民族大团圆。”

乍启典评价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乍启典先生,天资灵秀,自学书画,几十年来探幽索微,濯古宋新,虚怀勤学,终驰誉艺坛。其花鸟、人物、山水均奇趣脱俗,造谐非凡。其一生苦学、大器晚成的艺术经历,与白石翁相似。2002年1月,他的国画精品《蝴蝶兰》,被国家主席江泽民作为国礼赠予来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陛下。日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季羡林先生为即将出版的《乍启典传略》欣然题词“一生苦学、终成大器”。

许麟庐先生评价乍启典有三好:“启典弟画好、书好、其人品更好。”乍启典为人独善其身,有与世无争的情怀,耿介詹泊的秉性,少言善思,不饰张扬,不做标榜。他不向新闻媒体投稿,不在画店卖画,他埋头于艺术的真谛之中,耕耘于斗室内外。高小岩先生为此动情地为其画室题字为“默轩”。他严于律己,“四大皆空”,大智若愚,才硕德高。他不事权贵,大度能容,每言必持据有理,令人心悦诚服。为筹建滨州画院,他积极努力,争取机构编制,扶持年轻的同志上马,甘当名誉院长。高风亮节,传为美谈。乍启典先生历经世纪风雨,阅尽人间兴衰荣辱。他认定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是他最大的人生追求。

名家评乍启典国画艺术

荆树楷 傅妙人

欧阳中石(著名书法家):乍启典的绘画真乃神品,令我振奋。我看画展振奋过两次,一次是齐白石先生的画展,再就是乍启典的了。

杜哲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主编):你看那几笔当中,把所有要表现的都表现出来,增一笔多,少一笔不可。所以看了乍老画展想到,在社会转型、文化大变革的今天,中国传统绘画、民族绘画也面临着种种的机遇和挑战。怎样继承下去,弘扬下去,是我们当代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即兴写了四句打油诗敬赠乍老:物种已经转基因,原汁原味便难寻,写此倩影存清照,留与后人看本真。……看乍老先生的画,想到元代赵子昂向南宋遗民钱选请教什么是诗赋画,也就是文人画。钱选回答:就是无求于世,不以毁誉恼怀。中国历史上真正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有这么一个创作宗旨,把艺术创作变成在精神上求索的一块绿洲。

齐渊(又名齐运通,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书画组组长,国家级书画鉴定专家):乍老的这套六条屏,不管放到历史的什么朝代来看,都是精品之作,与哪个朝代的画家相比,也不逊色!

季羡林(国学大师):一生苦学,终成大器!

谢春彦(著名画家、艺术评论家):大匠之行,得乎我心,乍先生居然和齐白石老人有着同样令人惊讶的传奇色彩,齐白石是木匠出身,启典也是木匠出身,大匠之门,前后辉映,真乃画坛双绝耳。

启功(国学大师):大家之风,大朴大美!

许麟庐(齐白石弟子、著名画家、书画鉴赏家):乍启典作画,看似粗疏的随意挥洒,实则处处深藏苦心经营。启典弟画好、书好其人品更好。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著名美术评论家):乍老的画从艺术语言来讲,体现了他自己的审美理想,主要是大笔大墨,以笔墨为主,另外还有一些明丽的色彩;以苍厚、朴拙为主,也有一些滋润的表现。……乍老的笔墨到了非常好的时候,以后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创作时期。在我们艺术界,有一种大器晚成的现象,吴昌硕之后,齐白石、黄宾虹、朱屺瞻等,都是大器晚成,乍启典先生的笔墨到了一种非常境界。

陈绶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主编):善为大写意,自抒胸臆,独家经营,自乡贤而登大堂,一展动京华!

刘隆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著名美术评论家):这次看了乍启典的画,令我大吃一惊,乍启典先生的画已是炉火纯青了。中国的花鸟画,自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之后,还能不能发展,乍启典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中国画是讲功力的,乍启典的画显示了深湛的功力。其它那些画,当然有各个时期的,风格也多样,有的画很灵巧,像台湾兰画。还有企鹅、鳄鱼,反映了乍老的艺术趣味很广泛。画画就是要抒发性情,就是要旁若无人,就是要不管是哪家风。中国画本身就是被人欣赏,还有一种娱乐、健身、陶冶性情方面。我希望乍老,你放开笔来画。一些大画、水墨画,我看水平很高了。不但能够给社会留下艺术作品,而且能够延年益寿。祝乍老艺术永葆青春,越画越好,给我们山东争光。

