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潍坊市名人>诸城市名人

臧克家

臧克家人物照片

诸城名人臧克家介绍

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潍坊诸城臧家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1927年初,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五期),并参与了北伐。1933年,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1949年7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1954年,出版诗集《臧克家诗选》。1956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9年,出版诗集《春风集》《欢呼集》与传记长诗《李大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80年2月1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后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02年12月,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出版。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因冠心病、尿毒症导致多脏器衰竭,臧克家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人物生平

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潍坊诸城臧家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919年,在诸城县第一高等小学就读;“五四运动”后,聆听了诸城县大学生丘纪明(北京学生运动派来的代表),宣传五四运动和它伟大精神的演讲,并于同学们组成了“反日会”,打着小旗到街头宣传。

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1925年8月,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6年秋天,在大革命的感召下,因对张宗昌倒行逆施和沉重压迫忍无可忍,与另外两名亲友结伴奔赴革命政府所在地武汉。

1927年初,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五期),并参与了北伐。 大革命失败后,回到故乡,不久,因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臧克家逃亡东北。

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入读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教诲与帮助,并创作了的《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诗篇,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

1933年,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1934年,诗集《罪恶的黑手》出版,从此蜚声诗坛。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1936年,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并于同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在此期间,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

抗日战争期间,臧克家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

解放战争期间,多次参加“呼吁停战、实现和平”签名等进步活动。在重庆,曾被应邀出席毛泽东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在上海,主编了《侨声报》文艺副刊《星河》、《学诗》和《创造诗丛》、《文讯》月刊等书刊,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并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出版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1949年3月,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5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组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了他到解放区后的喜悦心情。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担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1954年,出版诗集《臧克家诗选》。1956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经臧克家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1957年,臧克家与周振甫合著《毛主席诗词讲解》,对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1958年,出版散文、杂文集《杂花集》与诗集《一颗新星》。

1959年,出版诗集《春风集》《欢呼集》与传记长诗《李大钊》。1961年,出版诗集《给少年们的诗》。1962年,出版诗集《凯旋》与文艺随笔集《学诗断想》。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担任顾问兼编委。

粉碎“四人帮”后,臧克家出版了《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 1980年2月1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后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1991年9月,出版诗集《放歌新岁月》。 1998年5月,出版散文集《逝水落华集》。 2002年12月,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出版。 2004年1月,出版回忆录《臧克家回忆录》。

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因冠心病、尿毒症导致多脏器衰竭,臧克家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安葬于北京万佛园华侨陵园。

臧克家人物评价

臧克家同志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觉地表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勤奋笔耕、呕心沥血、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一生。他思想敏锐、爱憎分明,善良正直、乐观豁达,作风正派、文风朴实,平易近人、襟怀坦荡,生活俭朴、严于律己。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无私地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文学事业。(中国作家网评)

“‘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中国现代作家王统照评)

“以臧克家为代表的诗歌出现后,中国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歌。”(中国现代作家朱自清评)

“他的世界是硬的,人也全是硬的。克家是对现在的世界和人生决定了态度,是要在这黑圈里干一气。”(文学家老舍评)

“克家天生是诗人,胸中溢满了感情,尤其重视友情,视朋友逾亲人。好朋友到门,看他那一副手欲舞足欲蹈的样子,真令人心旷神怡。他表里如一,内外通明。”(文学家季羡林评)

“作一首寻常所谓好诗,不是最难的事,但是,作一首有意义的,在生活上有意义的诗却大不同。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知道生活的严重。”(中国现代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评)

“臧克家的诗和时代同命运,关心劳苦大众,这是他创作的根本主题。另外他非常注意写自己所感动的,语言平易、朴素、自然,不像许多诗歌那样让读者费解。所以他的诗在群众中影响非常大。克家同志不仅诗好,人品也好,平易近人,质朴自然,对年轻人循循善诱,自己又始终是正直的,关怀国家社会人类的命运。”(中国当代诗人李瑛评)

“臧克家是很有影响的诗人,他的特点是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在中国诗坛影响巨大。他30年代的作品在我们的新诗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从十五六岁就读他的诗,解放以后我们在北京的各种会议上常常见面,他是对人很热情、谦虚、诚恳的一位同志。”(中国当代作家魏巍评)

“在中国诗歌史上,艾青和臧老营造了新诗的两个高峰。艾青对中国新诗的贡献是把中国新诗和世界接轨,臧老则是从传统诗歌的角度,体现了新诗的现实主义和关注民生的特点。叶延滨还提到,作为《诗刊》的第一任主编,臧老与毛主席有很多书信往来。《诗刊》是中国诗坛的重要阵地,它的发展与臧老的关心和影响是分不开的。”(《诗刊》常务副主编叶延滨评)

“臧老是新诗史上很重要的诗人。他创办的《诗刊》培养了新中国几代诗人。在我印象中,臧老是谦和、正直、质朴的诗人,不仅表现在为人,也表现在诗歌作品上。”(中国当代诗人汪国真评)

