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聊城市名人>高唐县名人

张新时

张新时人物照片

高唐名人张新时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家

张新时(1934年6月30日-2020年9月24日) ,男,1934年6月出生于河南开封,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系,获得学士学位。中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优秀代表,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新时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中国高山、高原、荒漠与草原植被地理研究,还致力于信息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研究与发展。他是中国数量植被生态学和国际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创始人 。

2020年9月24日14点10分,张新时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西雅图逝世,享年86岁。

张新时人物生平

1934年6月30日 ,张新时出生于河南开封,原籍山东省高唐县。

1951年至1955年先后在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北京林学院森林系学习

1955年至1978年,先后任新疆学院农林系森林教研室主任,新疆八一农学院林学系森林学教研室主任、林学系主任。

1979年至198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态系任客座研究员,后在该校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

1986年,张新时回到中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1987年11月16日-20日,应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理事会主席SirFre dreck warner邀请,张新时赴瑞士日内瓦参加联合国—核战争对环境影响讨论会 。

1990年,张新时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至1998年)。

1991年,张新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学部委员会议,张新时当选生物学部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1995年,张新时担任《中国植被图》的项目负责人。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态模拟与生态资产评估重点实验室成立,张新时担任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于2007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生态资产评估与资源优化控制重点实验室 。

2009年,张新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山北坡山盆系统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通过了项目结题验收 。

2010年,张新时担任北京生态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

2020年9月24日14点1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生态学家、无党派人士优秀代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时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西雅图逝世,享年86岁。

张新时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新时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1)揭示了中国荒漠区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2)提出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在“高原地带性”与高原对中国植被地带分布作用的重要论点;(3)提出了较完善与规律性的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与类型;(4)发展群落生态分析系统并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与结构,对现代生态学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5)采用信息科学先进手段与理论将中国“气候―植被关系”与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 。

1957年,张新时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他的植物生态学研究也由此开始。随后,张新时院士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生态地理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张新时对青藏高原植被分布类型和地理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1978年,张新时发表了《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论文,提出了“高原植被地带性分布”的重要观点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张新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植被数量开放实验室,开发了计算机应用程序用于生物和环境数据的多元分析和模拟,在生态信息系统、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荒漠化治理和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中国生态学研究领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并使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构建了覆盖中国关键生态区的两条陆地生态样带,这两条样带已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样带,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推动了国际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和陆地样带(NECT)研究 。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2月,张新时在中国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34部 。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8.09

《禾草和草地生态学》

David J.Gibson著;唐海萍,张新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1 生物学分子与细胞 中图版》

张新时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8.08

《中国北方草地和农牧交错带优化生态 生产范式集成》

张新时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08

《中国植被地理格局与植被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集 1:100万 说明书》

张新时主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0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张新时主编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6.06

《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张新时主编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6.0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必修3 稳态》

张新时主编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5.12

《生物学》

张新时主编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5.1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分子与细胞》

张新时主编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5.1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张新时主编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5.10

《中国植被图集 1:100万》

张新时主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05

《信息生态学研究 第1集》

张新时,高琼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08

《青藏高原与中国植被 与高原对大气环流的作用相联系的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特征》

张新时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学会

承担项目

截至2017年12月,张新时主持了中国高山植被垂直带系统、中国西部沙漠-绿洲生态系统、内蒙古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控制和中国 SCOPE-ENUWAR 项目专题等数十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 。2000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G2000018600)首席科学家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12月,张新时主持和合作主持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8

青藏高原的植被地带性及对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

《中国植被》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八完成人)

1994

毛乌素沙地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的研究

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

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万)》的编研及其数字化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的吸引与稳定

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到美国留学的一批青年学者留居中国国外的现象,张新时建议:1)对重点“稳住一头”和关键的高技术领域或机构的科技人员给予4-5倍,甚至更高的待遇和生活条件,当然还要有优良的科研设施‘使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从事尖端科研。2)把吸引一批中国国外杰出的中华学子人才回流作为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重要战略,把美国作为中国科技人才的储备库。3)中国可以有计划地吸引部分学有所成的学者回国或每年有一定时期回国,在中国国内建立实验室,培养博士生、博士后,国家可为回国学者建立生活园区。

荣誉表彰

1991年,张新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2002年,张新时获得国际亚太地区遥感大会颁发的科学成就奖 。

张新时人物评价

张新时提出了高原地带性的新论点、青藏高原对中国植被作用、中国气候-植被相互作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格局与动态等一系列新理论,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国际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与完善,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而且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许多研究成果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科学决策依据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评)

张新时同志长期从事植被地理研究,为我国生态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

张新时补充介绍

  张新时,生态学家。原籍山东高唐,1934年6月30日生于河南开封。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森林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1)揭示了我国荒漠区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2)提出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在“高原地带性”与高原对中国植被地带分布作用的重要论点(3)提出了较完善与规律性的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与类型(4)发展群落生态分析系统并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与结构,对现代生态学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5)采用信息科学先进手段与理论将中国“气候―植被关系”与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

  “张新时”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