魏启后(著名书法家、画家):笔墨雄浑,气势沉雄,格调高雅,耐人寻味,壶中千日,林下一人。并提诗相赠:徐熙黄荃共展对,自古野逸胜华贵。宫梅村梅欲写谁,请问宫中杨小妹。

柳倩(当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剧作家):乍先生的画好,配诗也高人一等。

张方明(青年文艺评论家):乍老山水,意在笔先,大物之形,气象壮阔。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观乍老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诚神妙之品也。其风雅高古,或静穆,或钟灵,或隐逸,或玄奥,或峻峭,或朴野,无一丝媚俗,无一点暴恶,俱是情理之中,俱是写实之上。古今丹青大家,无不以人物为能品。画之精细到家,则称神品。乍老阅历丰厚、笔墨淳熟,更深谙世态人情、世事洞明,故其人物画重在传神,其所绘人物,千人千面,各有性情。乍老人物画重视布置格局、用笔设色,且所绘人物既有市井百姓,又有历史名人,涉及服饰、建筑等,皆有出处考究,无不通达物理,盖缘于学养深厚、笔精墨妙故。胸中有底蕴,下笔自有神。乍老之花鸟,别有生动之意,看似信意落笔,却有自然超妙之效。乍老以万物为师,注重写生,谛视熟察。其一花一萼、一枝一叶、一羽一爪,俱生机盎然,真有造物在我之感叹!乍老之花鸟,细微处似纤发,写意处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可谓后学之津梁也。

李起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乍老的成就就在化外于心源,在借物抒情这点上,做到了大画家的程度,他已经把笔墨运用到无法自拔的程度,不再考虑,提起笔来,手到画出,这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表现。

翟墨(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我感到乍老的画一青春,二清纯,三高雅,四风趣。他的画,水分、用笔都非常灵,一看就知有年轻人的活力在里头。中国画的味道很地道、清纯,也可以看出他心里面很安静。

邓福星(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乍先生的画大多数是花鸟画,但是很有气势。一般的作品,放在展厅里,就显得很小,但是他的作品摆在展厅里,觉得展厅小了。用一流行的语言说,这些花鸟画有一种视觉的扩张感,用传统语言说是强悍,用中国画的评论语言就是神定气足。

乍启典赋

荆树楷 傅妙人

田横故里,代有才俊。黄河故道,人杰地灵。乍老启典,出自木匠之门。鲁北一民,听惯浩荡涛声。幼学私塾,四载启蒙。家贫辍学,锯木雕虫。工余闲时,沉迷丹青。茅舍油灯,艺术憧憬。锅灰作墨写下少年磨砺,燃木为笔抒发远志豪情。艰难困苦,终玉汝于成。厚德多思,自触类旁通。年二十,已闻名远近;虽无师,却造化天成。

新中国成立,迎曙色人生。正青春韶华,恰满腔豪情。积极投身时代,热忱服务大众。实践理论结合,画艺与日俱增。潜心宋元古意,陶醉民国明清。心摩手追,得古人神韵;吐纳中西,成自家之风。《道旭渡口》,横空出世;《银山朝晖》,崭露峥嵘。四届美展,一鸣惊人;独中两元,画坛新星。

惜十年浩劫,蹉跎时空;惟独善其身,笔耕未停。至年近花甲,遇艺术春天;攻研大写意,再上新高峰。年虽老,却存万里之志;体虽迈,却是佳作频仍。时有“南王北乍”誉,白石神韵通青藤;奇趣妙谛,来自烂漫真性情;高古野逸,皆因赤子大心胸。以形写神,以神塑形;苍茫浑朴,枯润相生。

古稀之后,内障手麻。自强不息天行健,变法出新更无穷。师古不泥,师心从容。其真草隶篆,愈加老辣凝重;其梅兰竹菊,望之临风欲动;删繁就简,才是大家胆识;妙趣横生,方为脱俗真功。山水人物,已是超乎象外之神品;花鸟鱼虫,更入自由自在之化境。

二零零一,画展紫禁城。鲁北一民,画坛人人说乍公。丈六鸿篇,水墨芭蕉郁葱葱。纸上烟云,着意追求盛世风。叹大家妙笔成巨制,不凋不谢老来红。其一生苦学,成就大朴大美艺术;其大器晚成,造就画坛双绝传奇。前有白石老人如泰山耸立,后有徽五先生交相辉映。赞美之辞,皆出大家之口;评论之语,俱非溢美之谓。

乍老启典,德艺双馨。不事权贵,有文人之傲骨;不慕虚名,有艺者之高风。提携后学,与世无争;淡泊荣辱,大度有容。赈灾助学,不遗余力,热心公益,慈善美名。

乍老启典,辉耀山左海右地,鲁北一民,不朽笔墨惊雨风。乍老启典,黄河之子;鲁北一民,丹青英雄!