臧克家主要作品

名称

首版时间

作品类型

出版社

《烙印》

1933年

诗集

1933年自费印行;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增订本

《罪恶的黑手》

1934年

诗集

生活书店(1947年由群星出版公司再版)

《自己的写照》

1936年

长诗

文学出版社

《运河》

1936年

诗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紧浦北线血战记》

1938年

通讯、报告集

生活书局

《从军行》

1938年

诗集

生活书店

《泥淖集》

1939年

诗集

生活书店

《乱莠集》

1939年

散文集

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随枣行》

1939年

散文、通讯、报告集

前线出版社

《淮上吟》

1940年

报告长诗

上海杂志公司

《猴子拴》

1940年

诗集

上海三通书局

《呜咽的云烟》

1940年

诗集

创作出版社

《古城的春天》

1942年

诗集

秋白书店

《古树的花朵》(原名《范筑先》)

1942年

长诗

东方书社

《向祖国》

1943年

长诗集

三户图书印刷社

《我的诗生活》

1943年

散文集

学习生活社

《泥土的歌》

1943年

诗集

今日文艺社(1947年由星群书店再版)

《感情的野马》

1943年

长诗

当今出版社

《国旗飘在雅确尖》

1943年

诗集

中西书局

《十年诗选》

1944年

诗集

现代出版社

《民主的海洋》

1945年

诗集

世界编译所

《生命的秋天》

1945年

诗集

建国书店

《宝贝集》

1946年

诗集

万叶书店

《生命的零度》

1947年

诗集

新群出版社

《挂红》

1947年

短篇小说集

读书出版社

《磨不掉的影像》

1947年

散文集

益智出版社

《拥抱》

1947年

短篇小说集

寰星图书杂志社

《冬天》

1948年

诗集

耕耘出版社

《臧克家诗选》

1954年

诗集

作家出版社

《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

1955年

文艺随笔集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

(后改名《毛主席诗词讲解》)

1957年

论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杂花集》

1958年

散文、杂文集

北京出版社

《一颗新星》

1958年

诗集

作家出版社

《春风集》

1959年

诗集

作家出版社

《李大钊》

1959年

传记长诗

作家出版社

《欢呼集》

1959年

建国十周年诗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给少年们的诗》

1961年

诗集

少年儿童出版社

《凯旋》

1962年

诗集

作家出版社

《学诗断想》

1962年

诗论、文艺随笔集

北京出版社(1979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重编本)

《忆向阳》

1978年

旧体诗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今昔吟》

1979年

诗集

山东人民出版社

《怀人集》

1980年

散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友声集》

(与程光锐、刘征合集)

1980年

旧体诗词集

云南人民出版社

《诗与生活》

1981年

散文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再版)

《甘苦寸心知》

1982年

散文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臧克家长诗选》

1982年

诗集

山东人民出版社

《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下册)

1982年

小说集

长江文艺出版社

《青柯小朵集》

1984年

散文集

花城出版社

《落照红》

1984年

诗集

花城出版社

《臧克家集外诗集》

1984年

诗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克家论诗》

1985年

诗论、文艺随笔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乡土情深》

1985年

诗文集

山东大学出版社

《臧克家文集》(1-3卷)

(未出齐)

1985年

文集

山东文艺出版社

《臧克家抒情散文选》

1988年

散文集

湖南文艺出版社

《臧克家旧题诗稿》

1988年

诗集

武汉出版社

《放歌新岁月》

1991年

诗集

重庆出版社

《逝水落华集》

1998年

散文集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臧克家全集》(12卷本)

2002年

作品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臧克家回忆录》

2004年

回忆录

中国工人出版社

参考资料:

臧克家后世纪念

臧克家故居

臧克家故居座落在龙都街道臧家庄村,2009年3月动工建设,占地5.9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共建房屋35间,其中堂屋5间,东、西厢房各3间,学屋6间,粮仓3间,总投资180万元。故居陈列以实物和图片资料为主,反映了臧克家对祖国、对人民、对故乡的的真挚情感。 “臧克家故居”馆名由文学家季羡林在辞世的前一天晚上题写而成。

山东大学臧克家日

1930年,臧克家数学零分,但凭“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句话被破格录进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2013年,山东大学112周年校庆,臧克家的子女将他的部分遗物赠予山东大学永久保存,山东大学决定将10月8日臧克家诞辰日定为“山东大学臧克家日”,并在山大博物馆设立“臧克家纪念馆”。

臧克家补充介绍

  臧克家 (1905~2004)

  笔名少全、何嘉,男,汉族,1905年10月8日生,山东诸城人。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参加北伐。曾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曾应邀出席毛泽东同志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在上海主编《侨声报》文艺副刊《星河》、《学诗》和《创造诗丛》、《文讯》月刊等书刊。1948年12月被迫潜往香港。1949年3月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建国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1951年后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1956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文革”中遭受破孩,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1976年1月《诗刊》复刊,任顾问兼编委。曾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