乍启典艺术研究中心

荆树楷

乍启典艺术研究中心是2007年在乍启典先生的关怀下成立的。2008年8月,乍启典先生莅临中心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这里成了我永不落幕的展览。”

中心旨在以收藏保存的乍启典先生的大量作品、史料为基础,进一步发掘整理、收集展示乍启典先生的作品,汇集乍启典先生艺术研究的学术成果,为国内外乍启典先生研究学者提供方便,为热爱乍启典先生艺术者提供交流和咨询平台,推动乍启典先生艺术的研究和传播。

中心研究成果以文章形式发表在人民网、《齐鲁晚报》、《人文天下》等各大媒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乍启典作品

乍启典 山东高青人。擅长中国画。1958年后历任山东滨州地区展览馆任总设计、地区艺术馆一级画师、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有《延年益寿》、《珍珠鸡》、《道旭渡口拖运忙》、《银山朝晖》、《秋鹭》、《渔饷》、《松鹤》、《钟馗》、《天水汇海》等。出版有《乍启典画选》、《乍启典画集》等。

乍启典作品特点

他刺贪刺虐,激浊扬清,用书画反腐倡廉。在《硕鼠》图中,两只老鼠吞噬国库而被拘,他配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的题跋,揭露贪官污吏,痛快淋漓,大快人心。《醉悔》图中,钟馗倚酒坛而卧,靴子脱落,衣衫蓝缕,以简约朴实的笔墨生动地刻划出贪杯者的一身酒气,一脸懊悔。画上题诗:“昨受佳酿礼,贪杯醉如泥,醒来剑被盗,何以降鬼魑。”鞭打了受贿渎职的贪官,发人深省。《粒粒皆辛苦》似在不经意中挥洒出的几片浓淡相生的长叶,以积墨法用胭脂和朱磦画出五穗丰硕的红高粮,主题鲜明,立意简朴,右下角题:“一粒粮食莫看轻,多少汗水浇灌成,每馔想起罢宴剧,何日刹住吃喝风。”

贴近生活,师发自然,是乍启典自学成材的途径之二。乍启典生活在鲁北大地,自谦为“鲁北一民”,他与黄河三角洲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善于表现鲁北的景物,善于表达本地人民群众的情思。观乍老师的书画,我们可以看到黄河入海口农村一带的景象、风物,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人民感情扑面而来,无处不渗透出自然淳朴的“画外功夫”。67岁那年,他实地考察黄河入海口,脚踩烂泥,跋涉于芦苇、茅草丛生的沼泽滩涂,烈日炎炎,乐此不疲。几易其稿,一幅丈八匹的《天水汇海》大作问世,画中海河相汇、波浪淘天。近处有海鸟嬉水,远处海上石油钻探井架隐现于红霞天水之中,作品既反映出开发海上油田的热烈景象,也寓意油田工人不畏艰险,勇于向前,大气磅礴的进取精神。此画被胜利油田管理局收藏,并授予他荣誉石油工人称号。《焦大骂街》、《蓬莱仙境》、《杏坛》中的飞檐斗拱是“拿来”之笔,没有建筑木工的功底,是很难成就该图的。《双鸡图》中两只母鸡一只刚刚抬脚起身,一只还在卧巢,双方顾盼有情。右上角题诗:“农家后院咯答答,老媪闻之笑哈哈。”鸡蛋虽未画出,但观者即想到画外准备拾蛋的农家老妪喜悦之情。还有《瓜棚雏鸡图》,瓜荫下两只羽毛未丰的雏鸡刚溜出笼障,跳跃追逐中还注视着丝瓜上的红色瓢虫,右边题诗:“园中种丝瓜,三天摘两茬,隔墙唤鸡声,嗓音象二妈。”画内画外情景交融,亲切自然,观后让读者似乎要醉倒在这乡情的怀抱之中。《蜀葵》图中镰刀、磨石和红白相映的蜀葵组合成趣,题诗“芒种三日见麦茬,墙角檐下遍地花,无需施肥与浇水,性情泼辣伴农家”。可见,作者对农家生活体味的深入透彻。在创作《铁甲闹海》时,他随沾化渔民顶风破浪出海写生,尽情地体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观察捕捉海中生灵的生存习性,为日后创作海的题材积累大量素材。他曾经深情地说过:“我这一生就在黄河边生活,它是我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只有象我这样的野狐之流,采取探险的方式,才能享受这种特殊的待遇。”

见贤思齐,汲取众长是乍启典自学成材的途径之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乍启典老师沿着白石老人的艺途,上追吴昌硕、虚谷、石涛、八大直至青藤、白阳一道走来。他为追求中国画的传统“真灵”,从汉魏碑中得方园笔法之妙谛,悟气韵浑厚之静穆,感如恽如翥之灵动,从历代行草书中学其骨力坚挺,龙蛇雷电,烂漫率真之性情。把徐渭的超逸神化,朱耷的简洁高古、石涛的淋漓变化、吴昌硕的苍劲古厚均会于心,融于笔,洒于画。齐白石的野逸、黄宾虹的浑厚、潘天寿的气势都化为自己的腕下。他广交墨缘,先后与朱复勘、刘开渠、舒同、李苦禅、袁晓园、吴素秋、启功、许麟卢、崔子范、李山、冯其庸、欧阳中石、娄师白、田世光、秦岭云、金芬、方荣翔、蒋凤白、于希宁、黑伯龙、魏启后等大家名哲结为挚友,融情话艺,艺术心灵受到了启发,得到了升华。

乍启典自幼受民间艺术的熏陶,雕刻、彩绘、年画、曲艺作为一种艺术营养剂都为之吸收,尤其是对京剧更是情有独钟,直到晚年他仍是坚持看半天的京剧。《三岔口》、《拾玉镯》、《三堂会审》等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舞台布置,脸谱对人物性格的刻划,这些与绘画中的以形写神是一样的道理,追求神似而不表面的形似,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在谈到京剧对绘画的影响时,他指着屏风上的一幅墨兰说:这些似有若无的空笔之处如京剧中的揉腔,是最见功夫的地方。唱腔要贯气自然,宛转变化才优美动听,在画中就是讲气韵、节奏,要意到笔不到、笔随意行。程派唱腔低沉委婉,令人回味无穷,正如用笔起讫要藏峰,行笔要如逆水行舟、万毫齐力。

1964年在上海参加华东美术座谈会,有的代表提出“山东的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笔墨苍劲,雄健浑朴,但是缺少润泽之气,这可能与山东气候有关系吧。”这话打动了乍启典的心灵,评展过程中,他就注意分析周沦米等南方画家的作品,开始注意“水”的运作,经过多年的揣摩探索,气韵生动,水墨淋漓成了乍启典画作的一大特点。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使得花鸟鱼虫、山石草木跃然纸上,而显神韵见性情。《铁甲闹海》、《富贵神仙》、《滴露惊梦》是他用水的典范之作。泼洒点染,水墨淋淋,混沌中一片生机:梭子蟹相互钳爽,翻腾搏斗,吞云吐雾;神仙鱼悠然自得,翩翩起舞,鳞光闪耀,多姿多彩;浑沌中荷花玉姿含秀,静谧中滴露有声,宿鹭情态悠闲。乍启典把水发挥到了极至,不仅画水族,就是画山石,画鲁北的枣树,这些具有干裂秋风性情的题材,用枯笔焦墨、皱擦勾画后,也以水破墨,点化出它的魂魄和灵性来。乍老师善用墨,更善用水,把握水、墨、色以及干湿和运笔快慢之关系,做到成竹在胸,潇洒自如。墨色或浓若乌金,或淡若蝉翼,或渴而飞白,或破墨而浑成,笔下生成水墨交融,色墨辉映的神妙境界,这就是他苦苦求索所创造的让人耳目一新,枯润相生,高古雅逸之风。

良工苦勤,刻意创新是乍启典自学成材的途径之四。勤奋是良师。自古雄才都是“三更灯火五更鸡”,乍启典更是“临池学书,池水皆黑”的典范。迄今,他创作的作品已达数千件之多,有时,一年作画700多张。年过古稀以后,他笔耕逾勤,正如他在《画兰》诗中所写:“眼已内障手又麻,自强不息瞎榻榻。老而学画谈何易,方知有法变无法”。这种带病执艺的顽强进取精神,体现了一位饱学耆宿献身艺术的不卷追求。

乍启典作品欣赏

乍启典绘画艺术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时代精神

乍启典生活在鲁北大地,乡土民情哺育着他的心灵,作品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对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以及自然景色,都感情强烈、体验深刻、观察细致。为创作《银山朝辉》,他步行70余里,去邹平体验生活。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沿途采风写生,努力将对祖国山河的独特感受融进作品里。为创作《道旭渡口拖运忙》,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拖船上去体验生活,画了大量速写、素描,取得了丰富的生活积累,经过认真思考才着手作画。在挥毫过程中,对任何一个细节都严肃对待,一丝不苟。为画好水流之漩涡,他沿黄而下,仔细观察滚滚翻动的波浪,以捕捉各种稍纵即逝的旋涡形态,烈日灼灼,乐此不疲。在创作《铁甲闹海》时,他随沾化县渔民顶风破浪出海写生,随手将打捞上船的海蟹的动态,精细地画进速写本,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考察黄河入海口的自然风光时,虽年近古稀,仍脚踏污泥,跋涉于芦苇、茅草丛生的沼泽里。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生就在黄河岸边生活,它是我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只有像我这样的野狐之流,采取探险的方式,才能享受到这种特殊的待遇。”

正是这种不畏艰险的探索求知精神,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使其作品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近几年来,他的生活区域更为宽广了。他的足迹不仅遍布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而且远涉海外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名刹古寺。这一切都使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进一步提高了他绘画的艺术才能。

乍启典作品的时代意义,表现在他对题材的处理上,善于以小见大,平中见奇,面对普通的山水和秀美的花鸟,他能牵想妙悟,创作出人意料的新境界。

文艺作品只有表现生活,表现社会,才有深刻的意义。乍启典有不少作品以表现中华民族的安危存亡为主题,针砭时弊,伐恶扬善,故能使人透过画面,体味其深藏的底蕴。

老辣生动的画风

乍启典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这一画风的。启典作画,看似粗疏的随意挥洒,实则处处深藏,苦心经营。哪怕一笔一画,都包含着深邃的立意、丰厚的含蕴,因此他的作品品位很高,非一般媚俗浅近之作可比。他善于运用笔墨,尤其在运用墨色处理虚实关系,营造枯润相生、老辣生动的艺术境界上,更有独到之处。他说:“画虚处犹如京剧中的低音,音量虽低尤重,最见工夫,最精彩。”所以他的画笔墨淋漓,气韵生动。

乍启典善于用笔,这得益于坚实的书法功底。他真草隶篆,无所不精,枯润相宜,老辣凝重。作画时每一笔,都笔中有景,绝不妄下;欣赏其作品,可从画面的任何一细节中,见出其书法笔意。乍启典在一首《题兰》诗中说:“余过花甲始学兰,龙士挥毫百岁仙。赠君莫嫌草几笔,删繁就简实更难。”由衷道出善于用笔之重要。传统的“四君子”题材作品,最能看出画家用笔之力。画中一石一草,都要在“空灵”中寻找定位、准确表现。乍启典的画,由于有渊博的学养,又善于将书法笔意、金石韵味熔铸人画,所以看起来总是那样苍劲郁勃而又端庄灵动,古朴老辣而又秀润含蓄。他的工夫,是从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中得来的。

继承传统,锐意创新

乍启典是从齐白石等大家的影响下走出来的,其早年生涯与白石翁相近,故自谓“齐路后生”。

1986日本著名学者、书画家山村彻教授,在泉城拜访了他。当来访者问及他的师承时,乍启典回答说:“走的是齐师之路”。不过历来学齐者,多囿于齐派之笔墨程式而难以超拔,而启典则不然,他本着“师心不师迹”的态度,进得去跳得出,写出了自家的笔墨,画出了自家的风貌。他认为学习中国画,继承传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新,而要创新则必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有生活。没有生活,任何创新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有工夫,即所谓艺术技巧与方法。没有娴熟的艺术技巧,艺术创作就成了一句空话。而艺术技巧、笔墨工夫,非一朝一日所能掌握,要勤学苦练,方可有成,所谓“天道酬勤”就是这个道理;三是要有传统文化的博大涵养。这就要多读书,多描摹前人的作品,深入理解所画之题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作品才能克服摹写生活的肤浅,产生引人入胜的深刻意境。

乍启典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同时,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现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其名字被收入《中国画年鉴》、《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词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大词典》、《东方之子》、《中华魂》等书。

乍启典荣誉

天不亏人!历遭磨难的乍启典,没有被祖国和人民所忘记:他曾受到朱镕基、姜春云、刘华清、王忠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党和政府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乍启典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文史馆员、山东美协名誉理事、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乍启典补充介绍

  乍启典(1922,3—)山东高青人。 擅长中国画。 1958年后历任山东滨州地区展览馆任总设计、地区艺术馆一级画师、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有《 延年益寿》、《珍珠鸡》、《道旭渡口拖运忙》、《银山朝晖》、《秋鹭》、《渔饷》、《 松鹤》、《钟馗》、《天水汇海》等。出版有《乍启典画选 》、《乍启典画集》等。 

  “乍启典”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